试论媒介时空的构建及其影响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和空间是一对科学和哲学上的基本范畴,人类对这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就形成了时空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个体无法再通过自身直接去认识自然和社会,传播媒介就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自然及社会的重要手段。传播媒介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交流的愿望和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传播媒介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人们依据这些信息理解和构建自己心中的世界,形成一幅符合自己理解的世界景象。
  李普曼在他的著作《公共舆论》中谈到了媒介对于人们构建世界图景的作用。他举例说:“大洋中有一个岛屿,1914年时,那里住着几个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岛上不通电缆,英国邮轮每60天来一次。一次,过了很长时间,邮轮都没有来,这些岛民谈论的话题仍是最后那起报纸报道的即将对卡约夫人枪杀加斯东·卡尔梅特一案进行审判的消息。因此,当邮轮再次到来时,他们全都涌向码头,想听那位船长说说做出了什么样的裁决。但他们得知,6个星期以来,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协约的尊严正在同德国人作战。在这不可思议的6个星期中这些岛民仍像朋友一样相处,而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了敌人。”
  因此,当媒介从一个工具开始变为人们设计师,技术的进步不再仅仅被动的被人创造,而是开始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产生巨大影响,新技术已经开始为人类创造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环境。媒介技术已经把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体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对周边的一切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停的受到周边的一切变化的影响,他们相互作用。简单的说,媒介为人们构建了社会的图景。
  
  一、媒介对人类认识的影响
  
  李普曼说:“追溯既往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的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真的。”他认为,在这些事例中,我们应当注意契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这一共同的因素。人在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就是一种应对环境反应,这种反应带来的后果的环境,就不再是虚拟环境,而是行动得以发生的真实环境。“毫无疑问,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对于“虚构”,李普曼的解释是:“我说的虚构并不是指制造谎言。我指的是对环境的描写,而这个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本身创造出来的”,“虚拟环境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
  李普曼很明确的说到:“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他的图像。”也就是说,每个个体对世界的认识是自己和别人给予的世界图景,依靠这一图景来确定个体的行为。那么,在大众传播时代里,个体获得这一世界图景的方式就主要是靠传播媒介提供的各种信息,或者直接接受或者经过改造。
  
  二、媒介对人类时空感知的影响
  
  对世界的认识中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李普曼所举的那个例子中,战争离小岛上的居民们是那么遥远,报纸的到来带来的战争消息使他们一时无法应对,如果没有报纸的到来,小岛居民们的头脑中世界仍然是一片安宁,在他们生活的时空中像朋友一样的生活。可是,媒介带来战争消息打破了他们的时空感知平衡,强行地将他们从现在拉回六周前的战场之上,这种改变让所有人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对世界图景认识。小岛与欧洲的空间距离可能几万公里,时间距离却有六周,空间在这里被时间代替,媒介和运输手段决定了小岛时空和欧洲相差六周。这种时空感知就是由媒介带来的。
  马克思早在十九世纪时就提出了“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论断,他的意思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成为麦克卢汉思想的先导,也成为现代传播的信条。麦克卢汉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电子媒介迅速发展后,时间消灭空间的速度更加快,当小岛与欧洲的时空差距已经从六周时间骤缩到几秒钟,那么,人们对世界图景的构建已经与现实基本没有差别了。
  
  三、媒介时空的形成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会随着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变化。在时间认识上,最初人们形成的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的“自然时间”,在工业化时代,形成适合工厂生活和机械工业的“钟表时间”。在空间认识上,人们对于远方的距离感越来越短,从最初混沌的空间感知,到现代的“地球村”,这些都是社会技术进步带来的。那么,媒介力量日盛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带给人们的也是不同的时空观念。
  大众传媒用其巨大的信息力量,把整个世界都吸纳进去,形成了符合其要求的世界。人们的时间表开始按照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来制定,人们的关注内容开始按照媒体提供的日程来更新,人们的联系也依靠媒介互通信息。信息的巨大压力使人活在一个被规定好的时空中,这种束缚感是巨大的压迫。同时,媒介力量的日盛,使一段时间内的信息发布世界趋同,形成了每一代人之间特有的媒介经验,比如生活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有《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东京爱情故事》等伴随其成长的媒介内容。对生活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人来说,特定时空的媒介内容会成为个人生命中重要的经验。这就是说人们的生活被传媒化了,大众传媒时间内化为人的自我时间,大众传媒时间制造了每个人生活的“标志性媒介事件”,成为个体成长过程的重要元素和自我认同的重要参照物。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了,世界同步的程度也越来越快,“地球村”已经不再是预言。在电子媒介时代,传播速度的极速导致了一种新的时间意识的诞生,即“以瞬间性、零散化和无序性为特征的媒介时间的来临”。电子媒介以一种瞬时的、趋极限的传播速度,给人一种真实的现场的感觉。异地的与本地的信息传播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时差。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时间停止了,空间消失了,我们生活的地球里,事情在同步发生”。在这样的世界里,已经不可能再用狭隘的地域眼光去分析事件了,每个事件都将世界紧紧联系起来,人们之间的联结更加紧密。距离对我们来说不再遥远。
  
  四、电子媒介的时空影响
  
  电子传播媒介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开启了电子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的发明和发展,使得时空被征服、世界被连接,一个不同于以往几万年的人类传播新时代出现了,这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环境和全新的交流体验。
  在广播风行的20世纪30~40年代,收听收音机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播的作用日渐被人们认识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就通过“炉边谈话”推进了国家的立法程序和政策执行,这成为美国政界、传媒和民间的趣事。电视出现后,人们获得的信息更加完整了。电视已经越来越多地将世界展现在受众面前,也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发布的主要方式,电视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现实的、短暂的视觉刺激,它还能培养人们的生活、思想,因为它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了。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新技术使传播速度变得更为迅速,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空间征服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时空观念。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人们对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组织、构建形成一个新的认识。技术重建了人们心中的时空观念。比如在互动聊天、电子游戏、视频点播等技术环境中人们都有着不同于现实的时空观。
其他文献
我所在的密苏里大学有一个职业生涯中心(Career Center)。之前,我就听过该中心下属的国际学生生涯咨询辅导部给外国留学生做的专题讲座,指导留学生如何在美国找工作。正好那天做演讲的3位都是中国人,我们交流起来也就十分方便了。  在中心做全职工作的李老师介绍说,他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课,由受过专门培训的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的学生讲如何写简历、如何寻找工作机会
【正】 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师范学院当然也不例外。一九八七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指示:“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既是培养人才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和“全国畜禽养殖废
一、引言自1991年天津市出台第一部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天津地区实施细则》(DBJ29—1—91)以来,历时21年,天津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历了3个阶
4月8日至5月6日,《江淮时报》连续推出11篇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之争”系列报道,就宿州市灵璧县和蚌埠市固镇县对“垓下古战场”的属地之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引起蚌埠、宿州两市及
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瘢痕化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80年代以来,针对创伤愈合过程的诸多环节国内外学者对抗瘢痕形成的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改善滤过泡功能、降低眼压、提
目的 观察重度碱烧伤后,早期(伤后1周内)行异种去细胞角膜材料板层移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并与同种异体角膜材料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 将19只新西兰大白免制作成角膜重度碱
1、人生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2、人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进去。3、人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还没有来,而是
买家:老板。能不能帮我挑一部最好的手机?  卖家:好的,我把几百部手机组织起来,让它们先海选后PK。  买家:老板,这个手机的铃声怎么样?  卖家:绝对能响!  买家:掌柜的,这个手机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卖家:可以打电话。  买家:哦?有什么缺点呢?  卖家:不能剃须!  买家:!?  买家:老板,我同学说的,你们这里卖的手机,即使从4楼上掉下来摔坏了,你们也可以换的,是这样吗?  卖家:你们应
期刊
公共政策中的农民工称谓最早出现于1984年,当时叫农民轮换工(1984年6月,国务院发布《矿山企业实行农民轮换工制度试行条例》),1991年正式称为农民工(199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