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腓骨下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支架,分析外固定架的优点。结果:经临床行外固定支架处理后,临床愈合期明显缩短,能提早下地,关节功能优良,骨折愈合好,平均住院10~20天后回家休养,此后随访患者基本满意。 结论:,胫骨骨折内、外固定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新鲜胫腓骨骨折具有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33-02
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并发皮肤挫裂伤、剥脱伤甚至肌肉、神经、血管损伤等,传统方法在处理皮肤并发症的同时需先固定骨折,造成人为的再次加重局部创伤,同时还需石膏外固定,病人不能进行早期关节功能练习,一般外固定时间为4~5周,不应超过6周。否则将影响其功能,出现关节粘连、僵直、活动受限[2],且不利于局部伤口换药及神经、血管损伤的观察。我科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收治的16例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实施了外固定支架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女1例,男15例,年龄17~61岁。均为外伤所致胫腓骨骨折。经临床行外固定支架处理后,临床愈合期明显缩短,能提早下地,关节功能优良,骨折愈合好,平均住院10~20天后回家休养,此后随访患者基本满意。
2 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支架
2.1 [1]下肢开放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波及范围大,如果采用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治疗除难以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外,还不能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也不利于伤口和软组织的处理。如果采用常规的内固定方法,需要大范围的剥离骨膜,破坏了骨折端血供。创伤局部内植物多,不利于伤口和骨折愈合,增加了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同时亦难以达到坚强固定,术后一般仍需石膏等外固定辅助,也妨碍了临近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2.2 外固定架的优点[2] ①外固定架安装过程中造成较少的软组织损伤,不需剥离骨膜。对骨折端血供影响小,从而减少了感染发生的机会,使骨折愈合加快;②对于大多数患者,由于稳定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关节和肌肉的康复,特别是对于多发骨折的患者,由于可以早期下床,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③一旦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欠佳,外固定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④无需石膏固定,而且使创面显露容易,便于创面观察,换药及局部护理。
3 讨论
3.1骨折治疗方法的好与坏,主要是以骨折愈合质量和愈合速度来验证的。并发症则会影响骨折愈合的速度及质量。骨外固定(ESF)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骨折的远近新骨段经皮穿放高强度钢针,再用体外稳定系统与裸露于皮外的针端连接起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用于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装置称为外固定器(EF),或外固定架。外固定支架是一门近年来应用较广的新手术疗法,有皮肤严重损伤的骨折,外固定支架可使骨折得到确实固定,并便于观察和处理软组织损伤,另一优点是膝、踝关节运动不受影响,甚至可带支架起床行走。因此,近年来在骨折中应用较多。
3.2其优点在于:(1)不损伤对侧软组织,对骨膜损伤小;(2)通过调节可以使骨折端获得静止的坚强固定及动态外固定而有利于骨折修复;(3)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操作方便;(4)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创口小,对骨折端软组织,特别是骨膜剥离少,血供破坏小,对本身就缺乏肌肉附着和血运不佳的骨折部位来说,无疑是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软组织修复;(5)它可超关节固定,有利于远端骨折的治疗。因此,外固定架是众多治疗方法中值得推广的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3.3随着应用例数的增加,若操作不妥也可发生螺纹钉松动,钉道感染,骨不连等问题。我们在应用中也已体会到。为了避免发生这些问题,我们认为:(1)合理选择有限内固定(螺钉、克氏针、钢丝)及植骨有利于增强固定架的稳定性及有利于骨折愈合;(2)穿钉部位要求坚质骨用密螺纹钉,松质骨用粗螺纹钉,钻头必须配套,穿钉时钉道要经过骨横断面中心以保证螺纹钉对骨折端的作用力能经过轴心线,螺纹钉穿入正确,切勿反复穿入或穿入过深又退回;(3)术后定期拍X线摄片复查,根据骨折线调整支架,当骨折线模糊或有骨痂时,则放松延长锁钮,使支架动力化,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4)钻孔时保护好软组织,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酒精纱保护钉孔,做好出院指导,定期复查及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钉道感染、螺纹钉松动、骨不连等问题发生。
总之,胫骨骨折内、外固定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新鲜胫腓骨骨折具有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705.
[2] 郑男生,黎早敏,林坚平,等,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4):474~475.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33-02
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并发皮肤挫裂伤、剥脱伤甚至肌肉、神经、血管损伤等,传统方法在处理皮肤并发症的同时需先固定骨折,造成人为的再次加重局部创伤,同时还需石膏外固定,病人不能进行早期关节功能练习,一般外固定时间为4~5周,不应超过6周。否则将影响其功能,出现关节粘连、僵直、活动受限[2],且不利于局部伤口换药及神经、血管损伤的观察。我科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收治的16例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实施了外固定支架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女1例,男15例,年龄17~61岁。均为外伤所致胫腓骨骨折。经临床行外固定支架处理后,临床愈合期明显缩短,能提早下地,关节功能优良,骨折愈合好,平均住院10~20天后回家休养,此后随访患者基本满意。
2 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支架
2.1 [1]下肢开放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波及范围大,如果采用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治疗除难以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外,还不能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也不利于伤口和软组织的处理。如果采用常规的内固定方法,需要大范围的剥离骨膜,破坏了骨折端血供。创伤局部内植物多,不利于伤口和骨折愈合,增加了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同时亦难以达到坚强固定,术后一般仍需石膏等外固定辅助,也妨碍了临近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2.2 外固定架的优点[2] ①外固定架安装过程中造成较少的软组织损伤,不需剥离骨膜。对骨折端血供影响小,从而减少了感染发生的机会,使骨折愈合加快;②对于大多数患者,由于稳定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关节和肌肉的康复,特别是对于多发骨折的患者,由于可以早期下床,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③一旦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欠佳,外固定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④无需石膏固定,而且使创面显露容易,便于创面观察,换药及局部护理。
3 讨论
3.1骨折治疗方法的好与坏,主要是以骨折愈合质量和愈合速度来验证的。并发症则会影响骨折愈合的速度及质量。骨外固定(ESF)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骨折的远近新骨段经皮穿放高强度钢针,再用体外稳定系统与裸露于皮外的针端连接起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用于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装置称为外固定器(EF),或外固定架。外固定支架是一门近年来应用较广的新手术疗法,有皮肤严重损伤的骨折,外固定支架可使骨折得到确实固定,并便于观察和处理软组织损伤,另一优点是膝、踝关节运动不受影响,甚至可带支架起床行走。因此,近年来在骨折中应用较多。
3.2其优点在于:(1)不损伤对侧软组织,对骨膜损伤小;(2)通过调节可以使骨折端获得静止的坚强固定及动态外固定而有利于骨折修复;(3)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操作方便;(4)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创口小,对骨折端软组织,特别是骨膜剥离少,血供破坏小,对本身就缺乏肌肉附着和血运不佳的骨折部位来说,无疑是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软组织修复;(5)它可超关节固定,有利于远端骨折的治疗。因此,外固定架是众多治疗方法中值得推广的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3.3随着应用例数的增加,若操作不妥也可发生螺纹钉松动,钉道感染,骨不连等问题。我们在应用中也已体会到。为了避免发生这些问题,我们认为:(1)合理选择有限内固定(螺钉、克氏针、钢丝)及植骨有利于增强固定架的稳定性及有利于骨折愈合;(2)穿钉部位要求坚质骨用密螺纹钉,松质骨用粗螺纹钉,钻头必须配套,穿钉时钉道要经过骨横断面中心以保证螺纹钉对骨折端的作用力能经过轴心线,螺纹钉穿入正确,切勿反复穿入或穿入过深又退回;(3)术后定期拍X线摄片复查,根据骨折线调整支架,当骨折线模糊或有骨痂时,则放松延长锁钮,使支架动力化,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4)钻孔时保护好软组织,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酒精纱保护钉孔,做好出院指导,定期复查及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钉道感染、螺纹钉松动、骨不连等问题发生。
总之,胫骨骨折内、外固定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新鲜胫腓骨骨折具有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705.
[2] 郑男生,黎早敏,林坚平,等,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4):47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