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东汽公司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职工安置作为公司当年的三大任务之一加以推进,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坚持把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作为“职工群众得实惠”最重要的实现途径。通过“四安”工作把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贯彻到灾后职工的重建安置中,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
实施心灵安抚,安其心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首要安心。“这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生优先,贯穿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的一条主线”。“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东汽的许多职工和家属都在这场灾难中目睹了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的惨痛场面。在许多东汽人的心中,大地震犹如梦魇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经历了地震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果心理创伤得不到及时治疗,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在搞好灾后职工安置的过程中,东汽党委坚持把职工的心灵抚慰作为安民的首要条件。
为了抚平心灵的伤口,消除磨难与痛苦酿成的灾后梦魇,东汽大力实施了心理康复工程,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为受灾职工群众重塑心理结构,使他们顺利渡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尽快走出地震阴影,重塑生活的信心。
为了构建和谐的心灵港湾,积极营造和谐家园氛围。在爱心家园的创建过程中,公司加强了对爱心家园工作人员责任心、服务意识教育,逐步提升板房人员的服务质量。基本形成了以绵竹爱心家园、表工爱心家园、白公馆、旌阳一区爱心家园、南滨爱心家园为单位的片区负责制,积极为广大职工做好便利服务,做好日常与物业、医疗、治安、保卫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切实让职工家属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引导受灾群众自强自立,在保证企业稳定和谐的前提下,公司紧紧围绕恢复重建工作大局,大力实施了文化安民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如水”、“沁入心灵”的优势和作用,以“人和”聚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改善了职工的板房工作生活环境,紧紧围绕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深化了板房文化、美德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职工群众思想文化阵地,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让灾区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灾区职工及时排解抑郁,勇于正视现实,自强自立,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灾后的生产恢复当中。
实施生活救助,安其生
安民除了要安其心,也要安其生。安其生就是要把突出保障灾后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作为安民的重要保障。灾后职工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公司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发展改革的稳定大局,既是搞好职工安置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突出职工关爱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本着职工利益为重的原则,东汽也把解决民生中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在对职工生活救助上。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补助政策。为了切实做好职工安置政策的争取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落实四川省35号文件工作组,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争取受灾职工困难补贴、生活救助、住房损毁补助等各种安置政策,尽最大努力缓解受灾职工生活困难问题。同时,继续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争取住房建设税费减免,努力减少住房建设成本,把住房价格降到最低。
二是积极抓好伤残职工康复治疗及安抚工作。“5•12”大地震使得东汽159名职工身受重伤,9 名职工截肢。面对灾后大量的职工需要安抚,公司组织开展了遇难家属精神抚慰工作,并充分发挥党群部门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关心遇难人员家属,如由工会组织受伤职工的康复疗养工作和募捐活动,由团委组织“为了家属活得精彩,为了祖国干得精彩”专题讲座等。
三是深入开展扶贫送温暖工程,定点帮扶救助工程。在2008年东汽完成最初的安置安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东汽进一步完善了救助长效机制,先后修订修改了《东汽职工重大疾病救助互助基金办法》、《东汽爱心助学基金》、《东汽送温暖工程基金制度》,建立《帮扶东汽震灾致困职工互助资金》等职工救助制度,切实为“三孤”人员、伤残人员和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为因地震灾害导致的伤残人员的治疗康复提供补助、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提供资助、为因地震灾害造成特殊困难的人员提供帮助,并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帮扶救助力度,逐步完善了职工大病、意外伤害、教育助学等互助资金,建立了多层次的职工利益保障体系。
实施转岗分流,安其业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利益,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把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落实和体现到具体的工作中,东汽坚持把搞好灾后职工岗位安置作为公司察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是在应对震后职工就业和金融危机方面,东汽坚持把岗位合理安置和调整作为职工群众得实惠最重要的实现途径,切实承担起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坚决做到不裁员、不减员、不下岗。面对“5•12”震后东汽汉旺基地的迁移,新的基地又尚未建成,企业人员的暂时过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公司领导班子并没有回避,而是以大局为重,积极主动地去搞好调研,结合新产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妥善地安置好每一名职工。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东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人民意愿,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利益作为领导班子决策的主要依据,从思想认识上着手,措施办法上努力,领导重视上强化,积极做好企业职工的转岗与分流安置工作。为切实做好职工转岗分流工作,公司把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了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并将之与企业的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先后多次“走出去”或请专家到公司举办形势教育和专业技能学习培训,组织了多批次上千人的人员暂时离岗人员和新进厂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专业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企业新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要求。通过培训和转岗分流,公司探索出了一条震后企业职工成功就业的有效途径,在重建安置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下岗,而且还为企业灾后的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建设永久住房,安其所
职工群众得实惠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亦是我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最关键还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东汽又把加快建设灾后职工永久性住房作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最大实践。
一方面积极协调住房承建单位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工期与质量。截至目前,在公司党政和各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东汽馨苑”4 300余套永久性安置房已于2009年5月20日全面完成封顶,“东汽竹园”800余套安置房也将交付使用,基本上提前实现公司的安置目标,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东汽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尽快启动德阳二期永久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受灾职工永久性住房安置。
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重建巡视工作,强化过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更加安全的新东汽是温总理的嘱托,也是饱经地震灾难东汽职工的深切愿望,更是公司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大依托。在公司党政的牵头下,东汽先后两次针对东汽馨苑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现场管理、监理履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巡视工作将职工家属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和反馈,进一步推进对建设质量的巡检与控制,既畅通信息渠道,化解矛盾,提高职工家属的满意度,增强“东汽馨苑”建设质量、进度等各方面信息的透明度,又确保新生活基地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切实把永久性安置办成了民生工程。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东汽坚持统筹兼顾,通过与住房承建单位的积极协调,加快受灾职工住房建设进度,确保了工期与质量。
当前,东汽的恢复重建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公司把职工安置作为公司2009年的三大任务之一加以推进,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从物质上保障受灾职工,从精神上安抚受灾职工,真正把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和惠民工程抓实抓好,切实让广大职工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我们坚信,随着东汽职工安置工作的不断推进,三大任务的逐步完成,在科学发展观这盏明灯的指引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东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责任编辑郝幸田)
实施心灵安抚,安其心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首要安心。“这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生优先,贯穿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的一条主线”。“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东汽的许多职工和家属都在这场灾难中目睹了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的惨痛场面。在许多东汽人的心中,大地震犹如梦魇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经历了地震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果心理创伤得不到及时治疗,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在搞好灾后职工安置的过程中,东汽党委坚持把职工的心灵抚慰作为安民的首要条件。
为了抚平心灵的伤口,消除磨难与痛苦酿成的灾后梦魇,东汽大力实施了心理康复工程,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为受灾职工群众重塑心理结构,使他们顺利渡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尽快走出地震阴影,重塑生活的信心。
为了构建和谐的心灵港湾,积极营造和谐家园氛围。在爱心家园的创建过程中,公司加强了对爱心家园工作人员责任心、服务意识教育,逐步提升板房人员的服务质量。基本形成了以绵竹爱心家园、表工爱心家园、白公馆、旌阳一区爱心家园、南滨爱心家园为单位的片区负责制,积极为广大职工做好便利服务,做好日常与物业、医疗、治安、保卫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切实让职工家属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引导受灾群众自强自立,在保证企业稳定和谐的前提下,公司紧紧围绕恢复重建工作大局,大力实施了文化安民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如水”、“沁入心灵”的优势和作用,以“人和”聚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改善了职工的板房工作生活环境,紧紧围绕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深化了板房文化、美德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职工群众思想文化阵地,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让灾区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灾区职工及时排解抑郁,勇于正视现实,自强自立,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灾后的生产恢复当中。
实施生活救助,安其生
安民除了要安其心,也要安其生。安其生就是要把突出保障灾后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作为安民的重要保障。灾后职工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公司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发展改革的稳定大局,既是搞好职工安置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突出职工关爱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本着职工利益为重的原则,东汽也把解决民生中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在对职工生活救助上。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补助政策。为了切实做好职工安置政策的争取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落实四川省35号文件工作组,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争取受灾职工困难补贴、生活救助、住房损毁补助等各种安置政策,尽最大努力缓解受灾职工生活困难问题。同时,继续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争取住房建设税费减免,努力减少住房建设成本,把住房价格降到最低。
二是积极抓好伤残职工康复治疗及安抚工作。“5•12”大地震使得东汽159名职工身受重伤,9 名职工截肢。面对灾后大量的职工需要安抚,公司组织开展了遇难家属精神抚慰工作,并充分发挥党群部门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关心遇难人员家属,如由工会组织受伤职工的康复疗养工作和募捐活动,由团委组织“为了家属活得精彩,为了祖国干得精彩”专题讲座等。
三是深入开展扶贫送温暖工程,定点帮扶救助工程。在2008年东汽完成最初的安置安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东汽进一步完善了救助长效机制,先后修订修改了《东汽职工重大疾病救助互助基金办法》、《东汽爱心助学基金》、《东汽送温暖工程基金制度》,建立《帮扶东汽震灾致困职工互助资金》等职工救助制度,切实为“三孤”人员、伤残人员和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为因地震灾害导致的伤残人员的治疗康复提供补助、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提供资助、为因地震灾害造成特殊困难的人员提供帮助,并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帮扶救助力度,逐步完善了职工大病、意外伤害、教育助学等互助资金,建立了多层次的职工利益保障体系。
实施转岗分流,安其业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利益,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把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落实和体现到具体的工作中,东汽坚持把搞好灾后职工岗位安置作为公司察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是在应对震后职工就业和金融危机方面,东汽坚持把岗位合理安置和调整作为职工群众得实惠最重要的实现途径,切实承担起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坚决做到不裁员、不减员、不下岗。面对“5•12”震后东汽汉旺基地的迁移,新的基地又尚未建成,企业人员的暂时过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公司领导班子并没有回避,而是以大局为重,积极主动地去搞好调研,结合新产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妥善地安置好每一名职工。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东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人民意愿,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利益作为领导班子决策的主要依据,从思想认识上着手,措施办法上努力,领导重视上强化,积极做好企业职工的转岗与分流安置工作。为切实做好职工转岗分流工作,公司把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了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并将之与企业的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先后多次“走出去”或请专家到公司举办形势教育和专业技能学习培训,组织了多批次上千人的人员暂时离岗人员和新进厂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专业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企业新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要求。通过培训和转岗分流,公司探索出了一条震后企业职工成功就业的有效途径,在重建安置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下岗,而且还为企业灾后的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建设永久住房,安其所
职工群众得实惠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亦是我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最关键还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东汽又把加快建设灾后职工永久性住房作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最大实践。
一方面积极协调住房承建单位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工期与质量。截至目前,在公司党政和各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东汽馨苑”4 300余套永久性安置房已于2009年5月20日全面完成封顶,“东汽竹园”800余套安置房也将交付使用,基本上提前实现公司的安置目标,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东汽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尽快启动德阳二期永久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受灾职工永久性住房安置。
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重建巡视工作,强化过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更加安全的新东汽是温总理的嘱托,也是饱经地震灾难东汽职工的深切愿望,更是公司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大依托。在公司党政的牵头下,东汽先后两次针对东汽馨苑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现场管理、监理履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巡视工作将职工家属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和反馈,进一步推进对建设质量的巡检与控制,既畅通信息渠道,化解矛盾,提高职工家属的满意度,增强“东汽馨苑”建设质量、进度等各方面信息的透明度,又确保新生活基地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切实把永久性安置办成了民生工程。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东汽坚持统筹兼顾,通过与住房承建单位的积极协调,加快受灾职工住房建设进度,确保了工期与质量。
当前,东汽的恢复重建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公司把职工安置作为公司2009年的三大任务之一加以推进,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从物质上保障受灾职工,从精神上安抚受灾职工,真正把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和惠民工程抓实抓好,切实让广大职工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我们坚信,随着东汽职工安置工作的不断推进,三大任务的逐步完成,在科学发展观这盏明灯的指引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东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