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自己的微博正在被“偷窥”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的微博故事的访客记录里第四次出现那个 ID 时,我知道我被“偷窥”了。
  我点进那个 ID 的主页,发现账号的主人是个女生。
  我不认识她,但她和我的男朋友却是好友;翻了翻点赞记录,又发现她总在给我男朋友点赞。
  我把她的微博往前翻了两三个月,大概也就梳理出了是怎么一回事。
  她喜欢我的男朋友,所以她才总来看我。在所有偷窥和被偷窥的关系里面,“爱而不得”总是最常见的桥段。
  看她在微博里谈论我,让我平白产生了一种很羞愧的感觉:我什么都没做,她却总在无端发现我的好处。
  我看她的微博看了很久,犹豫着我该对她做什么反应。我明知道,我只要轻轻按下一个“关注”或者一个“赞”,就足以扰乱她的这种窥视。
  但我停下了手。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想起了自己也曾经“偷窥”过别人。
  被我偷窥的女孩是一位学姐。
  开始偷窥的原因非常简单:我喜欢的男孩喜欢着她。那时,我表白被拒,辗转知道了她的存在,我几乎是立刻就想办法加到了她的微信。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她的相册是我最常点击的页面。
  学姐是很好的女孩子。直到今天我也承认这一点。她是学校国标队的领队,相册里最常发的是她跳舞的照片和视频,我喜欢的男生总在给这些状态点赞。
  在我最得意或最悲伤的时候,我都会去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那些视频。仿佛自虐似的,我需要反复复习她的美好,来疏解自己没有被爱的失落。
  “偷窥某人”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如果我是那张根本没有及格的试卷,让我看看标准答案还不行吗?”
  甚至情绪积累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我去上了国标舞入门课。
  我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而事实是,国标课让我觉得空前绝望。
  不管我如何努力,就是没有办法记住正确的动作。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跟我强调跟上音乐的节拍,但我在音乐里根本听不到节拍。
  我的吃力所有人都看得到。有一天课间休息时,老师跟我开玩笑说:“我以前总觉得学不好只是不努力。遇到你我才知道,原来真有人天生协调性可以这么差。”
  我一时语塞,他像是也觉得玩笑开过了,赶紧找补:“但是你跳得开心吧?让自己开心最重要。”我冲他笑了笑,心里的尴尬更甚。
  我也不知道我是为了什么才来学国标舞的,在舞蹈教室里,我没有一秒钟是快乐的。在镜子里,我看到的是我的别扭、尴尬和手足无措。
  我想赢过那位学姐。可我并不知道怎么才算赢,也赢不了,更不知道赢了又能怎么样。
  情绪是在那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突然爆发的,我问我自己:“什么啊,我只是想要被爱而已。我又不是想要成为国标舞大师。”
  在我磕磕绊绊地学国标舞的那段时间,我已经是几个公众号的签约作者了。我对跳舞没天赋,但我也有自己如鱼得水的一个世界。
  然而当我过于专心地凝视着别人时,我就忘了这一点。当我耿耿于怀“那女孩比我好”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构成自卑和自我否定的理由:
  你比她深刻,你就输了娇憨;
  你比她活泼,你就输了端庄;
  你比她细腻,你就输了率真。
  人和人之间本来是没有输赢的。但只要你比了,就一定会输。
  决心是在我看了很久自己的相册之后才下定的。我看到我分享的每一篇自己写过的文章下面,都有一些朋友的评论。有人会直接地赞美,有人会和我讨论文中的观点。
  但在所有这些评论里,唯独没有我喜欢的男生的存在。
  如果有人看了我最好的一面,仍然不打算对我产生兴趣,那么我就应该立刻到别处去。
  能跳优美的华尔兹的学姐也许是他的标准答案,却不是我生活的答案。
  后来,我谈了新的恋爱,给男朋友看我写过的文章,他总说:“每次多了解你一点儿,就多喜欢你一点儿。”
  而我总是把我想说的那句话咽回去。我想说的是,那恐怕只是因为读者是你。
  也有人曾经一读再读,却毫无兴趣。
  我还是会在朋友圈看到学姐的消息,还是能体会到她的出色和精彩。但我也发现,那确实不是能引起我兴趣的精彩。
  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男孩的存在,她也只是我知道但不关心的许多人之一。我们像苹果和梨子生活在平行但不同的宇宙,各自做让自己产生魅力和力量的事。
  我偷偷地看了她那么久,赞叹着、羡慕着那么久。最后让我放松和释怀的,并不是看到她的不足——我根本不可能看到她的不足——而是因为我把目光收回来,看到了自己的精彩之处。
  毕竟,美丽并不是一个客观概念。
  我喜欢过的男生能理解学姐的美丽,但不能理解我的美丽,这是他的问题;我没有领悟这件事,想要成为一个拙劣的模仿者,这是我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已经足够了解你却没有爱你,这不是谁的问题。只是两个普通人因为成长经历和喜好的不同,无法互相懂得而已。
  在停止偷窥学姐很久以后的一天,我看到她在群里聊天,才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关注她的状态了。
  我点进去她的朋友圈。
  曾经以为那是被刻在我心上的面容,竟然在某些下午,被我手指一滑就滑过去了。
  没发现,也不记得了。
  当我们发现自己被别人窥探的时候,是会有一种被冒犯到的感觉,但我曾经也偷偷观看过别人,我知道那种感觉有多差。
  我们无法戒掉的不是对一个人的关注,而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与某个人无穷无尽的比较。
  所以,我看到那个来偷窥我的女孩时,我甚至不认为自己真的是被她所观察和窥视的那个人。
  和当年的我一样,我们所注视的,是一个我们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被爱”的幻影。
  我退出了微博,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
  不过,有句话我很想说给那女孩听,或者更想说给当年的自己:
  看一看也没关系的。一看再看之后,總有不需要再看的那天。
其他文献
日本人爱吃豆腐。江户时期有食谱,所谓《豆腐百珍》,都是绕着豆腐做文章。老一代日本人对做豆腐颇有执意,聊将起来都有心得,譬如制作豆腐必须用国产豆子;正经豆腐常是奶油黄色,而非纯白色——白色都是贪图好看!  尤其重要的是,豆腐是不能搬运的,不然味道会变。比如日本江户时期做的所谓八杯豆腐,是用六杯水、一杯酒、一杯酱油,加豆腐炖煮;看着平淡无奇,却要求是当地豆腐,未经颠簸。  日本饮食大多如此:工艺用料未
期刊
南航飞东南亚的航食中,有一款选择是,先生,您要鸡肉米饭还是牛肉土豆?我选了牛肉土豆。因为平时牛肉吃得比鸡肉少。打开一看,若干牛肉加两团土豆。米饭去哪了?正想问呢。空姐去到前面一排了,就听到她说:“牛肉土豆,没有米饭。”  没有米饭?听空姐这么一说,前面男子把拿到手的牛肉土豆递了回去,说:“那我要鸡肉米饭。”我不好意思嚷嚷着换,看来,这餐是没有米饭吃了。  不过算了,就吃点儿土豆吧。反正土豆也是主粮
期刊
本文以博物馆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内容设计和激励管理相结合为研究方向,结合有关的激励过程理论,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志愿者激励经验的基础上,旨在找出适合博物馆实际的兼顾志愿者
我幻想过很多次。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去,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该怎么办?聊天记录里隐藏的秘密该怎么办?所有我遗留的数字遗物该怎么办?一切好像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前阵子,温州顺风车事件被曝光后,很多人去遇难者的微博下面悼念。本来是一件很善意的举动,但聚集的人数一多,各种言论也开始多起来。  先是出现了一些对于逝者出言不敬的垃圾,令人觉得十分恶臭。紧接着就是一群人开始排队转发逝者生前照片,最后使
期刊
每次回国内出差,总会被身边朋友问这样的问题:“在东京生活,一个月需要花多少钱?”在大家心目中,东京是全世界物价最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自然低不了.rn那么,东京的物价到底高到
期刊
1  一天上午,我们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来到海边的黄鱼场。突然,飞过来了成千上万只哀鸣着的野雁。  那些野雁猝然冲过来寻觅食物,有的落在牛角上,有的落在牛背上,但是,大多数落在牛蹄的周围。  “爸爸!”沃托娜尖声地喊叫道,“那头牛正踩在一只野雁的翅膀上!”  威尔逊匆忙地拉了拉那头牛。那只野雁逃脱了,但是它的一只翅膀被踩断了。  威尔逊弯腰捧起那只野雁,“这是一只4岁的雌野雁。”威尔逊边说边用
期刊
在巫山。  早上,只有五點多,但是窗外的拖拉机经过,没法再睡了,被迫起来,站在每夜只收五块钱的小客栈里,乡村也没有宁静,整个山沟随着拖拉机翻滚。这时候,看见一个学生立在小街上,热气腾腾的小食店正揭开锅,白雾把他裹住了。这是星期天,我们要上山,学生放假回家,想搭我们的顺风车。  他叫张铸,读初一,从学校回家要走六个小时山路。张铸站着,腰带上垂下一截塑料绳,挂着两把钥匙和半卷压扁了的透明胶纸,一把削铅
期刊
饮食布衣,一日三餐,浆水箪食,吃饭与喝粥,声响殊异。  饭且不说,单单喝粥有呼呼之声,一家老小的餐桌上风生水起。  吾乡“萝卜响”,佐清粥之小菜,喝一口粥,咬一口萝卜响,有大嚼之声。  萝卜响,萝卜腌制的酱园小菜,咸甜酸脆,尤其是脆,咬嚼起来,呱吱呱吱之声不绝于耳。  生吃萝卜也有大嚼之声,我曾见人腮帮鼓动,吃相夸张地生吃萝卜。李渔说,萝卜有浊气,我觉得生气的人适宜吃萝卜,打一个嗝,则通畅气消。 
期刊
邓伦上热搜了!  起因是陈小春自以为关注了邓伦的ins(社交软件),没想到竟然是假的。他还在假账号的最新推送下评论“加油,想你啦”。不想让好友伤心的邓伦小哥哥果断注册了真的ins账号,还特意发微博艾特陈小春“这回是真的了”,实在是暖男之举啊。  话说最近,邓伦小哥哥有点儿火。他主演的《香蜜沉沉烬如霜》每天霸占微博热搜榜。前有《延禧攻略》的余热,后有《如懿传》的夹击,《香蜜》还是火了。  这部仙侠剧
期刊
从1995年媒介批评进入中国传播学者的视野(1),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10年来,媒介批评这项崭新的新闻传播事业筚路蓝缕,虽然至今没有形成一门“显学”和一项“产业”,但是它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