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各有性,却又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碰撞是难以避免的。碰撞的结果无非两种,一是互不打扰,各自明哲保身;二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私以为,两种情况并无高下之分。也许“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确实单调了些,这种量的叠加无法引发质变,但换个角度看,水可以保持其至淡的本性,而盐可以呈現其有味的特质,又有何不可呢?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如果我只想做一汪小溪,何尝不清醒以保持独立?如果我就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又何必理会被圈养的家猪的召唤?
蓦然想起那个寂寞而冷清的庄子,面对楚王“愿以境内累矣”的请求,他“持竿不顾”,作出了“曳尾于涂中”的人生抉择。于木车上颠沛流离的孔子、奔走四方推崇“非攻”的墨子乃至一生追逐名利的李斯等,谁不想通过权力影响天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们都追求融合或被融合,唯独庄子拒绝权势媒聘,对融合说“不”,于是站成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然,楚王亦足够有风度,累之不成也就作罢,不似晋文公一意孤行,结果导致了功不言禄的介之推葬身火海的悲剧。如果说拒绝被融合是一种决绝的态度,那么放弃强融则称得上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观点融合蔚为大观的领域,有一句应被深深刻进碑石的话: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尝试融合的过程,不是你死我活的搏命争斗,而是在承认彼此、尊重彼此的基础上继续锋芒毕露地研讨争论。如果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唯我独尊之势,对此消彼长的争胜结果有所待,那么这场交锋,则注定要沦落到失据之境。以我之见,“相生”的前提,应为“共存”。
在共存的基础上,要想生成“百味纷呈”的新气象,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体的局限性。在不违背原则、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水不妨欣赏盐的有味,而盐不妨认同水的至淡,两者融合不但突破了水与盐各自的局限,还会生成新物质“盐水”,何乐而不为呢?享誉世界文坛的泰戈尔,便是熔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的典型。他基于印度传统文化思考世界,又以东西方文化相互参照反思世界,既有东方文化的空灵含蓄,又推崇西方文化的个性主义和生命至上之精神,这就使得泰戈尔的作品别具一格。
当然,我所说的融合还需要以理性为支撑,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如果是瞎碰撞、乱融合,不但无法“百味纷呈”,还可能难以收场。融合的过程应该排除枯燥而无谓的攀比和纠缠,融合本身的聚焦点不应是妥协自我或消解他人,而在于自我和外界的双赢,彼此尊重,为了共同的终点而努力。
选择一段精彩还是一段痛苦,融合的结果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评点】
当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对着“五味调和”大唱赞歌的时候,这位考生敏锐而清醒地发现了问题的另一面——如果“观点不同”,那么还需不需要“强融”?这样的发现与追问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有了最优的切入角度,还需要富于逻辑性地展开论证,并让自己的行文表达具备分寸感。在这两方面,该考生均处理得很得当。在他(或者是她)看来,“各有性”的人“碰撞的结果无非两种,一是互不打扰,各自明哲保身;二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而“两种情况并无高下之分”,理由是“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而个体保持其独特性,未尝就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在这里,不同于孔子、墨子等的“寂寞而冷清的庄子”就是一个范例。作者的眼光是全面的,不仅论及庄子选择的价值,也看到了“楚王亦足够有风度,累之不成也就作罢”,并且认为“放弃强融则称得上是一种优雅的风度”。然后,文意继续向深处掘进,作者又递进一层指出,首先,“‘相生’的前提,应为‘共存’”,其次,“在共存的基础上,要想生成‘百味纷呈’的新气象,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体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作者在不赞成“强融”的同时,也认可“不违背原则、不触碰底线”的“融合”,只是“所谓的融合还需要以理性为支撑,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切不可“瞎碰撞、乱融合”。如此持论,辩证而客观,理智而周全。
私以为,两种情况并无高下之分。也许“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确实单调了些,这种量的叠加无法引发质变,但换个角度看,水可以保持其至淡的本性,而盐可以呈現其有味的特质,又有何不可呢?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如果我只想做一汪小溪,何尝不清醒以保持独立?如果我就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又何必理会被圈养的家猪的召唤?
蓦然想起那个寂寞而冷清的庄子,面对楚王“愿以境内累矣”的请求,他“持竿不顾”,作出了“曳尾于涂中”的人生抉择。于木车上颠沛流离的孔子、奔走四方推崇“非攻”的墨子乃至一生追逐名利的李斯等,谁不想通过权力影响天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们都追求融合或被融合,唯独庄子拒绝权势媒聘,对融合说“不”,于是站成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然,楚王亦足够有风度,累之不成也就作罢,不似晋文公一意孤行,结果导致了功不言禄的介之推葬身火海的悲剧。如果说拒绝被融合是一种决绝的态度,那么放弃强融则称得上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观点融合蔚为大观的领域,有一句应被深深刻进碑石的话: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尝试融合的过程,不是你死我活的搏命争斗,而是在承认彼此、尊重彼此的基础上继续锋芒毕露地研讨争论。如果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唯我独尊之势,对此消彼长的争胜结果有所待,那么这场交锋,则注定要沦落到失据之境。以我之见,“相生”的前提,应为“共存”。
在共存的基础上,要想生成“百味纷呈”的新气象,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体的局限性。在不违背原则、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水不妨欣赏盐的有味,而盐不妨认同水的至淡,两者融合不但突破了水与盐各自的局限,还会生成新物质“盐水”,何乐而不为呢?享誉世界文坛的泰戈尔,便是熔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的典型。他基于印度传统文化思考世界,又以东西方文化相互参照反思世界,既有东方文化的空灵含蓄,又推崇西方文化的个性主义和生命至上之精神,这就使得泰戈尔的作品别具一格。
当然,我所说的融合还需要以理性为支撑,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如果是瞎碰撞、乱融合,不但无法“百味纷呈”,还可能难以收场。融合的过程应该排除枯燥而无谓的攀比和纠缠,融合本身的聚焦点不应是妥协自我或消解他人,而在于自我和外界的双赢,彼此尊重,为了共同的终点而努力。
选择一段精彩还是一段痛苦,融合的结果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评点】
当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对着“五味调和”大唱赞歌的时候,这位考生敏锐而清醒地发现了问题的另一面——如果“观点不同”,那么还需不需要“强融”?这样的发现与追问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有了最优的切入角度,还需要富于逻辑性地展开论证,并让自己的行文表达具备分寸感。在这两方面,该考生均处理得很得当。在他(或者是她)看来,“各有性”的人“碰撞的结果无非两种,一是互不打扰,各自明哲保身;二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而“两种情况并无高下之分”,理由是“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而个体保持其独特性,未尝就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在这里,不同于孔子、墨子等的“寂寞而冷清的庄子”就是一个范例。作者的眼光是全面的,不仅论及庄子选择的价值,也看到了“楚王亦足够有风度,累之不成也就作罢”,并且认为“放弃强融则称得上是一种优雅的风度”。然后,文意继续向深处掘进,作者又递进一层指出,首先,“‘相生’的前提,应为‘共存’”,其次,“在共存的基础上,要想生成‘百味纷呈’的新气象,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体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作者在不赞成“强融”的同时,也认可“不违背原则、不触碰底线”的“融合”,只是“所谓的融合还需要以理性为支撑,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切不可“瞎碰撞、乱融合”。如此持论,辩证而客观,理智而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