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体检报告

来源 :问健康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现代人除了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之外,健康体检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手段,它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和养生的目的。
  可是很多人在体检报告单拿到手之后却犯了难,名目繁多的体检项目、晦涩的专业术语和难以看懂的数据,简直有如“雾里看花”。更重要的是如何对体检查出的常见健康问题进行具体地养生保健。为此,本刊特地采访几位相关权威专家,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
  解读《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从城市发展变化中,我们看到国民身体从消瘦到健壮,营养观念从吃饱到吃好,健身方式从简单到多元,传染病对我们的侵害少了,但是各种慢性病、癌症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近年来,由慈铭体检集团联合中国医师协会HMO、中国医院协会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和人民网、新浪网等40余家机构及媒体单位连续三年发布《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国民健康现状。
  女人
  乳腺增生: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
  北京、上海体检人群阳检发生率数据显示,在被调查女性群体中,乳腺增生位居榜首。20~40年龄组,乳腺增生阳检发生率近60%,较往年有所提高。近年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乳腺增生检出率逐年增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既非肿瘤亦非炎症,但却成为城市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
  【男人】
  脂肪肝:居男性健康问题首位
  体检人群阳检发生率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男性群体中,北京、上海“脂肪肝”居首位。20~40岁年龄组,脂肪肝接近60%。脂肪肝主要是因为饮食不科学、酗酒,以及缺乏运动所导致。城市办公室人员长期伏案不动、应酬多,都是疾病高发根源。专家建议,京沪男人应增加运动来保证热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让自己“动”起来,远离疾病。
  老人
  三高症: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
  《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在对60岁至80岁的老人体检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异常检出率居首位,占66%。其次是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眼底动脉硬化发生率分别为64%和51%,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总发生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群的高发病不仅和老龄退行性变和代谢率下降有关,还与老年人社会交往减少、孤独等负向情绪增多、压力增大、户外活动减少和热量摄入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有关。
  01案例
  乳腺增生
  以前女性的健康观念是停留在“能吃能喝,不痛不痒就是身体好”的认识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强烈,更多女性朋友已经不再认为“不痛不痒”就是健康,相反一旦发觉自己身体微微变化就会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据不完全统计,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宫颈糜烂、阴道炎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病,其中以乳腺增生居首。
  都说女人是一朵娇艳的花朵,需要灌溉和呵护。然而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工作压力加大、生活习惯不规律,多少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此时,健康体检就成了守护“女人花”的最佳选择。在体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情况?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好好爱护、调理自己呢?
  很多女性朋友因为乳房不适、疼痛而就诊,有的甚至已经跑了很多家医院,几乎吃遍了各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但是仍然不见好转或者时好时坏。其实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症状,这可能与女性生育年龄、雌激素含量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乳腺增生表现为经前有乳房胀痛、有时疼痛会波及肩背部。然而经后乳房疼痛逐渐自行缓解,所以这只是生理性的增生,根本无需过分担心。至于病理性的乳腺增生则是乳腺小叶增生过度或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此时需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
  TIPS
  得体衣着,让双乳自由呼吸
  女人最傲人的资本就是坚挺的“小山峰”,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山峰”更加挺拔,不惜勒紧胸部,长期以往的这样下去,造成胸部的血液循环不流畅,就会导致胸部气血瘀滞,最后成了乳腺增生。
  而选择合适的内衣就成了女性爱护双乳最关键的一环,在挑选内衣时,要特别注意的尺寸,合适的尺寸,最好是乳房与内衣之间的距离,能容纳1~2个手指,并且穿起来要感觉很舒适,活动起来自如。
  夜晚不要带着胸罩入睡,夜间是乳房最放松的时间,我们不妨抛开束缚感,让双乳自由呼吸。
  疑惑解答
  Q:乳腺增生症是良性病变,会不会癌变呢?
  A:乳腺增生属良性增生性病变,少部分患者要警惕有恶变的可能,例如囊性增生、非典型性的增生,有癌变的可能。乳癌常常为无意中发现的乳房肿块,逐渐增大,按压不痛,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规整,常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患侧淋巴结可肿大,后期肿块溃破呈菜花样。通常建议一般乳腺增生患者每年体检一次;有明显疼痛的且确诊属于比较严重的乳腺增生症则要定期检查。
  Q:乳腺增生肿块的触感有哪些?
  A:自检乳房时候可以根据肿块的大小来区别乳腺增生的情况:轻度的增生,一般是隐隐约约,似有若无的;比较典型的乳腺增生表现为片状或条索状,甚至是结块状的,其感觉明显比其他组织要硬要厚,有一定的韧度。
  如何自检乳腺增生
  插画/姚曦茵
  近年来乳腺增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自检。乳腺自查应每个月一次,最好选择在月经来潮后的7~10天,此时,乳腺比较松软,无胀痛,容易发现异常。对已停经的妇女可选择每月固定的时间进行自查。
  一看: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突起等。   二触:触诊时手指伸开并拢,用手指指腹侧触摸乳腺,左手查右侧,右手查左侧,可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触摸,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及腋窝部位。
  注意: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如发现乳腺内肿物或出现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中医说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有关,还与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有关。通过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或温补肝肾、调摄冲任等恰当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比较好。
  TIPS
  小小病症需警惕
  乳腺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与病理性增生,其症状一般以胀痛最为多见。生理性增生一般月经前出现乳腺轻度疼痛或胀痛,月经来潮后则明显减轻或消失,不须治疗。
  病理性增生则胀痛或触痛较重,有明显片状、条索状、或结节状等肿块,质地有一定韧度,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通常也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较大较硬,经后较小较软。须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并按时复查。
  王莉 副教授
  每周一下午在青海路岳阳医院设有特需专家门诊。
  乳腺增生与情、气、血、肥有关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而在中医眼中其发病主要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
  情志因素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烦躁易怒,郁怒伤肝,都可导致气机不畅,阻滞于乳房,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而引起乳房胀痛。
  气滞血瘀
  中医有云:“气为血之帅”,这是因为血主要靠气来推动运行,若是气机不畅,进而导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后就造成了乳房疼痛或结块。
  痰湿蕴结
  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肿块。主要高发于肥胖的人群中。
  冲任不调
  中医认为“任主胞胎”、“冲为血海”,冲任二脉充盛调和,可保障女性月经及孕育正常。冲任不调,则可造成月经不调、甚至不孕症等,乳腺增生也与之密切相关。
  乳腺增生青睐哪些女性
  不擅长调节情绪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容易引发焦虑、紧张、抑郁、烦躁、思虑重重等不良情绪,如不能很好调节,很容易引发内分泌失调而导致乳腺增生,因此,往往见到性格内向或脾气火爆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增生症。
  生活习惯不良
  长期熬夜的女性多少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因为睡眠不足是会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从而让乳腺增生乘虚而入。另外,偏爱高热量饮食,油煎油炸食品,荤多素少,以及喜欢束胸,穿过紧的胸衣等都容易诱发乳腺增生。
  缺乏运动
  其实缺乏运动也属于生活习惯不良。都说人爱偷懒,而女性偷懒不爱运动更会给身体带来“危机”。在中医看来,不爱运动会造成气血运行不畅,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营养堆积,势必增加了患乳腺增生的几率。
  其他
  喜欢乱吃补品、乱用成分不明的化妆品有时a候会成为诱发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另外长期服用避孕药、高龄不育、多次流产以及不哺乳女性等也是乳腺增生所亲睐的人群之一。
  食疗
  TIPS
  多运动少生气
  可缓解乳腺增生
  患乳腺增生的女性生活起居还是要格外注意。
  首先,工作中别把弦绷得太紧,要随时为自己减压,随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其次,内分泌不平衡的女性可以通过运动来促进气血循环,例如走路、扩胸运动、上肢多模仿游泳的动作、俯卧撑等方式来使整个胸部的血液加快地动起来,血液畅通了乳腺增生自然不会找上门来!
  乳腺增生患者除了吃药,其实还可通过食疗缓解病情,以下推荐几种食疗的方法,均能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于乳腺小叶增生者。
  老方新用,调理乳腺增生
  中药有调节内分泌、调补气血,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明显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对于治疗乳腺增生,有两款常见的中成药效果还是不错的。
  逍遥散
  主要成分: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等。
  功能及适应证: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治疗乳房作胀、乳腺小叶增生或囊性增生等症。主要表现为两胁作痛、头晕目眩、神疲食少、乳房胀痛,尤以月经前期为甚,
  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舌淡苔薄,脉弦而虚。
  用量:一次1袋(15克)开水冲服,一日两次。忌辛辣、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乳癖消
  主要成分:鹿角、蒲公英、昆布、鸡血藤、三七、海藻、玄参、红花等。
  功能及适应证: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适应于治疗乳癖结块,乳痈初起。常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6片,每日3次。哺乳妇女忌服。
  药食同源,天然调理
  中医认为食物是最天然的养身补品,一些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朋友不妨试试看以下几种食疗,说不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芋头煲
  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具有化痰消结的作用。
  陈皮、橘络、橘核茶
  橘络具有有通络、行气、化痰的作用,可治疗痰滞经络、胸闷、胸痛等症。橘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作用,而陈皮具有行气、健胃、燥湿、化痰功效。
  白慈姑煲汤
  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钾、磷、锌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民间认为白慈姑有散结消包块的作用。
  按摩
  按摩疗法是运用双手,在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从而达到散寒止痛、消积导滞、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人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位女性都应该好好的爱护自己的身体。从中医理论上来说,女性四七28岁时为顶峰, 五七35岁时开始衰老,“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所以女性在20岁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保养,为以后的人生健康做铺垫。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情绪对乳腺增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要保持平和舒畅的情绪;饮食要谷肉果菜均衡搭配,吃饭应有规律;需要有7~9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休息时间,由于子时是阴气旺盛、阳气收敛的最佳时辰,此时进入甜甜的梦乡能最大程度的使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得到恢复,所以夜晚11点之前必须入睡;适当的运动,不提倡剧烈的运动,但要每天坚持运动。运动的目的是鼓舞生机,促进气血的循环只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来调节机能,配合良好的情绪,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就能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工作间隙也能做的保健按摩操
  插画/姚曦茵
  乳腺增生是女性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中医认为,按摩能够疏通乳房经脉,促进经脉的气血及淋巴液循环,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关元、气海
  关元在脐下三寸、气海在脐下1.5寸。整个手掌按在关元和气海上按摩,双手叠加稍稍用力按摩,速度快的话,用一个手掌按摩即可,直到到皮肤发热。
  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只需用手指按柔,持续按摩2~3分钟,对于肝脾肾都是有益处的。
  太冲
  太冲在脚上大拇指和二拇指相连处上面约两指宽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常按此穴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调理气血和内分泌是很有作用的。
  案例2
  脂肪肝
  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其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老龄化、城镇化加剧,人们的饮食习惯不当,不良的生活方式,再加上运动减少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慢性疾病包括超重、高血压、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脂肪肝等,其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这个营养普遍充足的年代,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在我国,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阶层、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达25%。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如需确诊为“脂肪肝”还需要CT平扫,按CT的肝脾比值来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脂肪肝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是个潜移默化的进展过程。脂肪肝若不加控制同样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它的发展过程就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个别患者还可以发生肝癌。脂肪肝的危害并不局限于肝脏本身,它只是代谢综合症中的一个分支,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风险增高,而且脂肪肝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根据报告显示,这位先生已经患上了脂肪肝,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断,定期测量各项指标,积极控制病情。
  如何自检脂肪肝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当前大部分脂肪肝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之前,尽管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症状,可以通过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逆转的,但是往往被忽视,导致了脂肪肝的加重。下面介绍几种脂肪肝常见症状,以便进行自检。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有患脂肪肝的可能。
  恶心、呕吐、腹胀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注意:这些症状并不是脂肪肝所特有的,及早发现这些早期表现不仅对脂肪肝的及早调理意义重大,对于及早发现其他更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更是大有裨益。如果出现了脂肪肝,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及早干预,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大有希望恢复健康。
  坏习惯让脂肪肝越来越青睐中青年
  患有脂肪肝的患者都管不住自己的嘴。晚上的大餐,餐后的甜点、零食,这无疑给夜间工作的肝脏加重了负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皮下脂肪堆积,形成了大量脂肪,如此积压在肝脏上,等同一步步地将肝细胞“逼”到绝境,长此以往就会破坏肝脏功能,诱发脂肪性肝炎。
  脂肪肝发病率,也存在一些特点:在某些职业人群中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TIPS
  身体质量指数BMI
  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的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中国成年人身体指数值:
  轻体重:BMI<18.5
  健康体重: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28  BMI适用于18岁至65岁人士,不适用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人、运动员等
  中医说
  脂肪肝,在中医又叫肝癖。其中医病因病机关乎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痰浊内生,土虚侮木,肝失疏泄,脉络瘀阻。龙华医院肝病专家张玮教授提出“脾虚、痰湿、瘀血”这三个因素是导致脂肪肝发病的主要的病因。   张玮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科主任。
  TIPS
  确诊脂肪肝不可掉以轻心
  根临床发现,有脂肪堆积的肝脏比正常肝脏脆弱,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药物、工业毒物等的伤害,导致肝损伤发生率增高。多种损肝原因合并存在时,肝炎程度加重和肝纤维化进展加速,结果导致肝病相关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一旦确诊脂肪肝,就不可掉以轻心。
  脂肪肝分为两大类型
  即非酒精性脂肪肝(又叫单纯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前者和肥胖、饮食过剩、代谢异常有关,后者和饮酒有关。脂肪肝的高发人群是中青年,但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有研究表明,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
  张玮教授解释,脂肪肝是代谢综合症的一种,发病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包括中年、青年、老年在内的各个年龄段人群都有脂肪肝发生,以往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比较高一点,但是现在就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青年的慢慢多起来,而且在小胖墩中也发现有患脂肪肝的。
  单纯性脂肪肝和体重指数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据调查,在肥胖的人群当中,50%以上患有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0%~90%。
  脂肪肝和代谢综合症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糖尿病的病人当中也有将近48%的人有脂肪肝,反过来50%的脂肪肝患者会出现血糖增高。同时血脂和脂肪肝发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脂肪肝患者当中,70%的患者都会出现血脂增高,但也有30%的脂肪肝患者并不伴有血脂的异常。
  不良生活方式易致脂肪肝
  不合理饮食习惯
  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和脂肪肝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运动太少和饮食过剩有关。不合理饮食以饮食过剩和长期的不合理饮食(如过食高脂高糖油炸的食物)为主。当然,长期饮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而堆积在肝脏,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
  生活压力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脂肪肝,特别是白领阶层和公务员、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首先因为压力大以后,很多人拿吃东西来缓解压力,过多的应酬,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增高,压力大了以后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造成影响,进而诱发脂肪肝的发生。
  熬夜,缺乏运动
  经常熬夜的人也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因为灯光对人的刺激会导致脂肪的堆积,再则熬夜错过了肝脏需要修复的时间,熬夜、吃夜宵则更是助波推澜。还有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运动少了,坐着久了,导致脂肪的分布不合理和脂肪堆积,久而久之也容易诱发脂肪肝。
  保健
  脂肪肝是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后天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肝保健有一个十六字要诀:“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慎用药物。”做到这些,不仅可以拒绝脂肪肝,还可以将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等拒之门外。
  饮食篇
  无论养生还是预防疾病,合理的膳食是关键。预防脂肪肝也不例外,由于脂肪肝和代谢异常有关,与血糖、血脂增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就完全素食,片面地理解只要不饮食糖和脂肪就不会得脂肪肝,相反,完全素食的话会使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脂肪不均衡分布和营养不良加重脂肪肝的程度。荤素搭配是最好的饮食习惯,即使患有脂肪肝,也要合理饮食,建议低脂肪,适量蛋白质,低糖饮食,在维持人体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膳食。
  具体来讲,应该吃一些含纤维量比较多的食物,有利于促进肠子的蠕动,如芹菜、土豆、粗粮等。然而,没鱼鳞的鱼、动物内脏、煎炸食品要忌食,还有就是羊肉、狗肉大热食物要忌食,大闸蟹、甲鱼、黄鳝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尝鲜而已不可过食。荤菜中有鳞的鱼、虾、鸽子、鸭子、蛋类是上好的选择,当然要多食蔬菜(忌食韭菜、韭黄等热性的蔬菜),适量水果,同样忌食热性水果。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则必须戒酒。
  TIPS
  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养肝
  专家还强调,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药物治疗外,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肝护肝最好的办法。
  脂肪肝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纠正营养失衡、戒烟戒酒、坚持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等手段。此外,保持心情要开朗,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也是相当重要的。
  运动篇
  运动是预防脂肪肝的良策。如果没有脂肪肝,饭后散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如果已经发现患有脂肪肝,也可以通过每天45分钟的快走来改善脂肪肝。
  此外可以做做有氧运动,如游泳、打乒乓球等,锻炼时以有氧分解代谢为主,可以抑制甘油三酯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
  过度肥胖的患者锻炼最佳的选择是游泳和骑自行车,应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和负重,避免关节受损。当然运动量要循序渐进,按照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在谷丙转氨酶高于2倍时先应做保肝治疗待肝功恢复再进行运动。
  心理篇
  预防脂肪肝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首先,要在心理上重视脂肪肝,很多时候患上脂肪肝是因为自己不重视,生活比较马虎,没有在发现一些苗头时,如血脂有点不正常,血糖有点不正常,体重明显增加时对自己生活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其次,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得知患有脂肪肝,要积极就医,听从医嘱,乐观地生活。
  食疗
  病从口入,对于脂肪肝这一病种而言,是较为形象的,它确实与日常饮食习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膳食调理是防治脂肪肝的上策,食疗对肝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常见药饮对脂肪肝有良效
  脂肪肝茶饮方
  降脂、降糖、降重、提高免疫、养颜。
  绞股蓝
  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和血,除痰化瘀的功效。
  荷叶
  具有健脾利湿,散瘀止血的功效   雪菊
  具有清肝明目、益肝补阴、美容养颜、润肠安神的功效。
  枸杞
  具有滋肾补肝、润肺明目之功效
  专家建议:可把这四种中草药按1:1:1:1的比例泡水,配合饮食、运动和心理调适。
  脂肪肝患者一日养生食谱总则
  早餐
  鸡蛋 1只(胆固醇明显增高的人可以吃2个蛋白),主食(60克),低脂牛奶或无糖酸奶150~200ml,水果1个(梨、苹果、橙、香蕉等)。
  主食
  馒头,稀饭,面条,面包;血糖增高的患者建议黑面包(2片)
  午餐
  主食100克,荤菜150克(肉类或鱼虾类或禽类),蔬果150克
  晚餐
  荤菜150克(牛肉或鱼虾类),蔬菜150克
  全日烹调用油15克;全日热量1660千卡左右。
  案例3
  三高症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在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代谢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就高达35.7%,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占总死亡人数的27%。
  如今中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在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国家。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
  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而根据调查,大多数老年人主要存在高血脂、高血压、血糖异常等3大类健康问题,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国际上数个研究表明,“三高”的预防干预措施要提前,才能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具体地讲我们应从高血压的前期、糖尿病的前期以及低危人群的高胆固醇血症着手积极行动。懂得这个奥妙,往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因无知而付出高敖的代价。“三高”的预防措施有共性之处也有个性之处。通常先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生活方式改变是共性之处,在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药物干预。
  根据报告显示,这位老先生已经患上了三高症,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断,定期测量各项指标,积极控制“三高”病情。
  预防“三高”要做哪些检查
  人到中老年,身体健康就成了生活中必须重视的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这三高所带来的疾病。对于中老年人每年做体检时,三高相关项目一定要特别注意。
  目前认为人们腹部肥胖和体重指数增高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肥胖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有关。因此,身高体重、体脂肪检测很重要。
  血脂中的密度脂蛋白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血脂方面检查高密度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很是重要的。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需要进行血压、眼底等检查。
  糖尿病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通过血糖,尿糖,酮体等项目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是很重要的。
  TIPS
  你了解三高吗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通常是以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的临界值。因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杀手”。
  高血脂: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
  高血糖: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不适。
  防“三高“要重视体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已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美年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统计,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大约八成患有“三高”。
  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就占总死亡人数的27%。可以说”三高”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的“头号杀手”和最“无声的凶煞”!
  因此,老年人应该定期去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督促自己健康状况,同时还应该控制体重、调整饮食、适度锻炼。而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的不合理、压力的剧增,“三高”的发病率已经开始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不少中青年白领,在体检中发现自身是属于潜在的“三高”人群范围之内。
  中医说
  中医认为“三高”以虚实致病,虚者以内伤为主,有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实者以本虚标实为患,脾肾肺心皆可致病。饮食、七情、劳倦、六淫等皆可为诱因。
  陈兆善
  医学博士
  上海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医师
  中医眼中的“三高”
  高血压:
  实者有因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清窍、痰湿中阻所致,虚者有因气血亏虚、脾失健运、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
  高血糖:
  中医即“消渴”。其病因复杂: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都可导致消渴。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病机主要在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高血脂:
  根据程度不同,高血脂的症状也表现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表现出肝胆湿热、脾虚痰阻、气虚血瘀等症状。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三高"
  肥胖超重者
  体重越重,患“三高”的危险性就越大。肥胖者中50%患有“三高”。这类人血管和脏器脂肪堆积,易加重心脏负担,影响人体分泌和代谢功能,使血管堵塞。   压力大者
  职场人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作息缺乏规律,睡眠时间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各种代谢异常的发生。
  抽烟喝酒者
  现代人酗酒、抽烟者较多,是血压增高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发现,一些“酒文化”盛行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
  运动少抵抗力差者
  现在以车代步情况增多,积极运动越来越少,能量不消耗,体质下降,抵御疾病能力也变弱,使血压、血糖调节能力不足,血脂代谢变弱,出现“三高”。
  食疗
  三高人群的饮食宜低盐、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以及多纤维素、维生素饮食。根据中医辨证施治,三高人群以平肝、养阴、益肾、活血的食疗方法为宜。
  高血脂膳食调理要点
  高血脂患者应严格限制摄入富含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不能超过50克,瘦肉在100 ~150克之间,喝脱脂牛奶为宜。
  每天的烹调油为2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等。
  适量选用有助于降血脂的食物,如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类、以及富含植物固醇的豆制品、富含粗纤维的菌藻类食物等。如胡桃肉、芦笋、香菇、大蒜、洋葱等。
  高血糖人群饮食要点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全天热能消耗情况,控制好每日摄入的食物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不能喝酒水饮料。
  可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如玉米、小米、麦麸、薏苡仁等谷物与粗粮。
  少吃稀饭,因为稀饭易消化难定量,餐后血糖很容易升高。
  忌食含糖食品,如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等。
  多吃有助于降糖的蔬菜,如芹菜、黄瓜、番茄、白萝卜、绿豆芽、苦瓜、青菜等。
  多吃菌藻类食物,如香菇、草菇、金针菇、海带、紫菜等。
  高血压膳食调理要点
  食疗是最无害的调养方式,一些患有三高症的朋友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注意以下几点,慢慢地让自己一步步远离三高。
  限盐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食盐不宜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可多吃能帮助降血压的高钙、高钾食物,如绿叶菜、鲜奶、玉米、菠菜、香蕉、豆类制品等。
  降压蔬菜
  荠菜可扩张血管而降血压;芹菜或鲜芹菜汁含芹菜素,均有降压作用;肉桂能扩张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压;莲子芯含甲基莲心碱能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有明显降压作用。
  降压水果
  白果含银杏二酚能降低血压;佛手含香柑内脂可降血压;柿子富含鞣质能抑制血管紧张肽转化酶的活性而降血压。猕猴桃可降血脂、血压;酸枣肉浸膏及果肉能张血管而降低血压。
  运动
  “三高”人群的运动也各有侧重:想通过锻炼减肥降血脂的人,一天内要保证足够的运动量,保证消耗大于摄入。高血压的锻炼方式切忌“紧张”式的运动,避免对抗性,不拼胜负,悠闲散步即可。
  有氧运动为原则
  “三高”人群的运动类型选择要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要避免在运动中做推、拉、举之类的静力性力量练习或憋气练习。应该选择那些有全身性的、有节奏的、容易放松、便于全面监视的项目。
  有条件的可利用活动跑道、自行车功率计等进行运动。较适合高血压病康复的运动种类和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郊游、垂钓等。
  气功
  以放松功较好,也可酌用站桩功、强壮功和动功等。要求配合意念和简单的动作。意念的部位宜低于心脏位置,如丹田、涌泉穴等。要适当延长呼气,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动作宜采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紧,有张有弛的上下肢及躯干的交替和联合运动,切忌持续性紧张的长时间等长收缩运动。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钟。
  太极拳
  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活动,思绪宁静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一个“松”字,肌肉放松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血压下降。此外,打太极拳时要用意念引导动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静,这有助于消除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激动、神经敏感等症状。
  步行
  步行可按每分钟70~90步开始,约每小时步行3~4km的速度,持续10分钟。主要适用于无运动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一种适应性锻炼过程。以后可逐渐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可应用医疗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
  健身跑
  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运动的频度可根据个人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程度,采用每周三次或隔日一次,或每周五次等不同的间隔周期。每次运动总量不可过大,运动后第二天应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若运动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为妥。
其他文献
中药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因此中医食疗是中医的瑰宝。糖尿病中医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在于比例平衡、性味辨证、食量有度。其膳食平衡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医膳食平衡观  1.《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通过养、助、益、充,从宏观上阐述了各类食物之间的比例要平衡。  2.中医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认为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去寒,但易伤阴,强调寒凉温热阴阳
期刊
地球表面的70%和人体成分的70%,都是由水组成的。可见,水对生命、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或许我们潜意识里都认为喝水是件很简单的事,拿起杯子“咕嘟咕嘟”一杯水下肚不就完了吗。殊不知,简单的喝水其实“步步惊心”,不妨对照下文测一测,你是否也躺着中枪了?  雷区一:饮水机从来不洗  桶装水和饮水机无论在家庭还是办公、公共场所都已非常普遍,但很多日常用的饮水机自从放在那儿就再也没“洗过澡”。据国家环境卫生监
期刊
各式各样的瓶装饮料和矿泉水、桶装方便面、即冲式奶茶……食品中的塑料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当人们在享受着速食的便利时,却也为谈“塑”色变的恐慌心态纠结不已。  日前,微博上爆出的一则新闻“24岁黑龙江女大学生连吃一个月方便面患胃癌”的消息仍旧让我们震惊不已。塑料包装真的如此“恐怖”吗?  桶装面内壁涂层相对安全  对于“每天方便面就会致癌”的观点,厉曙光教授并不赞同。在他看来,胃癌的发生有很多
期刊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肌体经络疏通,气血调达,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阴阳失衡。  经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
期刊
人的一生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促进身体、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适宜的枕头不仅有助于促进和改善睡眠,更有利于保护颈部和大脑,延缓颈椎病的发生,避免出现头晕、耳鸣、脑鸣、恶心、上肢麻木、以及由于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部诸多病变。  从解剖学上来看,人的脊椎有四个生理弯曲,颈部七个椎体排列成轻微的弧形向前凸出,颈椎的生理前凸是维持椎管内外平衡的基本条件。因此,睡
期刊
“夏日炎炎似火烧”,又到了不少人享受冰激凌、冰镇饮料的时节。而对于那些平时就不爱喝牛奶、豆浆的孩子来说,更有了一个能够放手“贪杯”碳酸饮料的绝好借口。  碳酸饮料仅能补充能量  所谓‘碳酸饮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汽水。市面上的碳酸饮料大致包括可乐、柠檬汽水、橘子汽水以及各种各样的果味饮料。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白糖、碳酸水、香精、人工色素、防腐剂等,有些还含有咖啡因。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除了糖类能给
期刊
“肥胖有害健康”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正当大多数人都在为减肥奔忙时,“低碳减肥法”应运而生,一时间成了大都会女性的宠儿。然后,不少人却把所谓的绿色“低碳减肥法”简单地误以为是“少吃饭,多吃菜”,甚至是不吃饭。  多数人误读低碳减肥法  25岁的白领沈小姐1个月前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网上疯传的所谓“低碳减肥法”,即少吃米饭,纯粹靠吃零食和蔬果果腹。1个月“试水”后,她感觉效果真的很不错,果真瘦了4斤。于是
期刊
访台湾“优人神鼓”剧团创办者、艺术总监刘若瑀  “在热闹繁华的台北城郊另辟一方宁静,坐拥山林的‘优人神鼓’在木栅老泉里山上创立。每天,团员需要接受结合东方传统武术、击鼓、中医太极导引等元素以静坐、苦行为表演质地的肢体训练法’……  和“精神内守”同源的  感官记忆训练  刘若瑀原名“刘静敏”,出生在新竹眷村,父亲是村长,上头还有三个“很淑女”的姐姐和一个哥哥,哥哥整天往外跑,而自己就像个假小子被放
期刊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以及在其他季节,受凉后容易发作或使病情反复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  这些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如果在此时使用合理的“夏治”法,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抵抗力增强,可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  中医“天人合一”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中就有“智者之养
期刊
文小平  世界药膳协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教授  近两年,随着中医养生热的浪潮席卷白领阶层,办公室一族开始迷上了中药零食。  所谓中药零食,即是指那些含有中药成分的零食,其中的中药成分是卫生部门批准的药食同源的可添加物质。不过,盲目食用反受其累。  专家表示,对于这些中药零食,必须认真加以区别,谨慎食用。而且,有些人是不宜食用中药零食的。  薄荷糖  正宗的薄荷糖里含有少量的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