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大法宝”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革命的宝贵经验;“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和伟大成绩,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他又将“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进一步概括。“三大法宝”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革命的宝贵经验。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党的宝贵财富和伟大成绩,“三大法宝”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统一战线:形成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强大合力


  人心向背从来都是一个政党夺取、巩固和执掌政权的最关键和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一直把统一战线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路线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团结朋友、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
  统一战线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一步步形成为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已经不可避免,中国共产党率先公开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付诸实施。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了那种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工人、农民联合起来进行抗日的“左”倾错误观点和“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紧接着,他又在瓦窑堡举行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指出,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并进一步强调,要坚决赞成统一战线、反对关门主义,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争取将民族资产阶级转变为新增加的革命动力。这些论述有力纠正了党内一部分同志的錯误认识,很好地统一了全党思想,赢得了更多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我们党越来越重视加强统一战线建设。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特别强调:“坚持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这是毫无疑义的。”1939年底,针对抗战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他又进一步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站在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革命的根本规律的高度,又一次强调了要尽可能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阶层,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和必然性。
  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中国共产党不但积极倡导、大力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将其成功付诸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之中,创立了一种深得民心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新政权——“三三制”政权,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在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中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基本上占三分之一。
  人民解放战争中,我们党更是善于打好统一战线这张牌,赢得了越来越多党派、阶层的支持。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党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的积极响应,使得他们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到了一起,自觉、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为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党和非党的关系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如今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不仅强调了继续团结民主党派、抓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把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重要原则从此确定下来。统一战线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巩固、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汇聚起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并在今天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就是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努力做好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工作,更好地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强大合力。

武装斗争:捍卫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胜利果实


  作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以“枪杆子里出政权”为代表的武装斗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8月,在汉口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未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提出秋收起义非军事不可,极力强调和呼吁全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指挥革命武装进行斗争的响亮口号,也成为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随后的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了武装暴动——秋收起义,并率领起义部队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29日至10月3日,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并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和“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并酝酿制定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进程中进行的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进入抗日战争阶段,我们党又把武装斗争的重点放在了游击战争上。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游擊战争是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的人民武装队伍战胜敌人必须依靠的最好的斗争形式,强调“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我们的政治路线,也就不能了解我们的党的建设。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武装斗争”。揭示出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进一步强调指出,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没有人民的地位,没有共产党的地位,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他提出,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像八路军、新四军那样的人民军队。进一步深化、强化了全党对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建设一支强大人民军队的现实紧迫性的认识,成为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指导思想。
  1947年冬到1948年夏,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军中间普遍开展了以“两诉”——诉旧社会给予劳动人民之苦、诉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毛泽东同志先是在1947年9月将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纵队关于诉苦教育的总结报告批转全军各部队时指出,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指战员站在劳苦大众的一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后来又在1948年3月写了《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高度评价了这一运动,认为新式整军运动“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为全国的土地改革,为消灭人民公敌蒋介石匪帮而战的觉悟性……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的事实证明,“新式整军运动”确实起到了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的作用,达到了提高思想觉悟、纯洁巩固部队、改进工作作风及提高工作效率等目的,使人民解放军的团结性、先进性、战斗力大大提高,在战场上焕发出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展现出了无敌于天下的强大威力。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武装斗争,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通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有力举措,使得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兴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建议》把“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为一个大的部分加以强调,明确要求“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从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为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的革命军队、更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明确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凸显出武装斗争依然是捍卫革命、建设、改革、复兴胜利果实的重要依靠。

党的建设: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胜利的关键


  “三大法宝”的核心是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仅特别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大作风、“两个务必”等关于党的建设重要理论,并进行了成功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思想法宝,也是我们在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并且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率先提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确保在思想上入党,并且一定要注意经常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自由主义》再次提出和号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开篇就旗帜鲜明地表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他更是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强调这是中国革命胜利迫切需要的。并且,他毫不留情地指出当时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严把新党员入口关、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关等要求。此外,《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著名讲演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风形式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也体现了共产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之一。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提倡的宗旨意识和执政理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警示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好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尤其是对如何进一步从思想上建设党进行了深入思考。1950年5月,一场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在全党、全军开展。而在1951年春通过的《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中,党中央更是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八项标准。1952年《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又进一步把党员分为四部分,并要求将第四部分人坚决清除出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选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直面党的建设面临的众多挑战,迎难而上、刮骨疗毒,无论是零容忍反腐还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等,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局面,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五个坚持”,并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放在了首位。同时,《建议》专门就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出部署,就是明确宣示,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是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伟大胜利的关键。
  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到“三大法宝”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要科学把握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重要核心所在,进一步凸显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让全党更加正确、深刻地认识到“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深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建设成败决定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成败。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从而在切实坚持、不断巩固党的全面领导中使得“三大法宝”凸显出更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长聘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秘书长)
  【注: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mgczd007)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19XYZD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赣闽大山,横跨赣水汀江,连接起“红色故都”瑞金、“长征精神发源地”于都、“革命圣地”古田、“红色小上海”长汀等众多红色“印记”.rn4月23日至4月28日,《四川党的建设》
期刊
【摘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探索,我国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土地资源保护和农民居住需求满足的兼顾。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一套系统工程,需与城镇化发展方向、农民需求、土地制度基本属性等相衔接,正确定位农村宅基地功能及其财产价值。推行土地制度改革除了要遵循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底线之外,还要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立足于城乡发展大局,重视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保留农民退路和
【调研背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这既要求部分先发地区率先探索、取得成效后辐射带动后发地区,也要求后发地区确立更高标杆、找准更高定位,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使高质量发展更平衡、更充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相城区一直处于苏州各市区的下游方阵中,但从全国经济版图看,相城区是
基层“两委”是村“两委”和社区“两委”的统称(下同)。村“两委”是村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下简称村支部)、村民自治委员会(下简称村委会)的合称;社区“两委”是城镇社区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下简称社区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简称居委会)的合称。由村民或居民直接投票选举居住地村委会或居委会组成人员,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由村支部或社区支部党员直接投票选举所在村或社区书记,是我国基层村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村民议事激发基层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引导村民对乡村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提升他们表达、议事、交流和讨论的能力,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乡村治理综合水平。  【关键词】乡村治理 村级事务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协商民主在乡村社会实践模式之一,村民议事不仅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
在国内长途漫游费取消前,合川区古楼镇天子村党支部书记陈和平的办公桌上,一直放有两部座机。  “与四川那边通话,就用四川的座机打;与重庆这边通话,就用重庆的座机打。”陈和平解释道。  如此大费周章,是因为天子村5组、6组虽归属重庆,但“身”却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境内,是罕见的“飞地”。为节省跨省长途电话费,陈和平只好出此下策。  后来,漫游费的取消让电话“合二为一”,但位于外省的两个“飞地”村
期刊
法律能够为社会生活输出具有稳定性的规范化预期,国家层面上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的立法尤其如此.我国目前已有的275部法律,是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采用集中式立法模式行使国家立
期刊
【摘要】居安思危是我们党的战略思维,是治党治国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居安思危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思维和原则,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史上曾在积极主动地化解危机中做到了居安思危,这是重要历史经验。新时代我国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居安思危是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居安思危 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
近年来,自贡市把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持续进行探索。2020年底,自贡市委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意见》,配套建立市委常委带头示范的3个纪律规范,细化制定6个工作办法,构建起“1+3+6”监督体系,在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上再添“砝码”。  构建“1+3+6”监督体系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工作起着统领全局的关键性作用,肩负
期刊
[摘 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从本质上说就是立党为公。要实现党的初心与使命,开拓创新是根本动力,艰苦奋斗是唯一途径,自我革命是重要环节。立党为公事关政治建设,具有伟大的感召力;开拓创新事关思想建设,蕴含巨大的创造力;艰苦奋斗事关作风建设,产生强大的战斗力;自我革命事关组织建设,具有宏大的影响力。建党初期党的初心与使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