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关于部分汉字“整形”引发了网络的轩然大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汉字调整涉及到诸多的利益考量,倘若教育部真为公益出发。那就应该严格厘清其中的利益关系、对汉字调整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成本做一个细致的分析。现在网络上流传一些有代表性的疑问:
一、目前所有的字典、词典、教材等等有关汉字的印刷出版物,在方案颁布之日,即宣告作废,得重新更换印刷系统,印刷新产品,想想看,是不是天文数字?
二、目前所有的多媒体音像制品、包含汉字的数字产品、资料,在方案颁布之日,即宣告错误,得重新改版复制,想想看,是不是天文数字?
三、目前所有的汉字输入法、中文字库、各种类型的教据库检索系统、各种汉字出版系统,在方案颁布之日,如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或程序修改调试,恐怕就会产生新的种种错误,这个工作量是不是个天文数字?
四、有关的地名、地图、标志、标牌等等,在方案颁布之日,得重新制作更换,这个工作量是不是个天文数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像身份证、户口、档案等政府部门掌管的信息,肯定都需要修改。于是像公安、民政、银行、税务等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是不是都需要改造自己的软件系统呢?这些来自纳税人的钱,又会是多大的数目呢?
而教育部的应对,却语焉不详:此次微调,对一般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等等之类……可事实却是,很多人连“名字”都被改动了,还不算大事?如此。也给坊间留下了诸多揣测。譬如说这可能跟某个出版印刷利益集团有关、可能是某个红项软件商的运作,甚至是几个领导的奇思妙想……这充分表明,公众所获知的信息越少,其对政府部门就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进行揣测,可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揣测往往准确度又相当高,这也算一大“中国特色”吧。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以公民之权利、以选民之权利、以纳税人之权利要求教育部回应,你们是否做过严密的考量,44个汉字写法的调整,究竟会消耗多大的社会成本?这其中究竟出于怎样的利益考量?如果做过。这个成本又是多少?能不能向公众公开呢?
编辑/邱祥吉
请不要臆造中国版“限薪令”
张若渔
面对公众对国企高管是否存在“天价薪酬”的持续质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其实,大可不必急着把这份“指导意见”解读为中国版的“限薪令”。美国的“限薪令”具体而明确,而我们的却大而化之、云山雾罩,至多就是从原则上对央企高管薪酬进行了规范,坦白说,我还真没看出其中有鲜明的“限薪”意味。
有人可能会反驳,央企高管薪酬首次与职工工资挂钩,难道不是在“限薪”吗?且慢,请看清楚,“指导意见”上说得明白:企業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只要能读懂“基本年薪”与“相联系”的意思,可能很多人又要开始沮丧了。
事实上,在目前国企高管薪酬结构分布中,基本年薪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支撑高额薪酬的是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有关部门避重就轻地把相对微不足道的基本年薪单独拿出来与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却对数目惊人的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网开一面,似乎只能用“观赏性限薪”来形容。更令人眩晕的是“相联系”这个暧昧不清的词汇,如何联系,联系到什么程度,有关部门好像是要刻意给央企高管留下自说自话的空间。
政府部门措辞的变幻莫测。其实是国企身份的摇摆不定和不可拿捏。它仍然是一个“小政府”。但企业的属性更加显著;它身上保有强烈的垄断色彩,但又不可避免地置身于市场竞争的洪流;它们要向国家负责,但同时它们也,必须要向所有的股东负责。国企身份的复杂性,导致政府的监管变得进退失据。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审计暑、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一份“指导意见”,我们就可看出,要在国企办成一件事情实在不容易。如果有一天,对国企高管限薪不必如此大费周章,那也只能等到我们的国企真正成为不折不扣的市场化企业。当然。那个时候可能也无需政府去限薪了。
编辑/衡洁
一、目前所有的字典、词典、教材等等有关汉字的印刷出版物,在方案颁布之日,即宣告作废,得重新更换印刷系统,印刷新产品,想想看,是不是天文数字?
二、目前所有的多媒体音像制品、包含汉字的数字产品、资料,在方案颁布之日,即宣告错误,得重新改版复制,想想看,是不是天文数字?
三、目前所有的汉字输入法、中文字库、各种类型的教据库检索系统、各种汉字出版系统,在方案颁布之日,如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或程序修改调试,恐怕就会产生新的种种错误,这个工作量是不是个天文数字?
四、有关的地名、地图、标志、标牌等等,在方案颁布之日,得重新制作更换,这个工作量是不是个天文数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像身份证、户口、档案等政府部门掌管的信息,肯定都需要修改。于是像公安、民政、银行、税务等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是不是都需要改造自己的软件系统呢?这些来自纳税人的钱,又会是多大的数目呢?
而教育部的应对,却语焉不详:此次微调,对一般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等等之类……可事实却是,很多人连“名字”都被改动了,还不算大事?如此。也给坊间留下了诸多揣测。譬如说这可能跟某个出版印刷利益集团有关、可能是某个红项软件商的运作,甚至是几个领导的奇思妙想……这充分表明,公众所获知的信息越少,其对政府部门就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进行揣测,可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揣测往往准确度又相当高,这也算一大“中国特色”吧。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以公民之权利、以选民之权利、以纳税人之权利要求教育部回应,你们是否做过严密的考量,44个汉字写法的调整,究竟会消耗多大的社会成本?这其中究竟出于怎样的利益考量?如果做过。这个成本又是多少?能不能向公众公开呢?
编辑/邱祥吉
请不要臆造中国版“限薪令”
张若渔
面对公众对国企高管是否存在“天价薪酬”的持续质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其实,大可不必急着把这份“指导意见”解读为中国版的“限薪令”。美国的“限薪令”具体而明确,而我们的却大而化之、云山雾罩,至多就是从原则上对央企高管薪酬进行了规范,坦白说,我还真没看出其中有鲜明的“限薪”意味。
有人可能会反驳,央企高管薪酬首次与职工工资挂钩,难道不是在“限薪”吗?且慢,请看清楚,“指导意见”上说得明白:企業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只要能读懂“基本年薪”与“相联系”的意思,可能很多人又要开始沮丧了。
事实上,在目前国企高管薪酬结构分布中,基本年薪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支撑高额薪酬的是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有关部门避重就轻地把相对微不足道的基本年薪单独拿出来与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却对数目惊人的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网开一面,似乎只能用“观赏性限薪”来形容。更令人眩晕的是“相联系”这个暧昧不清的词汇,如何联系,联系到什么程度,有关部门好像是要刻意给央企高管留下自说自话的空间。
政府部门措辞的变幻莫测。其实是国企身份的摇摆不定和不可拿捏。它仍然是一个“小政府”。但企业的属性更加显著;它身上保有强烈的垄断色彩,但又不可避免地置身于市场竞争的洪流;它们要向国家负责,但同时它们也,必须要向所有的股东负责。国企身份的复杂性,导致政府的监管变得进退失据。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审计暑、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一份“指导意见”,我们就可看出,要在国企办成一件事情实在不容易。如果有一天,对国企高管限薪不必如此大费周章,那也只能等到我们的国企真正成为不折不扣的市场化企业。当然。那个时候可能也无需政府去限薪了。
编辑/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