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关键词】生活 兴趣想象力创造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在美术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兴趣,故事引入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是学生对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如教《变体美术字》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老师可以把新知识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听得津津乐道。使孩子们对美术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急切地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孩子们便大胆放手作画。
二、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我利用这天然的地理优势,走进生活,走向田野,走近农民,农忙季节,我组织学生一起走进麦田,做一回“拾穗者”,体会德国画家珂勒惠支在油画《拾穗者》中所体现的对农民的深切关心和无限爱戴之情,然后根据体验创作一副画,同学们在经过一次汗水的洗礼后,更加明白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在晶莹的汗水中,美在幸福的笑容里,于是他们情不自禁的拿起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丰收图”,回去以后经过精心整理,画面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份思考与内涵。其中的一位同学描绘的是“希望的田野”,画面上同学们弯腰拾穗,金黄的麦穗映着同学们火红的笑脸,画面色彩亮丽,对比强烈,寓意深刻,名字也起得绝。
同学们都说,感觉胸中有太多的东西要表达,生活实在是太美了。还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三、发挥想象,展现个性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创作的力量。“俄国画家苏里科夫偶尔看到一只黑色的乌鸦停驻在白色的雪地上,后来竟成了创作名画《女贵族莫洛卓娃》的意象。作为中学生,要想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没有想象力的画如同一朵没有水分的玫瑰,一条不流动的河流,一轮不发光的月亮,缺少生命之源,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画面才如同注入新鲜的血液,魅力四射,韵味无穷。而想象力的培养,源于生活中情景的创设,构思的独到,学生由于平时进行美术创作训练比较少,因此,在创设情景方面有一定难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徒手画校园》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为作为我们的校园做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审美品味,个性特点。创造出满意的作品。我在辅导他们时,旨在强调个性的发挥,,色彩尽量明快、亮丽、单純一点,吸取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个性,同学们在我的启发下,有所领悟,纷纷行动起来,作品的效果虽然有点稚气,但还是收获了惊喜。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生活中艺术的想象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走进生活,都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美好的生活。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宋雪.浅谈在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J].教师
[2]林秀平.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尝试[J].吉林教育
[3]李官顺.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
[4]张茜茜.现代美术教学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关键词】生活 兴趣想象力创造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在美术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兴趣,故事引入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是学生对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如教《变体美术字》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老师可以把新知识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听得津津乐道。使孩子们对美术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急切地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孩子们便大胆放手作画。
二、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我利用这天然的地理优势,走进生活,走向田野,走近农民,农忙季节,我组织学生一起走进麦田,做一回“拾穗者”,体会德国画家珂勒惠支在油画《拾穗者》中所体现的对农民的深切关心和无限爱戴之情,然后根据体验创作一副画,同学们在经过一次汗水的洗礼后,更加明白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在晶莹的汗水中,美在幸福的笑容里,于是他们情不自禁的拿起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丰收图”,回去以后经过精心整理,画面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份思考与内涵。其中的一位同学描绘的是“希望的田野”,画面上同学们弯腰拾穗,金黄的麦穗映着同学们火红的笑脸,画面色彩亮丽,对比强烈,寓意深刻,名字也起得绝。
同学们都说,感觉胸中有太多的东西要表达,生活实在是太美了。还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三、发挥想象,展现个性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创作的力量。“俄国画家苏里科夫偶尔看到一只黑色的乌鸦停驻在白色的雪地上,后来竟成了创作名画《女贵族莫洛卓娃》的意象。作为中学生,要想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没有想象力的画如同一朵没有水分的玫瑰,一条不流动的河流,一轮不发光的月亮,缺少生命之源,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画面才如同注入新鲜的血液,魅力四射,韵味无穷。而想象力的培养,源于生活中情景的创设,构思的独到,学生由于平时进行美术创作训练比较少,因此,在创设情景方面有一定难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徒手画校园》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为作为我们的校园做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审美品味,个性特点。创造出满意的作品。我在辅导他们时,旨在强调个性的发挥,,色彩尽量明快、亮丽、单純一点,吸取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个性,同学们在我的启发下,有所领悟,纷纷行动起来,作品的效果虽然有点稚气,但还是收获了惊喜。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生活中艺术的想象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走进生活,都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美好的生活。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宋雪.浅谈在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J].教师
[2]林秀平.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尝试[J].吉林教育
[3]李官顺.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
[4]张茜茜.现代美术教学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