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3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205-02
作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半壁河山”,而中学教学又存在教学时间长见效慢的问题。如何在中学阶段推进作文教学,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课程改革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个性能力。笔者试从意识、观察、积累、创造等方面,进行探究就如何以人为本,切实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进而使作文教学能有效并循序渐进发展提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 增强意识
中学阶段虽对学生写作阅读鉴赏能力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和应考中因种种原因,而未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安排合理性,有极大随意性,而学生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或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一致等因素,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积极参与,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或侥幸认为写好三段式便不会得分,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逻辑整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成功意识,增强努力求新的信念。中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美,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瑰丽,引发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
2 学会观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文教学似乎无章可循,难究其理。学生每每感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寓,故为 文要么无病呻吟,要么生拉硬拽,要么胡乱拼凑,缺少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缺少真情实感。
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因而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细心观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感知客观规律的真,社会功利目的的善,自由创造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
那么,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就观察内容看,包括社会(人、事);也包括自然(景物)就观察方法而言,有以下相互关联的几点:
2.1 随意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应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随意观察开始,让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乐意观察。无论是蚂蚁搬家,还是蛐蛐打架,都应好奇而“拿来”。
2.2 选择观察,这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专门观察,观察人,则注意其不同类型,不同仪态,不同服饰,不同语气,不同行为,并进而探究其心理、性格、气质、思想;观察事,则着重其来龙去脉,经过结果,并进而追根求源,其美丑,善恶;观察景,则注意其花草树木,山川湖泽,并进而探究其色味,大小,形状,远近,时序,明暗等。由此可见,选择观察是随意观察的升华。
2.3 比较观察,在随意的广泛观察和专意的选择观察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比较,以加深认识;或作难易比较,以加强感知。
2.4 反复观察,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而中学生的阅历,认知水平又是那么肤浅,要切实把握好客观事物的实质,就必须对事物进行反复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由此看来,反复观察是学生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让学生挖到木之本,寻到水之源,找到炊之米,就像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时一样,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观察并记录其所见——最好是未被人们发现的东西。
3 涵蓄积累
3.1懂得积累
3.1.1从书本上积累“拿来”。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要善于从书本汲取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书本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其中优秀人物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价值观、崇高人生观,健康学习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积累写作的素材。
3.1.2从日常生活汲取“拿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从一花一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情意深重,从同学老师的关怀中体会关爱。“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叶圣陶)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2 学会整合。
从掌握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化用。从中汲取好材料,根据作文需要,能充分进行选择,有所取舍,根据作文要求整合出符合要求且能充分论证观点和内容的素材。
总之,作为教师要记住“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以“时时处处”的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能力,给予正确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应在我们教师手里茁壮成长,焕发个性的魅力。
作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半壁河山”,而中学教学又存在教学时间长见效慢的问题。如何在中学阶段推进作文教学,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课程改革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个性能力。笔者试从意识、观察、积累、创造等方面,进行探究就如何以人为本,切实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进而使作文教学能有效并循序渐进发展提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 增强意识
中学阶段虽对学生写作阅读鉴赏能力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和应考中因种种原因,而未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安排合理性,有极大随意性,而学生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或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一致等因素,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积极参与,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或侥幸认为写好三段式便不会得分,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逻辑整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成功意识,增强努力求新的信念。中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美,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瑰丽,引发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
2 学会观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文教学似乎无章可循,难究其理。学生每每感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寓,故为 文要么无病呻吟,要么生拉硬拽,要么胡乱拼凑,缺少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缺少真情实感。
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因而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细心观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感知客观规律的真,社会功利目的的善,自由创造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
那么,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就观察内容看,包括社会(人、事);也包括自然(景物)就观察方法而言,有以下相互关联的几点:
2.1 随意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应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随意观察开始,让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乐意观察。无论是蚂蚁搬家,还是蛐蛐打架,都应好奇而“拿来”。
2.2 选择观察,这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专门观察,观察人,则注意其不同类型,不同仪态,不同服饰,不同语气,不同行为,并进而探究其心理、性格、气质、思想;观察事,则着重其来龙去脉,经过结果,并进而追根求源,其美丑,善恶;观察景,则注意其花草树木,山川湖泽,并进而探究其色味,大小,形状,远近,时序,明暗等。由此可见,选择观察是随意观察的升华。
2.3 比较观察,在随意的广泛观察和专意的选择观察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比较,以加深认识;或作难易比较,以加强感知。
2.4 反复观察,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而中学生的阅历,认知水平又是那么肤浅,要切实把握好客观事物的实质,就必须对事物进行反复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由此看来,反复观察是学生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让学生挖到木之本,寻到水之源,找到炊之米,就像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时一样,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观察并记录其所见——最好是未被人们发现的东西。
3 涵蓄积累
3.1懂得积累
3.1.1从书本上积累“拿来”。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要善于从书本汲取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书本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其中优秀人物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价值观、崇高人生观,健康学习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积累写作的素材。
3.1.2从日常生活汲取“拿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从一花一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情意深重,从同学老师的关怀中体会关爱。“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叶圣陶)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2 学会整合。
从掌握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化用。从中汲取好材料,根据作文需要,能充分进行选择,有所取舍,根据作文要求整合出符合要求且能充分论证观点和内容的素材。
总之,作为教师要记住“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以“时时处处”的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能力,给予正确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应在我们教师手里茁壮成长,焕发个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