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品德课中的时事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fhkjthre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密切联系时事,通过时事来阐述道理。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功能,笔者们只有将课本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理论知识才会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时事的兴趣,养成学习时事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加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起孩子学习的愿望,让他们自觉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创新思路,把课本与时事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教育,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中不断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构建塑造人的心灵的德育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比较特殊,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上予以保证。
  社会现实永远处于动态生成的进程之中,而政治教材相对而言处于静态过程中。因此,必须要以“动态”的现实去丰富“静态”的教材,也就是用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时事,并且用它解释、证明教材内容,或者运用教材知识解释、分析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时事。
  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更广,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逐渐增强。然而不少学生认为思品课就是讲大道理、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时事资源新鲜真实,传播广泛、具有说服力,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思想政治课本身有明显的德育取向,而时事资源中所蕴涵的层出不穷的有关信息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养成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所发布的时事热点,对缺乏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中学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时事更符合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因而也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通过了解近期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等内容,使中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提高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
  要使学生能通过时事的学习,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成社会主义情感,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光是从表面上了解一些时事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时事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1、时事播报,激发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他们的自笔者意识增强了,他们不仅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并且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成员,学习上不喜欢别人过多地干涉和包办代替。笔者在时事教育中有时采取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前三分钟的“时事播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三至五人为一组,每组让一名代表播报近期的国内外新闻,组内的其他成员作简要补充或点评。通过“时事播报”,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語言表达能力。
  2、时事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热点时事只是感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时事重点与热点的问题很多,很多问题都是可以与课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所以,教师不能仅限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大事,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更关键的是要能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达不到比较高的层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时事、认识时事。
  时事内容虽然是当下发生的事件,但都有着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意义。需要关注者从一点出发,发散开来,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历史地思考,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所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这些事件时补充必要的知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近一个学年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求知的欲望也越发强烈起来。笔者在继续保留“时事播报”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每周举行一次小型的“时事综述”。笔者先给学生示范开设了一次“时事综述”,然后指导一些对时事学习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时事综述”的实践,培养了几名很受学生欢迎的时事综述员。这些活动都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总之,对初中学生的时事教育应放于日常教学之中,教师应时刻做有心人,正确引导,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肩负起当代青少年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让学生养成学习、关心时事的好习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承担起育人的神圣职责。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与外界不断交流融合,大学生不再只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的思想也受到社会中各种思潮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接着分析了这些社会思潮特点和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思潮 特点 大学生  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中国社会不仅仅在经济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文化上也同样受到了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转
期刊
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嚴慈相生、刚柔相济的,缺少任何一方,偏执任何一面,教育的总方向都必然走向偏斜。人性的成长——无论群体还是个体,也都是在严慈相济的。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
期刊
钢琴课是幼师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展示教师音乐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艺术手段。但是,两年的学习时间,对于操作性很强的钢琴教学来说,实在是时间太短。所以,钢琴在幼师教学中的实用性和速成性,决定了幼师钢琴教学和中高等音乐院校钢琴教学方式的不同。  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小先生制”,其核心就是教学活动中的“以点带面,由点及面”。在幼师钢琴教学中,这种教学手段更是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的优点,成为教师教学过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成长为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成长为自主、合作、进取、爱国、负责、创新等人文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只掌握阅
期刊
摘要: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1、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教师可利用语言艺术,营造意境。教师也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将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例如:有位教师在上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到来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面对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知识层面狭窄、课程结构简单、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应用意识薄弱等。正因为如此,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其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我个人认为教师角色也应从以下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由城市扩展至农村,现在它正迅速的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网络正在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学校的教育面貌。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把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阅读教学研究作为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学校正在研究的课题列入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网络技术,先进的教育理论,整合教学资源,变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研究的提出”、“研究理念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分析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说动結合 活教活用  爱因斯坦曾说,“兴
期刊
我们的智趣课堂强调把学生看作是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学生成长的殿堂,注重学生主动发展的历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发现与探索,从而实现在课堂中的生命发展。  那么如何在智趣课堂上让学生神采飞扬,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智趣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本学期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我先组织学生“学老师,自主理解”,再“做老师,大胆交流思想”;当学生的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