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钱产生的“续航力”,在第二个星期就会跌至60%,到了第六个星期,如果父母不大幅度提升报酬的话,这种动力只剩下8%!
“孩子10歲了,一点家务活都不会干。手绢袜子也要我洗,房间乱得像狗窝……”在家长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不爱劳动的抱怨。
其实,孩子从天性来讲,对劳动并不恐惧;曾几何时,他们还跃跃欲试呢:看见你在擦桌子,就会伸出小手抢抹布;看见你扫地,就会回过身去找垃圾铲……
不过这些情况,多数发生在6岁之前。
儿童行为专家发现,在6周岁之前,孩子劳动意识的萌生只与一件事有关:劳作本身的趣味性。也就是说,孩子觉得劳动更像是一种游戏。他洗碗,是因为洗涤剂产生的泡泡吸引了他;他帮妈妈晾衣服,是因为在晾衣绳下钻来钻去相当好玩。
但为什么,过了6岁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觉得劳动好玩?
那就得看看,你是否有以下3种错误认知,扑灭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家长日常处理家务时,看见跃跃欲试的小手,总是以怕麻烦的态度去拒绝——“这活好累的,你别在这给妈妈添乱了!”“这很辛苦的,你做不来的……”
其实,家长不该只把家务视为负担、累活儿和苦差事,而理应向着“照顾家人”的方向去引导。换言之,让孩子做家务,等于让其一方面有意识地照顾自己,一方面通过分担家务关心、照顾家人。
孩子完成家务之后,尤其应感谢、鼓励他们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料:“谢谢你帮妈妈完成了这事!”“你的地拖得好干净!”
有些家庭请了钟点工或保姆,家长每每摆出雇主的架子来,要阿姨帮忙时不用“请”字,对阿姨的服务也不表示感谢,有时甚至呼来喝去,居高临下。当着孩子的面收快递时,不仅吝于对满头大汗的快递员说声“谢谢”,相反还摆出一副“我买了你的服务,你就要让我满意”的样儿。当着餐厅服务员、超市收银员,或者正在扫街的清洁工大叔的面,有的家长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说:“瞧,这就是学习不好的下场……”
如果你有这样做、这样说,你的孩子肯定会有一种“劳动好下层、好低级”的感觉,又怎么可能会爱上做一名劳动者?
这些家长们不知道:任何一种劳动,都能驱除无能与惰性,都能滋长自信,也都应赢得周围人的尊重。家长自己不对为自己服务的劳动者充满傲慢,孩子才不会把劳动分出三六九等来。
有的家长喜欢给各种家务活儿明码标价,比如倒一次垃圾或下楼拿一次快递可得1元,洗一次碗可得2元,整理自己的房间可得3元,帮家里大扫除可得5元,等等。
一开始,孩子的热情十分高涨,赚钱动力十足。慢慢地,家长发现孩子变成了财迷,开始讨价还价:为了把整理房间的价码提升到5元,他宁可让房间乱成狗窝;为了多赚倒垃圾的钱,他一天下楼10次,用掉10只垃圾袋……
美国的儿童行为研究发现,想让孩子做家务,金钱产生的“续航力”,在第二个星期就会跌至60%,到了第六个星期,如果父母不大幅度提升报酬的话,这种动力只剩下8%!
还剩这么一点儿动力,你的孩子不爱做家务有什么奇怪的?
那么,劳动对孩子有多么重要呢?它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们见到的成功人士,回忆他们的少年时代,都感应到父母对其劳动能力的培养功不可没。原因有二:
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商,他的长女伊万卡因为出色的学业成绩与商业才能,早就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伊万卡回忆说,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只肯供应她学费;她的生活费,甚至包括给父母打电话的钱,都是她打工获得的。
伊万卡是孤例吗?才不是。
针对48名当年只有8岁的儿童,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一项持续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孩子8岁时,家长就非常看重培养其劳动观念与技能,并保证孩子每周参与家务劳动不低于12小时的,孩子在33岁时就职大企业或自主创业、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比例高达64%;而孩子8岁时,劳动能力非常差,家长也宠着不让干活的孩子,上述比例只有20.5%,不及前者的1/3。
这说明一件事:当你扼杀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时,你还扼杀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这将对其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未来要有成就,情商相当重要。
什么叫情商高?心理学家通俗化的解释是:能够体察别人的各种情绪,得体地给予回应,让对方得到深切的安慰。简单来说,就是对他人有体恤之心,不会认为自己才是太阳,别人都是微不足道的行星与卫星。
可是对孩子来说,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本来就很自然啊。
怎样打破?怎样让孩子体恤别人?劳动很重要:
只有端过盘子的、弯着腰洗过一水池碗碟的人,才能体会到餐厅服务员的不容易,才会对服务生真诚地道谢;
只有修剪过灌木与草坪、篱笆与花卉的人,才能体会到都市园林工人的不容易,才不会干出践踏花草的事儿来;
只有被大扫除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才能体会到清洁工的辛苦,才不会随地吐口香糖、把杂物扔到马路两侧的花坛里……
事不经过不知难,如果我们今天舍不得让孩子在劳作中吃苦流汗,他就很难学会尊敬替他服务的人,更难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反思自己,体恤世界。
“孩子10歲了,一点家务活都不会干。手绢袜子也要我洗,房间乱得像狗窝……”在家长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不爱劳动的抱怨。
其实,孩子从天性来讲,对劳动并不恐惧;曾几何时,他们还跃跃欲试呢:看见你在擦桌子,就会伸出小手抢抹布;看见你扫地,就会回过身去找垃圾铲……
不过这些情况,多数发生在6岁之前。
儿童行为专家发现,在6周岁之前,孩子劳动意识的萌生只与一件事有关:劳作本身的趣味性。也就是说,孩子觉得劳动更像是一种游戏。他洗碗,是因为洗涤剂产生的泡泡吸引了他;他帮妈妈晾衣服,是因为在晾衣绳下钻来钻去相当好玩。
但为什么,过了6岁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觉得劳动好玩?
那就得看看,你是否有以下3种错误认知,扑灭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1.你是否认为做家务是一件“差事”?
家长日常处理家务时,看见跃跃欲试的小手,总是以怕麻烦的态度去拒绝——“这活好累的,你别在这给妈妈添乱了!”“这很辛苦的,你做不来的……”
其实,家长不该只把家务视为负担、累活儿和苦差事,而理应向着“照顾家人”的方向去引导。换言之,让孩子做家务,等于让其一方面有意识地照顾自己,一方面通过分担家务关心、照顾家人。
孩子完成家务之后,尤其应感谢、鼓励他们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料:“谢谢你帮妈妈完成了这事!”“你的地拖得好干净!”
2.你是否表露过对劳动者的不尊重?
有些家庭请了钟点工或保姆,家长每每摆出雇主的架子来,要阿姨帮忙时不用“请”字,对阿姨的服务也不表示感谢,有时甚至呼来喝去,居高临下。当着孩子的面收快递时,不仅吝于对满头大汗的快递员说声“谢谢”,相反还摆出一副“我买了你的服务,你就要让我满意”的样儿。当着餐厅服务员、超市收银员,或者正在扫街的清洁工大叔的面,有的家长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说:“瞧,这就是学习不好的下场……”
如果你有这样做、这样说,你的孩子肯定会有一种“劳动好下层、好低级”的感觉,又怎么可能会爱上做一名劳动者?
这些家长们不知道:任何一种劳动,都能驱除无能与惰性,都能滋长自信,也都应赢得周围人的尊重。家长自己不对为自己服务的劳动者充满傲慢,孩子才不会把劳动分出三六九等来。
3.你是否为孩子所有劳动明码标价?
有的家长喜欢给各种家务活儿明码标价,比如倒一次垃圾或下楼拿一次快递可得1元,洗一次碗可得2元,整理自己的房间可得3元,帮家里大扫除可得5元,等等。
一开始,孩子的热情十分高涨,赚钱动力十足。慢慢地,家长发现孩子变成了财迷,开始讨价还价:为了把整理房间的价码提升到5元,他宁可让房间乱成狗窝;为了多赚倒垃圾的钱,他一天下楼10次,用掉10只垃圾袋……
美国的儿童行为研究发现,想让孩子做家务,金钱产生的“续航力”,在第二个星期就会跌至60%,到了第六个星期,如果父母不大幅度提升报酬的话,这种动力只剩下8%!
还剩这么一点儿动力,你的孩子不爱做家务有什么奇怪的?
那么,劳动对孩子有多么重要呢?它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们见到的成功人士,回忆他们的少年时代,都感应到父母对其劳动能力的培养功不可没。原因有二:
1.劳动带给孩子:责任担当
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商,他的长女伊万卡因为出色的学业成绩与商业才能,早就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伊万卡回忆说,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只肯供应她学费;她的生活费,甚至包括给父母打电话的钱,都是她打工获得的。
伊万卡是孤例吗?才不是。
针对48名当年只有8岁的儿童,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一项持续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孩子8岁时,家长就非常看重培养其劳动观念与技能,并保证孩子每周参与家务劳动不低于12小时的,孩子在33岁时就职大企业或自主创业、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比例高达64%;而孩子8岁时,劳动能力非常差,家长也宠着不让干活的孩子,上述比例只有20.5%,不及前者的1/3。
这说明一件事:当你扼杀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时,你还扼杀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这将对其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2.劳动教会孩子:体恤他人
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未来要有成就,情商相当重要。
什么叫情商高?心理学家通俗化的解释是:能够体察别人的各种情绪,得体地给予回应,让对方得到深切的安慰。简单来说,就是对他人有体恤之心,不会认为自己才是太阳,别人都是微不足道的行星与卫星。
可是对孩子来说,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本来就很自然啊。
怎样打破?怎样让孩子体恤别人?劳动很重要:
只有端过盘子的、弯着腰洗过一水池碗碟的人,才能体会到餐厅服务员的不容易,才会对服务生真诚地道谢;
只有修剪过灌木与草坪、篱笆与花卉的人,才能体会到都市园林工人的不容易,才不会干出践踏花草的事儿来;
只有被大扫除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才能体会到清洁工的辛苦,才不会随地吐口香糖、把杂物扔到马路两侧的花坛里……
事不经过不知难,如果我们今天舍不得让孩子在劳作中吃苦流汗,他就很难学会尊敬替他服务的人,更难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反思自己,体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