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运河现代化的文化气质和商业生态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qifu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的四分之三在江苏境内,大运河江苏段成为统筹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要载体,也应该是传承大运河文化名片最出彩的篇章。大运河产业带要在“绿色、共享、共治”理念下,运用现代化理念,嫁接新经济、新技术,再造大运河现代化的文化气质和商业生态,在传承和创新中培育大运河经济增长点。
  运用现代化理念,推动大运河传统商业活动在新时代复兴
  其一,提振大运河航运业,推动大运河航运提质增效。
  推动航道改造升级,提升大运河航运物流价值。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江苏段航道标准,推进以江海联运、海河联运为特征的水水中转系统建设,加强大运河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协作,构筑通江达海、集约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走廊,发挥运河运输效应,带动沿海腹地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航运”,在航道整治中引入生态理念,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沿线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徐州港、宿迁港等大运河沿线港口能级,打造现代航运高地。
  按照“共享共治”思路,增强大运河航运服务效能。加强新技术、新模式应用,不断提高大运河航运服务效能,使大运河江苏段成为通畅高效的航运线。重点在运量大、航程长的苏北运河采用智能调度系统,挖掘运河潜在运力;加强“互联网+”物流信息航务管理服务,推动传统“船流”向现代“物流”升级转型。
  坚守绿色生态效率标准,优化大运河临港产业布局。大运河临港产业发展必须超越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路径,走生态、节能、高效、现代之路,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先开发区域,结合港口物流园、临港产业园等重点载体建设,推动临港产业改造升级和集聚开发,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临港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大运河沿线高能级、高质态、环境友好的重要增长极。
  其二,活化大运河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世界级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带。
  丰富大运河文化品质,提升大运河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辐射力。结合大运河江苏段标志性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大运河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运河文化景区和品牌。包括系统性、全景式展示漕船、漕粮、漕盐、漕关、漕商、漕御等漕运文化,打造集文化体验、娱乐演艺、民俗购物、养生休闲、主题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的文旅商体验消费综合体。
  活化大运河文化资源,再现大运河传统文化特色街区。深度挖掘开发利用运河遗产资源,发挥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众多的优势,以旅游业、生态业、文创业、演出业、动漫业、文博业、体育业、影视业等为业态载体,以运河城市历史街区、特色运河城镇、运河美丽乡村、水利风景区、大遗址公园、工业遗产地、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文化艺术产业园、沿运河重点文物景观等为依托,加强运河特色文化产品及品牌建设和推广,打造大运河文化产业带。
  系统规划、整体设计,高标准打造大运河旅游整体品牌。对大运河江苏段旅游战略进行整体系统设计,既有机融入全国大运河旅游格局,同时塑造体现江苏元素的大运河江苏段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以运河城市、乡镇为中心,突出吴越、淮扬、楚汉、江海文化旅游区段,加强整体设计、联动和差异化发展,不断彰显大运河旅游的独特魅力和品牌价值。
  其三,挖掘重塑运河商业文化,推动大运河商业经济现代化升级。
  传承运河商业文化,打造一批现代化、高品质的运河商业街区。一方面,深入挖掘梳理千年运河形成的深厚商业文化传统,创造性发展以“义”字当先、先义后利,以“信”为本、以信取利等运河商业文化,赋予其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在一些有底蕴、有基础、有潜力的地区打造现代商贸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商业街区、商业社区等新型商业载体。积极借鉴国内外运河商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省内运河商业成功典型,形成示范引领。
  结合大运河的商业特质,引入新型商业元素,发展契合运河特质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一是策应体验式消费需求,营造亲民、便利、开放式购物环境,引進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连锁、便利店等业态,把运河文化基因与新商业因子有机结合,创造新的消费特点,形成新的商业供给。二是依托城镇等集聚空间,着力集聚新型商业主体、商业元素,形成高端要素汇聚、市场有机生长、富有内生活力的新型商业板块。
  塑造运河特色空间,发展专业、智慧、生态、可持续的商业商务生态圈。依托大运河沿线城市、城镇、园区、乡村等空间载体,鼓励培育商业商务生态圈,为商业商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重点打破传统行业价值链的价值争夺,重新定义市场边界,以独特的价值创造和盈利模式构筑商业生态圈,实现从传统价值竞争到生态价值创造与共享的飞跃,形成具有运河特色、时代气息的商业商务生态圈。
  运用新产业新技术对大运河经济再创造,培育大运河经济新增长点
  其一,发展融入运河基因的新型消费类型。
  响应新的消费升级趋势,在新产业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发展策应消费升级需求的运河经济新型供给,改善供需结构,发展融入运河基因的新型消费类型,形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不断成长壮大的新增长点。
  一是发展融入运河基因的网络消费,推动运河文化、生态、运输、商贸等功能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深度融合,使网络经济对大运河基因赋能,形成引领消费需求的数字运河经济的全新供给。二是发展融入运河基因的艺术消费,把艺术教育培训、艺术创造、艺术交流、艺术展览、艺术品贸易等功能嵌入大运河沿线的空间载体当中,将运河基因渗入艺术产品全生命周期当中,打造一批具有运河特质的艺术产品、艺术空间和艺术样式。三是发展融入运河基因的文化消费,依托大运河独特的文化基底、丰富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功能区和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服务业、文化旅游休闲业,积极发展数字影音娱乐业、新兴网络传媒业等新型文化业态,整合大运河文化消费资源,打造大运河文化消费品牌。
  其二,培育基于新产业新技术的大运河经济新业态。
  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大运河沿线地区发展数字经济,要走特色化发展模式。一是优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空间构筑高宽带、全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二是结合临港产业等重点产业载体建设,积极发展物联网、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互联网支撑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型数字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媒体、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新兴信息服务、软件外包等新业态发展;四是推进运河沿线农业“触网”,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发展涉农互联网金融服务。
  推动发展创意经济。大运河江苏段各段的发展基础、特色禀赋不同,具有发展创意经济的优势。一要发展各地特色的原创IP经济,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二要大力推动创意设计,聚焦工业设计、城市设计、出版设计、新媒体设计、数字设计等产业,打造一批文创产业高地;三是大力发展创意体验,萃取大运河文化特质,创新载体,加快发展文化体验、文博旅游,开展具有江苏大运河特色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大运河沿线农业本底,促进田园文创、农耕体验等创意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打造大运河命运共同体。一是结合大运河沿线重点区域开发建设,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多种方式,推动资源共享,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生产服务供给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共享经济,开发面向商贸流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新型共享应用软件和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再造,努力建设共享经济发展的策源地。三是大力发展公共性服务共享经济,打破信息壁垒、制度障碍,重点推动政府闲置资源和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公共设施资源共享,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
  (作者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其他文献
本文从长隧道建设中的围岩变更的具体管理操作方法、变更管理原则和程序、变更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出发,对福永码头至洲石路道路工程凤凰山长隧道建设中的变更管理策略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此,我深有感触。去年5月,我到海门工
2017年5月召开的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李强提出了"1+3"重点功能区的战略构想。"1+3"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各大功能区板块的侧重点和功能定位是什么?如何实现全省更高层次上
国家新近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江苏沿江地区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核心区。省第十
<正> 原毛长度在进口羊毛检验中是考核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鉴于近年来我国进口原毛数量大幅度增长,原毛长度偏短问题较为突出的现状,如何加强对进口原毛的质量检验,坚持质量
在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下,提倡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科目如医学上,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解剖生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
<正>日前,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号召全社会快速行动起来,共同关注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内容而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和行为失范问题。从这个通
<正> 棉纤维强力是衡量原棉质量和其商业价格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大都用束纤维强力测定法(卜氏强力机、斯特洛仪)测定棉纤维强力,同时为消除试验过程中的仪器、取制
棉花感官检验技术,是一门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应用科学。它在我国目前的商品棉购销流通过程中,仍是一项处于主导地位和必不可少的质量检测手段。纵观建国四十五年以来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了许多的质量问题,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从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