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火灾人群疏散的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防火技术难点不断出现,结合现实中超高层火灾初期人群疏散的实例,研究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并根据火灾条件下人群疏散的一般性原则,研究影响人群疏散的因素,进而探索超高层建筑在初期火灾条件下的人群疏散对策,为防火监督工作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初期火灾;人群疏散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各国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一次次火灾事件的惨痛教训再次让人们聚焦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在火灾条件下,按照传统消防技术扑救火灾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建筑耐火极限范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疏散人员,成为当前消防安全研究的重点。
  1.超高层建筑防火及疏散难点
  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或高度达100米以上的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点火源多,人群聚集等特点,在现有的消防安全技术条件下,防火技术和人员疏散受到严峻考验。
  (1)防火难题:
   ① 防火设计与耐火材料: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多以玻璃材料与外界隔离,如遇到撞击易受破坏而形成通风口,加之垂直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封堵不严,火灾蔓延时“烟囱效应”明显,测算表明火苗沿井道蔓延速度高达8 m/s。超高层建筑多用钢结构材料,而钢材的耐火性能也是有极限的,当温度达600℃时,钢材的结构就会被破坏。
  ② 消防高度:目前国内最好的消防云梯车举高高度为54米(国际上可达70米),消防水带的直接供水高度为150米。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灭火难度随着火势增大和高度增加而加大。
  (2)疏散难题:
   ① 综观纽约贸易中心1993年恐怖袭击的疏散情况,当时恐怖组织在地下车库中设置定时炸弹爆炸时,烟雾迅疾扩散及大楼的最上层。双子塔楼的紧急楼梯各有3把,楼梯的宽度可共成年人排列成2列,但由于无序疏散导致拥堵,平均从楼梯疏散需花费2min/人,大楼内10万人全部安全疏散耗时9小时。1988年5月5日,洛杉矶62层的第一国际银行大楼发生火灾,共5层楼起火,大部分人员疏散是由直升机从高达260多米的楼顶救走。中国也曾在上海金茂大厦做过试验,1名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85层楼跑至地面,最少耗时也要35分钟。从技术角度看,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可能容纳数万人,火灾状态人员疏散极其困难。
  ② 疏散路径难以达到最优化。发生火灾时,安全电梯一般处于停止状态,选择楼梯疏散路径太长,容易受到火灾伤害,加之消防安全疏散演练的不落实,导致人员对避难层位置不熟悉,选择逃生路线不能达到最短,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2.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火灾荷载大。火灾荷载是指建筑物内单位面积可燃物的多少,通常折算成千克木材/平方米。超高层建筑往往由于功能复杂,室内装饰装修,因而具有大量的可燃物,即火灾荷载大,火灾荷载大表明火灾燃烧猛烈,燃烧持续时间长。
  (2)安全疏散困难。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远,疏散所需时间长;二是建筑内人员比较多,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三是发生火灾时烟雾和火势蔓延快,烟雾有毒。这些特点就给疏散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公共建筑,内部人员不熟悉疏散路线,这就更加剧了疏散的困难。
  (3)烟囱效应明显。超高层建筑中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衣物滑槽以及封堵不严密的管道井,犹如烟囱,火灾时,其拔风抽力效应,会助长烟气火势的蔓延。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实验资料证明,超高层建筑中火灾烟气沿着垂直楼梯间,电梯井等竖向井道垂直上升的速度达每秒3~4米,有时甚至可达每秒8米。
  (4)扑救难度大。进攻困难:由于受高度限制,消防多以内攻为主,外攻灭火受到限制。在现有的消防云梯车高度极限范围内外攻很难奏效。供水困难: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灭火用水量比较大,而消防三辆大功率消防车串联供水,高度只能达到160米。排烟困难:因受登高设备和玻璃幕墙限制,以及风向风力的影响,难以实施破拆玻璃窗进行自然排烟,采用机械排烟系统,也会因受风力、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而难以实现设计理想的排烟效果。
  3.安全疏散基本原则
  安全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在火灾初期阶段,建筑内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建筑物到达安全地点的过程。能否实现安全疏散,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来说,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① 合理布置疏散路线:尽量选择最短最优化路径,路径越短越安全,越合理疏散越快。 ② 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合理的楼梯布局和足够的数量均成为安全疏散的关键因素。 ③ 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可靠、方便使用。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善往往影响 疏散,因此,超高层建筑应根据需要,除设置疏散楼梯外,增设相应的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救生软梯、救生绳、救生袋、缓降器等。
   ④ 超高层建筑要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楼顶设直升机停机坪。
  4.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1)人员对疏散路线的熟悉情况。建筑内人员对疏散路线是否熟悉,对疏散快慢影响很大。常住人员和对疏散路线熟悉的人员基本能够顺利疏散;暂住人员和不熟悉疏散路线的人员疏散就困难。未经消防培训的疏散,无对老人、残疾和行动不便人员的互助疏散意识均造成无序疏散,都影响疏散速度。
  (2)应急照明状况和疏散指示标志明显程度。火灾时往往首先造成断电,因此,超高层建筑尤其公共建筑,必须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如果这些设施位置设置不当或亮度不够,或指示方向错误,或维护保养不良,都会对疏散造成严重影响。
  (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如果疏散通道被占用,被封堵,或者是进行了可燃装修,火灾时都会影响安全疏散,许多群死群伤火灾的教训都是例证。
  5.安全疏散对策
  目前,国内外对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无论是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避难层的工程设计,还是从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都认为加强安全疏散是最好的挽救生命财产损失的策略。下面就初期火灾条件下的安全疏散对策做些探讨:
  (1)急用路线与常用路线结合。国外大部分超高层建筑都按组装电梯,以利于达到不同的层次。到达某些层次,仅有其中一部电梯可达。发生火灾,疏散人群可以进入和使用原本不提供出入口给发生火灾层次的电梯。虽然这种以抓紧运用电梯作为疏散人群的思想是不提倡的,但是作为顺应建筑需求的总体疏散战略的还是实用的。
  (2)避难层疏散和停机坪疏散。结合我国特点,考虑我国人员的体型特点,避难层设计人均面积应保证不小于0.2m2/人。考虑到登高车的最大作业高度在40~60米左右,结合消防员体能因素,一般每10层设置避难层,部分超高层建筑屋顶设有停机坪。考虑到初期火灾因素,烟雾浓度低,火灾燃烧面积不大,主体结构不被破坏,建筑倒塌的概率低,选择避难层和停机坪疏散较为科学合理。
  (3)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 疏散顺序。疏散顺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群,后疏散哪部分人群。一般原则是先疏散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
  2) 疏散路线。疏散路线应选择离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最近的路线,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标志所指的方向疏散。但如果是着火层,应考虑着火的位置。着火房间附近房间的人,应向着火相反的方向疏散。竖向疏散一般先考虑向地面疏散,因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但也要考虑到竖向通道万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楼顶疏散。设有避难间、避难层的超高层建筑,可考虑向避难间、避难层疏散。
  3) 疏散指挥。整个疏散过程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否则,就可能造成混乱,影响疏散。总指挥应当在消防控制室,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要有现场指挥员(或称引导员)。现场指挥员要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4) 清点人数。各楼层或防火分区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后,现场指挥员要及时清点人数,如发现人数不足,要设法找回,或通知消防队帮助查找。
  5) 疏散预案的演练与修订。疏散预案制定好后,组织员工进行演练。通过演练发现有不妥之处要及时进行修订。修订好后再进行演练,直至认为方案为最佳为止。
  (4) 加强疏散人群的技术定位。结合门禁打卡等技术或手机芯片定位技术,与消防控制室和消防移动指挥平台自动联动,在安全疏散中,可通过消防控制室监控平台检测到人群疏散情况,尤其是对未能疏散的人员进行搜救时,准确定位人员所在楼层和具体位置,为制定最优化搜救路线和最短时间搜救到被困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陆云.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9(12)
  [3]王晓华.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8.6
  [4]郭勇.高层建筑火灾状况下安全疏散性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1.4
  [5]张叶,何嘉鹏,谢娟.高层建筑火灾中安全疏散的评价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无锡新东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电磁吊的局限性做了进一步的技术改造,提高了工作中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公司对钢铁产业的高效、安全、快节奏的生产要求。  关键词:电磁吊;技术改造;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无锡新东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电磁吊,电磁吸重为10吨,跨度为19.5米,由于厂家生产设备并不为某一类产品量身定做,所以它在设计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设备运行一
期刊
摘要:由于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各项科技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采矿工程中对GIS技术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本文对GIS 技术在采矿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GIS技术;采矿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GIS技术在采矿方面的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产物,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其特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一、GIS技术的优越性  不同于
期刊
摘 要: 百乐克工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在中国被广泛使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百乐克工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百乐克工艺在运行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百乐克工艺的设计、建造有所帮助,使污水处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百乐克工艺 流程 不足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百乐克工艺的简介  百乐克工艺(Biolak)是一种新型的活性污泥法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了全面实现现代化,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原有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在不断扩张,另一方面,新兴城市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城市化当然少不了城市建设,但城市建设显然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因此,在中国迈进全面城市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提高城市治理的水平和能力,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有效实施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公眾参与;城市规划;问题;
期刊
摘要:天然气管道回拖是天然气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  关键的一步。为减少回拖布管场地的面积,定向钻回拖往往需要采用“多接一”回托法, 该回拖法对施工的过程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杨家相定向钻Ø813mm管径天然气管道 “四接一”回拖作业的成功实践,分析归纳了“四接一”定向钻回拖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难点,为今后类似的穿越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定向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S690调质钢箱型梁结构的变形控制,对箱型梁的焊接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不同措施下的变形情况,推荐出合理的焊接顺序。分析了S690材质的焊接性以及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优点与不足,分析了焊接缺陷形成的可能性因素,对焊接缺陷的修复做了简单讨论。综合箱型梁和S690调质钢的特点,探讨箱型梁用高强钢的焊接工艺选择。  关键词: 箱型梁S690调质钢焊接变形控制 焊接缺陷 修复难点以及应对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是设计的基准,没有中心便不能算做设计,设计是人对现实需求和愿望的诠释,人的需求和愿望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并且设计不可能凭空出现,必须依托于现实,而设计的实现则依托于现实的物质,二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以人为本;室内设计;标准和基线;个人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们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能量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所以这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问题多发环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总结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确保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关键词:变电运行;常见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国民经济的稳定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的刷新纪录,超高层建筑比比皆是。面对着超高层建筑的巨额工程投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慎或失误,均意味着投资的不经济。目前,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现场造价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造价的因素也很多,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超高层建筑现场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化城市建成逐渐加快,同时现代化城市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其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城市有着较大的规模和较为复杂的关系,以至于整个城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有着一个相对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更要推崇绿色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关键字:城市规划;建设;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