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提出的重要美学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承认美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是美与美感的统一,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被点亮唤醒,从而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审美活动可以从各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但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归结起来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美;美感;审美;人生境界
  审美活动中包含着审美,而美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也离不开审美对象。实际上,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生体验,它是人的精神活动,核心为审美意象。在审美活动的体验中,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超越了自我的局限性,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得到自由解放。
  一、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美不是天生自带的,美离不开观赏者,美学广义的美包括各种各样的审美形态,包括任何审美对象,如优美、空灵、喜剧、崇高等。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美的现象就是在现实中所呈现的各种美的形态及其各种各样的外观。审美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活动主体通过审美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精神活动,甚至通过其进行更有意义的活动。这种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感受,称为“美感”。美的形态有自然美和艺术美,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但都使得美能够更好地显现出来。
  二、美感的体验
  (一)自然美的审美体验
  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同一种事物在不同人眼里显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意蕴,体验不同的人生境界。黑格尔曾说过:“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自然本没有什么美的,但是人通过发现与欣赏,觉得心情愉快,才显得美。自然之美它本身就存在。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与世界深刻和密切的关系。”而有些人认为自然美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在人没利用自然以前,自然的一切都毫无价值,正是人的利用自然之美才得以体现,就好像是在原始人时,自然对于他们一点也不美。虽然如此发现与欣赏自然的美,已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诗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人们四处旅行,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川,尽享自然美景。美的光芒来自人们的心灵,中国画家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而言也。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二)艺术美的审美体验
  自然之美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得到快乐和休息,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艺术之美的精彩更具有深意,如小说、诗歌、散文,还有戏剧艺术。我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我们所听到的悦耳动听的音乐、歌曲,综合起来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剧,这些都是艺术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概括与反映,它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是现实美的凝炼化、集中化。
  美学中,美学家的哲学观点不同,他们对艺术美的认识也不太相同。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艺术美是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宣称艺术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车尔尼雪夫斯基则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来批判黑格尔,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认为“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的美的”,“艺术创作低于现实中的美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跟艺术形象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和典型。
  笔者认为,自然美与艺术美密不可分,是两个部分,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而艺术美则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再造的。无论哪一种美,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像是看到一件事物的时候对它与其他事物比较,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千百年来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人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美学,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美学。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这样的研究,永远不可能看到随着人本身的变化,随着人类所赖以生活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变化,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都在发生着不停顿的变化。
  三、审美的立足点
  审美和一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研究美,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立足于中国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中华文明从来就具有一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唐代就是突出的例子,唐代是一个艺术上百花齐放的时代,唐代的十部乐不仅包含汉族乐舞和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乐舞,而且包含印度、缅甸、柬埔寨等许多外国的乐舞。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就是主动吸收、融合异质的文化,充实、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反过来,我们以最大的热情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立足点,我们要致力于中西美学的融合,总结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并且努力把它推向世界,使它和西方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起来,实现新的理论创造。
  四、追求审美的人生境界
  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个观点体现了人在审美中的重要地位。而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来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中国传统美学中就蕴含着人们追求审美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例如,莲花高洁、典雅,具有君子之气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莲花表示清廉刚直,个性高雅之意,又寓意着吉祥和美。莲又称荷,而“荷”与“和”谐音,因此民间便赋予荷花为和气、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间很常见的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执荷,另一人手中捧盒,盖取其谐音之故。此外,莲寓意美人之意。莲花因其水生,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常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清纯,多用“出水芙蓉”,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其故事也多与采莲、浣纱联系在一起。曹植的《洛神赋》也有“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样的将美人比作莲花的诗词。而莲花洁净、美丽,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   上善若水、万物之源。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滋养万物,灵气皆然。这里实际是暗喻做人的道理,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得到了各个时期文人雅士的青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代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无一例外道出了水的柔情和水是万物之源的含义。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因为很多哲学人物他们的作品有着美学思想,所以他们不仅仅是哲学家,也是美学家。中国的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他们并不是相互区别的,虽有着独立的体系,但也有相互融合的地方,例如戏剧、建筑、诗文等等。从审美方向来看,各样的艺术都有相通之处,也有着各自的美学特性。美学并不是仅仅存在于理论形式中,在现实产品中也有大量的涉及,如民间工艺产品等,它们也有一定的美学思想在里面。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在美学领域有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了独特且伟大的中国美学。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维更看重的是“整体意识”,具体表现在“合和的美学观”。中国文化中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整体意识”上的,以“和”为美,要求我们在评价或审美的同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强调美与生命的统一,把人生与美的存在方式联系起来。“天人合一”观念的源起和演变的过程这一思想始终贯穿着,它横向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这种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把艺术与美融合在天道观念的超越性中。在古人的美学观中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注重涵养,也是最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孔子提倡的美学观念,主要是强调道德内容要包含到艺术中去,凸显“善”与“美”的高度一致。从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上来分析,儒家的美学观念在中国美学观念中都是影响深远和地位显赫的。儒家美学出发点和中心,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传统。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突出了“兴”这个范畴,提出了“诗可以兴”的命题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还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在处理艺术及形式的观点问题上,绝大部分古代和现代的美学家艺术家观点是一致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必要的。根据这一想法,儒学产生了“文质统一”的美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在中国艺术文化中得以建立,对待自然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基本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美學观。它也有着自身的内涵: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必须遵守自然规律,道德准则需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人性即天道,至高境界为天人合一的境界。历史、自然、思维等在先哲眼里实际上本质都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5.
  [2]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8.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59.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99.
  [5]张超.孔子美学思想初探[J].大众文艺,2018(5):21-22.
  作者简介:
   于荔,罗马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文化与艺术史、艺术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能力。在美术学科中,单元化教学是将美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将结合八年级课例《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论证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  一、美术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动画专业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基础实践课程中的速写风景写生,应不断革新教学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发展,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努力实现时代化、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建设,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个性意识;创新思维;多学科交互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水学院特色课程“速写风景写生”(2017tsk02)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设计类专业“三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创意、创新、创业“三创一体”模式贯穿于设计思维与创意课程教学体系中,以创新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其以更高的热情创业就业。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注重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努力向高等
期刊
摘 要: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定位转型,对艺术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外服装史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探索改革的路径从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程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改革课堂形式、考核形式多样化促进自觉学习、课程设置系统化强调应用性四个方面展开,为本科应用技术教学摸索改革经验。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办学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时,正确处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关系,
期刊
摘 要: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融客观真实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反映社会生活状态的多姿多彩,充满趣味性,特别吸引读者。《阅微草堂笔记》能使读者学到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表达人们的酸甜苦辣,具有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新闻特点。并且认为情理上的真实比事件真实更重要。《阅微草堂笔记》有劝诫主旨,以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受众心理;《阅微草堂笔记》;社会新闻性;劝诫主旨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期刊
摘 要:一个独立的人,若要在社会上独立就要具有自己的特征、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一个民族要在世界上独立,就必然要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几千年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有自己的民族品格,而书法更是我们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身为华夏儿女,传承书法,写好中国字更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文章针对时下“国际崇拜”而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导致的人格不健全现象,提出以
期刊
摘 要:在平面专业的视觉形式构成训练中加入抽象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观看”的能力,使其能在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提高视觉修养。文章通过对视觉元素的“减法”和“几何化”认识抽象,同时加深对点线面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把抽象视觉元素的训练作为向设计过渡的先导课程,理解设计与抽象艺术是相伴的,且以抽象为基础。  关键词:简化;视觉元素;几何化;抽象;主观  观看西方的当代设计和绘画
期刊
摘 要:历时二十年的越战是自二战以后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战争,战争过程中对经济的损耗让美国逐渐陷入战争的泥潭,不想深处泥潭的美国人民掀起了各种领域的反战思潮。草间弥生的乍现艺术,是一场表演形式的艺术方式,表演者为反战文化领域的代表之一——嬉皮士。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草间弥生发起了“要性解放还是要战争”为主题的乍现艺术表演,提出暴力无法消除暴力的主张。  关键词:乍现;反战;性解放  自二战后,美国
期刊
摘 要:谢德庆是最早利用后动画方式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成名作《打卡》中便采用了这一方式。将宏观的时间,通过行为及动画压缩到微观,改变了时空维度,这是这个作品呈现的方式。  关键词:后动画;《打卡》;户外;准点图像;操控时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规划项目“后动画——实验艺术语境下的动画拓展研究”(17SKG123);2017年四川美术学院科研项目“动画—反动画—后动画
期刊
摘 要: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徽派建筑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技术和艺术表现。文章通过深度挖掘和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组成元素,并对代表性徽派建筑中的图形、文字、造型、色彩等视觉元素加以分析、研究,从中进行提取并与六尺巷品牌相结合,将其应用到六尺巷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中去,充分的展现出徽派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为徽派建筑的传播寻找新的载体和传播途径,拓展对徽派建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