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因此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它是一种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审美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54-01
1 新课程“审美”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特点,决定了高中美术新课程9个模块所展现出的独立的人格情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1.1 “审美”的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实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笔有尽而意无穷。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中的l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若只有艺术家纯主观的创造,尽情地渲泄,艺术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必定枯竭,失去艺术的价值与生命。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人“审美”差别往往取决于他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审美”,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1.2 “审美”的意义
新课程高中美术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对教学理念新生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美术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审美”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感知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 新课程对美术教学的启示
2.1 让学生成为主体
在美术课中,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课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全堂讲”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课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
2.2 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课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3 培养多元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创新思维在学生审美过程中的作用。以美术作品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高中美术新课程湘版设计模块中,第三单元第二课《“情”“景”交融》中《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课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2.4 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课堂中的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教师不能象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对美术作品多作交流和探讨应该是欣赏教学的理想态势。只有在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其他先验的窠臼,在讨论和相互观照的过程中真实地抒发他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切合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他们的审美素养。
2.5 培养健康审美意识
美术作品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每个读者个性发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每个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是非常有利的。
3 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当今的教育正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为美育目标,而学生的这种美术能力往往要在实际的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来。比如在生活中学生遇到了一些美术现象或者美术作品,面对的只有美术现象或者美术作品,没有了课堂氛围中的一些提示和帮助,这时学生体验艺术的程度才是最真实的,这也是我们美术教育最终要追求的。“终身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当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不是对美术作品的量的累积,而是从中感悟艺术形象内在的意味,以此磨练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情感想象能力。
诚然,教师还应熟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能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深层次地加以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全面创造美,让新课程高中美术5个系列9个模块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审美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54-01
1 新课程“审美”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特点,决定了高中美术新课程9个模块所展现出的独立的人格情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1.1 “审美”的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实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笔有尽而意无穷。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中的l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若只有艺术家纯主观的创造,尽情地渲泄,艺术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必定枯竭,失去艺术的价值与生命。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人“审美”差别往往取决于他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审美”,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1.2 “审美”的意义
新课程高中美术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对教学理念新生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美术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审美”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感知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 新课程对美术教学的启示
2.1 让学生成为主体
在美术课中,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课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全堂讲”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课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
2.2 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课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3 培养多元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创新思维在学生审美过程中的作用。以美术作品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高中美术新课程湘版设计模块中,第三单元第二课《“情”“景”交融》中《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课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2.4 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课堂中的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教师不能象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对美术作品多作交流和探讨应该是欣赏教学的理想态势。只有在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其他先验的窠臼,在讨论和相互观照的过程中真实地抒发他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切合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他们的审美素养。
2.5 培养健康审美意识
美术作品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每个读者个性发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每个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是非常有利的。
3 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当今的教育正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为美育目标,而学生的这种美术能力往往要在实际的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来。比如在生活中学生遇到了一些美术现象或者美术作品,面对的只有美术现象或者美术作品,没有了课堂氛围中的一些提示和帮助,这时学生体验艺术的程度才是最真实的,这也是我们美术教育最终要追求的。“终身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当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不是对美术作品的量的累积,而是从中感悟艺术形象内在的意味,以此磨练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情感想象能力。
诚然,教师还应熟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能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深层次地加以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全面创造美,让新课程高中美术5个系列9个模块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