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教学的导学规则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爱华数学教学工作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工作室的所有教学研究活动都是围绕“大问题”展开的。“大问题”教学的核心词之一是“导”,教师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导演,使得教学导向明晰,把终极目标导向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黄爱华老师提出的若干个“大问题”教学的导学规则吧!
  一、“大问题”的“导”需要引发问题
  在不同的会场上听黄老师上“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他都会问:“这节课,你想学习关于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学生都自己提出了“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特殊在哪里”这三个典型的“大问题”。黄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一一解决这三个问题,从而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区别于分数的特殊处及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重点、难点问题都渗透了进去。当学生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们对百分数就有了完整的认识。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中提到:“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而“what,why,where”正是学生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都应该向自己提出的问题,经常问这三个问题是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元认知水平的高低正是决定解题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黄老师的设问,促使学生自发地提出“大问题”,将“老师给的‘大问题’”延伸至“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的‘大问题’”。以问题为主线,以提出问题为终极目标,正是“大问题”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特色,是“大问题”教学的标签。
  二、“大问题”的“导”需要关注差异
  自黄老师提出“大问题”教学模式以来,我们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在理论上潜心研究“大问题”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勇于实践“大问题”的教学改革。但是在一次交流研讨会上,我们虽然感觉前段时间的课堂更简洁高效了,但是似乎千篇一律的导学问题,只适合于某一部分的学生。这时,我们再品读导学规则,目光聚焦在了“建立在新旧知识的不同联结点”的“不同”二字上——难道所有的学生都会有相同的联结点吗?我们的“大问题”是不是需要有层次性的差异?
  带着这个思考,我们又设计了一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课的设计是由如下几个“大问题”贯穿始终的:(1)你能否利用已学的知识来猜一猜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分数和除法是什么关系?(3)你能否把4除以2写成分数形式?(4)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这几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最具开放性,给学生提供的思维空间和问题本身难度系数位居四个之首,是一个最大的“大问题”。把这个“大问题”放在首位,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来,尽可能将不同水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差异,要在恰当的时候提示学生:“同学们,这几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你已经回答得很好了,后面的问题你就不用考虑了;如果你回答第一个问题有困难,就看看第二个问题……”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寻找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四个联结点,把这些联结点拆分开来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让我们领会了这条规则的内涵。
  三、“大问题”的“导”需要回头看看
  “千金难买回头看。”在我们的课堂上,“回头看”就是问题解决后的反思,它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本身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还是以黄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为例,学生提出了三个“大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意义”,“意义”这个词对他来说是抽象的;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解决“特殊在哪里”这个问题,因为他不知道“特殊”应该怎么样来找。通过教师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几个环节,学生把三个问题都顺利解决了。一般到这里课就结束了,但是黄老师还有后招。他深入学生小组发现,一开始很多小组的学生本子上只研究了一个问题,即使全班交流后三个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学生也没有意识到要把本组没有研究的那些问题补充完整,再认真地思考一遍。意识到这一点,黄老师引导大家一起“回头看”:“现在我们已经有这样一个研究成果,你们小组能不能根据这样的成果,把小组研究的问题补充完整?”经过这样一个回顾,学生完整地思考了一遍,对百分数的认识才是完整的。
  四、“大问题”的“导”需要主动探索
  记得我们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先指示学生把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然后指导学生看一看拼成的图形是否是平角。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内角,算一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
  当时我们就在思考,这节课学生有两次动手实践的机会:一次是撕一撕、拼一拼;一次是量一量、算一算。显然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作答相比有了改进——教师认识到了动手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这种“实践”看似人人动手,学生在活动中却缺少主动性、探索性,充其量是扮演操作工的角色。这种指令式的操作和“满堂灌”“满堂问”一样,依然是学生围着教师转,依然是学生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过是一颗没有生命的棋子,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定都任人摆布和安排。
  动手实践缺少了自主探究,也就缺少了灵魂。要使动手实践成为自主探索的途径和方法,关键是实施探究性学习——即让学生经过对教师给出的数学材料的观察、研究,自主得出数学知识的结论。前面所述的教学内容可以这样设计:课前准备好各种三角形、量角器、剪刀,学生先进行猜想,然后独立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再在小组内讨论方法和结果,然后师生共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设计教学,教师的指令没有了,而是为学生创设了“猜想—验证”的活动机会。在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的时候,学生为主体的乐曲铿然奏响。
其他文献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62年,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以艺术特色教育见长的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坐落在郑州市建设路与桐柏路交会处,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842例胸部包虫囊肿病人分别采用内囊摘除术(79%),肺切除术(12%),引流及其它外科手术(9%)治疗,死亡率为0.6%;内囊摘除术后复发率为4.2%。323随访3-20年,无1例死于胸包虫囊肿。术前有2种剂量吡喹酮治疗22例,术时囊液内的原
对9只雄尾蚴感染及9只雌性尾蚴感染兔定期采血,用ELISA、LA及CHR进行检测,至感染后1年阳性率依次为88.9%、55.6%及83.3%。3种方法检出阳性反应时间分别为感染后3-51wk,4-17wk及2-35wk,其中ELISA法波动生较大,LA及CHR则较稳定。此结果从一个侧
一、2014年英语考纲变化  1.题型的变化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2014年英语高考在题型上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删除了延续数十年的单句型语言知识单项选择题(15题,合计15分),代之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10题,合计15分)。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形式为: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篇(短文或对话)中留出1
在英语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配合老师,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导入教学。  一、突出重点内容  为了顺利地导入,教师在上课前要先在本节课的内容中找出学生需要重点关注、掌握和背诵的内容。要仔细思考、斟酌自己的教学方案,看看有哪些遗漏,以及是不是涵盖了所有重点的信息,由此有一个清楚
自1982年以来,本院用吡喹酮治疗囊尾蚴病6 480例,总有效率为98.7%.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反应及毒副反应,其中治疗反应最为多见.总结分析如下.
临危受命——忐忑2009年3月,我校八年级一班学生与原班主任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学生合起伙来赶走了原班主任。因为无人愿意担任该班班主任,学校就指令我接任。八年级一
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系由于生饮含有该吸虫尾蚴的水或食入其活囊蚴,经常喝生水的居民的感染率为20.1%,较不喝生水居民的感染率1.5%高12.6倍,该地水体中仅检到该
2017年2月17日,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16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17年国土资源工作主要任务。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出席会议并作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其中ELISA与其它免疫学方法相比有交叉反应小,假阳性低的特点,而更为实用。然而检测样品多采用血清和脑脊液,后者取样时,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