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专辑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文月,中国台湾彰化人。1933年生于上海。1959年,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毕业,同年,留母校执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于1993年退休,翌年,获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曾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及捷克查理大学客座教授。
  林文月的写作方向分为三方面:论文类有《谢灵运及其诗》《中古文学论业》等五种;翻译类有《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六種;散文类有《京都一年》《人物速写》等十二种。散文作品曾获得中兴文艺奖章、“中国时报”散文类推荐奖等。1987年被香港翻译学会授予荣誉会士。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乘用车正面碰撞过程中,为了保护乘员避免受到下肢韧带断裂,瘫痪等严重伤害,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_NCAP)设定了评价假人大腿部位的损伤指标。为了提高在C_NCAP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大腿部位得分,本文展开了假人腿部伤害机理、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研究,并着重介绍了仪表板子系统膝碰评价方式,同时还以某车型膝碰问题改善为例介绍了膝碰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C_NCAP;正面碰撞;膝部碰撞
每天起床,他都在找,找一个地方写作,然后,找一些东西写。  地方很多,但人也多。去茶餐厅?哪敢久坐。连用餐都要在外面看好餐牌,坐下即点,而点单阿姐还是不笑,让人疑惑得如何乖巧,才能做一个新世纪好人。去快餐店?也坐不长。一落楼梯,顿入冰窖,坐一会就要去厕所,不撒尿,但洗手,抱紧干风机温暖自己,这是属于夏天的火炉。落座上,拿起笔,又有兴高采烈的音乐又进了耳朵,一首再一首,自己都心潮澎湃,下一秒就唱起来
编者按:自《求是学刊》1974年第1期至2011年第1期,《求是学刊》已发刊200期。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通过几代主编、编辑们的辛勤劳作,《求是学刊》已成为国内学界的理论平台之一。期间,承蒙国内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倾力支持、关怀指导,《求是学刊》才得以不断成长。值此发刊200期纪念专号刊行之际,我们特邀请几位老作者、老朋友撰写感言,追述友情,畅谈学术。借此
牛车水风情依依车轮下辗出一支遥远委婉的歌  一个饱含旧日情愫的名字:  牛车水。  看着这三个字,你会情不自禁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去勾描一幅市井风俗画:  狭街窄巷里,一头瘦骨嶙峋的牛,拉着一辆运水的车,半天一步慢慢腾腾行去。车的后面,凹凸不平的碎石路上留下一行长长的湿漉漉的水渍。车轮下发出的如断如续沙哑单调的吱吱嘎嘎声,在空旷的街巷里回荡传响,像在演绎一个古老悲怆的故事……  牛车水因此得名
摘 要:博登海默阐释的法律惰性品格是指法律自身无法摆脱的保守性、僵化性和压制性等弊端,并紧切秩序价值与正义价值分析法律惰性品格的生成理路,力图通过法的自给性完善和衡平原则、能动司法、调解仲裁等方法的适当运用来尽力消减法律惰性品格的消极影响,从而为良法之治提供法理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博登海默;法律惰性;消减  作者简介:蔡宝刚,男,法学博士,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法理学研究;刘勇,男,扬州大学
今年春天特别别扭,早上烈日灼身着短袖,下午刮风大雨厚外套;一连数日高温热得吹电扇,突然一掉十几度。伪装的夏天说走就走,变脸比翻书还快。开始我不太相信还观望着,薄衣撑着,实在受不了只好把洗好的冬衣翻出来。天气就在夏冬之间跳跃,哪来的春风拂上我的脸?在台湾住了二十二年,今年四月让人无所适从。聊天气突然变成朋友的主要话题。暴冷暴热的天气很考验身体,市区那家有名的耳鼻喉科每回经过都挤满人,身边总有人戴着口
一、友谊论题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    当18世纪启蒙大潮席卷整个欧洲的时候,卢梭便对启蒙的谎言、现代性的要害洞若观火,他天才地预见到:现代启蒙思潮将会以不可逆转之势把人类社会逼入绝境。拒绝启蒙的卢梭决然地返回古典寻找济世良方,问道于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先师,追随古人思考的踪迹。然而,卢梭对自然状态考察的结果却使他抛弃了古典自然权利的基础——人天然的是政治动物,而是将不辨善恶的原始自然人看做现代
釆石矶  在春天,在傍晚,一个魂灵游荡釆石矶的巨崖上——  那年,李白看到长江上空开放了月亮的花朵,如自己熟悉的意境,一捞,再捞,把自己祭献苍天。  江水疯狂地吞吐暮色。  长江之水不从天上来,依然向东流去。  夜渐深,月亮露脸了,月色朦胧,江风迎面,扯下月光当披风。是谁伫立江边,把春水洗涤的心扉,悄悄邮给月亮,只想保持自己的灵性。  遽然转身,顺流而下的水面上漂着一个酒囊,举杯邀明月吗?  岁月
老家月坝给人送终,无论穷富贵贱,总要敲锣放炮,有人哭几声,亲戚六眷,族间邻里,相帮着孝男孝女热闹一场,给亡者找一点体面才像话。生由命,活着不易,死了,不能输一个道理。人活一世,最后的道理,不过是体面。  这在月坝成为温暖的记忆,和存在的理由,简单,却在。问题是父亲的死有点窝囊,与他高大的人生格格不入,月坝瓷实的印象从此急转直下,就像回头水撞到山崖,直坠谷底,在根宝心里成为巨大的颠覆。几十年来,父亲
“素王改制”之说是晚清今文经学所要努力达到的学术目标之一。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廖平的《知圣篇》算是论述“素王改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从总体上看,两书的主旨极为相似:它们都认定孔子身位应为“素王”而非“先师”;它们都声称孔子定六艺乃是“作新经”而非“述旧史”;它们都坚信儒家经书中暗寓着孔子为后世所立的“一王大法”,即所谓“素王之制”。  但是,如果从两书的具体论证过程来看,它们又有着显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