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7为啥这么火?说说那些性能之外的博弈

来源 :CHIP新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MD Ryzen处理器正式开卖超过3周,在全球主要的电商TOP Sell排行榜上,Ryzen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榜首的位置。在PC产业历经寒冬期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火爆销售场面更显得难能可贵。
  Ryzen处理器本身的巨大性能提升自然是一切的基础,但AMD为了重返大众视野,努力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团队。Ryzen的发布时间售价策略甚至是产品命名,都堪称是处理器产品历史上罕见的精彩营销案例。


Ryzen 7已经有3款产品上市,价格伶俐,性价比突出。

  精心计算的发布时机
  作为AMD凝聚几年努力,意图重回高性能处理器平台的抗鼎之作,Ryzen的发布时机可谓精心计算。Ryzen本来计划在2016年底登场亮相,然而却一拖再拖到了2017年3月份才姗姗来迟。屡次的跳票却有意无意地促成了在老对手英特尔的新品面世后追着屁股反戈一击的巧妙时机。
  可以想象,倘若Ryzen先于英特尔的KabyLake(KBL)发布,凭借英特尔深厚的技术储备,针对Ryzen的性能表现,适当调整KBL系列处理器的参数以赢得市场的声音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而如果Ryzen在KBL发布之后拖得太久,则会给英特尔通过售价等市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Ryzen就恰巧选择了在KBL发布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正式出货,这个时间恰巧是市场对于英特尔再次挤“挤牙膏“的讨伐声达到顶峰的时机。而之前零星放出的Ryzen性能信息,更是让很多没有品牌“信仰”的用户坚定地选择了持币观望。Ryzen发布之后,刚刚发布月余的KBL几乎没有机会通过价格杠杆来重新赢得关注,毕竟新品就降价,更会让那些已经购买的用户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如果不降价,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用户的流失。可以说,从“酷睿 2“降临桌面平台的这10年间,英特尔从未面临如此窘境。
  出色的密保与适当的泄露
  “推土机“架构发布前的张扬和发布后的落寞还历历在目,因此AMD这次在Ryzen上显得低调了许多。即使在Ryzen正式发布前2周,英特尔内部对于这个即将面世的竞争对手仍然毫无头绪,除了少数人表示担忧外,更多人还依然秉持着“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的想法和心态。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AMD这次的密保工作可谓极为出色。
  AMD的聪明还在于在产品基本定性后,对Ryzen的性能开始了真真假假的可控性泄露。回想下从去年底就开始出现的各种测试成绩,不仅迷惑了竞争对手,同时也让Ryzen保持了足够的市场关注度。如果没有这些泄露出来的性能表现吊起了消费者的胃口,恐怕不少消费者早就选择KBL处理器作为自己的下一代平台了——Ryzen的火爆销售场景,这部分用户恐怕也是贡献多多。
  拍案叫绝的定价策略
  Ryzen的定价在其发售之前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AMD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但恐怕老DIY用户同样会记得K8时代的AMD处理器售价是多么的“坚挺“。十年沉浮过去,AMD携Ryzen强势归来的同时,售价上是继续高举性价比大旗,还是”翻脸不认人“,确实是非常值得期待。
  而AMD给出的答案对得起人们的期望——旗舰型号的产品价格相当惊喜,8核16线程处理器价格却只有竞争对手同规格型号的一半左右。这让不少老用户兴奋的呐喊“K7时代的AMD又回来了“。考虑到AMD此前连年的亏损,一朝”尚方宝剑“在手还能够在定价上有如此的矜持确实令人敬佩。
  而在尚未正式发布的中低端产品线上,AMD没有继续价格砍半的错位策略,定位最低的Ryzen 3对比Core i3,价格甚至还要贵一些。在这个级别上,AMD主打的是更高的规格:Ryzen 5凭借4C8T继续在多线程应用上压制i5,Ryzen 3则凭借4核心规格意图“吊打“i3。考虑到Ryzen全系列处理器并不整合GPU模块,因此Ryzen的高规格并不意味着高成本。但是由于在高端产品线上成功塑造了“无敌性价比“的形象,这样的印象惯性在中低端产品线上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将会帮助AMD在低端产品线上赚得更多。
  走对手的路 让对手无路可走
  光明正大的手段之外,AMD这次在Ryzen的产品命名上同样用了一些手段来“傍“上老冤家——例如同样使用了7/5/3来标识的产品定位,显然是占了英特尔的便宜,节省了大量培育市场的费用。
  而X370、B350等3XX系列芯片组的命名,更是“命英特尔的名,让英特尔无名可命“(搭配KBL的200系列芯片組包括Z270、B250等,按照惯例英特尔下一代芯片组本应该称作Z370和B350)。
  除了性能“挤牙膏“,英特尔另一个巨大的槽点就是频繁更换处理器接口,颇有些强制升级芯片组的意思。虽然这也许是为了拉动芯片组和主板销量的无奈之举,却也导致了用户跨代升级平台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在Ryzen发布时,AMD特意强调了整个Zen架构的生命周期中,都会坚持AM4接口不动摇。这无疑给下一代处理器即将全线更换接口的英特尔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曾经的偶数编号放弃,“错位”不要了,直接影子了。

  在已经相当成熟的X86架构处理器领域,即使是点滴突破都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指望AMD凭借一代产品就翻身成功,除非真的是“活捉外星人“,否则确实有些不切实际。但Ryzen其实并不需要真的能够”干翻”酷睿,只要能够重回高性能处理器市场,让消费者和OEM厂商重新对AMD树立起信心,就已经足够。真正战胜英特尔的机会,还需要等待之后的Zen 2、Zen 3的持续进步与优化。从这点上来说,Ryzen已经完成了使命,或者说AMD已经赢下了这一局。
  面对着AMD的强势回归,英特尔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十三年前英特尔被AMD的X86-64架构打乱产品规划,最终导致IA64架构完全失败的痛苦再次被唤醒,必然会以更强的态势反扑,平淡了将近10年的CPU市场,终于再度燃起烽火狼烟。
其他文献
兼容性和稳定性,不仅对商业应用,对个人使用来说,重要性都高于性能。从Ryzen开始,AMD对产品从里到外、从软到硬进行了彻底的升级,可谓是脱胎换骨,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兼容性问题。XFR是“X”后缀Ryzen引入的自动超频特性,激发条件苛刻,提升幅度有限。  兼容性复杂  兼容性涉及层面非常多,不仅有设备自身的,还包括软件及生态等多个维度。7代酷睿同时兼容100系列和200系列芯片组,CPU接口保持
期刊
新的制程加上屏蔽核心的手段,让DIY玩家看到了多年前可随便开核和超频的AMD。如果可以,定将是Ryzen的性价比进一步推升。Ryzen是否这么有的玩,用实际测试结果来加以证明。同样14nm制程,只代表线宽而不代表晶体管密度。不同厂商制程及晶体管尺寸对比,侧面反映晶体管的性能。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AMD创新技术峰会上,其产品首席技术官Joe Macri确认,将于4月11日上市的Ryzen 5系列产品
期刊
戴尔Latitude 7480是一台“干活”用的机器,其极致追求并不完全体现在轻薄和便携上,1.41kg重、17mm厚的机身不以牺牲舒适度、功能和扩展里为前提,可开启为180°的屏幕、标准规格的RJ45以太网接口、HDMI接口与更为厚重的产品保持一致,而3个USB-A 3.0接口、1个兼容Thunderbolt 3.0的USB-C 3.1(可充电)和MicroSD卡槽,可满足各种类型扩展需要,配合
期刊
除了拍照依旧出色,P10还是一款非常漂亮的手机,多达6种颜色、3种工艺,选择余地大。  华为P10初始配置从P9的3GB+32GB提升为4GB+64GB,与同配置的P9相比,其价格仅仅提升了100元,仍保持不错的性价比,只是全系列起价提高了。特殊的钻雕工艺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触摸感觉。  P10仍然采用了后置双徕卡摄像头,并且规格保持与前代及Mate 9相同的SUMMARIT-H f2.2规格,摄
期刊
英特尔傲腾技术专题测试  在半导体技术驱动下,计算机性能沿着摩尔定路突飞猛进,然而,仍旧逃离不开“存储”的瓶颈制约,拖累整个系统性能提升缓慢。使用闪存(NAND)加速的想法一直都在,Wintel都有尝试,今天,机会来了。  虽然7代酷睿没有账面上的制程改进,仅拿出14nm++的方式改进效率,但是英特尔却没闲着,随新处理器带来了两个平台性的升级,为下一轮电脑性能飞跃做好了准备。在英特尔历史上,两代芯
期刊
尽管2017年尚未过去1/4,但AMD Ryzen处理器注定将成为IT界这一年里最引人注目,值得铭记的产品,或许还可以非常霸气的补上一句“没有之一”。毕竟桌面级处理器作为人类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最佳代表,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完全被英特尔一家公司所统治。8核Ryzen 7的芯片结构,两个CCX各8MB的L3 Cache需要通过总线连接。  很长时间以来,Ryzen的出现,至少让AMD
期刊
【摘 要】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类特殊企业即民办教育企业,其中就职的具有特色的一类员工即知识性员工,作为被管理者的身份、角色、人性认识方面的困惑,利用管理学原理,对单纯的经济人分析模式和单纯的社会人分析模式进行改造,以期在民办教育企业中的知识性员工的管理上提供新的运作体系。本文以民办高职教育企业为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理性经济人 社会人
期刊
FotoJet是一款可以免费体验、增强功能的Plus版需要每年付费34.99美元的图像处理软件,在线处理是它有别于PhotoShop、美图秀秀之類本地图像处理软件最大特点。在线处理的特点,不仅令终端摆脱安装App、占用本地计算及存储资源的困境,还可带来图片联机编辑和共享的优势,仅通过浏览器就能完成日常需要牵扯多个应用及功能的操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弥补应用需求空白的价值。相比免费版本,P
期刊
处理器的核心数以及倍增的线程数,一直是标识其档次的重要指標,至少从双核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如此。要问为什么,结论无他,唯性能可解。  早在双核产品物理上出现之前,多处理器,特别是SMP(对称式多处理器)平台就早已出现,而其CPU及平台价格,可不是核心数增加那么“低廉”,单处理器到双处理器如此,双处理器到4处理器更是如此。今天的多核处理器,可以说是多处理器的廉价解决方案,但显然增加核心数量比增加处理
期刊
模块化概念并不独有,但是惠普Elite Slice把它发展成了堆叠的概念。在该机的标准配置中,除了主机以外,还附带了B&O扬声器、光驱和VESA挂架等3个模块。几个模块可挂接到主机之下,扩展整机功能,模块直接采用USB总线连接,但是需要数据通讯的光驱和音箱桥接的USB控制芯片并不相同。模块之间采用机械锁块相连,只有拆下下层模块,上层锁定结构才会露出,另外就是光驱和音箱模块可以互换位置、VESA模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