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脑袋为何能转270度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头鹰的脑袋好像完全违背了常规,可以进行270度的自由转动,颈部和头部的血管却一点也不会被伤害,大脑的供血也不会受阻。现在,猫头鹰的生物秘密终于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和神经成像专家揭开。科学家们通过血管造影术、CT扫描和医学成像技术,发现了猫头鹰体内有4种防止头部转动时受伤的适应性进化结构,它的骨骼为了支撑过重的头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说猫头鹰的脑袋是自然界的一大“杰作”,一点也不为过。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了因自然原因引起死亡的大角猫头鹰,发现与其他的鸟类相比,它的脊椎动脉进入脖子的位置更高,且松弛得多。猫头鹰颈部一根负责给大脑供血的主动脉穿过颈椎骨中央的空穴,而空穴的直径比穿过它的血管直径要大9倍,多余的空间为动脉血管提供了缓冲气垫,使动脉在头部扭转时有充足的移动空间。与人类不同,猫头鹰有连接颈动脉和脊椎动脉的微血管结构,使血液能在两条血管之间进行交换。微血管结构中还有一条三叉血管,确保大角度的头部扭转在堵死其中一个通道时,血液照样能不间断地流向大脑。头部270度的自由转动使得猫头鹰能够在站立不动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视野,发现猎物和天敌。
  专家们得出结论说,人类的颈部之所以更容易受伤,可以从缺乏猫头鹰类似的适应性进化结构得到解释。“到现在为止,我和许多处理因外伤而导致颈动脉受损的患者的脑影像专家一直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快速扭转头部的动作没有使猫头鹰毙命,倒在森林的地面上。”从事这项研究的介入神经放射性研究专家、高级研究员菲利普·盖洛德博士说,“包括猫头鹰和人类在内的大多数动物脖子里的颈动脉和脊椎动脉都非常脆弱,内层很容易被撕裂。临床上有大量这样的病例:人颈部的突然扭动会拉扯撕裂血管内层,因此产生的血块可能引发致命的栓塞或者中风,冲撞性的车祸、过于刺激的过山车以及手法错误的脊椎按摩都可能造成这种伤害。”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医学专家研究了自然死亡的猫头鹰的头颈部骨骼结构和复杂的血管系统。他们通过注射显影剂加强猫头鹰血管的X光成像,然后进行剖析和扫描成像,以便做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情况出现在研究人员把显影剂注入到猫头鹰的动脉里,模拟血液的流动。当他们用手转动它头部的时候,只见头底部颌骨下面的血管随着越来越多显影剂的进入变得越来越粗。
  研究人员说,能够张弛的血管类似于缓存血库,可以在猫头鹰转动头部时给它的大脑和眼睛提供满足能源需求的血液。这些适应性的血管网起着相互联系的支持作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任何血流中断。“我们新研究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头部旋转离不开适应性进化结构。”盖尔劳德博士指出,“人类的脊椎动脉的确是在颈部空腔里,但与猫头鹰不同,它的结构特别适合于动脉更大的弹性和运动。因为缺乏猫头鹰那样的保护机制,人激烈转动头部是非常危险的。”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成像师法比昂·梅尔卡多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人类颈椎的动脉就紧紧贴着颈椎骨的空穴,而猫头鹰却完全不同,有着允许动脉进行更灵活活动的空间。”
  李忠东/编译
  内容来源:science daily网站
其他文献
自然因造化,  至今亿万年。  山形定水势,  水域到山边。  只为水景美,  移山将海填。  从此归一统,  到处是屋檐。  他日飓风来,  考验建筑坚。  磐石尚塑造,  高楼岂不悬?  奉劝有智者,  人定要顺天。  ''DEVELOPMENT'' IN THE NAME – AMBITI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s the aim, make quick
期刊
儿子今年12岁,才上小学6年级,可他是我们小区闻名的“小科学迷”呢!  去年的夏天,儿子的学校组织他参加了一次“科学夏令营”,从夏令营回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遇事总是爱琢磨,总是往科学设想上靠。  儿子从夏令营回来的第二天,我带他去市科技博览馆,走到大街上,阳光火辣辣的,可仍然挡不住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流如织,儿子似乎没有被大街上的嘈杂所打扰,不知在沉思什么,我拍了拍他的肩说:“儿子,在大街上不要胡
期刊
在北极地区,每年春季的融雪将土地中大量的富碳土壤冲进淡水和海水中。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环境科学家罗斯·科里说:“研究全球变暖的科学家们对此特别关注,因为融化的永久冻土所释放的大部分碳在水中被细菌氧化为二氧化碳,并最终释放到大气中。  近年来,随着融化的进展,整个北极冻土带出现了巨大的洞穴和塌方。在永久冻土带,冰起到了固土的作用,当冰融化之后,土地表面就会坍塌,这样所形成的地貌被称为“热喀斯特
期刊
梅林 D. 塔特尔博士是一位生态学家,屡获殊荣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也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中的领袖人物。他研究并捍卫蝙蝠长达50多年。塔特尔博士因其科学发现、媒体亮相、科普文章和摄影作品而闻名于世。1982年,他创立了蝙蝠国际保护组织(BCI),致力于蝙蝠的研究、教育和保护工作。塔特尔博士的获奖摄影作品和电视专题片已将蝙蝠带入了公众的视线。这些电视片包括美国国家地理电视频道的《梅林的蝙蝠》、《梅林?塔特尔
期刊
绿藻,顾名思义是一种绿色的水生微生物,你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找到它的踪影。绿藻的绿色来源于其体内所含的叶绿素a和b。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绿藻也可以变得五彩缤纷?  没错!最近来自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们将实验室中常用的莱茵衣藻 “改造”成五彩缤纷的彩虹色。那么,色彩单一的莱茵衣藻是如何华丽转身的呢? 原来,生物学家们研制出六种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这些荧光蛋白在衣藻细胞内呈现相应的颜
期刊
如今,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区域的可持续性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担忧,改变农业从业人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有技术革新,也有社会经济变革。本文的作者是一位留学中国的法国学生,他试图以法国巴黎为例,探讨现代都市的农业发展模式。文章分成两个主题,分别是 “巴黎大区农业的演变”和“可持续农业的实践”。本期先行刊登“巴黎大区农业的演变”主题。  在全世界的城镇地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用地日渐萎缩。以上海市为例,自
期刊
自然的给予不需要我们用金钱去交换  但它需要一份爱心,一份珍惜  千万年来,大自然无偿地哺育着人类  但它也是有血有肉的  在它的血肉被不断地榨取后  它也需要爱护,需要休养生息  农本自然  当你欣赏着盘子里的风景,是否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当你迈步在楼宇之间,又是否隐隐怀念自然的空气和荡漾的绿草?人本是自然之物,他的故乡在遥远的非洲草原。钢筋水泥的出现,在人类全部的历史长河中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因
期刊
2010年在北极圈附近西伯利亚永冻层发现的长毛象遗骸,其大脑状态保存良好,近日,科学家将该长毛象大脑成功取出。此举对研究获悉长毛象的生存状况非常有利。  这只长毛象死于39000年前,雌性,年龄10到11岁左右,四肢和鼻子保存完好,体长约2米,身高约160厘米。专家为其取名“Yoka”。据相关媒体称,在俄罗斯,此类长毛象遗骸很常见,但大脑状态保存如此良好的却尚属首次。  薄莹/编译  内容来源:日
期刊
先前的范艾伦辐射带观察记录显示,我们的星球被围绕在周边两个不同的辐射区域中。而近日,美国宇航局的范艾伦探测器发现了以前未知的第三绕地范艾伦辐射带,揭示了在这些危险区域的空间中,存在着意想不到的辐射带结构和辐射过程。  这条辐射带以它的发现者詹姆斯·范·艾伦的名字命名,是依赖于许多空间技术的现代最新发现。范艾伦辐射带受太阳风暴和空间天气的影响,可急剧膨胀。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它会对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统卫
期刊
新研究表明,当一只鸣禽唱歌的时候,一部分大脑神经元需要为接下去的声音做好准备,而其他的神经元需要同步当前的声音——这是一种大脑活动和身体行为间的复杂活动。鸟类的身体活动是许多更小行为的集合体。芝加哥大学的有机体生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教授马戈里阿史说:“令人震惊的是,鸟类的前脑部分竟能将如此之小的运动单元精确地组编起来。”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和语言学专家霍华德说:“这个研究对于大脑发声信号所产生的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