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路径分析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开展一切活动和工作的前提是一副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支撑不了长期的生产生活的。高校为此开展了体育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能很好地应对。但是学生并不只是在学校期间需要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学生最终还是需要进入社会的,进入社会之后为了保持健康的体态也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本文就将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来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保持一副健康的体魄。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校;终身体育意识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改善长期坐在教室所造成的亚健康和体质差的身体状况,高校也为了让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开设了体育课程。但是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为了教学而教学的现象,学生把体育课程当成了任务,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无法保证学生在新的人生阶段的身体健康,这些现象具体可以列成以下三点。
  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没有兴趣的话,任何的学习都是低效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就存在着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较低的状况,对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提不起积极性,体育教学的质量较低,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第一步就没有惨遭“腰斩”。
  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体育锻炼是十分需要反馈的,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但是健全评价体系的缺失,就导致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或行为是否规范,不知道对身体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这就导致了学生即使是拥有了终身体育意识,身体仍旧处于一种损耗的状态。
  最后,学生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益处的认知以及高校对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少。有关体育锻炼给人身体生和心理上带来的一些好处,比如,不容易生病、改变生活态度、有益于人的新陈代谢等等,这就从主客观两方面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体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高校中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都通常都比较僵硬固化,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简单科普,然后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就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大打折扣,不仅没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提升,还从源头上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体育项目,在原有的体育项目中基础上增加或是改编,以此来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定向越野、攀岩、游泳或是轮滑等,很多高校可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此时就可以扩大课程容量,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这些课程,保持学生的兴趣。这些课程由于比较新颖,学生一般接触不到,所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再比如教师可以对一些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改编,创新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练习途径。以乒乓球的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国家级的比赛以及国家运动员的个人视频,然后就以奥运会的设置进行教学,学生在充分了解这些体育规则后在实际的学习中扮做国家级的运动员,切身体验那种氛围感。
  (二)建立健全体育教学反馈体系,帮助学生正向提升身体素质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是学生的“游乐园”。作为一门正经的课程,体育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转换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所以教师就可以着手建立健全体育教学反馈体系,帮助学生正向提升身体素质。
  建立健全体育教学反馈体系,教师需要纠正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和错误行为。比如在排球锻炼中,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手臂和整个身体,保证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教师学习及时吸收学生提的意见和建议,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反馈体系从主客观两方面维持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从制度层面上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体育锻炼。
  (三)展开体育锻炼的益处宣传,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体育锻炼益处的认识不到位,不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对心理、对人生有什么帮助,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宣传体育锻炼的益处,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锻炼对身体上的益处就是改善学生亚健康的体质,有效避免了一些感冒、贫血等病症的发生;对心理上的益处就是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態,乐观向上。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这二者相结合,学生就能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着重宣传这些体育锻炼的益处,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上帮助,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佳成 . 育良好锻炼习惯,树终身体育意识[J].求学, 2020(43).
  [2] 徐本鹏 .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8).
其他文献
摘要:早期教育专业的开办是为解决社会需求合格的早教师资与缺乏合格的早教师资这一矛盾,本文将从专业设置的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的培养模式、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的教学团队、专业的教学条件进行专业剖析探究。  关键词:早期教育专业;剖析  早期教育专业于 2011年首次出现在国家高职高专系列专业目录,是一个新生专业。截至 2020年,共有 14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此专业。  早期教育专业是昆明幼儿师范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中开展体育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体魄。篮球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趣味性较强,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能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一举双得。本文就将对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训练的有效性展开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篮球训练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篮球训练;有效性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训练低效的原因  (一)教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对学习者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情感表现力具有积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兴起,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形式内容愈加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教育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深入贯彻德育教育内容,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来洗涤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小学高年级音乐课程教学中贯彻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部分。在这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计算机人才培养主要来源的职业教育学校,要结合当下社会与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及时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操作、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引入新颖的项目案例等,从而培养出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
期刊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面临高端定位与大众接受、学业压力与学生基础、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等方面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建立了专业认证与国际能力培养融合、专业课程与外语课程融合、中外教学理念融合等多维融合体系,改进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维融合;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  如何有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切实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的高水平人才,许多学者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
期刊
摘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导入环节是不可忽视的。在上新课之前,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目光,增强课堂效率。如果没有导入环节,便会让学生觉得开始的比较突兀,从而没有学习的兴趣,或者所学知识并没有及时的吸收,结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直观的导入环节是必须的。  关键词:中职英语,导入,课堂教学  什么是导入?导入是教师在讲授新
期刊
摘要:虽然小学大部分小学英语课文所描述的事物是比较具体的,但是课文所承载的语言规律是抽象的,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的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知识呈现方式的直观性,对于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本文就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如下研究。 
期刊
摘要:戏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戏曲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学习戏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做文化的传承者。本文就将从戏曲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和乡村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有效路径开展研究,以此来帮助戏曲文化更好地在乡村中小学生之间传播。  关键词:乡村学校;中小学;戏曲进校园  一、戏曲对中小学生的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在中学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中学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學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为还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题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很多中学体育课程教师往往将主要的课程教育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动作技能的指导上,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基础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不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多元化教学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大学新生健康素养情况。方法:随机抽取X学校2020级新生600名进行调查研究,对新生健康素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学校新生600名新生,84名具备健康素养,占14.0%;男生324名,49名具备健康素养,占15.1%,女生276名,35名具备健康素养,占12.7%,男生健康素养比例高于女生。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200名,占30.0%,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61名,占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