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微环境及调节因素异常引起的贫血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了解造血微环境,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造血。造血是指从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早期祖细胞,经大量增殖又逐渐分化成为晚期祖细胞,随后分化为骨髓中不同系列的“前体细胞”,最后分化成为各类具有生理功能的血细胞的过程。之所以称“始祖细胞”为造血干细胞,是因为医学工作者在脑海中将造血的过程比作了一棵大树,造血干细胞相当于“树干”,是造血过程的根本;“早期祖细胞”就相当于“枝干”,“晚期祖细胞”相当于枝条,“前体细胞”相当于“开花”,最后分化形成的各种生理功能的血细胞则是造血“这棵大树”结下的“形形色色的果实”。
  20世纪70年代末,学者们用“龛”来形容和比喻造血干(祖)细胞周围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造血微环境”。正所谓“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粒尘埃都有自己的小世界,那么可以想象,造血干(组)细胞这些早期的细胞也都有自己的小世界。如果把造血干(祖)细胞比作大树的树干和枝干,那么造血微环境就相当于这棵大树栽种的“土壤”;而且在这片“土壤”里,并不仅仅只有一棵树,就像“树”与“树”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才能接受充足的阳光一样,在造血微环境里各种细胞之间也保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保证各个细胞的正常生长,还能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这么看来,造血微环境更像是人类社会的缩影,细胞就像一个个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交流沟通。
  既往的研究表明,造血微环境主要由血管微环境和骨内膜微环境组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间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巨核细胞、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等,以及由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干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管生成素1等各种调控分子。就像肥沃的土壤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钾、镁等元素)能够长出参天大树,贫瘠的土壤只能长出小树苗一样,造血微环境(土壤)对造血(树木的生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或者从“小社会”的角度来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造血干细胞的周围有着形形色色的“社会成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造血干细胞。这些细胞因子就像小学上课时同桌传递的“小纸条”一样,给造血干细胞传递着各种调控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控造血过程。
  骨髓的基质细胞相当于造血微环境的“基层土壤”,当骨髓基质缺陷时,分泌的细胞因子也会变少或者活性减低,造血干细胞接收到的生长信号也会减少,这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病理机制中的“土壤学说”。既往研究已表明,再障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也明显不同于常人。类似于“贫瘠的土壤只能生长小树苗”,分泌细胞因子不足的骨髓基质并不能很好地促进造血。同样的,当造血微环境恶化时,势必会影响到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其各种细胞的生长发育。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所倡导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念,并不仅仅适用于生命的宏观层面,同样也适用于生命的微观层面。
  关干白血病
  恶化的造血微环境并不利于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生存,反倒是那些各种原因导致的原癌基因发生决定性突变的单个细胞,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当这种细胞进一步发生遗传学改变时,比如涉及一个或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白血病就发生了。而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快速增生累积,挤占了骨髓中正常造血细胞的生存空间,必然会抑制正常造血,进而出现贫血。
  由于白血病引起的贫血是白血病细胞的增生累积导致的结果,因此这种贫血的治疗必然是建立在治疗白血病的基础上的。白血病根据自然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旨在使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缓解( CR),即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都消失,外周血象正常,初诊时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异常标志消失;第二阶段是缓解后治疗,通过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称微小残留病灶)进行清除和根治。在急性白血病的多种类型中,有一种独特的类型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使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能够诱导APL细胞分化成熟;对于高白细胞的APL,也可将砷剂作为一线药物,砷剂小剂量时能诱导APL细胞的分化,大剂量时能够诱导其凋亡。
  慢性白血病主要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简称慢粒)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淋),慢粒的治疗因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问世而取得突破,这个药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列卫;慢淋在早期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当疾病高度活动时开始化疗,治疗药物有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单抗等。
  关干淋巴瘤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当淋巴瘤进展到晚期时,骨髓被广泛浸润时也会影响正常造血,继而引起贫血。
  淋巴瘤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依据组织病理学改变,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其治疗方案也不一样。由于HL从原发部位向邻近淋巴结依次转移,因此放疗区域除了累积的淋巴结和组织外,还包括可能侵犯的淋巴结和组织。NHL呈现多中心发生,因此HL采用的扩大放射治疗并不适用于NHL。NHL的治疗策略以化疗为主。
  除了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外,还有生物治疗,比如单克隆抗体。NHL大部分为B细胞性,90%表达CD20,HL的淋巴细胞为主型也高密度表达CD20。凡是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均可用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通俗一点,就是NHL和HL的大多数类型都有一个特定的“靶子”(CD20),只要能制造出一种特定的子弹,专门用于射击带着这种”靶子”的细胞,就能实现对NHL和HL肿瘤细胞的杀伤。CD20单抗就是我们想要的这种子弹,现已经有临床研究表明,CD20单抗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对于55岁以下、重要脏器功能正常、如属缓解期短、难治易复发的侵袭性淋巴瘤,4个CHOP方案(C为环磷酰胺,75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第一天静脉注射;H为阿霉素,5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第一天静脉注射;O为长春新碱,1.4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第一天静脉注射;P为强的松,10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口服,第1~5天)能使淋巴结缩小超过3/4者,可以考虑在放化疗后进行异基因或自身骨髓(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期取得较长的缓解期和无病存活率。
  关干骨髓瘤
  我们知道淋巴细胞进一步分为T细胞和B细胞。浆细胞是分化成熟的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如浸润骨髓也可引起骨髓病性贫血。对于无症状或无进展的骨髓瘤患者,均可不治疗,持续观察;当疾病进展及有症状时进行治疗。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有沙利度胺(反应停)、来那度胺(雷利度胺)这两种免疫调节药物,还有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于骨质破坏者,二膦酸盐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钠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化疗诱导缓解后采用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好,年轻患者可以考虑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附
  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
  除了前述的血液、淋巴系统和骨髓系统癌症外,其他癌症也可引起贫血,临床上称之为“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英文简称cra。
  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是癌癥患者很常见的临床症状,绝大部分出现在晚期癌症患者中,部分早期患者也可以出现。有资料显示,在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中,有16.3%的癌症患者初次就诊时合并存在恶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有63%的癌症患者发生贫血。
  造成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患者营养吸收不足、消耗过多;(2)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3)肿瘤细胞侵及骨髓导致全血细胞减少;(4)肿瘤手术后导致维生素B12、铁营养制剂缺乏;(5)肿瘤术后出现梗阻,导致营养吸收减少;(6)某些肿瘤导致的急、慢性失血;等。
  这些原因涉及造血祖细胞功能减低、造血原料缺乏、溶血、失血、造血微环境及调节因素等多个方面。其中胸腺肿瘤可以导致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肿瘤可以激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消化道肿瘤子宫癌合并出血容易导致失血性贫血;等。
  对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性治疗,以保证对肿瘤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细胞因子治疗、成分输血或配合中医药治疗。同时应加强饮食调理和生活护理措施。当血色素低于7.5克/升时,应暂停放化疗,待贫血得到一定程度矫正时再进行放化疗。
其他文献
视觉、听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没有这些感知觉,人就与外部世界隔绝;没有办法与外部世界联系互动,生命就会變得孤寂困苦。由此可知,一双视力良好的眼睛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因而被人们誉称为“心灵的窗口”。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眼部疾病虽然不至于伤人性命,但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中的眼病,发病率最高的是白内障,仅次于白内障是青光眼。然而,虽然青光眼只是人群中的第二大眼
期刊
妊高征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特指孕前血压正常而孕期出现的高血压,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妊娠期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水肿、高血压及蛋白尿等。如果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极易使妊娠期孕妇发生先兆子痫或子痫,昏迷抽搐等多种不良症状,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病情严重的还会导致胎儿死亡。因此,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改善具有关键意义。  妊高征发病机制及症状  妊高征发病机制(1)免
期刊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是人类直接抵御阳光、细菌、病毒等的第一道屏障。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结构。表皮最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侵犯。正常情况下,表皮能通过新陈代谢把不健康的细胞清除掉。然而,当皮肤受到超过其承受能力的损伤后,平衡被打破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皮肤肿瘤。  皮肤肿瘤也有良恶性之分。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繁多,十分常见。这些肿瘤不易恶变,也不会发生转移,一般不会危及我们的生命问题。
期刊
胃穿孔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腹症,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虽然本病具有起病急的特点,但是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术后仍然需要做好饮食营养管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以降低患者二次发病的概率。  促进肠胃蠕动  现代人们受到自身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精神压力过大,加之生活以及工作方式的快节奏,人的活动量普遍减少。资料显示,多数胃穿孔患者在发病前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消化系统的不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日常饮食是否营养足够?食物中的调味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通过食疗养生,而“清淡饮食”的饮食习惯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尤其是广大的老年人群体,更是把“清淡饮食”当作养生圭臬。在他们看来,“清淡饮食”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完全不吃大鱼大肉,做菜少放油盐酱醋。并且认为这样的饮食习惯能使他们避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期刊
孩子进入高三后,很多家庭会全家进入“战时状态”。一切都为了高考,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一些妈妈甚至会放弃自己的工作,全程陪伴孩子读书和考试。但是,这绝不是什么好办法,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虽然孩子高考是一件大事,但是千万不要因此放弃自己的事情,全身心地来照顾正上毕业班的孩子。  妈妈困惑:为什么女儿成绩连跌15名  刘煜是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进入高三后,母親为了保证刘煜有良好
期刊
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以来,使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种类日益增加,临床出现细菌耐药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抗生素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出现重症感染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是无效抗生素和大剂量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越来越多耐药菌株出现,所以需要优化重症感染抗生素的使用
期刊
甲亢,全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病的主要特征是人体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人体的代谢率上升及交感神经的兴奋度提高增强。其典型症状为:突眼、食欲亢进、失眠不安、话多好动、心跳增加等。甲亢的治疗药物对人体往往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未能及时发现,严重者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加之甲亢用药剂量大、时间长,所以,就甲亢患者而言,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非常关键。  第一大纪律:甲亢药物的选择及其服用方法  当下我国
期刊
2020年全民营养周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教授应邀出席了主题为“大咖说营养健康中同行”的直播活动,就抗疫常态化背景下的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和科学血糖监测与管理开展讨论,鼓励大家以均衡营养筑造免疫基石,号召糖尿病患者通过全面均衡营养和持续血糖监测管理疾病。  目前中同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
期刊
说起贫血,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由于饮食中元素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确实,缺铁性贫血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由于肉食的紧缺,而植物性铁不易吸收,加之一些肠道寄生虫病的高发,国人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儿童少年的发病率接近半数,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危害极大。因而,国家将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列为重点防治的儿童“四大疾病”之首。虽然当今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已经大幅下降,但由于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