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单位”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言语切割单位,选择合理的“翻译单位”可帮助翻译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以中药说明书的中药名和功效语的翻译为例,从文本体裁、中医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入手,来验证以语篇作为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可以大大减少错译、误译,提高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 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语篇
一、引言
“翻译单位”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言语切割单位,选择合理的“翻译单位”可帮助翻译工作顺利进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语言学家维奈和达贝内就提出了“翻译单位”的概念。他们认为“翻译单位”是翻译中无需进一步分割的话语片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单位”就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 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他用现代语言学中的形式切分法把“翻译单位”分为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和话语6个层次[1]。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 不同的学者对于“翻译单位”的性质和划分观点不一。总的来说,分为三类:词语作为“翻译单位”;句子看作“翻译单位”和句子以上层次作为“翻译单位”[2—4]。
国内对“翻译单位”的讨论和研究始于1984 年, 王德春首先用语义确定法把“翻译单位” 分为音位、词素、熟语、自由词组、句子、话语几个层次[5]。 随后研究者们陆续提出了不同的“翻译单位”, 如句、小句、段落、语篇等。
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研究者关于“翻译单位”的划分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划分,缺少对翻译目的、文本体裁等非语言因素的观照。Newmark 提出,译文可以分为两类: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称为“交际型翻译”;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意愿的称作“语义型翻译”。
前者翻译的目的是为向目的语使用者传递信息,“翻译单位”的选择应该大一些。后者翻译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意愿,使译文在目的语中引起与源语言相同的感受,“翻译单位”的选择应小一些。
鉴于以上综述,本文将在分析翻译目的等非语言因素的基础上,用实证的方法来探讨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选择。
二、以语篇为“翻译单位”
“翻译单位”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系统, 其选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这是因为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不仅涉及文本的语言因素, 还依赖于文本外的非语言因素。这些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 文本体裁、中医的语言特点、翻译目的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三方面来探讨语篇作为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必要性。
1文本体裁
文本体裁即文本的具体样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说明书,等等。不同体裁的文本承载着不同的功能。Reiss[6]将文本所承载的功能细分为“表情型、感染型和信息型”三种。承载“表情型”功能的文本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其形式具有艺术性,翻译此类文本多采用等值的方法;“感染型”文本如广告和宣传册具有感召作用,目的是感召读者,翻译时多用编译的方法;信息型文本如报告、说明书等,重点在于传达文本的内容,翻译此类文本要求等效。作者对文本体裁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才能确保语言在具体传译中与其交际目的保持一致。
以“蜜炼川贝枇杷膏” 的功效语翻译为例。功效语: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疼痛,声音沙哑。
译文1:“Clear away and moisturize lungs, relieve cough and dyspnea, regulate qi and remove sputum. Indicated to cough, excessive sputum, stuffiness in the chest, pain of throat and husky of voice, which were caused by lung-dryness.”
译文2:“Relieve cough and dissolve sputum, regulate qi and remove sputum. Indicated to cough with excessive sputum and pain of throat, which caused by lung-dryness.”
中药说明书的文本通常采用大量的四字句和平行对偶结构,以达到音形义皆美的效果,而西药说明书要求信息准确简洁。
译文1以句子为“翻译单位”,译者完全照搬原文句序。译出来的文字从句子来看, 很精确、很考究, 但对西方读者而言,药品的功效语过于烦琐,涉及的疾病太多,治疗功效不具有针对性,根本无法完美地展现原文所要传达的整体观念——止咳化痰。
译文2以语篇为“翻译单位”,通过意义重组,明确功效语的主治病症,删去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实现了等效翻译。
2中医的语言特点
中药说明书翻译是中医翻译的一个分支。中医语言具有结构非常简单,语义高度浓缩,而且语言的外壳和内容之间经常存在矛盾的特点。这一特征往往给翻译带来诸多困难。中药说明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中医的语言特点。这要求我们在翻译中药说明书时,必须认真研读作为文本的整张说明书。否则很可能犯以点带面、以形取义的错误。
如对中药名“失笑散”的翻译,如果我们选择词为“翻译单位”,很容易产生“powder for losing smiles”的错译。当研读了整篇说明书后,明确“失笑散”主要功效是活血散结、祛瘀止痛,可治一切心腹诸痛,就应明确“失笑”在此方剂名中并非“失去微笑”,而是“失声而笑”,就能得到第二种译文“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看来单个的词语在中药说明书中并不具备相对稳定的有效意义空间,以词作为意义理解的单位有可能导致理解的失误。因此,只有从语篇着手,从语境、上下文分析,才能选定符合意愿的汉语对等词语,舍其则不“信”。 如对 “黄连上清丸”功效语的翻译。
功效语: 风热侵犯上中焦引起的头疼头晕,目赤耳肿,牙疼口疮及风火眼。比较以下两种译文:
译文1:“The attack of wind-heat on the upper and middle-jiao of the human body, manifested as dizziness, headache, conjuctival congestion and swelling toothache, aphtha, and wind-fire eye.”
译文2:“The attack of wind-heat on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manifested as dizziness, headache, conjuctival congestion and swelling toothache, aphtha, acute conjunctivitis.”
前者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做到了形式的对等,将“上中焦”和“风火眼”翻译成了“upper and middle-jiao of the human body”和“wind-fire eye”。对于不了解中医或对中医知之不多的普通消费者,其结果必然因“辞”害“义”,让读者不得要领。
而译文2以语篇为“翻译单位”,正确理解中医语言的实质内涵后,把它们分别翻译成通俗易懂的“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和“acute conjunctivitis”。有效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做到了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3翻译的目的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目的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动、去行动,属于 “交际型翻译”。“交际型翻译”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这就使得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远远超出语言转换的范畴, 成为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要使翻译获得交际成功,译文就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篇规范和译语接受者的阅读习惯。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能充分考虑到英汉语篇的差异性,能在表达方式上作适当调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概念及表达上的笼统性是汉语言的典型特征之一。而西方人思维重理性,表意非常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的实质在于“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 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请看“牛黄上清丸”功效语的翻译。功效语: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
译文1:“Supplementing qi,nourishing blood,tranquilizing the mind,allaying excitement,and eliminating phlegm for resuscitation.”
译文2:“Bring one to internal balance of mind and spirit, relief from anxiety and decreases mucus to build up opening respiratiory passages.”
由于中文重意合, 强调意会, 一个句子往往由几个短语组成, 句中各意群、成分通过内在联系贯穿在一起,形式比较松散。
译文1以句子为“翻译单位”,表面上是对原文文字的忠实, 却因为忽略了受众的跨文化特征,成为字字对应的机械死译。
英语重形合, 句子结构都非常完整。而且英文药品说明书中, 从句和祈使句的使用非常频繁。
译文2从语篇着手,合理转化句型和句子结构,将不符合国外读者欣赏习惯的描写进行必要的改写,使翻译成为符合英语的行文标准。
三、总结
中药说明书的文本体裁、中医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决定了其翻译不能是简单机械地将目的语文本中与源语文本的词句对号入座。以词或句子为“翻译单位”很难如实地传达原作的意义与精神,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语篇的语境可以帮助理解原文功能,也有助于按照译语的语篇结构习惯重组译文。以上中药名和功效语的翻译实例证明,以语篇作为基本的“翻译单位”,进行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对于提高译文质量无疑是有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前苏联)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蔡 毅,等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45.
[2]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2010.
[3]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4]Nord, Christianc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5]王德春论“翻译单位”中国翻译, 1984(04).
[6]Reiss, K. Text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In A. Chesterman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Finland: Oy Finn Lectura Ab,1989.
关键词: 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语篇
一、引言
“翻译单位”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言语切割单位,选择合理的“翻译单位”可帮助翻译工作顺利进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语言学家维奈和达贝内就提出了“翻译单位”的概念。他们认为“翻译单位”是翻译中无需进一步分割的话语片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单位”就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 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他用现代语言学中的形式切分法把“翻译单位”分为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和话语6个层次[1]。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 不同的学者对于“翻译单位”的性质和划分观点不一。总的来说,分为三类:词语作为“翻译单位”;句子看作“翻译单位”和句子以上层次作为“翻译单位”[2—4]。
国内对“翻译单位”的讨论和研究始于1984 年, 王德春首先用语义确定法把“翻译单位” 分为音位、词素、熟语、自由词组、句子、话语几个层次[5]。 随后研究者们陆续提出了不同的“翻译单位”, 如句、小句、段落、语篇等。
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研究者关于“翻译单位”的划分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划分,缺少对翻译目的、文本体裁等非语言因素的观照。Newmark 提出,译文可以分为两类: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称为“交际型翻译”;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意愿的称作“语义型翻译”。
前者翻译的目的是为向目的语使用者传递信息,“翻译单位”的选择应该大一些。后者翻译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意愿,使译文在目的语中引起与源语言相同的感受,“翻译单位”的选择应小一些。
鉴于以上综述,本文将在分析翻译目的等非语言因素的基础上,用实证的方法来探讨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选择。
二、以语篇为“翻译单位”
“翻译单位”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系统, 其选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这是因为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不仅涉及文本的语言因素, 还依赖于文本外的非语言因素。这些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 文本体裁、中医的语言特点、翻译目的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三方面来探讨语篇作为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必要性。
1文本体裁
文本体裁即文本的具体样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说明书,等等。不同体裁的文本承载着不同的功能。Reiss[6]将文本所承载的功能细分为“表情型、感染型和信息型”三种。承载“表情型”功能的文本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其形式具有艺术性,翻译此类文本多采用等值的方法;“感染型”文本如广告和宣传册具有感召作用,目的是感召读者,翻译时多用编译的方法;信息型文本如报告、说明书等,重点在于传达文本的内容,翻译此类文本要求等效。作者对文本体裁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才能确保语言在具体传译中与其交际目的保持一致。
以“蜜炼川贝枇杷膏” 的功效语翻译为例。功效语: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疼痛,声音沙哑。
译文1:“Clear away and moisturize lungs, relieve cough and dyspnea, regulate qi and remove sputum. Indicated to cough, excessive sputum, stuffiness in the chest, pain of throat and husky of voice, which were caused by lung-dryness.”
译文2:“Relieve cough and dissolve sputum, regulate qi and remove sputum. Indicated to cough with excessive sputum and pain of throat, which caused by lung-dryness.”
中药说明书的文本通常采用大量的四字句和平行对偶结构,以达到音形义皆美的效果,而西药说明书要求信息准确简洁。
译文1以句子为“翻译单位”,译者完全照搬原文句序。译出来的文字从句子来看, 很精确、很考究, 但对西方读者而言,药品的功效语过于烦琐,涉及的疾病太多,治疗功效不具有针对性,根本无法完美地展现原文所要传达的整体观念——止咳化痰。
译文2以语篇为“翻译单位”,通过意义重组,明确功效语的主治病症,删去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实现了等效翻译。
2中医的语言特点
中药说明书翻译是中医翻译的一个分支。中医语言具有结构非常简单,语义高度浓缩,而且语言的外壳和内容之间经常存在矛盾的特点。这一特征往往给翻译带来诸多困难。中药说明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中医的语言特点。这要求我们在翻译中药说明书时,必须认真研读作为文本的整张说明书。否则很可能犯以点带面、以形取义的错误。
如对中药名“失笑散”的翻译,如果我们选择词为“翻译单位”,很容易产生“powder for losing smiles”的错译。当研读了整篇说明书后,明确“失笑散”主要功效是活血散结、祛瘀止痛,可治一切心腹诸痛,就应明确“失笑”在此方剂名中并非“失去微笑”,而是“失声而笑”,就能得到第二种译文“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看来单个的词语在中药说明书中并不具备相对稳定的有效意义空间,以词作为意义理解的单位有可能导致理解的失误。因此,只有从语篇着手,从语境、上下文分析,才能选定符合意愿的汉语对等词语,舍其则不“信”。 如对 “黄连上清丸”功效语的翻译。
功效语: 风热侵犯上中焦引起的头疼头晕,目赤耳肿,牙疼口疮及风火眼。比较以下两种译文:
译文1:“The attack of wind-heat on the upper and middle-jiao of the human body, manifested as dizziness, headache, conjuctival congestion and swelling toothache, aphtha, and wind-fire eye.”
译文2:“The attack of wind-heat on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manifested as dizziness, headache, conjuctival congestion and swelling toothache, aphtha, acute conjunctivitis.”
前者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做到了形式的对等,将“上中焦”和“风火眼”翻译成了“upper and middle-jiao of the human body”和“wind-fire eye”。对于不了解中医或对中医知之不多的普通消费者,其结果必然因“辞”害“义”,让读者不得要领。
而译文2以语篇为“翻译单位”,正确理解中医语言的实质内涵后,把它们分别翻译成通俗易懂的“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和“acute conjunctivitis”。有效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做到了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3翻译的目的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目的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动、去行动,属于 “交际型翻译”。“交际型翻译”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这就使得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远远超出语言转换的范畴, 成为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要使翻译获得交际成功,译文就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篇规范和译语接受者的阅读习惯。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能充分考虑到英汉语篇的差异性,能在表达方式上作适当调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概念及表达上的笼统性是汉语言的典型特征之一。而西方人思维重理性,表意非常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的实质在于“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 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请看“牛黄上清丸”功效语的翻译。功效语: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
译文1:“Supplementing qi,nourishing blood,tranquilizing the mind,allaying excitement,and eliminating phlegm for resuscitation.”
译文2:“Bring one to internal balance of mind and spirit, relief from anxiety and decreases mucus to build up opening respiratiory passages.”
由于中文重意合, 强调意会, 一个句子往往由几个短语组成, 句中各意群、成分通过内在联系贯穿在一起,形式比较松散。
译文1以句子为“翻译单位”,表面上是对原文文字的忠实, 却因为忽略了受众的跨文化特征,成为字字对应的机械死译。
英语重形合, 句子结构都非常完整。而且英文药品说明书中, 从句和祈使句的使用非常频繁。
译文2从语篇着手,合理转化句型和句子结构,将不符合国外读者欣赏习惯的描写进行必要的改写,使翻译成为符合英语的行文标准。
三、总结
中药说明书的文本体裁、中医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决定了其翻译不能是简单机械地将目的语文本中与源语文本的词句对号入座。以词或句子为“翻译单位”很难如实地传达原作的意义与精神,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语篇的语境可以帮助理解原文功能,也有助于按照译语的语篇结构习惯重组译文。以上中药名和功效语的翻译实例证明,以语篇作为基本的“翻译单位”,进行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对于提高译文质量无疑是有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前苏联)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蔡 毅,等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45.
[2]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2010.
[3]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4]Nord, Christianc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5]王德春论“翻译单位”中国翻译, 1984(04).
[6]Reiss, K. Text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In A. Chesterman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Finland: Oy Finn Lectura Ab,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