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极为关键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同时应当重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将图书馆的维护工作做好,使其定位明确、查询方便快捷,加强图书馆信息的公开,将信息的利用率进行提升,本文对其管理工作的优化展开探讨,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工作;优化措施
1 引言
图书馆存储了具有时效性的文件信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在城市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为图书馆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我国的图书馆文化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实际情况相符合,才能体现出图书馆的竞争力与实体地位。现代图书馆制度必须要明确图书馆的法人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才能够让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所以在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和理财过程当中,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尽量的获取到以精确的数据,同时加强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图书馆的理财能力提升,投资能力提升,这样才能够使得员工的图书馆认同感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能够得到提升。
2 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结构老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使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技术设备不仅简化了读者借阅书籍的流程,也简化管理者的工作,忽视人文建设,这就造成很多公共图书馆缺乏特色。信息时代的到来之后公共图书馆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给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机遇,挑战也接踵而至,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管理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目前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者中具有MBA和MPA学位的少之又少,不利于建设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2.2 时代发展与理念革新不足
一个公共图书馆要想长期发展壮大,除了保持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资源,人才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公共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有序的规划行政管理,指定发展策略,怎么样为公共图书馆找到合适的人才,以及对人才进行管理,这些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来提升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2.3 网络服务效果较差
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电子公共图书馆要借助管理系统做好保存工作,对于所有的文件更改记录都要进行核实存储,最大化原始文件的准确性。才能够使公共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围绕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才能够协调运行,启动公共图书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为远程利用这提供远程检索服务。在系统搭建完成后要做好系统测试的工作,使得数据更加地安全可靠。目前图书馆管理模式多样,图书馆服务在很多时候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对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来得到一个有利于所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更好的发展模式,使其能够支持高校的建设,同时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让图书管理和服务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促进,使其更好的为居民而服务。
2.4 财政投入存在问题
很多高校的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主体并不一致,同时其资金实力差距也较大,服务态度和能力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推广一些活动的时候,如在公共图书馆联盟进行资源共享的时候就可以使这样的问题暴露出来,让联盟的整体收益也受到影响,其根本的差距原因在于区域的差异,公共图书馆财政资源投入并不是非常均衡的,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让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企业作用于效益。
3 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图书馆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的融合,提升公共图书馆员工的招聘标准与要求,应该对于求职者过去的表现来进行判断,而不是应当过多的看重于其对未来的相关的认识与承诺,这些虽然和以后的工作紧密相关,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水分,无法正确的反映求职者真实的水平。在面试过程当中,應该体现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观念,在对于复杂职位或者是高级人才的选拔当中要进行行为的描述面试,同时情景面试是在生活当中制造情景来让求职者反映自身的状态,在其完全不知道情况的形势下,对于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考察,这样考察过后的结论可信度较高。同时在公共图书馆员工培训的过程当中,应当避免囿于形式的情况,尽量的提升培训的标准。
3.2 管理理念创新
公共图书馆应该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激励,通过奖励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工作潜力,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传输公共图书馆文化,提升公共图书馆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员工的配置方面要利用行政管理,注意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使其和公共图书馆互相配合,进而共同发展。在公共图书馆跟员工的发展中,要不断面对冲突和沟通等方面的问题,要学会沟通,消除沟通方面的障碍,使公共图书馆得以顺利发展。同时应当引进高素质人才,从实质上实现公司的管理监督的效用,为公共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网络技术投入提升
我们必须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因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部分大学生和高校的老师,因此这样的资源对于学习和科研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我们必须要加强目的性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导向,许多院校的办学特色可以得到一定的强化,同时补充其知识,使其能够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虽然没有较大的储量,但是其在各方面知识可以和高校之间的公共图书馆形成互补的关系,我们可以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结合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时期,能够为市区内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知识学习环境。
3.4 提升财政投入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表面上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经费投入数额有所增加,但实际上参考当前我国GDP水平、国家财政收入、政府文化事业总投入金额等许多因素,公共图书馆所得财政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能满足当前所需。同时提升投入还是将组织内所有成员能力得到发挥和提升的重要策略,必须要树立长期建设意识,把员工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提高,成为公司发展有效后备军,应该对于公司的人才和将来的一些需求进行分析,把员工向着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模式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得员工能够真正的成为图书馆长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和谐,人人工作称职,发挥自身作用。
4 总结
在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宽广,为了使得社会迅速发展需要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来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如何在公共图书馆的理论中不断进行创新与开拓是行政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主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严谨的对待这份工作,使得其为我国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壮大做出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海丽.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外包”:模式、争论与冲突[J].公共图书馆建设,2015(07):10-13+18.
[2]王茜,杨玉麟.论公共管理学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及事业发展的影响[J].公共图书馆论坛,2014,34(11):20-25.
[3]李进,齐淑珍.新公共管理思想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设[J].公共图书馆建设,2014(05):31-33+30.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工作;优化措施
1 引言
图书馆存储了具有时效性的文件信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在城市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为图书馆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我国的图书馆文化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实际情况相符合,才能体现出图书馆的竞争力与实体地位。现代图书馆制度必须要明确图书馆的法人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才能够让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所以在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和理财过程当中,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尽量的获取到以精确的数据,同时加强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图书馆的理财能力提升,投资能力提升,这样才能够使得员工的图书馆认同感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能够得到提升。
2 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结构老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使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技术设备不仅简化了读者借阅书籍的流程,也简化管理者的工作,忽视人文建设,这就造成很多公共图书馆缺乏特色。信息时代的到来之后公共图书馆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给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机遇,挑战也接踵而至,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管理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目前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者中具有MBA和MPA学位的少之又少,不利于建设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2.2 时代发展与理念革新不足
一个公共图书馆要想长期发展壮大,除了保持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资源,人才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公共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有序的规划行政管理,指定发展策略,怎么样为公共图书馆找到合适的人才,以及对人才进行管理,这些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来提升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2.3 网络服务效果较差
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电子公共图书馆要借助管理系统做好保存工作,对于所有的文件更改记录都要进行核实存储,最大化原始文件的准确性。才能够使公共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围绕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才能够协调运行,启动公共图书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为远程利用这提供远程检索服务。在系统搭建完成后要做好系统测试的工作,使得数据更加地安全可靠。目前图书馆管理模式多样,图书馆服务在很多时候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对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来得到一个有利于所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更好的发展模式,使其能够支持高校的建设,同时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让图书管理和服务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促进,使其更好的为居民而服务。
2.4 财政投入存在问题
很多高校的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主体并不一致,同时其资金实力差距也较大,服务态度和能力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推广一些活动的时候,如在公共图书馆联盟进行资源共享的时候就可以使这样的问题暴露出来,让联盟的整体收益也受到影响,其根本的差距原因在于区域的差异,公共图书馆财政资源投入并不是非常均衡的,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让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企业作用于效益。
3 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图书馆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的融合,提升公共图书馆员工的招聘标准与要求,应该对于求职者过去的表现来进行判断,而不是应当过多的看重于其对未来的相关的认识与承诺,这些虽然和以后的工作紧密相关,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水分,无法正确的反映求职者真实的水平。在面试过程当中,應该体现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观念,在对于复杂职位或者是高级人才的选拔当中要进行行为的描述面试,同时情景面试是在生活当中制造情景来让求职者反映自身的状态,在其完全不知道情况的形势下,对于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考察,这样考察过后的结论可信度较高。同时在公共图书馆员工培训的过程当中,应当避免囿于形式的情况,尽量的提升培训的标准。
3.2 管理理念创新
公共图书馆应该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激励,通过奖励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工作潜力,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传输公共图书馆文化,提升公共图书馆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员工的配置方面要利用行政管理,注意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使其和公共图书馆互相配合,进而共同发展。在公共图书馆跟员工的发展中,要不断面对冲突和沟通等方面的问题,要学会沟通,消除沟通方面的障碍,使公共图书馆得以顺利发展。同时应当引进高素质人才,从实质上实现公司的管理监督的效用,为公共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网络技术投入提升
我们必须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因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部分大学生和高校的老师,因此这样的资源对于学习和科研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我们必须要加强目的性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导向,许多院校的办学特色可以得到一定的强化,同时补充其知识,使其能够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虽然没有较大的储量,但是其在各方面知识可以和高校之间的公共图书馆形成互补的关系,我们可以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结合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时期,能够为市区内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知识学习环境。
3.4 提升财政投入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表面上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经费投入数额有所增加,但实际上参考当前我国GDP水平、国家财政收入、政府文化事业总投入金额等许多因素,公共图书馆所得财政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能满足当前所需。同时提升投入还是将组织内所有成员能力得到发挥和提升的重要策略,必须要树立长期建设意识,把员工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提高,成为公司发展有效后备军,应该对于公司的人才和将来的一些需求进行分析,把员工向着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模式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得员工能够真正的成为图书馆长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和谐,人人工作称职,发挥自身作用。
4 总结
在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宽广,为了使得社会迅速发展需要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来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如何在公共图书馆的理论中不断进行创新与开拓是行政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主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严谨的对待这份工作,使得其为我国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壮大做出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海丽.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外包”:模式、争论与冲突[J].公共图书馆建设,2015(07):10-13+18.
[2]王茜,杨玉麟.论公共管理学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及事业发展的影响[J].公共图书馆论坛,2014,34(11):20-25.
[3]李进,齐淑珍.新公共管理思想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设[J].公共图书馆建设,2014(05):31-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