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混凝土材料在我国有着大面积的使用,在城市建设和工业进步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对我国建筑行业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极大减少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并在使用过程中威胁着使用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非常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加大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及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131-01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情况中,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多种问题。很多大体积混凝土都存在着一定的裂缝危害,若裂缝继续发展必将对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监管,严格检查各环节操作质量,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成因分析
1.1 温度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影响和热胀冷缩原理,混凝土在热量堆积而不能及时的将热量排除时,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内外温差就会不断增大,在后续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处理时,骤然的温度变化将会最大化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受力发生改变。一但这种受力的改变超过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范围,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建筑质量。这种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种更为常见。体积大的混凝体结构内部散热更为困难,而由于体积增大表面的混凝土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也增加,就加快了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流失,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更受到温度的变化而更容易产生裂缝。
1.2 本身结构的稳定性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众多原因当中,其混凝土本身结构稳定性不足也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不足主要变现在抗变形能力上,在受力条件发生变化时,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承受的形变程度不够,不能有效缓解外部受力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为了抵消受力变化而产生的结果就是裂缝的出现。除去物理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化学结构的稳定性也影响这裂缝的产生。由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往往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化学侵蚀,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抗渗透性发生改变导致其质地更容易产生裂缝。
1.3 施工技术和原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要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建筑工程需求,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规格形状要有严格的要求,一但发生实际施工结果和设计方案不符,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不利于日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和日常的维护。原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实际所需,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优质的原材料也需要标准的施工操作与之对应,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要尤为注意各个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比例,混凝土比例发生偏差就会导致其本身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更容易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尤为注意浇筑的均匀性,避免建筑速度过快而产生的空隙。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2.1 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
配合混凝土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使得配出的混凝土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表面较小,水化热也较为集中,极容易因内外温差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要减少混凝土的温差导致出现裂缝,在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且在整个混凝土配合中,尽量少用水泥,使用高磨细度矿渣粉能不断满足该要求,选用合适的掺和料能使得水泥的散热时间减少,或者是能延缓发热的时间。在选择掺合料时,可以选用水化活性比较低、水化热比较小的掺和料,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升温的速度降低,像粉煤灰就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掺合料。粉煤灰的抗拉强度比较低,无法满足对抗裂有着较高要求的项目工程,要尽量少用。就膨胀剂选择来看,膨胀剂膨胀系数对混凝土的膨胀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要选用膨胀系数比较低的膨胀剂,将整个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保持较低状态,从而减少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的可能[2]。
2.2 荷载量进行严格规定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较大,而抗拉强度却比较小,若外部的荷载超出混凝抗拉强度的承受范围,就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所产生的拉力是比较小的,因荷载超标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也比较少见,但不能忽视对荷载量的规定工作。为了减少裂缝的出现,要对混凝土的荷载量进行严格规定,结合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实行,避免因荷载超标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
2.3 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因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比较快速,工作人员必须要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升温,达到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通过降低水泥的用量、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添加减水剂等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因水化热升温导致出现裂缝的概率。另外,也要对混凝土的外表进行保温,在不适宜温度下混凝土极容易出现收缩,而混凝土外表的保温工作能减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混凝土外表的保温工作,能有效降低内外温差变化,同时也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出保湿层进行永久保湿,更加有效的保护混凝土[3]。
2.4 采取分层、分段、分缝式区域交错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并不是随意的没有限制的,而是有严格的浇筑流程和浇筑方案约束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根据浇筑整体的连续性、钢筋的疏密度、浇筑结构物的整体大小以及混凝土运输供应的条件等情况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当中的分面分层浇筑,也就是在对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成之后,第一层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待混凝土中间部位的热量释放之后,才可开始对第二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接下来的每层浇筑亦是如此,直至完工。此方法比较适宜体积庞大结构物厚度要求高的大工程,这种施工方法比较适合从结构物的短边开始进行,然后沿结构物的长边进行推进;第二,分段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可以将浇筑物分成两段或者多段进行浇筑,可以从中间向两段或者从两段向中间进行同时浇筑,此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物厚度不大,但长度较长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使用。
2.5 加强养护处理
养护处理是降低裂缝危害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强养护处理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将环境湿度提高,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因干裂而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须将施工环境内外温度差进行降低,并降低应力,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以及抗壓能力。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混凝土存在着散热困难特性,所以当混凝土水化热高峰过去时,施工人员仍需进行长时间的养护,这样才能更好避免裂缝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不断发展自身的需要,建筑行业应当注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问题。由于混凝土一系列优良的特点,在我国的建筑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大体积混泥土裂缝问题也普遍存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建筑行业要充分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籍炜史树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知识.2017(13).
[2] 赵虎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居业.2017(07).
[3] 李贺,孟迎春.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1).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131-01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情况中,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多种问题。很多大体积混凝土都存在着一定的裂缝危害,若裂缝继续发展必将对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监管,严格检查各环节操作质量,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成因分析
1.1 温度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影响和热胀冷缩原理,混凝土在热量堆积而不能及时的将热量排除时,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内外温差就会不断增大,在后续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处理时,骤然的温度变化将会最大化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受力发生改变。一但这种受力的改变超过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范围,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建筑质量。这种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种更为常见。体积大的混凝体结构内部散热更为困难,而由于体积增大表面的混凝土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也增加,就加快了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流失,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更受到温度的变化而更容易产生裂缝。
1.2 本身结构的稳定性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众多原因当中,其混凝土本身结构稳定性不足也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不足主要变现在抗变形能力上,在受力条件发生变化时,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承受的形变程度不够,不能有效缓解外部受力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为了抵消受力变化而产生的结果就是裂缝的出现。除去物理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化学结构的稳定性也影响这裂缝的产生。由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往往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化学侵蚀,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抗渗透性发生改变导致其质地更容易产生裂缝。
1.3 施工技术和原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要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建筑工程需求,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规格形状要有严格的要求,一但发生实际施工结果和设计方案不符,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不利于日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和日常的维护。原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实际所需,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优质的原材料也需要标准的施工操作与之对应,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要尤为注意各个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比例,混凝土比例发生偏差就会导致其本身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更容易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尤为注意浇筑的均匀性,避免建筑速度过快而产生的空隙。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2.1 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
配合混凝土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使得配出的混凝土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表面较小,水化热也较为集中,极容易因内外温差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要减少混凝土的温差导致出现裂缝,在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且在整个混凝土配合中,尽量少用水泥,使用高磨细度矿渣粉能不断满足该要求,选用合适的掺和料能使得水泥的散热时间减少,或者是能延缓发热的时间。在选择掺合料时,可以选用水化活性比较低、水化热比较小的掺和料,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升温的速度降低,像粉煤灰就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掺合料。粉煤灰的抗拉强度比较低,无法满足对抗裂有着较高要求的项目工程,要尽量少用。就膨胀剂选择来看,膨胀剂膨胀系数对混凝土的膨胀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要选用膨胀系数比较低的膨胀剂,将整个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保持较低状态,从而减少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的可能[2]。
2.2 荷载量进行严格规定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较大,而抗拉强度却比较小,若外部的荷载超出混凝抗拉强度的承受范围,就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所产生的拉力是比较小的,因荷载超标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也比较少见,但不能忽视对荷载量的规定工作。为了减少裂缝的出现,要对混凝土的荷载量进行严格规定,结合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实行,避免因荷载超标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
2.3 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因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比较快速,工作人员必须要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升温,达到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通过降低水泥的用量、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添加减水剂等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因水化热升温导致出现裂缝的概率。另外,也要对混凝土的外表进行保温,在不适宜温度下混凝土极容易出现收缩,而混凝土外表的保温工作能减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混凝土外表的保温工作,能有效降低内外温差变化,同时也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出保湿层进行永久保湿,更加有效的保护混凝土[3]。
2.4 采取分层、分段、分缝式区域交错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并不是随意的没有限制的,而是有严格的浇筑流程和浇筑方案约束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根据浇筑整体的连续性、钢筋的疏密度、浇筑结构物的整体大小以及混凝土运输供应的条件等情况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当中的分面分层浇筑,也就是在对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成之后,第一层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待混凝土中间部位的热量释放之后,才可开始对第二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接下来的每层浇筑亦是如此,直至完工。此方法比较适宜体积庞大结构物厚度要求高的大工程,这种施工方法比较适合从结构物的短边开始进行,然后沿结构物的长边进行推进;第二,分段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可以将浇筑物分成两段或者多段进行浇筑,可以从中间向两段或者从两段向中间进行同时浇筑,此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物厚度不大,但长度较长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使用。
2.5 加强养护处理
养护处理是降低裂缝危害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强养护处理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将环境湿度提高,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因干裂而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须将施工环境内外温度差进行降低,并降低应力,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以及抗壓能力。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混凝土存在着散热困难特性,所以当混凝土水化热高峰过去时,施工人员仍需进行长时间的养护,这样才能更好避免裂缝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不断发展自身的需要,建筑行业应当注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问题。由于混凝土一系列优良的特点,在我国的建筑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大体积混泥土裂缝问题也普遍存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建筑行业要充分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籍炜史树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知识.2017(13).
[2] 赵虎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居业.2017(07).
[3] 李贺,孟迎春.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