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请你暂时借我一点爱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w0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芬芳的空气和充满着奶油味的巧克力糖是童年里最美最美的时光,那么,海报中这个跑得这么干脆利落的少年,为什么不找一家食品店随便喝上一杯无论是什么果味的饮料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嚷嚷着非要买一双手工定制的新皮鞋?我想,可能是后面有一只恶人家的疯狗在追?或者是他饥饿难忍偷了路边杂货店里刚刚出炉的香肠?
  太喜欢这张电影海报了,那个少年跑得义无反顾、从不拖泥带水。电影《雾都孤儿》是根据查理·狄更斯享誉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这部电影之前,它已被改编、翻拍过二十多个版本。波兰斯基的作品大多体现了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他的影片太多涉及暴力、阴郁、孤独和死亡。而这部《雾都孤儿》却是他晚年生活的一次温情回眸,多年来对于他童年的悲惨和伤痛无法忘怀,他甚至对媒体表示之所以拍《雾都孤儿》是为了要疗伤,因为“艺术能使痛苦转变”。他曾说“世界上最悲惨的事不是没床睡不是没饭吃而是没有妈妈在身边”。
  罗曼·波兰斯基于1933年8月18日出生于一个侨居巴黎的波兰籍犹太人家庭。在他5岁时,二战爆发,他的母亲、父亲和叔叔先后被德国人抓进了集中营,父亲和叔叔虽然幸免于难,但怀着身孕的母亲却惨死在了纳粹建造的毒气室里。父亲将他推进了夹墙,才使他得以幸存。童年的经历造成他孤僻、忧郁和狂放不羁的性格,也使他日后的作品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冰冷和残酷的风格。
  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在一个寒风料峭的深夜,一个男婴刚在贫民区里呱呱坠地,苦命的母亲便撒手人寰。谁也不知道产妇的身份,男婴由此成了孤儿。后来他被当地教会收养,抚养他的女管事给他起名奥利弗·忒斯特。奥利弗9岁时,由于没人供养他上学读书,于是进了济贫院的童工作坊,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奥利弗既不会耍滑偷懒,也不会阿谀奉承,所以经常受到管事的打骂。这些正在发育的孩子们终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晚餐时,奥利弗提出:“能再给我一点粥吗?”大惊失色的管事不但没给他一点粥,反而决定撵走这个造反的隐患。
  后又被殡仪馆老板索尔比利相中,成了他用五英镑买来的学徒。循规蹈矩的奥利弗很快得到老板夫妇的器重,却也遭到了年长学徒诺尔的嫉妒。诺尔取笑奥利弗死去的母亲,奥利弗忍无可忍大打出手,后来却被老板误解,遭到毒打。一气之下,奥利弗含恨出走,奔向远方的雾都伦敦。在伦敦郊区,饥寒交迫的奥利弗遇到了阿特福,阿特福不仅为他提供了栖身之处,还将他引荐给一个叫费金的人。天真无邪的奥利弗还蒙在鼓里,他住的地方其实是个贼窝,这些孩子都被当作犯罪工具,而费金正是他们的“教父”。
  最后,在警方的帮助下,无辜的奥利弗逃出魔窟,终获自由。不久,布朗罗带着奥利弗探望狱中的费金,尽管经历了种种费金造就的不幸,而善良的奥利弗却仍在心底默默为他祈祷……
  除了奥利弗之外,波兰斯基在“费金”这个人物上花费了更多的心思,一个反面的贼窝“教父”除了他罪恶的一面外,内心深处却也开着一朵温柔的小花,只是因为生活在下层的贫苦群体中,这朵花开得孱弱又不惊艳。他对奥利弗是有爱的,尽管这种爱很难分辨,可奥利弗最后的一句“谢谢你对我的善待”,相信很多对费金恨得咬牙切齿的观众都会为费金那颗隐爱奥利弗的心而潸然泪下!
  这个赢弱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呼吸着污秽的空气,置身于动荡险恶之中,谁能描述他感受到的快乐、喜悦、平和与宁静?又有谁能说出,祥和宁静的景色是怎样映入固守饥寒交迫的人们的脑海?又是如何将它们本身具有的单纯深深地注入他们疲惫不堪的心田!
  他们像西下的落日一样平静地进入自己麻木了的记忆,在晚餐前,他们还曾孤独地守在七零八碎的窗口,望着落日余晖慢慢消散在自己暗淡无光的眼睛里。宁静的街头唤起的记忆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也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意志与希望。
  然而,这些散落一地的回忆终将会温和地感染我们,教会我们如何编织最鲜艳的花环,放在我们所爱的那些人的面前,启迪人们庄重地瞩目遥远的未来,将罪恶与邪念压倒在它的下边。
  幸福才会从此水落石出。
  
  编辑 李鹏修
其他文献
“超级女生”的《傻瓜都一样》一直回荡在房间里。我默默地听着,一遍又一遍。   当右手抓起笔的时候,才想起已经很久没有写过文字了。那支曾经书写过许多青春的无奈的笔,似乎像一些不谙世事的岁月一般慢慢地僵掉、融掉,然后顺着指缝一点点流逝,消失在虚无的尽头。我曾经告诫过自己不要用笔来凭吊过去,那样对青春来说只是一种握不住的缅怀。可是当某天里,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感情被什么东西不经意碰了一下,便突然之间翻了出来
摘 要: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既增强概念在学生大脑中的记忆,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关联。在高中生物核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手型和在手型中做标注,创新设计出一种利用人的手型建构的简易DNA学习模型,有利于学生形象深刻地掌握核酸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手型;概念;核苷酸;学习模型  如今,建模活动已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最前沿[1]。建模使学生能够创建、分析和演示一个概念或事物的内在工作原理,
再见他时,已经隔着楚河汉界了。  西装笔挺,目光沉稳,我下意识地低头去看自己深蓝色的学生服,心就仿佛被绳索勒住了,越勒越紧,让我无法呼吸,我还来不及向他道别,那么迫切,他就已经离开了我的世界。原来他真的早已长大,成为戴王冠、与日月同辉的国王,只有我还固执地认为,他依旧是当年面容苍白的小王子。  他伸手抚平风中吹乱的我齐肩的短发,亲昵地喊我“丫头”,一切仿佛依然如前,我抬头,阳光刺痛了眼,耳畔有东西
“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其价值不言而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此,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熔炼、析离出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尽快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现实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做几何题时,不是一看就会,就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是美国著名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此刻,优游在宽敞的办公室,青翠的绿竹伸展着笔直的腰身,鱼儿在水里自在的游来游去,靓丽的花瓶纳进了五彩的花朵,从里到外都展露着无限的美意。  一直很固执的相信这就是我想要的环境,这就是我期盼的工作。  199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慵懒的在家睡着午觉,一个陌生的电话惊扰了我,也是这个电话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是杂志
倾诉:希望 倾听:鹏修哥哥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学习非常紧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他—— 一个我在网上认识的男生……  那时我刚中考完,因为考得还不错,可以顺利地升入高中,所以那段时间,我整天逛街、听音乐、上网,以此来犒劳自己中考那段没日没夜的努力。一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和我一样刚考完试的人,不过他是刚参加完高考,已经被兰州理工大学录取了。他不俗的谈吐、稳重的性格很快就吸引了我。我们
摘 要:在中考化学复习阶段,设计并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进阶类微课能有效解决复习课时紧张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两大困境,也能破解初中化学微课“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境地。以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例,建构了进阶类微课个别化学习的一般模型与分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型,有效提升中考的复习效率,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习进阶;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复习微课;化学计算  一、 问题提出  (一) 中考化学复习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可采用如下策略:利用微课针对性强的优点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利用微课使用方便的优点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利用微课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又称“微课程”,最早由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它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
摘 要:“热点评论”具有“新”“奇”“争”“议”等特点,可用于辅助论述类文章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归类整理“热点评论”,并以此为模本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理性思维流动过程,再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强化写作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促使他们写出情真理直的论述类文章。   关键词:写作教学;论述类文章;热点评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生要“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这是最后的结局吗?我们的缘要如何继续……    去远方    考试那天天空下着雨,雨很大很大。  一阵长铃结束了考试,我撑着伞走出了考场,试图在考场外拥挤的人群里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带伞,会不会淋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她们呢?!  “冉然!”谁在叫我?转过身,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小静。她撑着伞站在不远处向我招手。太好啦,小静带伞了,她没有淋雨。  “嗨!”噢,伞下还站着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