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美了一座城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们,展示了南京女性的美好形象,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更多女性。
  南京市妇联推举了几位“南京最美女性”的故事,期待以此激励更多女性争做时代大潮的追梦人、美丽南京的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了不起的终身义工
  喻小萍(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万家欢”志愿服务队总队长、党支部书记,东方天郡小区妇联主席)
  2016年的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江苏省共4人获得,喻小萍为南京唯一。她思维跳跃,健步如飞,65岁的年纪,活出20多岁的风采。
  在东方天郡,居民不到5000人,志愿者却达1000多人。这支队伍里,喻小萍是说一不二的核心人物,因为大家都服她。
  她一天的时间,都在为社区服务。
  凌晨4点,她打开微信群,喊大家起床晨跑。六七圈跑下来,身体活动开了,治安案件高发期的小区巡查也到位了。8点开始是又一轮巡逻。
  9点起,小区里合唱团、健身队、舞蹈队等开始活跃了。每个团队的规模都超百人。此前,小区里很多老人从外地或农村来,不会用电器,不认识路。喻小萍帮、教、带,组织起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下午,喻小萍要开会,要到附近社区网格里巡查督导。晚饭后,跟邻居们跳完广场舞,喻小萍进入微信群,与志愿者聊天、安排工作……
  一般人嫌麻烦不愿做的事,找喻小萍准没错。7年前,小区推行垃圾分类遇到难处,请喻小萍帮忙。在她号召下,该小区已成为全市推广的先进典型、示范点。
  2011年退休来南京之前,作为国企高管的喻小萍,就接触过志愿者工作。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同事介绍下,她加入了深港义工联,并组建自己的义工团队,带领大家帮助山区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穿梭于聋哑学校和敬老院,去贵州支教……
  深港义工联如今已有400万人,她是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终身义工。她说:“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些有意义的事,当死而无憾。”
  2017年6月,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来南京调研,专程前往东方天郡小区。她感叹说,在这里看到了妇女的力量,南京的妇联工作真正渗透到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愿如伞花般迎风绽放
  史迎风(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空降系统在世界诞生之初,是为了作战需要,后来广泛应用于灾区救援等。上世纪70年代,我国才自行研制了第一代降落伞……
  史迎风对专业侃侃而谈。鲜为人知的是,从前513厂(宏光)著名的“五朵金花”退休的退休,改行的改行,还坚持在重装空投领域的,只剩她这一“朵”了。
  70后的她,入选江苏“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是秦淮区人大代表,曾获南京市巾帼岗位明星称号。她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多个科技进步奖,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她淡淡地笑着说:“一件事做了二十多年,好像天生就是做这个的。”
  1994年,史迎风进入513厂时,国家在空降空投领域投入还较少,基本以轻型、中型空投为主。
  随着国家加大投入,史迎风也转向重型空投领域。首次重装空投系统试验时,她负责稳定减速装置设计。这是全新的理念、设计第一次应用。虽然千百次反复计算,确保没差错,但等待空投时,史迎风忐忑极了。
  直到美丽的伞花在空中绽开,史迎风激动地跳了起来——成功了!
  自此,我国空降空投进入重装时代,使得空降兵真正具备机械化、集群化、快速反应作战的能力,也为重装空投研究的深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屈指可数的女设计师,史迎风从不降低自我要求。室外试验中,她要把几十斤重的沙袋一袋袋搬来搬去,试验结束后,还要回收巨大的降落伞,汗水一次次把衣服浸湿。
  设计师不一定需要上飞机,但她主动要求登机。她有高空眩晕症,心脏也不太好。军用飞机十分颠簸,她都是“站着上去,躺着下来”。然而她说:“试验风险较大,稍不慎就会机毁人亡。要让飞行机组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作为技术负责人,我必须与他们并肩作战。”
  为女性撑腰的娘家人
  李晓霞(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国家一级律师)
  
  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公益法律援助的道路上,李晓霞一走就是30多年。
  “我想离婚。”那回,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找到李晓霞。她年轻时就常遭受丈夫家暴,为了孩子忍了下来。到如今,丈夫依舊打牌喝酒,“家事从来不管,说他几句就拳打脚踢。”
  李晓霞发现老太太报过警,受伤的照片等证据也都有,但就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她拉上社区民警,对施暴者严肃告诫:“这不是家庭内部的事,你再这样,要坐牢的!”果然,对方收敛了很多。
  “面对家暴,应该零容忍。”在南京市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值班中,李晓霞发现求助的离婚案件里,60%与家暴有关,便寻思着为此做点什么。
  2009年,她参与了南京市妇联在江宁试点的反家暴告诫书制度。几年下来,南京发放告诫书900多份,没有一起发生二次家暴。2013年,此做法被推荐到了联合国。
  说起关于孩子的案件,李晓霞神情凝重。10岁的小武(化名)很不幸,父亲突然病逝。继母不愿抚养他,生母也以条件差为由拒不接纳。李晓霞走访民政局,联络爱心组织,让小武终于有了爱心妈妈。   长期寄养不是办法,李晓霞一遍遍与小武生母沟通,多次无功而返,她心一横:“为防止以后的法律纠纷,监护权不能给生母了。”这是南京首例撤销父母监护资格的案例,谁也不知道李晓霞那深深的无奈。
  “关心下一代是每个人的职责。”李晓霞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2003年起,每年都将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带回家过年,安抚和激励他们。
  多年来,李晓霞办理了40多件未成年人维权案件,解答了3000余起法律咨询,开展了700余场普法宣传及培训。她还参与各类法律草案的修改,提出专业意见650多条。
  一支团队生动了南京记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讲解员团队
  
  水西门大街418号,这个门牌的所在地,几乎尽人皆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块肃穆沉重之地,却活跃着一支青春的队伍——纪念馆讲解员。
  这支团队共有19人,其中14位女性,在2014年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他们可以提供四种语言的解说。每一个人都风格独特,有亲和力十足笑容甜美的,有引经据典学识满分的,更有幽默风趣故事张口就来的……
  资深讲解员陶源说,10年里,她做的就是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真相,这是职责所在。每一个讲解员都是志愿者,也会以艺术特长进入院校、部队、社区,去展示这段历史。
  背背讲解词的工作看着容易,想做好却非常难。随便一个问题就要对答如流,必须有知识储备。每个阶段,讲解员都要更新讲解词,平时还要看书,刷纪录片,听讲座,看论文……
  接待过捷克总统泽曼、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等人的外文讲解员刘君妍认为,每一次讲解会不一样,有个性化内容,表达风格也有差异。因为她喜欢交谈式介绍,与外国人沟通自己国家發生的类似暴行,对她来说是一种学习。
  解说员们全情投入,静止的文物变得有声音、有故事、有温度,尘封的历史也生动起来。这座传承历史记忆、祈愿和平未来的纪念馆中,他们正坚韧地付出。
  (南京市妇联供稿)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与两个孩子没有血缘关系的她,与孩子的生母打了一场官司,获得了抚养权。一场看似简单明了的案件,怎会出现这样的判决结果?  临终托孤,知心朋友陷入两难    2015年4月的一天,正在广西柳州市区忙碌生意的周洁,接到朋友邓立的电话。邓立的声音十分虚弱,表示有急事要商量。等周洁赶过去,了解到“急事”后,大吃一惊——  两个月前,邓立运送一批货物的中途,突然腹部疼痛,强烈呕吐。去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肝癌晚期
期刊
房客与房东互相羡慕    2016年4月,袁春婷在天津和平区租了一套一居室。搬家那天,房东邓娟复印她的身份证时说:“咱们还是河北承德老乡呢。”一番攀谈,两人老家竟然只相隔两条街。老乡身份,消融了彼此间的陌生与隔阂。  袁春婷时年27岁,丈夫丁志华来自邯郸农村,父母也是普通工薪阶层,两人买不起房子,一直租房住。邓娟的丈夫刘航宇是天津人,在房产中介公司做主管,夫妻俩名下有三套房。命运如此悬殊,袁春婷唏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烟火家乡,妈妈身边的年味儿  春节,一年之岁首。对中国人来说,春节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幸福追求和情感寄托。在这个家人团聚的喜庆日子里,人们回到母亲身边,感受温暖,感受亲情。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旧的民俗消失了,而新的民俗又出现了,文化学者胡野秋说“文化就是这么增增减减地流动着”。母亲在的地方就是老家,有年的地方就是故乡。年年岁岁,团团圆圆,作为中
期刊
远在他乡的老友:    你还好吗?提起笔来,许多的日子倏忽而至,都涌向这暖如春水的人间四月天。你在南国,我在北地,一别竟是二十载。  你有一个和屈原相近的名字——屈平。那是你父亲为你起的。曾听你说,父亲希望你能像屈子一样才华横溢,出淤泥而不染。你很内向,言语不多。但唯独与我,你会敞开心扉。你安静的神态、轻柔的语调,亦如你静如秋水的眸子。“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常想,这也许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缘
期刊
心系居民,社区的“当家人”  王文红刚过而立之年,所在的工厂就被债务拖垮,在事业上干劲十足的她无奈下了岗。2002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文红来到常州市安宁区北环社区应聘。那时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34岁的她作为当时天宁区所有社区工作人员中唯一的大专生党员,立即被委以重任,成了最年轻的社区主任。小区人多事杂,管理不易,王文红也曾有过犹豫,但在家人和领导的鼓励下她还是担起了这份责任。  北环新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热血青年满怀青春激情,来到天寒地冻的北疆,为我国的边疆团结、稳定和繁荣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创造了移民开荒奇迹。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代代相传,他们的子女扎根大西北,继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对于迁徙而来的建设者来说,家人在的地方就是故乡。  今年的春节,是我第一次从江苏南京赶回新疆克拉玛依过年。在候机大厅内,行色匆匆的人们虽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是往一个地方前行,那个
期刊
记忆里的年味,是从家家户户准备蒸馒头开始的。江南人口中的馒头,其实是包子。馅料主要是两种,萝卜肉末馅儿的,我们叫咸心馒头;豆沙馅儿的,叫甜心馒头。南方人平时很少吃馒头,只有到了过年,才会做上一两百个,吃到来年春暖。对于孩子们来说,蒸馒头的气氛比除夕放爆竹还开心。  放了寒假没多久,就看见妈妈们商量着蒸馒头的时间、地点,然后开始买肉、洗萝卜。到了蒸馒头的那天,三五家聚在一起,爸爸们负责发面、生火、搬
期刊
李格是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党委副书记,自信且谦逊。 “徐工梦”里蕴涵着2.5万徐工人把责任扛上肩,4900名党员和百余名干部冲锋在前,以“三严三实”精神,带着大伙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心。徐工集团经历过快速崛起的黄金十年,也面对着近年持续的行业低谷,但李格始终充满信心,她说:“国家提出工业4.0,我们要看准目标坚定地走下去。爬坡过坎,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实现梦想。”把思想工作渗透
期刊
2018年9月,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迎来首位华裔主席温麟衍,这位8岁移民美国的80后女孩资历不深,但阅历不浅。她的坚定、勇敢和仁爱刷新着华裔印象。沿着理想,稳健行走  温麟衍1981年出生于上海,8岁随父母前往美国。飞机落地,全家的积蓄只有40元人民币,靠着医疗补助计划、粮食券和计划生育联合会的健保来生活。  初到美国的温麟衍患有严重的哮喘,经常夜半时分因呼吸困难而入院。接诊的是一
期刊
一心做个好医生  1997年7月的井冈山医专校园里,21岁的郭璐萍在白求恩雕像前留下毕业留影,离别的忧伤难掩她即将成为白衣天使的兴奋。回到家乡江西省峡江县,她如愿成为砚溪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前去报到那天,一家人送她到村头乘车。父亲郑重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给她,并叮嘱她上车后再看。  家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郭璐萍打开包裹,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安静地躺在里面。扉页上父亲手书的一行遒劲的字映入眼帘:“做个好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