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升阳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补肾升阳;糖尿病神经源膀胱;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33
  中图分类号:R259.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080-02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在泌尿系统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常隐匿性起病,无明显临床表现,易被临床医师与患者忽视,随着病变进展,逐渐出现尿频、尿急、尿无力、排尿时间延长、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严重时出现尿潴留,导致或加重肾功能衰竭。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除严格控制血糖外,常应用改善神经营养、纠正代谢紊乱等方法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太令人满意。中医药治疗DNB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临床,认为肾气不足、清阳不升、膀胱失约为DNB发病之本,瘀血阻络为标,治疗当以温补肾气、升发阳气、活血利水为主,并据此组方补肾升阳方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观察病例来自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及病房。受试者按纳入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47~69岁,平均58.70岁;病程6~18年,平均11.87年。对照组30例,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49~69岁,平均59.80岁;病程8~20年,平均12.13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症状、体征及血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诊疗标准”[1]拟定:①有糖尿病病史。②临床表现小便不利甚或点滴不出,小腹胀满或胀痛,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或张力性尿失禁;耻骨上触诊饱满或充盈有包块,叩诊呈浊音。③理化检查:B超检查可见膀胱残余尿量增加>50 mL。
  1.3 中医辨证标准
  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诊疗标准”[1]相关标准辨证为肾虚血瘀证,证见排尿无力、小腹坠胀,或尿有余沥,或尿失禁,腰酸腿软,或疲乏无力,小腹胀满疼痛,舌质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涩等。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DNB西医诊断及肾虚血瘀证辨证标准者;②治疗前1周未服用可能影响植物神经或膀胱功能的药物;③治疗前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正常;④排
  *第一作者黄延芹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
  除前列腺增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尿路梗阻和外伤所致排尿异常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DNB西医诊断标准及肾虚血瘀证辨证标准而被误纳入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③不能配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或不能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定者;④精神病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对本方或甲钴胺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基础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糖、工作性质等给予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理疏导。血糖控制不理想者,调整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的剂量,维持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10.0 mmol/L以下。
  2.1.2 分组治疗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补肾升阳方[黄芪30 g,枸杞子12 g,僵蚕9 g,蝉蜕6 g,姜黄9 g,车前子(包)30 g,益母草30 g。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 mL,兑匀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甲钴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812,规格500 ?g/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8周。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2.2.1 安全性观察 ①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②一般体检项目,包括不良反应。
  2.2.2 疗效性指标 ①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变化。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每个症状按严重程度分为4度(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各项症状计分之和为证候积分值,根据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评定疗效。②膀胱B超残余尿量:采用日本阿洛卡B超机(型号Alokassc-290)检测当日清晨排尿后膀胱内液性暗区的最大上下径、左右径及前后径。根据公式V=4/3πr1×r2×r3(式中r1、r2、r3为椭圆形球体的3个半径)计算B超膀胱内残余尿量。③FPG、2 h PG:采用GOB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为空腹8 h后的晨起血糖,2 h PG为服第一口早餐起计算餐后2 h血糖;④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拜耳DCA2000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药剂盒检测。
  2.3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制定。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30%~7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证候积分减少<10%或无明显改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30%。
  证候积分减少率(%)=(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2 安全性观察
  在临床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服药后均未发现明显不适感,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检测未发现异常。
  4 讨论
  DNB属中医“癃闭”、“淋证”范畴,其与消渴病机存在连贯性和一致性。《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其病癃闭,邪伤肾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景岳全书》云:“有阳不化气,则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症也。”提示肾气不足,升降失调可致癃闭。《景岳全书·小便不通》云:“凡癃闭之症……或以败精,或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指出肾精不足或瘀浊内停,均致癃闭。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本,气虚则运血无力致血瘀;气虚无力生血,血少脉涩可致血瘀。瘀血既是脏腑虚惫及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加重肾阳亏虚,阻滞气机,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成为新的致病产物。
  笔者认为,肾气不足、清阳不升、膀胱失约为DNB发病之本,瘀血阻络为发病之标,治疗原则应为补肾升阳、活血利水,故以此组方补肾升阳方。该方实由升降散加减化裁而来,升降散出自《伤寒瘟疫条辨》,有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效,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基于“异病同治”之理,将升降散加减化裁拟补肾升阳方用于DNB的治疗,该方遵循糖尿病以肾为本,兼顾气机升降失常、瘀血阻络之病机,可起到标本兼顾作用。方中黄芪甘温,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之功效;枸杞子甘平,补肾益精,二者相配可补肾气、填肾精,共为君药。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升,散逆浊结滞之湿气;蝉蜕味甘咸气寒,为清虚之品,能祛湿清热解毒;姜黄辛苦温,祛邪伐恶、行气散郁、活血化瘀;三者相配共为臣药。车前子、益母草清热祛湿、利尿消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为佐使之药。本方在甘温补肾之药中,配以升发之品,使阳气升发有根、有力,其辛温相求,鼓舞肾气升发,清浊相分,使气虚得补,精陷得升,浊阴得降,阳升阴降,内外通和,膀胱潴留之邪气顿消。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补肾升阳方在改善DNB临床症状、体征及残余尿量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B超残余尿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补肾升阳方可有效改善患者DNB临床表现,减轻膀胱尿潴留,较单用弥可保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异常变化,亦未发现不良反应,表明补肾升阳方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4):365-368.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收稿日期:2013-06-19,编辑:蔡德英)
其他文献
关键词:苗药防感香囊;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预防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24  中图分类号:R25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063-02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全球性传染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流感病毒分甲、乙、丙3个类型,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造成流行或大流行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刘家瑛;针灸;中风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33  中图分类号:R2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077-02  刘家瑛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中风治疗中心及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经验颇丰,尤其对中风的辨证施治积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符惠燕;从肝论治;腹痛;便秘;泄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36  中图分类号:R2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082-0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惠燕教授从医40余载,治学严谨,专擅内科,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发现符师辨治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时,有意加
期刊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产业政策及对中医药支持力度的增强,相关产业的联合、重组,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加快,产业的集中度、规模化进程日益明显。产业发展方向上也发生了改变,一些中药工业逐渐涉足新的领域,如药妆、保健品、饮品、日化等,大健康、大中药产业已成为部分企业的战略选择。  社会发展、收入增加和观念改变带来了医药消费市场的升级与分化,药品消费市场已由过去单纯的治疗需求,向高端的预防、保健、康复等方向分化发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糖络宁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一般指标及摆尾温度阈值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60 mg/kg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络宁组、α-硫辛酸组,每组23只,另取15只大鼠为正常组。糖络宁组予糖络宁20 g/(kg·d)灌胃,α-硫辛酸组予α-硫辛酸20 mg/(kg·d)灌胃,正常组和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及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阻抑COPD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与芪蛭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加烟熏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5日开始药物干预,第43日分别检测血清、肺组织SO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七味红花殊胜散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诃子、獐牙菜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定量测定,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CAPCELL PAK MG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403 nm,柱温为30 ℃。结果 薄层色谱能定性检出诃子、獐牙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糖耐康防治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HK-2 细胞用含10 %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3、7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