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课本看芬兰“小国”视野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o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住过一个经常一打开收音机、电视机,节目中就猛说自己是“非洲巨人”(The Giant of Africa)的西非大国。开车行驶在该国久未维修、坑坑洼洼的柏油马路上,历来是颠簸不定,一个排名世界前十的产油国,加油站缺油是常事,有时一缺就长达好几个月。所有最基本的基础建设与公共设施没有一样用得了、行得通,有水、来电竟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件令人欢喜的事,即便水与电的到来总是那般短暂而不定!但是,这位非洲的“巨人”,还是一直不断自我歌颂着……
  几年后在不同的洲际进出搬迁,我们来到了另一端,一个经常在言谈间不时自贬为“小国”的“进步”国家。它没有石油,没有丰厚的自然环境与天然资源。连人口都只有500万出头。在他们的演讲、私下谈话场合,大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惯称自己是“小国”,而非“巨人”。
  第一次听到这里的人民如此这般描述,是在我刚来北国芬兰头一年的一场演讲午餐会上,主持人当着七八十位本国人和外宾就这么理所当然地说着。这让我觉得特别震惊、错愕、讶异甚至不习惯,也让当时的我大脑瞬间空白:从小到大接触过的,能愿意并能这么习惯自称“小国”,或能有如此自知之明的人或国家,还真不多见。如果这个是小国,那么哪个是大国?“大”的定义是什么?“小”的标准又在哪里呢?
  或许就是因为有自知之明,所以芬兰能在整个国家的基本发展历程与规划上,不论经济、社会、教育、法治,都尽量务实、踏实,也尽量与国际社会接轨,让一代接一代的子民在基本教育下不断提升,同时具备了国际化最重要的语言能力和外国历史、地理等多元知识。国际化视野的形成、养成,除了能说流利英语或其他外语之外,如果对国际事物或周边国家的认识不够深刻,那流利的外语应该也只是停留在“应用工具”的层次吧!
  对于这么一个自称“小国”的人民来说,好的教育,自然应该就是本土与国际并重;小国的未来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安康,就会建立在和世界接轨的基础上。在女儿小学3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心思和远见。
  课本上以芬兰邻近国家和它们首都的气温图表来出题,应用题中提到旅游中同一班机的邻国游客比例,与剩下其他乘客不同国籍的人口比例要如何计算;另一题是世界各大洲的最长河流被一起列入算式与图表中,其中就列出了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欧洲东部的伏尔加河、亚洲的长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和澳洲的莫瑞河(Murray)。其他像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欧洲最高峰勃朗峰、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McKinley)等等,都分别出现、运用在大大小小的数学题型中,学生和老师一起都学得丰富而多元。
  题目中还融入了德国卡尔·奔驰制造的世界第一部汽油引擎汽车,美国亨利·福特用生产线的流水作业方式大量制造汽车,德国欧宝汽车首度创下时速70公里的纪录等各种汽车知识。而世界航空史知识如法国侯爵达兰德斯及科学家好友们的热气球,从美国莱特兄弟再到林白(Charles Lindbergh)駕机从纽约横渡大西洋到巴黎的飞行壮举,无一例外地都被编成一个个题目。
  除此之外,还借着对历史年代与地理的描述,让小学3年级的孩子们,找出课本中人物与史实的年代,写上答案的字母代号:从1951年芬兰赫尔辛基的第一个红绿灯到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再到1969年登上月球的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这些多达13个不同年代的人和事。让孩子在横着排列的公元年代列表中,有机会找出答案并写下来。
  看完这本数学课本,我也跟着孩子们一起认识了芬兰的“国家级”动物——熊,而且还知道了芬兰各个主要城市的兴建年代,芬兰最普及的男女生名字等无数本土性常识,以及有关地理、历史与生态的知识。就这样一本小学3年级的数学课本,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实在不胜枚举。
  或许小小年纪的孩子们在这段期间看不出编者的立意与用心,而这些元素的出现,也并非要让孩子去硬记、死背那些河流有多长,高山有多高,而是把它们当做辅助信息,让数学以最生活化的方式被教学相长,同时让数学能实际应用于生活、旅游、工作之中。这些知识元素不断在不同学科,不同章节里出现,也会在不同年级重新以不同面貌出现,无形地扎根在下一代学童的脑海中,让他们的心思与知识的基础更广博;让大家在关注日常天气时,不再只关注本土芬兰,还有邻近和其他国家;让一座有关高塔的长、高等计算题目,不是只和本土相关,还涉及了花都巴黎与亚洲的最高楼塔。这样的视野更宽、更广、更实在!
  也许正因为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平平实实知道自己是“小国”,以及真真实实体会到国家与人民前途必须与世界接轨,而且它的“国际化”必须比“大国”做得更扎实,基础打得更雄厚,芬兰才能无形中一步一步地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吧!
  难怪,“小国”的视野真的必须要从“小”开始……
其他文献
鸡就是鸡,你们都知道鸡长什么样子吧?肯定知道的,那现在就开始动手,给我画一只鸡。老师对孩子们说。所有的孩子立马拿起蜡笔,画起鸡来,用黑色或褐色蜡笔将它们涂成黑色或褐色。可你不知道吧,瞧一瞧雅各布,他畫鸡时,用上了笔盒里所有的蜡笔,还从劳拉那里借了一些。结果,雅各布的鸡画成了这个样子:橙黄色的头,蓝色的翅膀,红色的腿。老师说,这可是只怪鸡啊。孩子们,你们说呢?所有的孩子哄堂大笑。老师的话还没完哩,这
期刊
这天早上正忙着呢,接到几十年未见的小学同学孙宏心电话,之前我去哈尔滨时,给他打电话是空号,遗憾而归。虽然匆匆只说了一分钟,但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准备给他寄书。小学一年级时,我俩最好。我家住七政街十八天大楼5栋,他家住11栋。两楼相邻成丁字形,我去西大桥总要经过11栋。他家面积跟我家差不多,都是最小的户型,但比我家干净。我们常在一起看书写作业、下棋打扑克、聊天讲故事、弹球拍烟盒。孙宏心是个小帅哥,长得
期刊
记得小时候,大人叮咛我们的口头禅是“慢慢来”、“慢一点”。路慢慢走,小心跌跤;饭慢慢吃,小心噎着。记得有次我为了早点做完功课好去玩,字写得潦潦草草。父亲即刻命我重做一遍,“慢慢做,心用进去。”  那时有个小幽默说,孙子当了空军,出门时奶奶还叮嘱道:飞机慢慢开啊。  现在的孩子相反了,领受的是大人的“声声快”:快一点!快一点!什么事情慢一点点,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  有档电视节目中的一个环节挺好看。
期刊
从前,有个名叫史济巴的穷农夫。他和妻子以及三个女儿住在一个偏远的村落里。他们家里的屋顶是用稻草铺成的,里面摆着一张床,一条长板凳,以及一个炉子。  整间屋子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面镜子。不过,一个穷农夫要镜子来做什么呢?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外表。  史济巴的家里,养着一条狗和一只猫。狗的名字是布雷克,猫的名字叫凯特。它们在同一个星期出生,除了彼此以外,从来没有见过其他的动物。  所以那条狗一直以为自
期刊
一双慧眼,从细微冷僻之处着手,就能创造出滚滚而来的财富。  人们在看电影大片时,最急的是什么?那就是小解。在你内急之时,如果飞奔如厕却担心错过关键剧情,倘若矢志不离又得强行憋住。这样欲走不能走,想留又不能留,此情何以堪?  有一个人就有这样的体会。可作为有心人的他,并不停留于这种体会之上,而是灵光一闪,找到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他就随之付诸行动。如今什么最时兴?当然是网络。对,他就是借
期刊
“画树测验”,是投射测验的一种,树的特征代表了品格、生命力等特点。   请拿出一张白纸,随意画出一棵树。     树干:粗壮意味着你是一个不易动摇的人。树干细长,很容易产生动摇心理。   树枝:有画树枝的人左脑比较发达。如果大致画了树的轮廓,你被直觉掌控,右脑比较发达,会因感情用事而偏激。   高度:树画得越高,那就证明你的人生目标也越高。树的高度不足纸张的一半,那就表明你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期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始接收女学生时,一个不赞成异性同校的记者做了一个惊人的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3的女学生嫁给了该校教师。一时舆论哗然。后来,另一位记者到该校摸清了真相:该校总共有3名女生,其中1人嫁给了老师。  在美國与西班牙交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是9‰,而同时期纽约市居民的死亡率是16‰。后来海军征兵人员就用这些数据来证明参军更安全。数据的确不虚,但问题在于,这两组对象是不可比的
期刊
砺沙成珠却光而不耀  那是痛苦在怀中辗转过的修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挥洒一阕词的颜色  风来风读、雨来雨看    粘土,天旋地转置身试炼的火窑  只为转世轮回里一场美丽的相遇    成败,不过是运筹帷幄后的瞬间得失  虛怀若谷、孜孜不倦的求索才是快乐    人生是场奢华的魔术  谁见证,心与心相遇的奇迹    那些一闪而过的不是风景  是一格一格无法言说欣赏
期刊
在观察一个人的脸时,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方的眼睛、嘴唇和鼻子上。人的眼睛和嘴唇是臉上最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的部分。英国心理学家们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在我们的视野中,任何两个横放着的圆圈都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特别是当这两个大圆圈中还套着两个小圈时(就像人眼中的瞳孔一样),就更为引人注目。可以说,这种本能的反应是从远古时代的动物始祖那里遗传下来的。对于许多动物来说,盯视的目光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会本能地
期刊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想:“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他一些玉米,惟独没有摘这个玉米。  “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可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  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