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进入课堂,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对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优化,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同时优化教学结构,为课堂教学提供不竭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结合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的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儿童期是培养一个人科学素养的黄金时期,而科学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重要途径。老师应做好引导带动作用,助力学生成长。我们常说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因而趣味教学是中小学课堂上非常重要的手段,运用得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趣味情境教学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让学生眼见其形、耳听其声地身处教学环境中。如四年级科学课“天气”这一章节,在讲解风云雨雪的形成过程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勾画大气的升降过程和气流的流动。利用GIF动图、SWF动画展示水蒸气的凝结、汇聚、降落过程等。在图、文、视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切身体会到了风云雨雪的形成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浅显易懂,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课堂授课手段。
  二、依托信息技术,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促进教学有效性
  比如“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节课,老师布置下任务,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利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网络信息资源搜集月球的相关信息,注重前沿性、知识性、趣味性。然后进行材料汇总,提炼,并制成PPT,选一名同学作为代表为大家讲解,收效令人惊奇。同学们认真对待,积极查资料,选择的PPT动画模板也是各具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很多,小组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PPT制作水平同样得到了锻炼。同样,在讲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时,老师挑选了八位同学,分别代表一个行星为大家讲解,同学们课后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行星相关资料制成PPT,个别同学还穿插了视频、Flash动画等,在老师父母的协同帮助下,在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帮助下,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知识内容。学生运用得当,既开阔视野,又能满足他们内心的好奇与探索的精神。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知识延伸,紧跟时代前沿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發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科学学科在课堂教学环节,不仅应做到紧贴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而且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多为学生带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眼界,而不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如在讲授五年级“时间的测量”这一章节时,为拓宽学生眼界,了解最先进的、最精准的计时仪器,我利用Internet、优教班班通、优酷视频等网络教学辅助资源搜集了近现代计时仪器的发展历程、优缺点以及最先进计时仪器原子钟的简要介绍,其计时精准度可达三千万年误差1秒。
  四、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让课件活起来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信息高速通道的建立,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了许多。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小学科学课堂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的特点,加快信息化普及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课件是一个重要的师生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应用到位,可以成为一个得力助手。在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课件制作相结合,可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可借助网络教学辅助资源,如道客巴巴、21世纪教育网。搜索某一章节的PPT,页面会自动弹跳出许多相关联的PPT,老师可点击查阅,提取每一份PPT的亮点,然后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一份经过细致加工的PPT,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使课本中的知识点以最佳的方式展示出来,促进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同时,教师在制作课件中经常会用到图片与Flash动画,十分生动形象和直观。学生平常没见过的事物,或者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无法通过文字去设想的场景,以及大到宏观世界的宇宙,小到微观世界的微生物,都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中得到清晰的显示,从而起到冲击学生视觉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作用。如在讲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节课时,笔者本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查找不同种类化学反应的相关动态GIF图,生动形象全过程地展现化学变化的精彩过程,学生赞叹不已。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空间想象力,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芹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科学虚拟情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甘香瑞.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D].重庆大学,2017.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科字[2018]47号文件发布关于《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团体标准公告。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批准《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CGMA 033001-2018)
如今的汉字教学面临诸多的尴尬:学生识字越来越早,但执笔姿势不对,书写不规范不美观等写字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键盘文化的无情冲击,老师的板书越来越少,学
2017年2月13日,江森自控达成一项涵盖北美、中国和欧洲地区的尖端电化学电池回收技术协议。根据多方交易条款,江森自控对Aqua Metals进行投资。
物理课程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期间,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中涉及了很多的定律理论和实验知识,而实验结果和相关定律的获得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均密不可分,只有学生具
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教育要从积极的情感入手,这也是语文课应该特别加强的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在牢牢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秘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也成为现阶段英语教育者的工作重点。基于以上背景,对分层合作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论述,旨在
2010年10月14日至15日,首次闽浙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召开,福建省教育厅、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领导到会指导,120多名福建教师和50多名浙江教师、教研员
高中地理课程有着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通过重现、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4.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方法。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六阶段)的出台,预示着汽车燃油挥发污染物控制将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通对法规的解读识别出加油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过程中可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