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展场馆发展论坛以“场馆标准化助力行业标准化”为主题,由安格博系统(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高国兴担任主持人。对话环节围绕“会展场馆的多元化与标准化”主題,由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市场销售部总监张琳主持。以下为对话嘉宾发言内容摘要。
Aage Hansen
上海绿地汉诺威会展有限公司总裁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许多不同规模的场馆,但展会组织者的数量增长并不快,因此场馆的运营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场馆大量的时间空置,我们一直在考虑场馆的多元化发展。除展览外,我们还与大型活动组织者合作,并在场馆内进行了适度的商业扩张。特别是疫情爆发后,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我们希望更多地拓展线上线下业务,以会展业自身为基础进行多元化发展。另外,每个场馆都应有自己的独立标准和操作流程。会展服务标准化建设是行业提高展会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将使我们的发展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场馆的综合竞争力。我们根据德国汉诺威的管理标准制定了基本管理规范和执行标准。但是,我们并不要求运营的场馆完全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继续深化和完善自己场馆的一套标准和流程。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俗、文化和特色,固有标准和流程的实施并不都有利于当地场馆的发展,各城市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也存在差异,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当然,我们很乐意在国家发布相应的会展行业标准后实施标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努力改进和完善。
赵朋辉
广东潭洲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
执行董事/总经理
佛山会展业发展得比较晚,所以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思考自己的战略。除了经营好每一寸空间,利用好每一份流量之外,实际上我们跟其他成功的会展集团大同小异。除了展馆经营本身,我们现在也在通过股权投资做一些自己主办的项目。我们希望构建多业态融合、生态繁荣的“会展+”生态圈,赋能会展发展。对于会展服务来说,展馆提供优质服务肯定要推行标准化、清单化、流程化、精细化。其实整个展馆的标准化,一方面是服务类,另一方面是展馆建筑的一些维护标准等。现在运营时间长一点的展馆基本都有了相应的标准,也没有太多新意。我觉得挑战最大的还是个性化,现在不管是主办方、参展商,还是整个展会项目,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活动,需求都不一样。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保证提供标准优质服务的同时,又能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让大家都能满意的、特别出彩的服务。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应对方略。
郑忠链
国家会议中心副总经理
大多数场馆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在疫情下应该是大同小异。从国家会议中心的角度而言,其实我们把持有物业能做的业态,包括会议、展览、写字楼、酒店、餐饮、公寓等基本上做全了。虽然主业还是在会展上,但是我们在写字楼、餐饮、酒店等方面的综合收益已经不输会展本身的收益。我们的想法是,会展场馆是一个多元化的产品,如果只是简单卖一个场地空间,其实很难卖得很好。但通过多业态综合发展,多数场馆也能做到收支持平。从客户的角度来说,现在办会办展也一定是吃住行娱购,“会”跟“展”结合叠加,单独提供一个产品也很难成功。谈到标准化实施的难度,我觉得主要是在高层跟中层。我们比较信奉一个管理理念,就是高层要砍掉手,中层要砍掉屁股,基层要砍掉脑袋。你如果让服务员每天也琢磨怎么把客户服务好,我们认为是不对的。因此难度就在高层跟中层,他们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把标准化的方法、方案、机制、流程固化下来,然后有效地传递给一线作战的部队。同时,为什么中层要砍掉屁股?因为他们一定要动起来,如果他不是前线能听到炮声的同志,而是也坐在办公室,那他就很难把相关标准不断地滚动提升。因此,我们觉得真正难的是高层、中层跟基层在标准化的分工和串连上。
周倩明
广州市保利国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保利旗下的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是2008年投入使用,到现在已经运营10多年,相对于4.0、5.0的场馆来说,算是迈入“中年”的场馆了。在没有疫情之前,我们无论是展会,还是赛事和各方面活动都有承接,整体出租率已超过60%,应该是同等规模场馆里面排名靠前的。那时我们就已经是场馆运营租赁跟商业综合体并行运作的状态。当我们真正面对疫情的时候,所谓的更多元的商业开发已经很饱和了。后来经过公司的研讨,我们也计划自己主办或购买一些IP,做一些针对年轻人的、公众型的潮流文化展览会或者嘉年华,但最终都因疫情未能真正实施。到现在为止,我们坚持在做的,就是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让会展客户享受到更多其他的娱乐消遣活动。因此我们最近开发了另一个空间——天空,跟广州市的珠江夜游、小蛮腰风景线联合做了直升飞机夜游、早上游的项目。我们还可能承接空中婚礼、空中新闻发布会等。在开发完空间之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增加场馆的使用时间,以前我们的会展场馆经营“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现在我们在思考场馆的夜晚如何开发利用。
汪航
上海国际汽车城东浩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谈到如何塑造场馆的品牌形象,我认为首先需要定义品牌。现在基本都认为品牌有两层内涵,一层是显性的,一层是隐性的。显性的比如说展馆叫什么名字,座落在哪里;隐性的可能是服务、口碑等。我们展馆要树立品牌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展馆就叫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在我接手这个展馆的时候,实际上我很头疼这个名字,甚至跟领导提出是否可以换个名字。因为我们发现,除了汽车展、汽车发布会愿意优先选择我们,其他很多主办机构在开始时都会有些犹豫。但后来我也发现,很多汽车产业方面的内容被灌输到我们场馆的品牌之中。虽然我一开始比较排斥名称中的“汽车”两字,但是后来慢慢发现,“汽车”两字给展馆赋予了特殊的产业品牌价值。很多汽车展发布会以及车企发布新车,他们会感觉不到上海、不到嘉定这个地方来办发布会,是不是意味着自身品牌还没有达到一个层次。因为嘉定是国际汽车城,它具有汽车上下游全产业链,具有很对口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