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艺术展现云岭大地时代风采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其他文献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是在党的坚强领导、国防科技发展以及科研工作者的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力更生、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精神,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求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集智攻坚的协同克难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充分认识“两弹一星”精神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之基、提振勇敢担当信心、汲取求实创新滋养、汇聚协同攻坚伟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必须以深化研究阐释为本、以开拓资源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符合中国国情民情党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反映全体人民意愿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对云南来说,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努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深度嵌入红色校史资源,对于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高育人成效,意义重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地研学、引导学生阅读档案文献与最新校史研究成果、设计课后短视频作业、观看沉浸式红色校史文化演出等方式,探索将红色校史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是从价值体系进入传播体系、从国内社会走向国际社会的过程,应坚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树立新的国家形象、建构形成价值共识的根本立场,通过理论推介、社会传播与融合感染三条路径的传播,进而形成价值超越的内容体系、多元并举的传播体系、文化转型的支撑体系三者互动的基本运行模式,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民族地区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创新.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中的引导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彰显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
期刊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必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更加磅礴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刻认识它生成发展的思想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进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