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条件下促进经典文学阅读模式改革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建构一种“课本剧模式”的经典阅读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将全面阐释此种模式的三个步骤:诠释、演绎与评价,以实例来对模式的运行方法进行说明。
关键词:诠释 演绎 评价
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模式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外国文学史》课堂教学中,构建新的阅读模式,既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便利条件,又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阅读文学经典,这是未来的教学方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实践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这种模式可以简称为“课本剧模式”,由于外国文学史课程的特殊性,有很多经典作品的情节适宜改编成短小精悍的戏剧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挑选和提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情节排演成课本剧,在课堂上演出,之后再组织所有观剧的同学给出评价。让这一动态系统成为学生深入阅读经典、了解经典、评论经典的新途径。这种课堂模式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诠释:解读作品
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比较难以勾起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排练课本剧的模式让学生有动力去阅读经典,因为唯有阅读作品才能挑选出适合改编的情节,做出全新的阐释。这一阅读和选择的过程,即是走进经典、解读经典的过程。
如讲解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可以让学生在小说中挑选一个情节,排演十分钟的课本剧。为了排演的成功,小组同学开始仔细阅读作品,选择适合用短剧表现的章节。有的小组选择的是爱玛和她的情人之一莱昂的相约片段,将两个人相隔数年的两次见面写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变化的小品,这个小品非常突出地暴露出了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以及莱昂由最初的青涩纯情到后来老辣无耻的转变。第一次在永镇相遇的两个人,在貌似心灵相通的对话中,爱玛显露出那种典型文艺女青年的特质,和同样热爱艺术的文艺男青年莱昂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窥见爱玛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也能了解到爱玛出轨的必然性,她的心灵需要情感的滋养,而浪漫的情感,恰恰是她丈夫查理所缺少的。而数年后在大城市的再次相遇,爱玛已经历了一次婚外情的挫折,在情感的空窗期,亟待他人的拯救。在大城市摸爬滚打、历练多时的莱昂这时已成了一个情场高手,没有了当年的含蓄、羞涩和犹豫。他大胆地向爱玛表白爱意,一下子就征服了这个情感饥渴的女人。莱昂前后情绪和状态的不同,呈现在同样一出戏剧中,对比格外鲜明。我们也可以借由爱玛数年间的变化,看到最初心有悸动的爱玛在经历了情感挫折之后,如何变为一种情感饥渴、迫不及待的状态。这个小品挑选了极富表现力的小说情节,通过这样短短的两段对话就可以预见爱玛日后的悲剧命运走向。
在同一部小说中,有的小组同学挑选的则是关于爱玛的另外一个情人罗道尔夫的片段,将小说中爱玛和罗道尔夫情感发展的三段式,用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概括出来:第一个场景是农业博览会,罗道尔夫用甜言蜜语攻占了爱玛空虚的心灵;第二个场景是爱玛等待着与罗道尔夫私奔,但只收到了对方抛弃她的一封信;第三个场景是爱玛在走投无路之下向罗道尔夫借钱,被无情拒绝。三个片段就交代了小说中罗道尔夫的性格:好色、虚伪、冷酷。而爱玛的盲目、冲动和绝望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挑选排演课本剧的题材时,有的小组同学选择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即小说中表现人物的戏剧性心理变化过程的段落:列文邀请奥布朗斯基和一个年轻的贵族青年到他的农庄做客,这个贵族青年很喜欢列文的妻子吉提,天天跟着吉提转,让列文非常生气,想要赶他走。可是后来三个人出去一起打猎的过程中,列文又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觉得对方可爱又风趣,想留他住下来了。但是回到农庄之后,这个小伙子故态复萌,又天天围着吉提转。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列文把小伙子的行李扔上马车,让他搭最早一班火车离开。列文的三阶段变化都是真实可信的,展示出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描写心理的大师对人物心态的精准把握。
二、演绎:深入作品
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照搬情节的水平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挑选出最能表现作品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的片段后,对情节进行整合和再加工,甚至可以对原著情节进行适当改编,加入新的理解和演绎,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认识。
如对莎士比亚经典名剧《哈姆雷特》的改编,因为这部戏剧中有很多内心独白的段落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有的小组同学就写了一个哈姆雷特死后幽灵的独白,对自己的死亡原因做了一个深刻的分析,为何会有如此悲情的一个大结局。在这个幽灵的独白中,哈姆雷特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也真诚地道出了他对于奥菲莉亚之死的愧疚感,这一段以忏悔和醒悟为主的独白,深入分析了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本质上是一篇对于戏剧《哈姆雷特》人物解读的作品。
再如排演易卜生经典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原剧的结局是一声门响,娜拉离家出走了。鲁迅先生有一篇演讲叫《娜拉走后怎样》,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济不独立的娜拉出走后无非两种选择,一是堕落,一是回家。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观点,以鲁迅先生演讲同题写了一个小品,讲娜拉出走后生活艰辛,但是她就如同剧中的林丹太太一样,独立生存,努力找工作,获取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学生对于易卜生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让这出关于女性独立和尊严的戏剧延伸出了新的涵义。
19世纪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以悲剧作为结局,有的小组同学就整合了许多经典小说故事,编排成一出短剧《三个自杀的女人》,让苔丝、爱玛和安娜同时出现。从她们各自对自己悲剧的讲述中去理解情节,同时在三个女性人物的對比中,了解她们悲剧的相同之处,并分析每个悲剧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深入体会每一个文学大师的写作风格以及创作意图。
一种新型模式的改编也常常被学生采用,即将经典中的情节和当代生活的热点事件编排在一起,如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讲述过度的父爱如何成了“变质”的父爱。有学生的小品就将高老头溺爱女儿的情节和2009年发生的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事件放到同一出戏剧中,凸显了如何确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家庭成员到底应该如何相处的小说主题,也引发了学生对作品更为深入地思考。 新媒体的设备和条件便利,使得课本剧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比如课本剧可以拍成简单的微电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把课本剧拍摄完成,在课堂上直接放映。这样就让课本剧的展示变得极为方便,随时可以停止或者重播。由于拍摄不要求一次性完成,让学生有了反复重拍、精益求精的机会,也减少了在课堂上直接面对观众的突兀感。
三、评价:批评作品
无论是采用现场演出还是微电影的形式,表演课本剧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课本剧的改编提出看法,讨论课本剧对小说或者戏剧原著的改编是否合理,是否有创新,这是一个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参与讨论的同学也必须熟读作品原文,才能对改编的小品或者微电影做出有见地的评价,这也是一个促进经典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比如根据小说《红与黑》的情节改编而来的微电影,表现的是小说中的“虚荣之爱”和“精神之爱”,即于连与雷纳尔夫人和与马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前一种爱情热烈单纯,自然发生;后一种爱情则是于连经过一番策划,使用了手段才争取到的。这让学生对两种爱情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发自内心的爱情不需要手段,而处心积虑得来的爱情,终究不能成为心灵的最终归宿。这种对于爱情性质的延伸讨论,就是由课本剧(微电影)对小说中爱情片段的展示引发的,它开拓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理解的深度。再如对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故事改编,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艺术和生活的反比关系”这一命题,探讨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规律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课本剧模式”的三个阶段,从诠释到演绎到评价,是一个动态理解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求参与的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这样他们才能诠释得细致,演绎得创新,批评得深入,让经典阅读变得灵活生动,充满趣味,也让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接受式阅读变为发现式阅读,使得阅读深刻深入,真正成为心灵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丁桂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2]关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12).
[3]孙雪梅.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经典阅读的选择和背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4]郑丽芬.试论当代语境下经典阅读的变迁与传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02).
[5]栾雪梅.“微时代”的经典阅读推广策略[J].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经典文学阅读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7C97)阶段性成果;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全球治理’视域下留学生汉语文化课程设置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8D420)階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茜,女,硕士,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电影文学与教育学;刘娜,女,硕士,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留学生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育与行政管理)(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诠释 演绎 评价
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模式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外国文学史》课堂教学中,构建新的阅读模式,既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便利条件,又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阅读文学经典,这是未来的教学方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实践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这种模式可以简称为“课本剧模式”,由于外国文学史课程的特殊性,有很多经典作品的情节适宜改编成短小精悍的戏剧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挑选和提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情节排演成课本剧,在课堂上演出,之后再组织所有观剧的同学给出评价。让这一动态系统成为学生深入阅读经典、了解经典、评论经典的新途径。这种课堂模式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诠释:解读作品
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比较难以勾起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排练课本剧的模式让学生有动力去阅读经典,因为唯有阅读作品才能挑选出适合改编的情节,做出全新的阐释。这一阅读和选择的过程,即是走进经典、解读经典的过程。
如讲解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可以让学生在小说中挑选一个情节,排演十分钟的课本剧。为了排演的成功,小组同学开始仔细阅读作品,选择适合用短剧表现的章节。有的小组选择的是爱玛和她的情人之一莱昂的相约片段,将两个人相隔数年的两次见面写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变化的小品,这个小品非常突出地暴露出了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以及莱昂由最初的青涩纯情到后来老辣无耻的转变。第一次在永镇相遇的两个人,在貌似心灵相通的对话中,爱玛显露出那种典型文艺女青年的特质,和同样热爱艺术的文艺男青年莱昂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窥见爱玛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也能了解到爱玛出轨的必然性,她的心灵需要情感的滋养,而浪漫的情感,恰恰是她丈夫查理所缺少的。而数年后在大城市的再次相遇,爱玛已经历了一次婚外情的挫折,在情感的空窗期,亟待他人的拯救。在大城市摸爬滚打、历练多时的莱昂这时已成了一个情场高手,没有了当年的含蓄、羞涩和犹豫。他大胆地向爱玛表白爱意,一下子就征服了这个情感饥渴的女人。莱昂前后情绪和状态的不同,呈现在同样一出戏剧中,对比格外鲜明。我们也可以借由爱玛数年间的变化,看到最初心有悸动的爱玛在经历了情感挫折之后,如何变为一种情感饥渴、迫不及待的状态。这个小品挑选了极富表现力的小说情节,通过这样短短的两段对话就可以预见爱玛日后的悲剧命运走向。
在同一部小说中,有的小组同学挑选的则是关于爱玛的另外一个情人罗道尔夫的片段,将小说中爱玛和罗道尔夫情感发展的三段式,用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概括出来:第一个场景是农业博览会,罗道尔夫用甜言蜜语攻占了爱玛空虚的心灵;第二个场景是爱玛等待着与罗道尔夫私奔,但只收到了对方抛弃她的一封信;第三个场景是爱玛在走投无路之下向罗道尔夫借钱,被无情拒绝。三个片段就交代了小说中罗道尔夫的性格:好色、虚伪、冷酷。而爱玛的盲目、冲动和绝望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挑选排演课本剧的题材时,有的小组同学选择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即小说中表现人物的戏剧性心理变化过程的段落:列文邀请奥布朗斯基和一个年轻的贵族青年到他的农庄做客,这个贵族青年很喜欢列文的妻子吉提,天天跟着吉提转,让列文非常生气,想要赶他走。可是后来三个人出去一起打猎的过程中,列文又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觉得对方可爱又风趣,想留他住下来了。但是回到农庄之后,这个小伙子故态复萌,又天天围着吉提转。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列文把小伙子的行李扔上马车,让他搭最早一班火车离开。列文的三阶段变化都是真实可信的,展示出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描写心理的大师对人物心态的精准把握。
二、演绎:深入作品
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照搬情节的水平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挑选出最能表现作品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的片段后,对情节进行整合和再加工,甚至可以对原著情节进行适当改编,加入新的理解和演绎,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认识。
如对莎士比亚经典名剧《哈姆雷特》的改编,因为这部戏剧中有很多内心独白的段落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有的小组同学就写了一个哈姆雷特死后幽灵的独白,对自己的死亡原因做了一个深刻的分析,为何会有如此悲情的一个大结局。在这个幽灵的独白中,哈姆雷特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也真诚地道出了他对于奥菲莉亚之死的愧疚感,这一段以忏悔和醒悟为主的独白,深入分析了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本质上是一篇对于戏剧《哈姆雷特》人物解读的作品。
再如排演易卜生经典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原剧的结局是一声门响,娜拉离家出走了。鲁迅先生有一篇演讲叫《娜拉走后怎样》,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济不独立的娜拉出走后无非两种选择,一是堕落,一是回家。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观点,以鲁迅先生演讲同题写了一个小品,讲娜拉出走后生活艰辛,但是她就如同剧中的林丹太太一样,独立生存,努力找工作,获取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学生对于易卜生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让这出关于女性独立和尊严的戏剧延伸出了新的涵义。
19世纪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以悲剧作为结局,有的小组同学就整合了许多经典小说故事,编排成一出短剧《三个自杀的女人》,让苔丝、爱玛和安娜同时出现。从她们各自对自己悲剧的讲述中去理解情节,同时在三个女性人物的對比中,了解她们悲剧的相同之处,并分析每个悲剧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深入体会每一个文学大师的写作风格以及创作意图。
一种新型模式的改编也常常被学生采用,即将经典中的情节和当代生活的热点事件编排在一起,如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讲述过度的父爱如何成了“变质”的父爱。有学生的小品就将高老头溺爱女儿的情节和2009年发生的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事件放到同一出戏剧中,凸显了如何确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家庭成员到底应该如何相处的小说主题,也引发了学生对作品更为深入地思考。 新媒体的设备和条件便利,使得课本剧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比如课本剧可以拍成简单的微电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把课本剧拍摄完成,在课堂上直接放映。这样就让课本剧的展示变得极为方便,随时可以停止或者重播。由于拍摄不要求一次性完成,让学生有了反复重拍、精益求精的机会,也减少了在课堂上直接面对观众的突兀感。
三、评价:批评作品
无论是采用现场演出还是微电影的形式,表演课本剧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课本剧的改编提出看法,讨论课本剧对小说或者戏剧原著的改编是否合理,是否有创新,这是一个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参与讨论的同学也必须熟读作品原文,才能对改编的小品或者微电影做出有见地的评价,这也是一个促进经典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比如根据小说《红与黑》的情节改编而来的微电影,表现的是小说中的“虚荣之爱”和“精神之爱”,即于连与雷纳尔夫人和与马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前一种爱情热烈单纯,自然发生;后一种爱情则是于连经过一番策划,使用了手段才争取到的。这让学生对两种爱情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发自内心的爱情不需要手段,而处心积虑得来的爱情,终究不能成为心灵的最终归宿。这种对于爱情性质的延伸讨论,就是由课本剧(微电影)对小说中爱情片段的展示引发的,它开拓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理解的深度。再如对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故事改编,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艺术和生活的反比关系”这一命题,探讨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规律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课本剧模式”的三个阶段,从诠释到演绎到评价,是一个动态理解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求参与的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这样他们才能诠释得细致,演绎得创新,批评得深入,让经典阅读变得灵活生动,充满趣味,也让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接受式阅读变为发现式阅读,使得阅读深刻深入,真正成为心灵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丁桂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2]关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12).
[3]孙雪梅.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经典阅读的选择和背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4]郑丽芬.试论当代语境下经典阅读的变迁与传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02).
[5]栾雪梅.“微时代”的经典阅读推广策略[J].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经典文学阅读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7C97)阶段性成果;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全球治理’视域下留学生汉语文化课程设置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8D420)階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茜,女,硕士,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电影文学与教育学;刘娜,女,硕士,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留学生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育与行政管理)(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