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互不代替。其中,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所以,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和互动制度,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家校联系作为一个非常旧的话题,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和操作模式,通常的家校联系有家长会、家庭访问、家长来访、电访信访、E-mail交流等形式。但这些方式是比较集中、大型的活动,耗时耗力,老师操作起来工作量大,很难做到及时并系统化。作为一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简单高效的家校联系是老师们追求的,以下介绍的两种家校联系方法比较合理,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一、一天在校学习情况反馈表
适用年级:低年级
使用背景:低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除了学习,孩子能否在学校里愉快生活,能否在学校里吃饱、吃好,也是家长最关心的事。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中宝,家长在孩子们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和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大、最美好的心愿。我们常常碰到有家长把老师“捉”住,对孩子的一切情况都想了如指掌,越详细越好,恨不得把学校中的点点滴滴一字不漏地像放电影那样过一遍。但面对这几十个孩子的家长,老师确实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向每一位家长作详细介绍。为满足大部分家长的“知情欲望”,才出此招。
具体操作:老师把一天或一周的学习情况作一个详细、全面的登记。内容是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听写满分的、背诵过关的、吃饭很好的、作业认真的、发言声音最响亮的、发言欠积极的、作业没完成的等等细小的事情。这其中有值得表扬的、坚持的,也有值得注意、需要改进的,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删项目。值得提醒的是,在记录时,可不用学生的真实姓名,而改用学号登记的方式,以考虑个别被批评孩子的自尊。在最后,老师还可以适时地写上一些针对全体学生的温馨提示,或者老师留言。老师把这样的记录表发给每个孩子,先让孩子把自己的学号圈起来,再交给家长过目,家长有建议的,也可以及时通过纸条把意见写在表上的家长留言栏上。这样的操作,老师可以隔天记录,也可以一周一记录。
一(5)班一周在校情况反馈表
家长朋友们:这是全班小朋友一周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请过目。如果您有意见或建议,请在留言栏里填写,谢谢!(数字是孩子的学号)
操作优点:用这种表格式的联系方式,家长就可以比较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一周的学习、生活情况,老师则可以省去很多逐个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工作量小,操作方便简单、省时、高效、针对性强,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家庭生活记录表
适用年级:三至六年级
使用背景:老师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总能听到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不听话,做作业不认真、不自觉、任性等等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要老师在这方面多关心教育,多唠叨几句。听到这样说的家长多了,我就在想:是不是有很多的孩子是“两面人”呢?就是在家一个样,老师面前一个样?这会不会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呢?这样的现象形成,我想有可能就是习惯的问题。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导致在学校里因为慑于师严而听话,学习自觉;在家里离开了老师的监督变得懒散,学习上不够自觉。或者就是家长的问题,平时由于宠爱,没有规矩,让孩子养成了在家里任性、不听话的毛病。我就思考:有没有很好的途径让孩子养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使孩子做到在家与在学校基本保持一致呢?我想对孩子有了一定的约束,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家庭生活记录制度就这样诞生了。
具体操作:记录什么项目呢?不能一开始就让孩子达到要求,应该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地改掉恶习,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步登天。于是,我把记录内容确定的权利交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商量讨论决定。最后,第一张记录表的内容就在七嘴八舌中成形了:看课外书、体育锻炼、完成家作、收看新闻、做家务、备注(其他有益活动)等项目。操作时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里边打*,或者写上说明即可。我把这个内容设计成统一的表格,让孩子自觉地去做,并让家长监督记录,或者由自己记录,再让家长签名。
操作优点:这样的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打个*就可以了。家长乐意,没有多少牵制,老师每周检查一次,省心,没有多少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我发现了这样的操作有了明显的效果:1、我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自从孩子有了这样一张记录表后,很多事情家长管理方便多了,省力多了,孩子做作业自觉多了。最明显的是,有很多家长说到的做家务事,有表格和没有表格有着相当大明显的变化,端菜、拿筷等简单的家务事几乎是抢着做的,有的家长都有点不适应了。2、作为老师的我,得到了意外的收获。通过对表格填写的了解,老师的谈资多了。平常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可以以此为内容,进行一些亲切、随和的交谈,让孩子觉得老师很了解他,很关心他。比如:孩子的记录中有家长说孩子睡觉的时间有点晚,我就会很漫不经心地与这个孩子闲聊:××同学,这几天你是几点睡觉的?我相信,这样简单的一句问话,绝对可以让这个孩子知道自己的毛病。又如:有个孩子每天都有拉二胡、吹笛子的练习记录,我会很惊叹地与他说:你每天都练,累不累?你真了不起呀!什么时候班级中来露一手。我想,老师短短的几句话,可能会给这个孩子今后的练习增加信心……
操作演变:每个星期,老师都要印一张记录表,也有点麻烦,于是,记录制度的演变方式就产生了:让孩子自己设计记录表。一来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二来也可以培养一下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展示。事实证明,放手让学生去做,孩子们自己设计的表格也很漂亮完整,形式五花八门。能干的孩子还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在电脑上制作了表格。此外,老师还鼓励孩子自己填写家庭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东西,除规定的传统项目外,再自己另加记录项目。这样,令老师眼睛一亮的项目层出不穷:给家长的意见、悄悄话、一天心情回放、读书大概、好句摘录、心灵驿站等。老师还惊喜地发现,他们的记录早已不是表格式的一两句话了,而是整段整段的内心独白。为保存这些美好的记忆,老师可以建议孩子把记录表装订成册,并给其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总之,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家校交流,老师、家长都乐意去做,而高效、便捷的交流方式更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
一、一天在校学习情况反馈表
适用年级:低年级
使用背景:低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除了学习,孩子能否在学校里愉快生活,能否在学校里吃饱、吃好,也是家长最关心的事。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中宝,家长在孩子们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和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大、最美好的心愿。我们常常碰到有家长把老师“捉”住,对孩子的一切情况都想了如指掌,越详细越好,恨不得把学校中的点点滴滴一字不漏地像放电影那样过一遍。但面对这几十个孩子的家长,老师确实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向每一位家长作详细介绍。为满足大部分家长的“知情欲望”,才出此招。
具体操作:老师把一天或一周的学习情况作一个详细、全面的登记。内容是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听写满分的、背诵过关的、吃饭很好的、作业认真的、发言声音最响亮的、发言欠积极的、作业没完成的等等细小的事情。这其中有值得表扬的、坚持的,也有值得注意、需要改进的,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删项目。值得提醒的是,在记录时,可不用学生的真实姓名,而改用学号登记的方式,以考虑个别被批评孩子的自尊。在最后,老师还可以适时地写上一些针对全体学生的温馨提示,或者老师留言。老师把这样的记录表发给每个孩子,先让孩子把自己的学号圈起来,再交给家长过目,家长有建议的,也可以及时通过纸条把意见写在表上的家长留言栏上。这样的操作,老师可以隔天记录,也可以一周一记录。
一(5)班一周在校情况反馈表
家长朋友们:这是全班小朋友一周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请过目。如果您有意见或建议,请在留言栏里填写,谢谢!(数字是孩子的学号)
操作优点:用这种表格式的联系方式,家长就可以比较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一周的学习、生活情况,老师则可以省去很多逐个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工作量小,操作方便简单、省时、高效、针对性强,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家庭生活记录表
适用年级:三至六年级
使用背景:老师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总能听到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不听话,做作业不认真、不自觉、任性等等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要老师在这方面多关心教育,多唠叨几句。听到这样说的家长多了,我就在想:是不是有很多的孩子是“两面人”呢?就是在家一个样,老师面前一个样?这会不会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呢?这样的现象形成,我想有可能就是习惯的问题。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导致在学校里因为慑于师严而听话,学习自觉;在家里离开了老师的监督变得懒散,学习上不够自觉。或者就是家长的问题,平时由于宠爱,没有规矩,让孩子养成了在家里任性、不听话的毛病。我就思考:有没有很好的途径让孩子养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使孩子做到在家与在学校基本保持一致呢?我想对孩子有了一定的约束,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家庭生活记录制度就这样诞生了。
具体操作:记录什么项目呢?不能一开始就让孩子达到要求,应该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地改掉恶习,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步登天。于是,我把记录内容确定的权利交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商量讨论决定。最后,第一张记录表的内容就在七嘴八舌中成形了:看课外书、体育锻炼、完成家作、收看新闻、做家务、备注(其他有益活动)等项目。操作时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里边打*,或者写上说明即可。我把这个内容设计成统一的表格,让孩子自觉地去做,并让家长监督记录,或者由自己记录,再让家长签名。
操作优点:这样的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打个*就可以了。家长乐意,没有多少牵制,老师每周检查一次,省心,没有多少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我发现了这样的操作有了明显的效果:1、我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自从孩子有了这样一张记录表后,很多事情家长管理方便多了,省力多了,孩子做作业自觉多了。最明显的是,有很多家长说到的做家务事,有表格和没有表格有着相当大明显的变化,端菜、拿筷等简单的家务事几乎是抢着做的,有的家长都有点不适应了。2、作为老师的我,得到了意外的收获。通过对表格填写的了解,老师的谈资多了。平常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可以以此为内容,进行一些亲切、随和的交谈,让孩子觉得老师很了解他,很关心他。比如:孩子的记录中有家长说孩子睡觉的时间有点晚,我就会很漫不经心地与这个孩子闲聊:××同学,这几天你是几点睡觉的?我相信,这样简单的一句问话,绝对可以让这个孩子知道自己的毛病。又如:有个孩子每天都有拉二胡、吹笛子的练习记录,我会很惊叹地与他说:你每天都练,累不累?你真了不起呀!什么时候班级中来露一手。我想,老师短短的几句话,可能会给这个孩子今后的练习增加信心……
操作演变:每个星期,老师都要印一张记录表,也有点麻烦,于是,记录制度的演变方式就产生了:让孩子自己设计记录表。一来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二来也可以培养一下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展示。事实证明,放手让学生去做,孩子们自己设计的表格也很漂亮完整,形式五花八门。能干的孩子还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在电脑上制作了表格。此外,老师还鼓励孩子自己填写家庭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东西,除规定的传统项目外,再自己另加记录项目。这样,令老师眼睛一亮的项目层出不穷:给家长的意见、悄悄话、一天心情回放、读书大概、好句摘录、心灵驿站等。老师还惊喜地发现,他们的记录早已不是表格式的一两句话了,而是整段整段的内心独白。为保存这些美好的记忆,老师可以建议孩子把记录表装订成册,并给其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总之,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家校交流,老师、家长都乐意去做,而高效、便捷的交流方式更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