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小麦超高产研究初探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扩行降苗试验,探索适合滨海县地区小麦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扩行降苗,控制前期用肥,加大后期用肥量,尤其增加后期磷钾肥,选择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新的化控技术等措施,取得明显增产抗倒效果。
  关键字: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35-02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栽培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1],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成分丰富,是人体主要的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其中淀粉含量约75%,蛋白质含量约为12%[2]。小麦中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3]。近年来,提高小麦产量已是小麦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育种者将重点放在品种改良上,而栽培学者则将重点放在栽培措施的改进上。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滨淮分公司位于滨海县境内,地理位置属苏北黄淮平原,海洋性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属粘性潮盐土,通过多年的秸秆还田和耕翻,土壤有机质已经达到22.4g/kg,碱解氮、有效磷等含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滨淮分公司共有耕地3 600多hm2,常年种植小麦达3 000hm2,而产量在一直在7 125kg/hm2左右徘徊不前。为了提高产量,我们从栽培方式上进行了探索,针对大田生产中基本苗大,前期肥料投入量大导致高峰苗过大,成穗数偏高,穗型偏小,倒伏面积大等问题。2013年10月,在分公司农科所N17号田做了小麦超高产试验,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前茬为制种稻,由于2013年9月底,在制种稻收获前连续降雨超过90mm,制种稻收获期推迟,直到10月25日才开始播种。品种选用淮麦33,半冬性品种。试验地面积和对照田(模仿大田各项技术措施)面积分别为0.067hm2。试验地与对照田整地和开沟质量较好。
  试验地基本情况:每0.067hm2播种量10.5kg,基本苗13.4万,行距25cm。基肥每0.067hm2施用复合肥25kg(氮∶磷∶钾=15∶15∶15)加尿素7.5kg;3叶施苗肥,每0.067hm2用7.5kg尿素;拔节肥(叶龄余数3.5叶)每0.067hm2用15kg复合肥(氮∶磷∶钾=15∶15∶15)加尿素7.5kg;倒2叶肥(叶龄余数1.2叶)每0.067hm2施尿素7.5kg。在破口期喷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
  对照田基本情况:每0.067hm2播种量20kg,基本苗26.6万,行距:15cm。基肥每0.067hm2施用15kg尿素加磷二胺15kg;苗肥(3叶期)每0.067hm2施尿素12.5kg;拔节肥(叶龄余数3.5)每0.067hm2用尿素17.5kg;不施倒2叶肥,不喷施劲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龄与群体 越冬期:于12月20日调查。试验地叶龄为6.4,群体为42.2万;大田叶龄为6.5,群体为65.9万。返青期:于2月23日调查。试验地叶龄为7.8叶,群体为63.9万;大田叶龄为7.9叶,群体为85.1万。拔节期:于3月12日调查。试验地叶龄为9.3叶,群体为76.9万;大田叶龄为9.4叶,群体为138.6万。成穗数:于5月24日调查,试验地为39.4万;大田为56.3万。
  试验地采取扩行降苗的措施,通过降低基肥和苗肥用量中的氮肥用量,增加后期穗肥用量,尤其是增加后期磷钾肥的用量,试验地高峰苗控制在不超过80万,成穗数降低到适宜值,为壮秆大穗打下基础。常规大田由于基本苗高,前期氮肥投入量大,高峰苗高达100多万,成穗数虽然高,但是分蘖成穗率降低,穗型小,难以夺取高产。
  2.2 产量结构和产量水平 试验地:每667m2成穗数为39.4万穗,每穗粒数为37粒,千粒重48.5g,理论产量707kg,割方产量692.8kg。对照:每667m2成穗数为56.9万穗,每穗粒数为21.5粒,千粒重47.7g,理论产量577.4kg,实收产量561.9kg。试验地比对照理论增产22.5%。
  2.3 分蘖成穗率 试验地分蘖成穗率达到51.2%,对照分蘖成穗率41.1%,比大田高出10.1个百分点。试验田在小麦破口期喷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用量为100mL/667m2试验地没有倒伏,对照田在5月低一场大风大雨中倒伏20%左右的面积。
  2.4 出穗时绿叶数 由于扩行后:抽穗时试验地单株绿叶数5.4,对照田单株绿叶数4.7,多出绿叶数0.7叶,试验地扩行后,通风透光条件改善,绿叶数衰减较慢,对照下部绿叶数衰减较快。
  2.5 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地肥料比对照成本高出352.5元/hm2;但是种子比对照低484.5元/hm2;按每kg小麦2.36元计算,试验地效益比对照高出4 782.6元/hm2,收效十分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扩行降苗,控制前期用肥,加大后期用肥量,尤其增加后期磷钾肥,选择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取得明显增产效果、高峰苗明显降低,分蘖成穗率提高。由于天气条件对2014年小麦生产有利,整个大田2 500hm2小麦产量均比常年高出64.5kg/667m2,2015年小麦生产将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完善栽培技术。
  (2)试验地小麦破口期使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提高了小麦的抗倒能力,对产量的影响有多大,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长江中下游地区适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99-105.
  [2]张东,薛雅琳,林家永.小麦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J].农业机械,2012(6):71-75.
  [3]Sramkov6 Z,Gregov6 E,Sturdik E.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wheat grain[J].Acta Chimica Slovaca,2009,2(1):115-138.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各单位的生产活动中,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单位带来了更加理想的经济利益。但是,也必须正确看待网络安全问题。单位局域网络的安全问题,不
摘 要:泰兴香荷芋是泰兴传统特色作物,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该文介绍了泰兴香荷芋的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香荷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47-02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东岸,属长江冲积平原,盛产芋头。全市种植的芋头主要有“香荷芋”、“白荷芋”、“紫荷芋”、“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搬运机械手主要用于零部件或成品在固定位置之间的移动,替代人工作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
光纤通信系统会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导致色散与非线性效应明显,从而对信号传输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对光纤损耗进行补偿,但是无法对其进行整形及消除滤波,因此
沿海地区绿化困难,选择合适的树种是个关键。赣榆县引进苦楝良种,采用苦楝、苏柳、黑松、女贞综合混交模式,通过造林前采取种植绿肥、整地、排水、挖穴等降盐措施,再择时定植,合理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鹤山地区种植的豇豆新品种,2013年秋季引进了3个豇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宝2号在早熟性、商品性和丰产性均比对照好,适宜作秋豇豆在鹤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豇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3-69-02    豇豆(Vigna unguiculata),俗称豆角,常见有白豆角和青豆角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和自然人对各种信息通信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种规模不一、层级不同的通信机房也成倍增加,同时通信机房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工作
现代社会,人们在通信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尤其是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的,更是推进了通信行业的急速发展,已成为电信运营商首选的宽带接入连接技术。而GPON(吉比特无限光网
信息时代下,军民通信网络融合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机制融合、建设融合以及技术融合三个层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军民网络融合策略,最后结合军民通信网络融合基础,提出了基于民
摘 要:通过对马尾松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造林密度对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树高无显著影响,对单株材積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影响显著。因此,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在积极采用营林新技术和集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马尾松不宜密植,以2 500株/hm2的造林密度为宜。  关键词:马尾松;速生丰产林;造林密度;林分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