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老去的饭盒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盒是我早年间的老朋友,原以为它早已归于历史的陈腐,却不承想它仍然活跃在校园里,只是换了件马甲。
   女儿读高三了,平日里衣食起居都是妻子在操持着。这天,我一时心血来潮,自告奋勇去接女儿回家吃午饭。因路上堵车,当我气喘吁吁跑到教室门口时,已是十二点半了。教室里,一些同学已从学校食堂打了饭菜,在座位上一边眼睛不离书本,一边嘴里细嚼慢咽,一丝打闹声也没有。而就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一位母亲模样的中年妇女,双手捧着一只盒子,怜爱地瞅着女儿一口一匙。这只非碗非盆的物件是什么?可不就是换了新装的饭盒嘛。不经意间遇见老朋友,只一眼,便磁石似的吸住了我的目光,吸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我很早以前就有过一只饭盒的,长方形,铝质的,铝质的盒身,铝质的盖,那时我尚在读小学。我原本是没有饭盒的,因为我娘认为我根本就没这个必要,纯粹是“作骚”。我娘虽不识字,但她的判断力是很有准头的。我家离村小并不远,即使一步两回头,也只要半个钟头。我纠缠于一只饭盒,内心里还真不是为了路上节省时间多读几句书。我羡慕那些用饭盒带饭到学校的同学,因为饭盒似乎给了他们更多的便利与乐趣。比如,吃饭时,他们彼此互相夹菜,每人无形中多吃了好几样菜;再比如,我们留堂饿饭时,只要老师一出教室门,他们便可以迅速打开饭盒扒拉几口,可以堂而皇之地免了中午回家做家务的烦恼。
   或许是我一天到晚在娘面前一副哭腔,惹娘烦了,一次赶墟,我娘给我带回了一只新饭盒。第一次带饭盒去学校时,我早早地就起了床,装了一盒热饭,压实;在饭盒的一个角落里铺了一层菜,再压实。饭盒放在课桌抽屉里,怕它飞了似的,隔几分钟,我就要用手摸摸它还在不在。每个课间,我更是忍不住时不时端出来,偷偷吃几匙。结果,好不容易挨到放学的钟声,饭盒里却没剩几匙了。那天,肚子“咕咕”了一个下午。
   其实,同样是饭盒,还是有区别的。山里的同学,星期六下午進山,星期一早晨下山,他们大多借住在山下的亲戚家。他们的菜是用玻璃瓶装着的。他们的饭盒,虽然与我的一样,但他们是用饭盒装了米,淘洗后放进教工食堂的蒸笼里。尤其是菜,往往是老三样:酸菜、黄豆、萝卜干儿,偶尔可见咸蛋、腊肉、小鱼干儿、晒米粉肉等,一吃就是一个星期。而我们山下的则是早上家里炒什么就带什么。饭盒,春秋两季尚好,冷热适中;夏季,中午打开往往有一股馊味;冬季,则冷得塞牙。有胆大些的同学,冬季便也将饭盒如山里同学那般放进教工食堂的蒸笼里。不过,这似乎也有些风险,某日一位女同学于放学的钟声响起后去教工食堂的蒸笼里端了饭盒,打开后却哭了:“谁偷吃了我的菜?!”老师闻讯而来,那位女同学边哭边诉说:“老师,我早上带了好大一块肉冻的,现在冇看到了!”
   因为有了饭盒,我们午间的生活便如假日般生动,在操场上撒欢,在池塘里打水仗,甚而钻进人家的果园菜园摘个梨子,顺条黄瓜什么的。如果下午是体育课或劳动课什么的,我们三五同学往往更要溜到岸上的水渠或坡下的小江里,捉螃蟹,抓小鱼,抓泥鳅。舀些水,用饭盒装了,先当作玩具,待傍晚放学后带回家,辣椒炒了,下饭。
   而今,这位母亲双手捧着的饭盒,外壳是塑料的,内胆是保温的,下面装饭,上面盛汤菜,拧紧后,严丝合缝,还有精巧的提手。只是,曾经,我们是自己拿进学校的,而今天却是母亲提进校园的。
   饭盒居然可以助力高考,这倒是我不成想到的。高考是当下相对而言最公平也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虽说,如今考上大学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相反,考不上倒有些稀奇了。但是,如要考上个名校,如211、985什么的,却也并非易事。很多同学为了能上个理想的大学,恨不能将睡觉的时间也给省了。高三生活,虽然没有网上一些人描写的那么夸张,那么恐怖,但那份紧张,那份焦虑,却无疑是结结实实的。尤其是家长们,更是提心吊胆地数着日子。
   这位母亲提着饭盒来到校园,来到女儿的身边。我想,既有可能是为了女儿可以节省路上的时间,也有可能是担心学校的饭菜不合女儿的胃口,更有可能仅仅只是一种母爱的传导。
其他文献
过日子,中国人都喜欢讲究运气。一直以来,我的父亲就是个财运极差的人。   记得小时候,做木匠的他仗着木匠这个在农村很吃香的行业,带着我们一家人省吃俭用,也勉强存了一些钱。有一年,盖了一个假楼房(因为经费问题,第二层的房子没有全部做齐),我们五个人挤着住也还行。我们姐弟三个心里想着,如果能像邻居家买台“韶峰”牌黑白小电视机看看也是好的。“知子莫若父”,父亲自然知道我们的心思,他跟我们许诺,第二年的
期刊
从湖河走村道往返到吉河,都要经过毛家山。   毛家山的名字好记,总会让人把这山和伟人联想在一起,不过,这个山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山上没有姓毛的人家,也许最初的时候有姓毛的人户,不知何年何月搬走了。   每次车过山顶,我对同行的人说:“这儿有棵爱情树,下去看看吧。”于是,感興趣的,无意趣的,见我热情,都下车去看树,看一番,问一番,拍一番,感叹一番,然后又继续赶路。   这一次过毛家山,是一车采访
期刊
那天,我们一行人去碎虎家时,他不在。   这次,是我第几次去碎虎家,已记不清了。对他家,我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以前下乡时,我们常去他家嘘寒问暖、慰问、走访调查。但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也有近一年没去他家了。这次到他家,他家完全变了,变得不仅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甚至还有点陌生起来。如今,他家的院子全都用水泥打了,听村上的李书记说,这是村民帮着打的。就连厕所都是新盖的,并且上面还架着一个太阳能。院墙也全部用
期刊
母亲急匆匆地打来电话:“快……快回家,你父亲又犯病了……”电话里传来母亲急促的声音。   我丢下钢笔,一路疯跑。   等赶到医院,父亲已经从抢救室出来了。大夫告诉我,父亲是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看着病床上干瘪皱巴、鼻上插着氧气、身上布满了监测仪管线的父亲,我甚感生命的脆弱,但是又心存感激,因为许多人感慨: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无,已剩归途。即使我们的父亲老弱病残,但只要看
期刊
小时候,只听说温州城底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至温州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温瑞塘河。塘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各种各样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客船、货船都有。家乡的砖瓦运往温州,一次性量不是很多的话,一般用“河箱”(仙岩方言,一种木船)和水泥船。一次性量很多的话,则要启用大家伙,我们叫“土驳”(一種木头制成的大船,一般载重量大约5吨左右),要四五只、五六只连接在一起,一只拖一只,最前面的是动力船
期刊
借一副匍匐的身姿,借一双眼睛,看见铜绿。不要以霜的冷静,带我回去,我的行头格格不入。最是綠涛掩映的枯涸,与谁相濡以沫?  取景框中,岸渐行渐远,婴儿车上,地平线在等待朝阳和黄昏,此时却当正午。静谧的多伦路倏然走上危险栈道,风景一幕一幕通过,脚抵大地的支柱正生着铜绿。
期刊
生活在小城镇里,总是常常想起记忆中的那些树。   树,应是村庄的灵魂吧。房前屋后,沟畔塘边,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绿意盎然地屹立着。春来繁花满树,秋至硕果累累,有了它们的点缀,贫穷的村庄才显得如此美丽和温馨。   枣树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张扬,不喧哗,默默站在院子的东南角,米色的花朵静静地散发甜甜的幽香。上中学时读苏轼的那句“簌簌衣巾落枣花”,脑子里跳出的就是记忆中这棵枣树。麦收时节,往田里送
期刊
如若一个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圆,都只是从起点回到终点,那么,我是否可以奢望,在那个点上总有暖日照耀,得以让生命在阳光下起止——这样想时,我三十八岁、一米七高、七十公斤的身躯正陷在南窗下的竹藤椅中,兀自啜饮一杯满五年的福鼎寿眉白茶,暮春的朝阳像群新生的蜻蜓,无数的羽翼穿过南窗在我的杯中液态飞舞、荡漾、涌流,却仍止不住想起阮籍《咏怀》中的两句:“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我一直偏执地
期刊
我是极不愿意去车站送别的,受不了那离别的气氛,如秋风吹落叶,簌簌,荒凉寂寥,好像随时催发泪腺。然而,弟弟客居他乡,中秋短暂的相聚之后面临着长久的分别,不得不送弟弟到车站。   一路无语,从反光镜中看,弟弟脸色凝重,母亲伤感的叹息沉重冗长,就连一向活泼的侄女墩墩,也一改往日的明朗,打蔫地靠在弟弟身边。   车很快到达动车站,母亲叮嘱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说:“行了,进去吧,只
期刊
我翻开一本旧杂志,是1996年第3期《青春岁月》,其中一页最下面两行,发表了我的一句青春寄语:“面对已往无返的多情季节,我无怨无悔,但不等于无憾无伤。曾经这样想,在那些孤独的日子里,被一个人深深地爱着,是多么的幸福……”   我已回忆不到那两行文字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我是在遇到吴女士后,又一次回味起那些青春花季的往事。每个人在青春岁月里难免会有很多荒唐事,或美好幸福、或伤感惋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