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做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组织小组合作,树立学生“我能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信心;利用已有经验,成就学生“我会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已有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4-0078-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信心和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疑问,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我要学”。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让学生任意列举大量的数据,我脱口说出这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学生非常惊奇,并进行了计算验证,教师的结论是正确的。对此,学生非常疑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学是否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时候,仍然是让学生列举大量的数据,教师回答,学生验证,于是学生纷纷想知道诀窍是什么。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收效非常好。
二、组织小组合作,树立学生“我能学”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来自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不仅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了解对方的观点,这样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自主学习的信心——“我能学”。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几组不同的三角形,每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一拼,看一看发现能拼成什么图形?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实际操作中思考、摸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样的探索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说:“老师,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于是,让举手的同学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都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顺利地推出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他们自己解决这三个问题困难较大,因此,老师再问: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有的学生发问:“老师,为什么要除以27”老师很高兴地鼓励他们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就足了——“我能学”。
三、利用已有经验,成就学生“我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认知不再是一张白纸,身处的环境让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表象。学生已不再习惯于走进教师预设的“零认知”情境内,他们对于已经知道、已经会了的知识不再愿意去重复认知。这样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教师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重点定为“长方体、正方体再认识的过程”,将教材中的几个细小问题合并成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熟悉吗?把你们了解的知识和大家交流一下。”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教师既借此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找准了教学的起点,也鼓励了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达成共识,而这一过程,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我会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2页
2、《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39-146页
3、《学习方式的变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第93-99页
[关键词]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已有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4-0078-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信心和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疑问,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我要学”。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让学生任意列举大量的数据,我脱口说出这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学生非常惊奇,并进行了计算验证,教师的结论是正确的。对此,学生非常疑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学是否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时候,仍然是让学生列举大量的数据,教师回答,学生验证,于是学生纷纷想知道诀窍是什么。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收效非常好。
二、组织小组合作,树立学生“我能学”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来自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不仅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了解对方的观点,这样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自主学习的信心——“我能学”。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几组不同的三角形,每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一拼,看一看发现能拼成什么图形?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实际操作中思考、摸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样的探索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说:“老师,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于是,让举手的同学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都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顺利地推出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他们自己解决这三个问题困难较大,因此,老师再问: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有的学生发问:“老师,为什么要除以27”老师很高兴地鼓励他们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就足了——“我能学”。
三、利用已有经验,成就学生“我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认知不再是一张白纸,身处的环境让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表象。学生已不再习惯于走进教师预设的“零认知”情境内,他们对于已经知道、已经会了的知识不再愿意去重复认知。这样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教师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重点定为“长方体、正方体再认识的过程”,将教材中的几个细小问题合并成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熟悉吗?把你们了解的知识和大家交流一下。”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教师既借此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找准了教学的起点,也鼓励了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达成共识,而这一过程,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我会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2页
2、《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39-146页
3、《学习方式的变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第93-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