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改变幼儿园教学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正式入职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MFS(My FirstSkool),成为了一名华文教师。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是新加坡一家大型集团NTUC旗下的教育品牌,而我所任职的MFS又是其教育品牌下的其中一员,全岛各个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所。同时,他们有着自己的课程研发团队,自己的师范学校(新苗师范),是一个非常成熟且持续发展壮大的幼儿教育集团了。MFS是托儿所(Childcare),不同于幼儿园(Kindergarten),它的招生年龄是从2个月的婴儿到6岁的幼儿,将孩子们按照年龄划分成6个年龄班:Infant(2个月—18个月)、Toddler(18个月—24个月)、Playgroup(24个月—36个月)、Nursery(3岁—4岁)、Kindergarten 1(4岁—5岁)、Kindergarten 2(5岁—6岁)。
  一、以关系为本的课程
  在我入职的时候,刚好遇到学校小班(Infant、Toddler、Playgroup)的课程改革,简单来说,这次的课程改革就是由学校传统的照着总部给的教案和计划上课改成要求老师们通过自己对孩子们的观察来设计并实施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活动,叫做“以关系为本的课程”(A Relationship-Based Curriculum)。这里需要简单说一下,在此之前MFS每间学校使用的都是总部统一研发的课程,每位老师都需要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教案进行教学。
  那么什么是“以关系为本”?这样的课程改革为老师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为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呢?
  在我参加的新课程培训以及实践中,我发现这里的“关系”主要是指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不同于以往的“我教你学”的关系,而是一种通过观察记录,寻找孩子兴趣点,需求点,做活动计划并实施活动,再进行观察记录……这样的一个循环的彼此尊重和共同进步的关系。
  课程改革一定会引发不同的声音,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不用思考,只用按照教案上课的老师们来说,初接触时大家叫苦连天,非常抵触。而一些老师却觉得摆脱了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老师拥有更多自主权,孩子们的兴趣得到尊重和激发,需求得到满足,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二、观察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观察”。如何不通过我們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带着有色眼镜去进行主观的观察和记录,如何利用观察记录做计划和评估等,都是所有老师们需要重新去学习的。总部定期为老师以及校长们组织了培训,大家也将自己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进行及时反馈。我记得有培训老师说过一段话,大致是这次的新课程改革,虽然是通过了试点学校实验过了,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但是现在全岛实行,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现在就是一起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之所以对这句话有很深印象,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尊重。
  在《观察的艺术》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开始尊重孩子们是什么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的时候,我们看待学习和教学的理念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成就感……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需要一种教学法(对学与教进行思索的方法),能够反映我们对儿童发展的愿景……倾听、观察和记录是一种教学法。我非常赞成书中的这段话,因为我认为我和我的孩子们就是这种教学法的受益者。
  三、改变
  我从同事和校长那里了解到了小班之前的教学模式,完全按照教案进行,严格完成教学任务,(华文课)把教案上要求的儿歌内容、手工内容等教给孩子,觉得挺不可思议的。第一是觉得这不像是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应该有的模式,第二是觉得孩子这么小,如此灌输式的教法意义何在,第三我看了教案内容,大部分真的非常无聊。
  我们需要向校长上交纸质档的观察记录表和相应的每周活动计划。我和英文老师各自进行观察,一起把观察到的内容做分享,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发现孩子们的需求,哪些能力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等,再一起做活动计划。需要说的是,我们制定的每周活动计划,不需要老师们写出详细的教案,老师们只需要把活动名称写出来以及简单描述自己的活动内容即可。我们的校长更希望老师们不要被教案捆绑,要学会在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活动,与其花时间去写一篇漂亮的教案,不如把时间花在多去观察一个孩子,多去思考一下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活动更有趣上。
  倾听、发现孩子们在说什么,做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在他们的交谈和行为中,我常常会得到惊喜,不断得到启发,而孩子们在我设计的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满足时,整个人都明亮了。我想这就是“以关系为本课程”的本质吧——有温暖有回应!
  四、评估
  对孩子的持续性观察,慢慢地为老师们对孩子的发展评估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佐证。MFS每年会有两次家长会,家长会是一对一进行,老师们会在家长会前夕准备好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其中就包括了孩子们的观察记录。在家长会时,和家长分享我们所观察到的,做出评估,倾听他们的分享,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一起努力。
其他文献
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工作,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幼儿能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健康成长,从幼儿园教育发展阶段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发展阶段,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从教研视角入手,做了“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好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找差异捋思路  找差异,捋思路是我们做研究的第一步。为此,在教研活动
期刊
家庭是生命场的中心,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根”。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瑞典教育家哈巴特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他们都把家长看成教育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现在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了幼儿园,自己却成了“甩手大掌柜”,忽视了他们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支柱,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因此,幼儿园应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多给家长提一些建议,发挥家
期刊
【活动目标】  1.通过主人公“真幸运”和“真倒霉”的戏剧性经历,感受绘本内容的诙谐幽默。  2.能尝试用图画书中的词语、语句较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图画节的理解。  3.能根据“真幸运”和“真倒霉”交替进行的形式,创编完整的、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ppt《幸运的内德》  【活动过程】  一、集体阅读全书。了解故事的内容  1.解读封面、环衬,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
期刊
行走在巴蜀幼儿园的校园,仰望着充满历史印记的黄桷树,80多年的历史年轮中,一个个独特的孩童在幸福摇篮中自在成长。多年来,巴蜀幼儿园一直坚持创造教育研究,用“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幸福文化滋养着每一位巴蜀人。  “豌豆大叔”是我的另一个名字,因为喜爱幼儿文学,酷爱朗诵,所以经常会将精彩的故事分享给学校的孩子们,丰盈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了让更多孩子们听到自己的故事,在2015年我创建了“豌豆大叔
期刊
●尺牍传情:习近平勉励澳门少年儿童祝全国小朋友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献上自己对孩子们的祝福,亲切勉励。5月31日,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小学生回信,信中谈到:你们画的彩笔画很好,说的话也很真诚,充分体现了小朋友们的美好心灵。习a近平表示,我经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达的游子对回到母亲怀抱的渴望十分感人。鼓励孩子们不辜负杜岚老校长的期望,传承好爱国爱澳
期刊
一、大班棋类游戏实际开展的现状  我们对大班两个班级76位幼兒及其家长(76位)、本园12名老师,在棋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一)幼儿方面  (表1幼儿行为表现统计表)  分析以上数据,并结合日常对我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与解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游戏中,86%的幼儿游戏前无计划,没有商量游戏规则和玩法,游戏的积极性不高;  2.在选择材料后,88%的幼儿选择
期刊
重庆市新村幼教集团为了让更多孩子得到优质的幼儿教育,于2002年开始创办分园,现有7个园所,地跨江北、渝北、南岸三区,拥有2000多名幼儿四十五个教学班级,专职教师90人,新进年轻教师37人占教师队伍的41%。主园统领着集团的课程理念与文化,是集团的科研培训中心,各分园在秉承集团理念的基础上实施园本课程同时又有自己的办园特色。如此情形之下,由于分园多位置分散,各园的发展情况不一,与集团的统筹管理形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主阵营,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总体质量的重大责任。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整体偏低,很难适应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本文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提供有
期刊
教育本身应该变成教师和儿童合作创造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和儿童要进行合作研究,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怎样才能变“传统的传授式”为“合作研究”呢?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幼儿广开思路,大胆猜想、探索,从而发掘幼儿潜能,激发创新思维
期刊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促进孩子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如果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供不同的生活类和自然类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进行操作,幼儿所创作的美术作品的表现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幼儿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不会一样。但是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园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发生活类和自然类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不足,较少运用生活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