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温度的诗一个有温度的土壤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诗歌的力量在于诗性能够建构出远多于词句表层意义的美学世界,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诗词文艺观念,虽经历白话文革命,依然蕴藏在汉语的骨血里。而新时期以来,尽管诗歌创作有着接受西方思潮形式技巧,甚至翻译语言影响的过程,诗的浪漫象征性本身并不会消失,而意境的美学特质也恰恰呈现出自我的更新。北岛、顾城、海子、西川、欧阳江河、张枣、翟永明……他们的作品有着令人惊叹的诗性力量。但就诗歌的创作特征而言,从上世纪80年代诗歌处在自由无畏的“黄金时期”,到90年代通俗读物占据市场,诗歌在边缘化的过程中逐渐处在对自身身份的困惑中——是遵循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韵味,还是西方现代主义技巧,这一在80年代的激情变革中并未展开的问题,在被冷落的时刻反而面对自我分裂的压力。而进入21世纪,媒介平台的多元化使诗歌的门槛降低,并呈现出同样多元的表达方式。诗在影视、通俗读物、音乐乃至广告中新的“诗性力量”成为大众建构自身理想世界的途径。传统的诗歌必须以执拗的姿态依赖作者的坚守才能在“矫情”的指责中继续生存。而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以新中产者为主流的同道者在自己的圈子中不再惧于说自己爱诗写诗,并慢慢迎来包容和理解。可以说,就当下而言,诗这一概念在大众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传统意义下诗性力量的建构——在诗的艺术技巧层面之外尤为需要关注。
  如果说过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一定程度上有着物质与精神失衡的背景,社会普遍中产时期的大众,由于物质基础的相对丰富,对精神空间的需求更为强烈,在此之下形成的新的生活困境是更为隐蔽的——精神的被束缚,不可得的自由,无法从中解脱的拜金价值观。而此时促生出的诗歌,相较于对现实的审视和反叛,更呈现为对其不可抗拒性的认同。诗不再是纯粹理想的寄托物,而恰好包含着对现实的戏谑和揶揄,并以此调侃的方式激励自身认同当下。可以说,此时诗歌的定位发生了偏移,“诗和远方”建立在现实中个人经济与地位之上,实现于对当下的进一步妥协之中,这种以抵抗的方式放弃抵抗,内在于资本的逻辑。
  由此,这一种对抗态度的二重性在于:一方面,它是个体自我救赎的象征,对生活和美好的基本信仰,在这一角度上具有对抗当下的英雄主义;但另一方面,获取救赎的方式只能是认同当下,使当下变成一种负重形式的自我说服,只有这样的说服才具备拥有诗的资格,抒情成为汲汲于名利的装饰。而诗在社会语境中指代的情感结构,虽然含有对抗力量,但由于缺乏丰富的语言载体,被简化成为拒绝当下平庸感的符号——是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是超越于庸俗生活的象征物。诗歌在与当下的对抗中面貌趋于单一,并以大众接受格局的狭窄,特定情绪主题反复出现为特征。此时,本应由抒情多样性呈现的人性关怀,在过度的自我观照中变成人们指认当下不合理的共情标志, 而审视世界,并由此展现充满魅力的哲学思辨则被安慰性的情感需求取代。但现实的丰富性由在个人主义的话语场的背景下,消解了丰富的可能,经验之物变得狭窄,多数的天真也成为一种刻意构建的自我,诗歌所指认的世界也因此变得单薄,时代的丰富性无法在其中呈现,而独属于诗的不惧一切与天真浪漫也因为无法具象化,如同鲜艳的世界蒙上灰尘,鲜艳本身并不需要确证是否存在。作为使现实合理化的工具,诗性理想在被利用过之后,并未能使人们丰富心灵世界,理解人间百态,也并不能帮助大众从浮躁与倍感压力的生活中自我释放。于是,当公众所需要的诗的符号指代物依附于全媒体平台,与一系列商业机制共谋之时,真正的善意和悲悯不再,诗歌不断张扬着自我同情和自我崇拜,纯真消退,余留无可回味的故作姿态。人们也日益拒斥严格意义上的思辨,因为环境塑造出的光怪陆离需要追逐而非思考,但自恋式的孤独背后,人们依然只能以受虐者的姿态拒斥生活的丰富性。 而此时,真正的诗歌往往被压抑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自我生长,缺乏更多的鼓励机制。尽管令人欣慰的是,在传统诗歌阵营中坚守的诗人,对生存状态的观照是浓厚的,以单纯的近乎天真的目光将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及微小事物的情绪震撼囊括于诗句中,带有对自身存在环境的考量,并如同勇士,在逃离世界与发掘生活新的逻辑并借此认同生命力量的努力中自我博弈。而这种对美的执着和对人间的善意,对纯诗性的强调,使诗歌在抒情中呈现出丰富的情感韵味,这些诗歌以诗性观照审视世界,并期待着相应的回应。
  于是,我们看到——
  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当刀在水中折弯/你踏笛声过桥/密谋中哭喊的是/时间的玫瑰/当笔画出地平线/你被东方之锣惊醒/回声中开放的是/时间的玫瑰/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北岛)
  但由于传播方式和途径的限制,能够消费诗歌的个体与创作诗歌的个体之间存在的身份和话语隔阂,很多优秀的诗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同时,网络时代媒介平台的众声喧哗,往往抛开诗歌本身,对诗人的身份产生污蔑和质疑,正如余秀华的诗确实具备令人感动的诗歌元素,也拥有生命本身的力量。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天真,看到善良和悲悯,并且不仅仅是以一种决然的对抗的姿态出现。
  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做了许久的梦坠下云端/落在生存的金黄里/父亲又翻了一遍麦子/——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翻完以后,他掐起一粒麦子/用心一咬/便流出了一地月光。
  而青春一代写诗人往往具备更为丰富的视野,词语的组合能力,以意象的张力、情感的纤细敏感、想象力的飞扬见长,同样在意象的多元上,也更多带有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气息,但同时也能体会到内在于其中更强的分裂感。在这里,诗的逻辑并非现实逻辑,而是指代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自由本身和对身心的自由掌控。一些年轻的诗歌创作者可以说在技巧和个人经验的表达上都有着相当不俗的成绩:
  你刺绣一场雨,妈妈/蓝/天空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铺盖的低云/又跑过积雪。在你囤积海水的夜临近/山峦退潮的时刻/液态的马/液态的船/隔着栅栏,夏天厚一尺。(莱明)
  当然,不能被忽略的是,在全媒体环境下长大的青年一代作者,在西方现代性技巧上的呈现相对丰富,其内核往往依然是在相当内化的自我意识中的困惑与悲情,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具备较高的艺术效果,但诗句背后的人性力量常被个体相对刻意的矛盾和挣扎所掩盖,因此在传播中往往无法一语中的他人的内心,成就艺术的抚慰作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一首好的诗歌所能呈现的精神症候的复杂性,并非以鸡汤式的诗句给予暂时的安抚,也不仅包括词语结构的精妙,更在于提供一个令人深度思考的意蕴空间,这样的空间呈现是基于经验性基础,是对人性中善良、天真、浪漫、纯粹理想的坚守,是忘我地投入天地宇宙,微小再微小却又感人至深的触动。这样的诗是有温度的,恰如世界有时并不那么符合个人的逻辑,所以一切的痛苦不适,都呈现出令人无奈而必须顺从的样子。这时候,诗和诗所能呈现的非现实逻辑,反而帮助我们理解了这个世界。在这一点上,诗是最细腻的,是直觉,是天才,是摆脱了束缚后所接近的世界的真实。于是,那些不能被理解的事物被理解了,不能被呈现的温柔被呈现了,在束缚中不能被找到的力量也在诗中找到了。而当诗进入自我束缚的状态,或在现实面前,成为束缚自身的理由,人们则离诗越来越远,在空间感和时间感的体验上都显得局促不安。而强大的生活在没有诗性力量的对抗下总是尤其显现出残酷的一面,尤其当人们用商业追捧着的并非诗,而是自我局限的借口之时,人更容易限制了自身的可能性而认同于非诗性的价值观,因为这里的诗除了呈现为词语的拼贴本身,并没有更经得起推敲,更有说服力的人性力量在其中。而我们并不乏好的作者好的诗歌,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媒介的经济导向下给有温度的诗一个有温度的土壤,正如前辈诗人冯至的诗所言:
  四围这样狭窄/好象回到母胎/神,我深夜祈求/像个古代的人/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其他文献
两大师同日离世薪火怎传人戚然    7月11日凌晨8时50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季羡林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文字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的《罗摩衍那》,所作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外语翻译和古籍整理的典范;所著《中印文化关系论文集》、《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是东方学、印度学等领域的经典;《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回忆
一    从一个人可以看一个时代,只要这个人处于时代聚光点下,拉出了长长的身影;从一本杂志可以透视一段历史,只要这本杂志与历史同进退,折射出历史的身影和沧桑。  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此类角色的,这需要个人特质,还需要时势因缘,只有当两者在交叉点上遇合,才可能成就一时代的英雄人物。自然,也不是什么杂志都能成为历史影本副本的,这里需要的条件就更多了。对一本思想文化杂志而言,至少需要明确的宗旨和方针,需要
马勇是近代史专家,他的言路和思路近年来溢出学院,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近代国史向来跟当代国人的情感认知难解难分,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心中,近代史可以说是屈辱的、蒙昧的、一穷二白的、落后的、黑暗的代名词,相应地,近代史的诸多人物、事件都跟羞辱、愚昧相关。20世纪以来的革命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种中国近代史的“落伍”一类的观念之上,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谈起近代史,仍不免“情何以堪”,为自家的先辈和历
读完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已是凌晨时分。这一夜再无安宁。失眠中我确认了一个事实:那不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那雾霾一般弥散性的浓重悲伤,吞噬了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涂自强,也笼罩着你、我,我们所有的人。  小说从山村青年涂自强的失恋切入。一纸录取通知书成为楚河汉界,阻隔了他和落榜的女友采药,后者因此赋赠别诗云:“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一    复州,是一个地名,也是一座城。作为地名,始于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至今已有九百六十多年。那一年,辽兴宗在此地设置了“复州怀德军”。民国九年(1920)编撰而成的《复县志略》认为,“复州之名始此”,延至今日,好像谁都没有异议。作为一座城,应该也是那个时期才有的,是土城。土城的规模和样式,已经难以查考。能为那段时间作证的,有一座塔,叫永丰塔。《复县志略》认为是唐塔,但说得不够肯定,加了
“抓住细节”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2018年,笔者曾三次执教该主题较大型公开课,教学目标一次比一次聚焦,教学内容一次比一次简略,教学要点一次比一次精准,教学实能一次比一次高效。三次执教经历让我对“写作教材如何使用才能使价值最大化”有了较为深层的思考。我认为,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尊重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理应尊重,在尊重下执行;其次我们要从学理上解构主题,主题有逻辑缜密的知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叙事与因果”。  说到现实世界里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即使不是我们最常遇到的,至少也是我们最多提及的一种关系。比如我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演讲,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是我出于自由意志主动选择了这样一个机会,一方面也可以把它编织到因果关系的脉络中,这样叙述整个事情:我因为某些原因来到上海;因为以前和梁捷有所交往,所以会和他联系;而梁捷和“读品”的各位朋友每个月都有一次读书沙龙的活动
新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教授的新著《大学与社会——郭英剑高等教育文集》,并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暨小型高教改革论坛,与会者就美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展开了开放性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郭英剑教授是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翻译家,早年自南京大学英语系获博士学位后,又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继之在哈佛大学英语系
“此山之大,别于天下”,昔年汉武帝刘彻途径大别山,因山高路险,兜转数月未能出山而发出此感慨,大别山因此得名。  大别山横贯鄂豫皖,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自古便以惊、奇、险、幽闻名天下,锦绣山水间记录了众多沧桑历史、风云故事、名人轨迹……这里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地方特色让其在世人面前日益多彩,更显风流。  独特之地,得天赐区位优势  北纬30度是一个神奇的纬度,古埃及的金字塔
记得第一次带着研究的目的去到清水江边,是在2000年深秋,二十来天的学术旅行,使得从前几次回老家留下的已经模糊的记忆,渐渐地变得清晰和生动起来,无论是发黄的契纸和斑驳的石碑,还是静静的沿江石阶和流动的传说故事,都散发着某种灵动而诱人的气息。从此之后,笔者每年都不只一次地来到这清水江畔,不断地用文字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也有了现在的这本《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