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研究现状及复配注意事项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别介绍了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纽甜、阿斯巴甜以及三氯蔗糖这6种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甜味剂的特点及复配注意事项。
  关键词:甜味剂 甜蜜素 糖精 安赛蜜 纽甜 阿斯巴甜 三氯蔗糖
  1 甜味剂
  1.1 什么是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能使食品呈现甜味的食品添加剂,其在食品中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①使食品具有适合的口感;②风味的调节和增强;③风味的形成。
  1.2 什么是功能性高倍甜味剂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的甜度很高,热值很低,有些功能性高倍甜味剂不参加代谢,通常为非营养性、低热值或功能性甜味剂,适合于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其具有良好的口感,较低的价格,因此可以代替蔗糖作为甜味补充剂。目前,功能性甜味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性高倍甜味剂和功能性填充型甜味剂。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的甜度通常为蔗糖甜度的10倍以上,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提取物和化学合成产品两大类,其中,化学合成品主要包括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等[1]。此外,功能性高倍甜味剂又称为非能量型甜味剂或无热量型甜味剂,也叫非营养性甜味剂。
  2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的优势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的甜度很高,热值很低,体积小,使用量少,有利于厂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些功能性高倍甜味剂不参加代谢,不会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对牙齿无伤害,不会导致龋齿,不引起血糖波动,不存在导致肥胖症和高血脂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和体重超标的特殊人群可安全使用。近年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越来越敏感,甜味剂也不例外。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食品添加剂,但是合理合法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无毒无害的,因此功能性高倍甜味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研究现状及复配注意事项
  3.1 甜蜜素
  甜蜜素又称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1937年由美国人发明的一种白色针状或薄片状的结晶物,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1945年申请到美国专利22 75 125,其甜度约为蔗糖的40倍[2],保存过程中甜度不会降低,入口就能感觉到甜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甜。甜蜜素本身风味良好,不带异味,还能掩盖其他甜味剂带来的苦涩味,在复配时主要与前甜、后甜较长的高倍甜味剂配合使用,同时甜蜜素与糖精钠按10:1的比例使用会使产品的口感变好,两者之间能够互相掩盖对方的不良风味。
  甜蜜素虽具有无糖低热的特性,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甜蜜素”在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果酱中最大使用量1.0g/kg,面包、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为1.6g/kg,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在生产中不得使用甜蜜素[3]。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承认甜蜜素甜味剂地位的国家和地区超过55个,但具体毒害机理研究未见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甜蜜素生产国和出口国,今后若将甜蜜素对人体的毒害机理研究透彻,有助于增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
  3.2 糖精钠
  糖精学名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分子式为:C7H5O3NS,是最古老的甜味剂之一,其于1878年在美国被科学家发现,为白色结晶固体。糖精其甜度为蔗糖的350~450倍,易溶于水,价格相对较低,性质较稳定,口感有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残留,其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4]。糖精钠不被人体代谢吸收,不含卡路里,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但有报道称,糖精遭高温时分解,会产生有毒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其甜味会受影响,并可以转化成有苦味的邻氨基磺酰苯甲酸,其浓度过高或者单独使用会有令人讨厌的味道。现由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已经限制了糖精钠的使用,故而取消其在饮料中的使用[5]。糖精钠的含水量高,在使用时易结块,即把混合物料结在一起形成硬物。
  3.3 安赛蜜
  安赛蜜于1967年由德国科学家发现,类似于糖精,甜度为蔗糖的180~200倍,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6]。其化学名称为6-甲基-1,2,3-恶唾嗦-4(H)-酮-2,2-二氧化物钾盐,又称乙酰磺胺酸钾,分子式为C4H4KNO4S。安赛蜜无营养、无热量、安全可靠、甜度高、耐酸耐热,口感爽口、风味良好。安赛蜜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安全的高倍甜味剂之一,这是由于多个国际组织机构和国家权威性研究机构经过20多年的独立毒理学实验和严格的毒理审查,未发现有任何安全性问题[7];安赛蜜在国际上使用近10年,也从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糕点、果酱、蜜饯类等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3g/kg[8]。
  安赛蜜和阿斯巴甜其两者按1:1复配使用会使甜度增加30%[9],如果在使用时在适当时配些甜蜜素会使制品的甜味,口感流畅,味道纯正。
  3.4 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化学名为4,1’,6’,-三氯-4,1’6’-三脱氧半乳型蔗糖,分子式为C12H19Cl3O8,是由英国和美国共同研制的一种白色粉末状产品,无异味、无吸湿性,对光、热、pH均很稳定,极易溶于水,并于1976年申请专利[10-11]。三氯蔗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经氯代而制得的一种非营养型高倍甜味剂,其甜度可达蔗糖400~500倍,甜味纯正,接近于白糖[12],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三氯蔗糖因其甜味高、性质稳定、储存期长、无热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代表了目前高倍甜味剂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13],我国卫生部也于1997年批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三氯蔗糖对辛辣、奶味等有增效作用,对酸味、咸味有淡化效果[14]。其在口腔中的呈味部位与蔗糖稍有不同,蔗糖呈味于口腔的前部,而三氯蔗糖入口后方觉味甘,呈味于中部;蔗糖后味酸,而三氯蔗糖后味甘[15]。按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可以用于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水果罐头、酱油、复合调味料,配制酒、冰焙烤食品等,最大使用量为0.25g/kg[16]。   由于三氯蔗糖具有安全性高、甜度高、化学性质和物理学性质稳定等特点,所以在食品领域和保健品领域方面应用广泛。另外,三氯蔗糖和其他甜味剂也经常复配使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三氯蔗糖是目前食品和医药领域应用的热点。
  3.5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在1965年被发现,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8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因此也被广泛地作为蔗糖的代替品[17]。阿斯巴甜在高温或高pH值情形下会水解,因此不适用于高温烘焙食品,不过可藉由与脂肪或麦芽糊精化合提高耐热度。阿斯巴甜的味道同一般蔗糖的味道有所不同,其甜味与糖相比较,可延缓及持续较长的时间。阿斯巴甜会和其他较为稳定的甜味剂混合使用,例如甜蜜素,可以使甜味互补,协同增效。阿斯巴甜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是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阿斯巴甜的不足之处是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18]。由于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所以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并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
  3.6 纽甜
  纽甜是由美国人发明的一种新型的二肽类强力甜味剂,系属阿斯巴甜的衍生物[19]。纽甜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物质,约含4.5%的结晶水,其化学名为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分子式为C2OH3ON2O5。纽甜的甜度约为蔗糖的6000~10000倍,甜味纯正[20-21]。纽甜是一种无热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适用于所有人群,因此纽甜被认为是当前市面上最安全的无糖甜味剂。此外,纽甜的耐热性优于阿斯巴甜,故称之为耐热性阿斯巴甜。2002年,纽甜通过美国食品添加物审核,允许其应用在所有食品及饮料,欧盟也于2010年批准其应用[22]。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规定纽甜的使用范围为各类食品饮料,其限量均做了不同的规定。
  纽甜作为非糖类物质,是目前国际上最安全的甜味剂。它参与代谢过程,但不会引起肥胖症和血压升高[23]。纽甜的众多优良特性给食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纽甜入口时甜度低,后甜明显,往往在复配时用量较低。只要加快纽甜的研究开发,探索新的合成路线,得到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4]。
  4 总结
  食品工业是全球基础产业,近年来,全球食品添加剂年贸易额约200亿美元,其中甜味剂占15亿美元。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也跃然成为全球的焦点问题,甜味剂作为食品行业重要的添加剂之一,对其安全性、检测方法应做更深一步研究。甜蜜素、糖精、安赛蜜,这3种非能量型甜味剂,虽然不产能,但是过量都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纽甜、阿力甜、三氯蔗糖三者作为非能量型甜味剂既不能产生任何能量,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因此今后要着重开发新一代非能量型的、且过量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甜味剂。
  参考文献:
  [1] 刘婷,吴道澄.食品中甜味剂的检测方法[J].中国调味品,2011,3(36):1-12.
  [2] 余国新.我国甜蜜素现状概括[J].食品安全导刊,2011:48-4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33.
  [4] Frank T Lange, Marco Scheurer, Heinz-J Brauch.Artificialsweeteners-a recently recognized class of emerg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 review[J]. Anal Bioanal Chem, 2011,43(9):2503-25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84-85.
  [6] Nahit Genc,er, Dudu Demir,Fatih Sonmez, et al. New sac-charin derivatives as tyrosinase inhibitors[J]. 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2012,20(9):2811-2821.
  [7] Ana Beatriz Bergamo, José Alberto Fracassi da Silva, Do-sil Pereira de Jesu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spar-tame, cyclamate, saccharin and acesulfame-K in soft drinksand tabletop sweetener formulation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detection[J]. Food Chemistry, 2011, 124(4): 1714-171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102.
  [9] 胡国华主编,功能性高倍甜味剂[S],北京:化工出版社,2008.3.
  [10] Sumit Arora, Ashish M Shendurse, Vivek Sharma, et al. As-sessment of stability of binary sweetener blend (aspartame xacesulfame-K)during storage in whey lemon beverage [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Online FirstTM,2011(5): 1-7.
  [11] Liu Jicai, Kong Lingwen, Bao Zhongxiang, et al.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 in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acesul-fame potassium [J]. 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 No. 12/895,179 Filed, 2010-9-30.
  [12] 邓开野.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J].中国调味品,2011,36(2).
  [13] 黄东雨,陈海光.三氯蔗糖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1,36(2):89-92.
  [14] 冷一欣,张兆,黄春香,等.甜味剂三氯蔗糖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23(12):1666-1370.
  [15] 游华彬,潘志权,周红.三氯蔗糖-6-乙酯的制备工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33(4):26-29.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73.
  [17] Sanchari Chattopadhyay, Utpal Raychaudhuri,RunuChakraborty .Artificial sweeteners-a review[J]. Association ofFood Scientists & Technologists, 2011, 10: 1-11.
  [18] 谢琳,朱洪亮,葛芳芳.离子色谱法测定饮料中阿力甜[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47:919-920.
  [19] Announcement of Newly Approved National Standardsof P.R.China 2008 No.25(total No.138)GB/T 22253-2008).
  [20] Wiklund Ann-Kristin Eriksson,Breitholtz Magnus,Bengtsson Bengt-Erik,et al. Sucralose - an ecotoxicologicalchallenger?[J]. Chemosphere 2011,09:50-55.
  [21] Schiffman Susan S, Abou-Donia Mohamed B Sucraloserevisited. Rebuttal of two papers about Splenda safety[J].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2,3:505-508.
  [22] Cadena Rafael Silva, Bolini Helena Maria André. Idealand relative sweetness of high intensity sweeteners in mangonecta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2, 47(5):991-996.
  [23] 张金峰,沈寒晰,张存社,等.甜味剂纽甜合成新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4):73.
  [24] 杨云裳,晁雪静,张应鹏.新型营养添加剂纽甜—钙螯合物的合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33-9834,983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阐述食品安全形势及其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提出完善株洲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 体系 现状 对策  食品检验检测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进行系统的检测与评价。其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任务,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生产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王翠竹)7月13~15日,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加工包装展览会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次展会将汇聚来自海内外的战略合作伙伴、顶级品牌和众多知名企业,为观众展示最新的加工包装创新技术和产品。届时来自食品和饮料、休闲食品、化妆品、医药、零售商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制造商将在展会上找寻到包罗万象的各类节约成本的加工和包装技术。  截止目前,已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展
期刊
甜菊糖高甜度、零热量的特点使其广受追捧,被誉为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热值甜味剂。“2016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之际,谱赛科首席运营官Jordi Ferre先生以其对甜菊糖行业的系统性认识和多年的市场管理经验,就甜菊糖的特性、应用以及谱赛科公司的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甜味剂是一种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常用的、提供甜味、满足人们对食品口味需求的食品添加剂。在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今天,人们对自身
期刊
本刊讯(记者 蔚宏奎)5月16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拉开帷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石秀诗、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会长楚玉峰、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副省长王铁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是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全国性会展之一,并成为中国诸多会展中具有“国际化会展”的“重点会展”,连续十三届取得圆满成功,
期刊
摘 要:为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在桶装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来源及有效控制措施,对湖南省湘西州内3家代表性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专题研究。根据饮用水工艺流程,确定关键控制点,并督促生产企业整改后,选取1家代表性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连续3天从水源开始对制水生产线分工序采样。  关键词:桶装水 铜绿假单胞菌 污染控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水源和食源性条件致病
期刊
烘焙食品包括面包、蛋糕、比萨等,这类食品具有便携性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对于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上班族来说是不错的早餐选择。由于消费需求的推动,烘焙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烘焙产业作为食品行业里较高端的子产业,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预计2017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4658.29亿元。烘焙食品品类繁多,制作工艺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具有生产流程多、环节繁琐、高温
期刊
6月14~16日,上海浩爽实业有限公司将三度携手亚洲生鲜配送展,借助其在冷库行业的专业技术和货品库存信息优势,共助冷库产业结构改革。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冷库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各种冷库企业应运而生,全国冷库的体量和规模都得到了翻倍增长。但各地盲目建设、配套不完善、重低端轻高端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调整冷链产业结构、改变发展重心、保持冷链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了我国在“十三五”规划时期冷链物
期刊
丹佛斯自2014年发布“第二家乡市场2.0”战略以来,深耕细作中国市场,推出多种本地化系统解决方案。在2016年6月14~16日于上海举办的亚洲生鲜配送展上,丹佛斯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前生鲜行业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一套独特的分拣配送中心制冷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制冷、供热、水处理和传动控制制造业跨国公司,丹佛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年的时光。从开始在中国的一栋租用办公楼,到如今遍布
期刊
L-阿拉伯糖具有抑制代谢与吸收、抑制血糖和脂肪、预防便秘以及改善骨骼肌成分等功能,是龙力生物公司近年来致力开发的新产品,现已应用到保健食品、香料等产品中。为架构“大健康+互联网”双主业协同发展模式,龙力生物收购厦门快云和兆荣联合两家互联网公司,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APP推广营销,实现健康产业的精准营销。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力生物”)成立于2001年6月,是以玉米芯、玉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林雨晨)近几年,随着绿色、天然、健康生活理念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国内包括健康原料及天然提取物、功能性食品原配料在内的健康产业迅速崛起,市场需求旺盛。加上目前正大力推广“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为未来健康天然原料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此发展契机下,由第十八届亚洲食品配料与健康天然原料中国(FiAC 2016)重点培育的“健康天然源展区(Hi 2016)”将与“世界天然提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