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出发,去世界各地探索人类文明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许多读者一样,最初也是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1992)中认识了周励女士.说“认识”,只是从书中知道了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上海女生.在2016年复旦大学徐培华教授在七宝镇举办的华商“海派文化”论坛上,我有幸结识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稍后,有一部表现北方城市价值观的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1993),也描写了“50”后们在国门重开之际,初到美国的奋斗经历.
其他文献
这个戏“立”起来了rn在上海戏剧学院现场观看了演出后,我特别激动,这个戏立起来了.我非常感谢导演董健,她完整地体现了剧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们体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对国旗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对创作者的尊重. 国旗是怎么创出来的?国旗是怎么选出来的?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必修课和基本常识.在上海戏剧学院这样一个著名的戏剧人的摇篮,表现一个上海人创造、设计共和国国旗的故事,是非常有意义的.五星红旗飘扬了72年,这是第一次在舞台上树立起国旗设计者的形象,这部戏将载入上海
期刊
本文对汉语主语形式语体对立的语言事实、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文发现,有生命名词主语与无生命名词主语、第三人称代词复指主语与复现NP主语、非语境省略下的零形主语与非零形主语、语境省略下的零形主语与非零形主语四类对立主语形式构成语体对立.其原理是主语位置具有构建其与话语时空远近距离的机能,其远近距离的实现取决于话主与客体的心理距离的远近.话主与主语所言人/物的心理距离近,则话主与话语时空构成近距,有拉近交际距离的功效;反之亦然.这一语体语法机制可称为"言者语法时空律",其实质是以时空性将表达言者的意图语距化
基于常态的负担监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探寻学生学习负担的深层次成因,然后结合寄宿制初中的特点,从寄宿生学习生活管理的视角对学生负担减轻的过程与操作进行梳理,明确相应的关键要点:转变学生对学习负担的自我认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推进伙伴学习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通过这样的举措,帮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自主减负的主体.
本文基于关键事件,从反思内容和反思层次两个维度对职前汉语教师的语法教学反思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职前教师语法教学反思的自我倾向较强,更多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较少涉及学生学习;反思多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负面反思居多,反思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师话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有效性三个方面;反思以技术性反思居多,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性反思,未见批判性反思,反思层次有待提升.文章结合教学反思反映出的职前汉语教师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教师教育课程的优化方向,并对职前汉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十月中旬,辽宁人艺携原创话剧《北上》南下,登陆上海大剧院,为观众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演出.作为红色题材献礼剧,《北上》首次在舞台上呈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香港民主人士远赴东北解放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期刊
议题一:语言学期刊如何坚守初心、引领创新rn张伯江(《中国语文》主编)rn《中国语文》创刊于1952年,已有近70年的历史.数十年的发展证明,在国家重大历史变革时期,《中国语文》总是起着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推进文字改革运动,传播规范的语言知识,协助语文教育,《中国语文》刊发了大量配合国家语言文化建设的学理性很强的研讨文章,为语言规范化工作做了扎实的理论准备.其后,又持续多年为现代汉语规范工作的具体化组织了语法、语音、方言、词典编纂等专题的高水平论文.1978年时,《中国语文》
期刊
引言rn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中,阿德里安·马丁(Adrian Martin)激烈地表达了对电影过度(cinematic excess)理论的不安.在写丁看来,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下面我会再谈到她)的观点——电影过度指的是一部电影中没有叙事功能的所有方面,其问题在于假定一部电影的功能性和叙事方面一定是平淡和无聊的,只有少数超越正常尺度的时刻会动人心弦.
期刊
“境况电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电影中最常见的通用形式之一,是以一种非虚构的风格来表现真实事件、地点和人物的电影类别.对于这一历史上最早的纪实性、描述性电影类型来说,如何记录与表现一种“运动”的风景,成为当时摄影师们重要的艺术考量与追求.一方面,境况电影刻意选择与强调被摄物本身的流动性,以此突显电影区别于美术和摄影的新美学特征;另一方面,境况电影在单镜头的内部设计运动的轨迹与时距,以体现出一定的叙事性.而穿行、旋转、“幻影之旅”等运动镜头,则为当时的观众带来了体感性的审美体验,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觉范式
汉语复数标记"们"有[+复数]、[+指人]、[+定指]、[-量词短语]四个特征.本文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特征重组视角考察日语、英语母语者对"们"的习得.句子可接受度判断测试结果表明,日语母语者通过映射习得了"们"的[+复数]、[+指人]和[+定指]特征,未能重组[-量词短语]特征.英语母语者成功映射了[+复数]特征,重组了[+指人]特征,未能重组[+定指]和[-量词短语]特征.实验结果证实,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需要重组的特征难于直接映射的特征,支持特征重组假说.本文分析了负面证据在特征重组中的作用,探讨了造成
引言rn数字视效技术取得进步,极大拓展了电影制作的创意空间.“视觉特效”一词几乎涵盖了任何眼睛可以感知的视觉操控,但在电影中,视效是指对于移动影像的视觉或图像处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物理特效和数字特效.①早期电影中的特效多为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机械或物理特效,以模仿爆炸、流血等场景和各种把戏.②而数字视效技术的发展则为电影后期制作带来了诸多创意上的可能.如今,电影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后期进行数字处理,各个制作阶段的界限因而变得模糊.③相比传统特效,数字视效虽然更为灵活,但要想将数字技术与实景拍摄真正融为一体仍然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