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中,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双基”的掌握,情感目标的实现也成为课堂的追求,“体验性”学习应运而生,在多方位、多元化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 基于此目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具有愉悦感、充实感的学习活动,提倡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丰富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以“实用”和“成功”的体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学习.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体验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习得和情感体验是学习活动构成的重要因素,它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行为的改变,而且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方式和学习取向形成的过程. 这些态度和取向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用的.
  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服务于生活”则体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 现代数学注重“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教材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在编排中有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素材,教师必须认真领会教材中深刻内涵,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去组织教学,在“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教材中,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时,对于问题的引入,我没有生硬地去介绍直角坐标系,而是通过创设在电影院找座位这一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们再适时地联系到学生座位的确定,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他们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再到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但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事物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活动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身边的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学习内驱力,进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成功的感觉真棒
  新课标强调:我们的教学重在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其乐趣. 基于这一目标的成功教育和成功体验,就是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途径,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成功心理,让他们多点成功的体验,而尽量减少失败的负面影响,鼓励进步,增强信心,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完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而事实上,因诸多原因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但学生的成功欲望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有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肯定,都会让他为此而兴奋不已. 有一次,我跟学生们在分析一道几何证明题,研究的对象是证明两条边相等,我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思路,多数同学都殊途同归地选择了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但这时却有一个虽然很轻微,但却明显不同的声音:“用角平分线性质. ”我循声望去,是从一个成绩很一般地学生嘴里传出的,也有其他学生听到了,开始小声讨论起来,并表示赞同. 这时,那名学生反而低下头去,我认为这是一个重新树立他学习自信的绝好机会,于是我以其他同学没能听清为由,请他把刚才的思路再大声说一遍,他站了起来,提高音量,用微带颤抖的声音又说了一遍. 我问同学们,他的方法好不好?其他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紧接着,我又进一步肯定了他的这条解题思路. 我发现,他坐下去时,脸上露出了微笑,人也坐得更直了. 我知道,这对他来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想,在后来的课堂上他变得更加活跃了,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在一次交谈中,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正是那次回答让我觉得自己也能行,成功的感觉真棒!”
  毋庸置疑,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使学生在各方面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并且正确地对待这种差异,才能真正地去寻求改变这种差异的方法. 我们应当重新去思考因材施教,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这不仅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从而树立自信心、进取心,使其锲而不舍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
  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被动接受多;自我意识少,依附等待多. 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遏制. 另外,学生过于依赖迷信教师与教材,这些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创新. 在一些学生眼中,书上的东西一定是对的,是真理. 其实不然,新教材作为实验用书,其本身也是处于一个成长过程,之中必然会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不排除出现错误. 其实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只要我们能合理利用好这些不完美之处,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们的思维受到习惯的影响,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约束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定式,敢于质疑书本,能够超越教材. 创造性是一种潜伏在人的生理与心理层面的特质,在年幼的儿童身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而年龄稍大或成人身上则很少见,原因是他们的创造潜能被“高度一致的思想”给压制了. 我们应鼓励学生求同存异,勇于创新,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让他们时刻充满希望,充满自信.
  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姿多彩,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并使得他们身心愉悦,神物交融,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体验. 而当一个人有了生命的体验,那么他其实已经获得了成功.
其他文献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大学数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之一,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建设尤为重要,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使之在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基础上,符合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形成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这些都是从事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普遍关注的课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这种模式教学的情境创设了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恳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为,所以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相当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剖设问题情境进行讨论,希望能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椭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大题的考查热点,主要以椭圆的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为知识载体,其主要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和待定系数法等,重点考查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等价转化能力和运算能力.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今年在网上被评价为“变态”的高考题:  题目 (2012年江苏卷第19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学价值而组织的教学活动. 怎样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乐学、爱学,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这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深思的问题. 特别是在今天班班都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形成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达到课堂
【摘要】 当前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已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 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多媒体;小组合作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 教师要上好一节数学课,让学生积极地获取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新课程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因此,新课程给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有知识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再就业工程不仅关系我国宏观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是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和社会稳
为了研究集体主义倾向对员工利他行为、建言行为、任务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以角色理论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角色清晰度和领导成员交换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调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校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个阵地,三个熔炉”的重要作用,已经作为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促进党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
城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历史和现实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相互推动、互为因果的统一过程.城镇化需伴随工业化的发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