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评价 引领学生发展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观”是数学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而我们身边的数学课堂评价往往比较偏重分数,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孩子綜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多源、多向潜能的发掘。作为老师,你的一句评语或许能改变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评价与数学互动相长的支点,注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竭力营造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评价环境,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自信、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一、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发展注入动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才会有活跃的感知觉,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形成准确而持久的记忆,丰富而敏锐的思维,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你对学生的关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问候……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创设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没有顾虑,更没有压力,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看法。对学生的表现,老师要采用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应该充分激励,充满人文关怀。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教师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二、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为学生发展提供保证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至关重要,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即时评价。课堂上,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对课堂上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要做到及时提醒,循循善诱,同时要注意评价的语气,评价语要简洁、准确,要情真意切,有时也可以来点幽默,帮助他们克服分心,及时调整,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逐渐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注重评价方法指导,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能单纯地给学生以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更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依赖于老师,就会出现“老师是这样说的……”情况,也就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课堂上教师要使学生学中生疑、疑而有思,鼓励学生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并评一评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相比有什么优势或不足。还可以采取小组学习,尤其是以议论、交流、争辩等方式,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每个学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塑性大,正是这可塑性缘由,所以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多面性,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单一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能以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对待别人。
  四、注重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每个人的聪明都是不一样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上,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评价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情感态度、兴趣、行为、能力等的考查。教师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并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克服教学评价的单一化。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才能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阶段都有很好的发展。
  世界因为差异而美好,学生因为不同而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要在实践中去感悟课堂评价的新理念,体会其内在的真正含义,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后续学习与发展的前景就是美好的,这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会真正体现出自我价值。
其他文献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根据陈英的《网上真神奇》和石蹊的《我家跨上“信息高速公路”啦》两篇文章改写的。课文先写“我”家的电脑有了“信息高速公路”,爸爸向“我”介绍了电脑网络,接着写“我”在妈妈的指导下访问网站,发电子邮件,亲自体会到电脑的神奇,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课文语言亲切,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读懂。因此,教学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及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一、结合特点,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前提。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
期刊
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界定了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个核心素养。人的核心素养应是人高层次的行动心力,即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社会资源的统合力。因此,人的核心素养应聚焦于“行”上,看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和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
期刊
2018年年初,云南省首例政府控告辍学案被评选为2017年十大宪法事例。  2017年3月,兰坪县啦井镇新建村和中排乡和某某等8名学生辍学回家,其家长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律责任。2017年11月3日,啦井镇、中排乡政府分别向兰坪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11月24日、25日,两场巡回法庭审判分别在两地公开审理。经法院调解,原被告双方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等达成共识。  近年来,受思想观念滞后、法定
期刊
一、交流,展示不同统计形式  1.课件演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  这是我校六(1)班同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时的情景。老师把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整理成统计表。  2.出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统计表  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要求,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把“喜欢各种运动项目人数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表示出来。请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你怎样想的。  生1:我是用统计表,计算出百分比,看起来很清楚。  师
期刊
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好坏。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靠打造出来的,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去年我所担任班主任的二年级某班“问题孩子”比较多,他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多数孩子不讲卫生,生病或有事不知道向老师请假,甚至还有几个孩子出现“逃学”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作为班主任,我除了充分利用好每星期的班会课外,平时
期刊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将面临毕业分离,面对好朋友分别时会出现伤心、难过、焦虑等现象,进而影响他们进入初中学习时的状态,或是情绪低落、走不出与好朋友分离这一现实;或者排斥、拒绝结交新的朋友。在毕业之际,让学生学习面对分离时的方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设计思路:  教育学生面对毕业分离时,用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分离时的情绪是当前学生的需要。因此,笔者首先设计了回忆性的活动,让学生
期刊
童话,是小学低段课文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一般来说,每读完一篇童话,教师内心都会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这篇课文赞扬了什么,肯定了什么,或者批评了什么,否定了什么,这就是对作品意义价值的初步判断。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师对这一套路可谓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解读课文也好,教学课文也好,只需把这个框框套上去,教师好教,学生好记,一切都顺顺当当,皆大欢喜。但是,当我们沿用这个套路来解读新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一些介绍科学技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的事例,感人肺腑的语言描绘了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章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与写有机结合,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一、电脑神奇,展示功能快捷方便  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电脑的神奇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捷、方便。如人教
期刊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包括只含同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