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你的左撇子人生吧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孩子就从尊重她的左手开始!把这篇文章给正在和左撇子较劲或因左撇子自卑过的人看看吧。
  左利手人群是少数派
  我对电子产品很少研究,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是我知道的首个关爱左撇子的电子产品。一开机,它会让你选择左手持机习惯还是右手持机习惯。勾选其中一个,手机两边对称的键,会做出相应调整。
  罗永浩在他开展人文关怀前播放了一个宣传片,宣传片里飘出像钢铁侠一样的男低音:Right is right,left is also right(右边是对的,左边,也是对的)。
  作为左撇子的母亲,听到这句话我都热血澎湃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锤子手机必须买!网上很多人要求翻译这句话,有人翻译的是右边是右边,左边也是右边。我更愿意翻译成:右边是对的,左边,也是对的。
  罗永浩在展板上展示了左撇子界名人:亚历山大大帝,恺撒,拿破仑,圣女贞德,路易十六,维多利亚和伊丽莎白女王,丘吉尔,温家宝,杜鲁门,克林顿,奥巴马,查韦斯,贝多芬,毕加索,达芬奇,倪匡,亚里士多德,安徒生,牛顿,居里夫人,亨利·福特,比尔·盖茨,马云以及罗永浩的偶像乔布斯……
  但这并不能佐证左撇子们就是天才或者更有商业头脑。不管左利手界出了多少名人,事实上就是剩下的浩瀚数量数也数不清的名人都是用右手的。如果左撇子更让人得意,或者能清晰证明他们比右手人群更聪明,家长和老师也不会急赤白脸让左撇子们“扳过来”。毕竟,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工具都是为右手人群设计的。每年的八月十三日,是国际左撇子日,这个节日就是希望能促进在教育、日常生活、工具的设计上重视惯用左手者的权益而定。就像没有右撇子节和男人节一样,不是弱势群体不会有节。
  左利手遇到的不友好很多
  伊姐是左撇子。从她第一次接玩具,拿勺子开始,我们就发现她的左手更灵活。从她抓起笔来画画,清楚无误证明,她就是左撇子。人的利手性是天生的,据不完全统计左撇子占人口总数的10%。至于为什么中国人的左撇子比例比老外要少得多,大概就是我们的环境不那么宽容。
  我给伊姐买到的学习筷子产地是日本,左手剪刀产地是美国。我国在左撇子产品上似乎没有做过什么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同龄人里头的左撇子,几乎全被家长老师要求改过来。“因为大家都在用右手”。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在传统的家长看来,让人很不安。我有同学曾有左手被妈妈捆扎起来、强迫改用右手写作业的可怕经历。他后来“成功”被改造成一个书写用右手、拿筷子用右手,其它一切还是左手的不伦不类撇子。
  这个世界对左撇子并不友好,吃饭跟人碰筷子“打架”,写字画画被老师提醒,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为右撇子设计的,骑马,射箭,甚至你在公共卫生间上厕所,都会发现,纸巾筒永远都在右手边。
  伊姐遇到的第一个不友好是剪刀。我是右撇子,虽然我尊重伊姐的习惯和自由,但我对左撇子的世界很陌生。去年,伊姐的老师跟我说,很奇怪,这个孩子动手能力这么强,可她居然剪不好纸。我当时没太在意,觉得年龄小,再大一些就可以剪好了。过了一段时间,伊姐的老师再次跟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仔细观察发现伊姐剪东西确实费力,跟她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早就剪好,她还在奋力工作,剪好的纸多半也状如狗啃,好在她有耐心,愿意多花些时间。我给她买了套公文式教育《最好玩的剪纸书》当做礼物送给她,想着多练习一下就好了。结果她很敏感地察觉出用剪刀这个事情似乎很让老师和妈妈上心,就排斥我送给她的这个礼物。
  不要去纠正孩子的左利手
  过了三个多月,我们吃饭的时候,看着伊姐自如地用左手拿筷子夹青豆吃,才醒过闷来。伊姐剪不好东西是因为她用的是普通儿童剪刀,也就是右手剪刀!我们用剪刀,通常拇指外推、其它手指往内,经过剪刀中间的支点,恰让刀片夹紧以剪断东西。但左手拿起这把剪刀作相同动作时,刀片夹不紧、也完全剪不直。网上一搜,果然有左手剪刀。左手剪刀买来后,伊姐剪不好东西的问题迎刃而解。第一天她就从剪纸书上剪下来了有若干锯齿大牙的鳄鱼。
  搜到一个左撇子写的博客,里面有一句很有意思:“身为左撇子我不能证明我们是不是更聪明,但我觉得我们一出生就有革命性。要么去改变世界,要么去适应世界。”就像在教室里,老师教小朋友们顺序,其他小朋友看到的从小到大,伊姐看到的永远是从大到小。
  身为左撇子,伊姐将面对很多困难,曾经剪不好的纸、一直拧巴了的顺序……身为左利手的母亲,我也面对一些困扰,每次面对路人、长辈们的好言相劝:“趁着年龄小给孩子纠正过来呀”、“左右手都会用不是更好吗”、“左手写字多别扭呀”,如何得体又不得罪人的回答是我最需要的。感谢老罗的广告词,以后我就可以回答一句:Right is right,left is also right!回答简练有力还显得特洋气。
  尊重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尊重孩子和给孩子自由,不是一句口号,就从尊重她是个左撇子开始,同意她和别人不一样,也永远不把她变成右撇子,不管是写字画画还是拿筷子。我们已经有太多整齐划一和谐统一了,小时候穿统一的校服,做着一样的操,排着一样的队,摆着一样幅度的队礼……这就是老了去跳广场舞的最大原因,我们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愿意跟大多数人一样。王小波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身为一个人,我们是不是看到孩子跟别人不太一样、有点特别,不要着急让她改,就尊重她这点儿特别呢?
  左撇子还会带来一些小惊喜,有天我看到伊姐画画,左边纸上画好后,右边用镜像又来一次。她最近热衷“画”数字,也是镜像的。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应该是左撇子们的特殊能力。《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左利手刘易斯·卡罗,就是镜像写爱好者,这书也是他在镜像中取得灵感。在书里,一切都是倒转过来的。达芬奇也是镜像书写的能手,他写给自己查阅的笔记本上几乎全都是镜像字体。
  当然,我们坚决不纠正伊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专家指出,被纠正左利手的儿童,出现口吃的几率很大。
  是要个结巴小孩儿,还是要个左手拿笔的小孩儿?
  我不傻!
其他文献
不少高大上的家长学有半吊子的心理学,啥都延迟满足。  一位妈妈说:我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养好他,不让他遭受我曾经的痛苦,在怀他的时候,恶补了超多育儿知识,家里的育儿书一堆一堆的。信心满满地等着孩子出生,但孩子真出生了,我又糊涂了。本来孩子要什么,我会赶紧满足,但我突然想到一本书上说应该让孩子学会等待,要给他延迟满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自信。是这样吗?  延迟满足需要做,但得看孩子年龄。一岁以
期刊
问:我想给宝宝断奶,可是又担心断奶后宝宝跟我不亲了,咋办?  答: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如果母乳充沛,建议喂到一岁半到两岁。需要提醒你的是,亲不亲不仅仅靠喂奶,还有很多方式,拥抱、亲吻、抚摸以及全身心地陪孩子玩耍。只要你做到了以上种种,就不用担心了,亲!  问:我家宝宝8个月大,一直是纯母乳喂养,现在想给他断奶,但他死活不吃奶粉。而且发现他越来越依恋母乳,辅食也不好好吃了,夜奶也比以前频繁,经常是俩
期刊
幼教这个职业,我虽热爱,却也时常被弄得身心俱疲。三十多个孩子,每天琐琐碎碎的那些事,确实消耗精力。  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家里的妞儿又闹,“闹闹闹,别人闹,你也闹!”耐心?一边去吧!不听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有一天,我发现妞儿怎么老是挤眼睛,后来又开始皱鼻子、撅嘴巴,呦!这孩子该不是得了抽动症吧?赶紧带着去看了医生,猜测得到了证实。我心里那个悔啊!自责、内疚得要死,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校发
期刊
一天下午,女儿在姥姥家玩,欣欣(女儿的小表妹)的手让铅笔盒划破了。我一想,女儿正好有好几个还没用的铅笔盒,我让她回家拿一个送给小表妹。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气得我不得不跑回家去看个究竟。没想到她正抱着铅笔盒在家里哇哇大哭呢!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不就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嘛,你还不舍得,你看看你穿的裤子、鞋子不都是你舅舅给买的吗?”训斥的同时,我把铅笔盒摔到了地上。  没想到塑料铅笔盒一落地就摔坏
期刊
自打女儿会写字,我就引导她写“快乐牌”日记。比如遇到开心事,吃了新鲜食物或者见到可爱的小动物,我就会对她说:“咱们记下来吧!”当然,我不会要求她写多少字,语句多么通顺,她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有时女儿偷懒,不想写字,我就会说:“你来说,我来写。”这样,女儿没有负担,兴趣高,也愿意写。一遇到新鲜事,就会主动地说,妈妈,我们一起记下来吧!有时我会和女儿一起各自写一篇,然后再交流学习,有时我也会告诉她,
期刊
帮孩子缓解上幼儿园的压力。  ①爸爸和妈妈一起来幼儿园接天天,回家的路上,爸爸抱怨妈妈抱天天太久了,该轮到自己抱一会儿了。  ②妈妈说自己还没抱够呢,爸爸只能想办法了。他捡起一片树叶偷偷放进妈妈的脖子里,吓了妈妈一大跳,赶紧问:“是什么东西啊?”  ③爸爸说是小蚂蚁钻进了你的衣服里,快把孩子给我。妈妈只好把天天交到了爸爸的手里,但她发现衣服里是一片树叶时,知道自己上当了。  ④爸爸美滋滋抱着天天在
期刊
孩儿爸出差,女儿去翻行李包,翻出来一个空茶叶盒,举到我面前“嗯嗯嗯”叫,示意我给她打开。她现在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打开”,开抽屉,开塑料袋,开各种包装、纸盒,这个世界在她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魔盒,打开之后永远会冒出新奇的东东。  接着说茶叶盒。第二天一早,女儿又扒拉出来那个茶叶盒,让我打开,我晃了晃,发现已经装好茶叶了,于是对她说,不行。  按理说要重视孩子的探索精神,应该义无反顾地打开,她肯定会把
期刊
我的女儿快四岁了,近一个月来,她总是叫我陪她重新做一些事情。早上起床,如果我起得比她早了,她会叫我躺下,重新来一遍,甚至有时已穿好衣服,她也会叫我脱下重新再穿,不依,她就大哭大闹,眼看着上班就要迟到,真叫我抓狂。出去散步,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挺开心的,跑出很远的一段路程,我刚刚超过她几步,她就叫我从原来的起点再重新跑,我说不可以,她又开始哭闹。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是这孩子脾气太坏,还是我们的教养
期刊
女儿最近鹦鹉学歌,在哼一首《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地》,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都是一样滴?  不过,细细想来,天下父母心,也的确是一样地。  比如,我家附近广场旋转木马的小老板,周末生意最旺时却要地打烊,欢天喜地带着他那双儿女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参加各种活动。诧异之下细问才知,他也是用心做父母的人——本来他可以从军队转业回老家当一名安逸的乡镇公务员,但他觉得“孩子还是在大城市能见识更多”,于是抛
期刊
哄睡二原则:目的性不要太强;单独地给予爱。  宝宝在进入1岁半以后,夜间哄觉越来越困难。以前15分钟,唱唱童谣拍拍屁股就可酣眠入睡,现在软磨硬施两个钟头都未必奏效。搞得我一到晚上6点就开始条件反射地进入焦虑模式,因为完全不能预测小祖宗到底几点才能睡着,如果超过10点11点……各种“对身体不好”的念头和妄想让我相当抓狂。  于是,在如何哄觉这件事上,我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先是继续秉承小时候一唱二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