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性的扬弃——司各特《威弗利》中的民族叙事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特·司各特小说《威弗利》中的英苏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不列颠内部的政治分歧,忽略了苏格兰高地与低地间的文化隔阂.本文从文化视角切入,剖析司各特处理民族战争宏大叙事时采取的回避策略,认为小说阐发的不列颠内部分歧与启蒙学者的"臆断史观"不谋而合.面对苏格兰启蒙时代政治、文化的分裂和传统、语言的衰微,司各特选择拥抱启蒙学者提出的社会分期理论.事实上,司各特希冀捍卫不列颠政权合法性的政治信念与维护苏格兰文化独立性的文学理念并不冲突,故此,高地书写成为其苏格兰叙事的最佳载体.通过呈现高地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司各特在文本中将苏格兰审美化,并从文化维度对苏格兰民族进行了阐释和重塑,再现了那个"已经逝去的苏格兰".
其他文献
《爱的徒劳》是莎士比亚剧作中少见的不以缔结婚姻为结局的喜剧,但尚无研究将其对喜剧传统的刻意背离置于文艺复兴修辞话语中进行系统考察.本文从早期现代英国人文主义修辞教育和宫廷修辞传统出发,探究该剧如何戏剧化地再现了修辞与文艺复兴时期阶层流动、政治参与及性别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在语言修辞与性别权力之间建立起联系,该剧呈现出映射、戏仿甚至介入现实政治的能量,因此是莎士比亚与早期现代修辞话语之间展开对话的一个例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走向没落,奥地利进入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文化时期.在政治危机与民族冲突的历史语境中,"自我"观念成为这一时期的哲学、精神分析和文学所共同关注的话语.本文认为,世纪之交形成的维也纳现代派对自我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改变,自我观念被重新建立,新的自我意识崛起,"不可挽救的自我"奠定了维也纳现代派的文学审美原则,彰显出崭新的自我视角和表现力.
在接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布莱希特表现出了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高度认可与赞赏.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观、宗教观、社会观深深影响了布莱希特,并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启迪.在《卢库卢斯》系列文本中,布莱希特不仅化用了伊壁鸠鲁的生死观、伦理观以及幸福学说,还对古罗马长诗《物性论》的诗体风格进行了仿写,以教谕诗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理解,并将伊壁鸠鲁哲学对宗教的批评提升到了社会批评的高度.布莱希特创造性地将古希腊罗马的主题元素内化至自己的作品中,从而赋予伊壁鸠鲁哲学以鲜明的布莱
露易丝·格丽克关注浪漫派自我引发的美国当代诗歌的审美形式问题:自我专注使抒情诗陷入"自恋"与"伪思",前者揭橥静态的内视审美,后者标举"不完全句"、"不合逻辑表达"的表现形式.解决自我专注需要自我间离.格丽克在抒情诗中将古典神话进行了重写,使之与当下故事形成多元合取的序列关系,由此生成的抒情诗形式含纳着主体意识的自我差异化及社会性趋向.寓言是格丽克统筹抒情诗序列化叙事的重要体式,它抑制了抒情诗的象征跳跃,使之在本体和历史经验中探寻意义.格丽克抒情诗也由此成为指向自身的批判与改造.
斯宾塞在《仙后》中赞扬以农事为代表的一切艰苦卓绝、持久不懈的劳动,传达了一种"农事精神",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田园牧歌所蕴含的田园旨趣大相径庭.出于英国殖民者的政治立场和经济利益,斯宾塞希望用诗歌来促使决策者重视农业生产中蕴藏的时代先机,完成帝国振兴大业;他于作品内外力主推进的爱尔兰殖民地土地管理改革计划,在如愿帮助英国获取帝国崛起所需的资源和财富的同时,也对爱尔兰的社会和环境造成了不容抹杀的灾难性影响.
兰克的"政治史"与布克哈特的"文化史"之间的张力,是19世纪晚期德语国家历史学思想的重要现象,也构成现代艺术史学科建构的关键观念语境.此种张力既基于个体性在兰克的政治史、布克哈特和沃尔夫林的文化史及艺术史的不同面向,也涵容在一种世界史的愿景与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形式观念的同步与差异性中.帕加马祭坛浮雕所引发的对希腊古典艺术理想的再定义,则进一步揭示了巴洛克古典主义的现代性,及其所隐含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世界主义文化身份.政治史与文化史、艺术史形成了一种既相互疏离、又保持呼应的复杂状况.
期刊
莫言的《丰乳肥臀》塑造了一系列既有现代性又具有文化原型色彩的人物形象。在文章开篇和结尾出现的牧师马洛亚既是现代西方进入东方的象征,同时也是耶稣受难原型的变型。而最具厚重感的母亲形象上官鲁氏是大地女神女娲在20世纪多灾多难的中国的现代性历史形象的隐喻。最引人注目的恋乳怪上官金童,其身上展现了生殖崇拜与成人仪式原型文化,也象征了人种的退化。正是现代性和文化原型魅力的杂糅使得《丰乳肥臀》不仅吸引着众多读者,而且引发了学界的诸多思考讨论,著述颇丰。
本雅明《暴力批判》的写作与其青年时期对语言和犹太传统的思索一脉相承.在这篇文章中,本雅明提出了"神圣暴力"概念,从而使正义问题摆脱了手段与目的的纠缠,并最终指向了救赎.神圣暴力的理论基础是本雅明的纯粹语言论,而神圣暴力与纯粹语言所具有的非工具化与中介属性又呼应了犹太喀巴拉神秘主义中的"舍金那".作为十大源质之一,舍金那连接了超验与内在、神圣与世俗、审判与救赎,其内涵比较完整地体现在本雅明的正义观中,彰显出本雅明正义观在犹太传统视域中的辩证与救赎维度.
为了加强雕塑艺术与中国文化理论研究的"培根铸魂",推进新时代全国雕塑艺术理论的探索和发展,2021年6月4日,由中国美术馆与《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写意雕塑与中国文化——全国雕塑艺术理论学术研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杂志社、《中国美术报》和中国美术馆的专家学者对写意雕塑的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期刊
诗歌与哲学之争是西方文学与思想史上的关键问题,往往被认为肇始于柏拉图哲学对诗学的攻击,但实际上在前柏拉图时代,传统诗人对此问题已有深刻洞见.索福克勒斯的《僭主俄狄浦斯》将人之为人的悲剧性命运呈现为对真相的发现,这一思考便根植于公元前五世纪的诗歌与哲学之争.该剧展示了新兴哲学对传统诗学的冲击,而剧中智者俄狄浦斯与先知忒瑞西阿斯之间的争论则揭示了诗歌与哲学分歧的关键是探寻真理的道路之争.先知经由俄狄浦斯对自身命运的发现而对哲学施予教诲,即理性终究有限,哲学仍旧且永远需要诗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