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颗粒诱发人B淋巴母细胞系遗传损伤的体外试验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422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2种粒径炭黑诱发的人B淋巴母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方法 人B淋巴母细胞经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128、256、384、512 ug/ml的14、280 nm炭黑颗粒染毒24、48 h后,用微核试验、hprt基因突变试验和彗星试验进行检测.微核试验指标为微核率(MNR)、微核细胞率(MCR)、核芽(Buds)、核质桥(NPBs)、核分裂指数(NDI)和凋亡细胞.彗星试验指标为尾部DNA百分比(%tail ONA)和olive尾矩(OTM).hprt基因突变试验指标为基因突变率(Mf-hprt).结果 14 nm炭黑染毒48 h组,浓度为384、512 ug/ml时,%tail DNA、OTM分别为8.23%±0.19%、11.23%±0.42%和3.72±0.08、4.90±0.18,明显高于对照组(5.10%±0.08%和2.2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矿物浮选过程中,矿浆pH值作为影响浮选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现浮选过程监视及优化控制的一个重要参量。目前的pH值测定仪存在交叉污染、测量滞后等问题,难以获得实时准确
根据轧制管材过程的变形特点,并结合单向拉伸曲线,提出设计孔型直径Dx的新方法。设计的各截面壁厚及孔型直径逐渐减小,而面缩率随着行程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量逐渐减小,以弥补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一个A1型短指(brachydactyly type A1,BDA1)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分析,确定该病的遗传类型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经家系调查及临床检查确定疾病类型;通过
我国属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高发地区,儿童期为再障好发年龄段。在目前我国儿童白血病诊治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儿童再障的诊治研究。现归纳小儿再障的发病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5235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指标测定等
目的 研究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移植肢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动态变化及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
文章基于Braconier等(2005)的方法,利用OECD国家向中国的FDI实证数据对知识一资本模型进行检验.并将计量结果与CMM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OECD国家对中国的FDI更多的体现了垂直
目的 报道1个伴永久性肌病的周期性麻痹性副肌强直汉族家系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热点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 收集1个伴永久性肌病的周期性麻痹性副肌强直汉族家系的病史、临床特
目的:探讨锁骨下-上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CT血管成像(CTA)检查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36例锁骨下-上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行MSCTA检查,分析其检查技术、病变征象及CT诊断价值
以我国多中心早产儿营养状况调查结果为依据,发现出生时小于胎龄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滞后和体质量增长速度慢是造成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了为改善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