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温州大学“3 1”中泰合作項目,讨论了中外合作办学关键影响因素:项目本身的质量;大学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的赞成和支持;双方教师参与程度;合作项目所处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阶段特点。并提出了加快中外合作项目办学进程的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项目;因素
  一、 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也是提升高校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在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榜上,上海软科首次增加了“高校国际化”这一新评价维度,引入了留学生比例指标,以考量内地各个大学的国际声誉,以及提供国际化教育环境的能力。暂且不论排名的科学性,但至少流露出一个信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正备受重视,其对于高校的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是大势所趋,中外合作办学有多种形式,最重要一种形式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近年来,高校之间的合作项目数量上不断增多,合作内容上日趋丰富,管理模式多有创新。据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我省目前共有125个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博士研究生层次教育共有3个合作项目,占2.4%;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中外合作项目为18个,占14.4%;本科层次有42个,占33.6%;专科层次为62个,占49.6%。建立合作的海外院校主要分布于以下国家:澳大利亚,合作项目数占总量32.69%,其次为美国21.15%,之后分别是丹麦10.26%、德国8.33%、俄罗斯4.49%,多为高等教育强国。由此可见,浙江省的中外高校合作项目合作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占较大比例。在公布的数据中,还忽略了另两种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海外高校的留学生来华求学;国内的大学在海外设立以招收国际人士为主的分校。如果将这两类合作项目加上,总体项目数量将会更多。
  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中,目前有以下几种办学方式:“嫁接式”——保留双方各自课程特点,通过课程互相评估,承认对方学校颁发的学位和毕业证书;“融合式”——将双方的课程体系和教师教育资源有机融合一体;“松散式”——以教师短期讲学或者学生出国短期学习与实习为主要形式;“学院 公司式”——利用教育机构进行联合办学形式。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模式上基本遵循“X Y”两校合作教育这一模式。其中,X和Y分别代表在两国两校学习的年限,如温州大学(简称“温大”)与泰国东方大学(简称“东大”)开展的“3 1”联合办学模式:即在本国学习两年的汉语专业,随后一年在温大继续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回泰进行毕业实习及完成论文。在浙江省内,不少合作项目是“2 2”或者“4 1”培养模式,大体而言,“3 1”培养模式较为普遍。不同的培养模式,有着较为一致的培养目的,即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专业知识 国际视野 通晓全球规则。
  二、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3 1”中泰合作办学模式分析
  温州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的“3 1”办学模式,以中国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泰国学生为目标进行的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将人才培养放在面向中国、泰国实际市场需求进行定位,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懂得国际竞争规则的贸易人才、精通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实用人才。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目前已进行了5届。该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 师资融合化程度高
  除了常见的中外合作的传统做法,如学分互换、国外资源引进等,该模式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泰国学生在本国学习专业的前两年,该校中文系充分利用了双方建立的孔子学院的优势,请汉办公派教师进行若干门专业的课程教学,达到了优秀外教师资的使用;其次,温大教师在这个项目中,已不仅仅处于“3 1”中的“1”的位置,而是在一开始就介入了该培养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以及泰国教学方式,为该项目在中国的“1”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次,在实行“1”的过程中,也邀请泰方教师来温大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业检查和讲学,双方教师在该项目中建立了长久良好的关系,这也成为项目继续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 课程内容与体系相互贯通
  该项目的学生单独建班制,是在泰国高考被录取之后,建成的“3 1”特殊班。之所以特殊,在于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两校共同制定,课程内容与在泰的普通中文系有所不同,课程内容中不仅增加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还专门开设了面向中国游客、客户的《旅游汉语》《酒店汉语》《商务谈判》《商务信函写作》等课程,且这些课程规定在中国由中国教师进行讲学。其培养非常明确,就是为当地培养合格的通晓中国文化的专业人才。为了确保课程内容与体系的一体化,也为了保证学时数量与教学质量,双方都调整了入学时间和排课时间。
  (三) “3 1”项目模式已初见成效
  该模式实行了5年,毕业生150余名,已日渐凸显其优势,在“国际化视野”“语言能力”培养两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一是学生就业渠道扩大,学生展现了较强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二是该项目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助推了专业建设。在该项目落地之前,留学生师资队伍处于松散、教学不规范的阶段,在该项目成班制平移之后,项目的系统性、同步性要求多学科师资的有机整合,并要求一线教师们迅速掌握大量经贸、旅游、酒店业知识,在此机遇下,师资队伍得到了结构性优化,整体趋于稳定,并发展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
  三、 合作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项目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重点,对于汉语专业的中外合作项目,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多从语言教学、教学管理等视角切入,忽视了作为一个项目本身具有的项目属性、项目控制和项目过程管理,这些将为我们提供研究中外合作项目的新视角。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采用各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策略,加拿大学者J.Knight将这些策略主要分为项目策略和组织策略。J.Knight(1994)明确将“过程化”引入了国际化策略的研究领域,强调在合作项目实施中组织层面的程序与结构,被广泛借鉴和应用。之后的迪特威将J.Knight的过程化理论和文德(Wende)提出的三要素国际化模式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国际化循环策略模式图。综合几位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项目策略主要包括:(1)科研、教育有关的活动。比如双方高校科研合作、办学项目合作的开展;(2)国际教育合作、课外活动与服务等。如各类夏令营、游学班的开展;(3)课程创新。如对涉及项目的教师、职员、学生进行的跨文化培训项目等;(4)学校之外的活动,比如学校与留学机构、区域研究中心等的互动。
  而组织策略则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大学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的赞成和支持;(2)教师和职员中大多数重要成员的支持和参与;(3)设立国际化办公室提供咨询、协调、日常事务管理及通讯支持;(4)来自校内外的足够的经费保证;(5)制定各种相关的政策;(6)建立正式的通讯渠道以更有效地使利用资源;(7)提供合作机会和保证机会的公开公平;(8)制定年度计划、预算和評估程序。
  基于理论基础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以下几大因素进行分析,考察了“3 1”联合培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泰合作项目。
  (一) 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合作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
  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性因素,对双方大学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有着重要影响力。
  项目质量的评估、学生满意度是中外合作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对于项目的评价直接影响着项目口碑,尤其是泰国的大学学长们往往还充当着学弟学妹们专业指导的角色,其对该项目的评价,尤为重要。
  我们对该项目的毕业学生进行了就业情况的调研,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就业情况如下:10%选择了继续深造,在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就读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贸易等专业,且进修人数逐年增加,就读知名大学的比例逐年增高。约40%学生选择了大型中资企业、台资企业进行工作,如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泰国总部从事秘书工作,或从事中国企业的翻译、外贸等技术性工作;约20%学生看准中国的旅游、求学市场,自行开办了旅行社、民宿,成为持证导游、成立留学中介公司。
  总体而言,学生较为满意现在的就业状况,认为来中国留学最大的收获是开拓了国际视野,认识了互联网的中国经济。
  “我在泰国上学的时候,专业成绩比较差,因此我希望通过留学中国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汉语似乎在不经意间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自己毕业后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我现在早就过了HSK6级,目前做中国公司在泰的采购,积累经验后,自己单干。这种事情我以前不曾想过,在中国的一年让我了解到一切都有可能。”(受访者周同学)
  (二) 大学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的赞成和支持是次决定因素
  大学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的赞成和支持,这是中外合作项目能否快速发展的次决定因素。自温州大学与东方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第一年,两校高层都意识到这是拓展高校国际化视野的优良契机,在双方的努力下,共同签署了联合培养“3 1”专业学生。该项目自签订协议后,泰方在同一年就将此项目列入高考填报的专业中,以进行特殊班招生。同时,两校对于首批学生的学费、学时、住宿等细致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制定的政策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展。在此过程中,大学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的赞成和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国际地位崛起,中文市场日趋扩大的大背景下,双方高校将孔子学院、东方大学教学资源与大学国际化发展目标结合考虑,通过该合作项目的实施,达到教育资源互补共享,特色学科扩大优势等目的。
  当然,这一决定性因素还体现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之中,影响着具体事项,如合作项目奖学金分配、生源数量、项目负责人员安排等。该项目在顺利运行3年之后,2016年停止招生,2017年则又恢复。中止原因较为复杂,可能存在着学制不同步、生源数量不够、合作学院改制等问题。通过多个访谈,我们认为该项目中止与董事会和主要行政官员的意图有着密切关系,双方院校在2015年和2016年都同时经历了较为频繁的主要行政官员人事变动,双方在合作项目的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更改了之前的招生政策,则直接导致了该项目生源数的萎缩,再加上其他的外加因素,该项目从鼎盛时期直接步入停止阶段。而让项目起死回生的却仍是这一决定因素,双方合作的孔子学院在两校沟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在新一轮主要行政人员变动之后,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更改了一些合作内容,但确保了项目的继续开展。
  (三) 双方教师参与程度是项目顺利发展的保证性因素
  双方教师参与程度是保证性因素,这里指的教师包含专业教师以及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参与者越多,参与程度越高,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发展。教师的参与程度取决于两点,一是教师对于该项目的认可度,认可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高;第二,与项目有着直接关系的教师,参与度最高,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参与程度最低。我们设计了一份教职员工对于项目认可度的问卷,双方教师、行政人员共有38人参与填写,收回有效问卷38份。我们将评价项目分成三类,每类分成3-4条评价标准,将每条选择的人数和总人数进行百分比,得到如下数据:
  此表可以看出,教师最认可的是该项目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88%的教师认为学生综合能力高于期望值,其次较为认可的是自身成长这一项,教师在这个国际合作项目中,获益最大的是自我教学科研经验的积累,其次是出国进修机会的增加,再次是两校学术资源共享的认同度,排名最后的是物质回报,可见一个项目的实施对于参与教师而言,提供完善其学术道路的途径是最被认可的。   (四)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身的阶段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身的阶段特点,也是影响因素之一。Rudzki(1995)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分为反应型过程模式和主动型过程模式,反应型过程阶段包含五个阶段:接触(教学科研人员与另一国的同行建立联系,课程的发展,有限的人员流动,联系缺少清晰的目的和可持续方案);形成(机构间签订协议,建立正式联系);中心控制(国际化活动增多,管理控制增强);冲突(职员和管理层在组织方面的冲突导致职员对项目良好发展愿景的减退,活动有可能减少,职员不再抱有幻想);成熟或者终止。
  主动型模式也包括五个阶段:分析(国际化意识、组织的短期及中长期目标战略分析、教职工培训与讨论、SWOT分析等);选择(基于组织和教职工利益综合考虑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评估指标;资源配置;机构联系);实施;反思;重構。
  已运行四年的中泰“3 1”项目,起源于反应型模式,已历经接触、形成、控制、冲突终止这五个阶段,这是一个完整的发展周期,而周期的结束则演变成绝对终止,或者转入第二个发展周期,也就是主动性模式。此项目恰好处于主动性模式的分析、选择阶段,此阶段受到双方国际化意识、双方短期及中长期目标战略影响。
  1. 办学主体的国际化意识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国际化作为办学目标与特色之一,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已变得相当突出,大学要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也要不断借鉴学习他国的经验,如果在当代,高校之间没有国际间的合作,高等教育不仅很难存在,而且也难于发展。因此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组织策略和活动策略,来保证教育合作的顺利进行。这一案例中的两所高校都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资源,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并将国际化纳入教学、科研等整个管理和教学的过程当中,校和院两个层面同时对该项目实施监控与管理。同时,在管理环节中,双方高级管理层发挥了参与者的主体意识。
  2. 两校短期及中长期目标战略
  两校的发展目标在短期或者长期的办学中是否基本一致,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一项风险因素。以中泰“3 1”合作项目为例,两校都非常重视教育国际化的开展,在短期内,都将对方的优势学科纳入到本校的发展战略中,以期建立多学科,跨专业领域的合作。而长期目标战略的制定则要基于短期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完成了合作办学共同发展的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四、 加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程的建议及对策
  (一) 加强宏观指导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合作项目以“引进来”模式为主,双方高校的决策者在中外合作项目是否引进、怎么引进,如何对接本校发展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决策权和发言权。而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没有明显资源优势,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开展优秀中外合作项目的重要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与潜在的国家加强外交和文化关系,既为我国高校走出去搭建平台,又为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好铺垫,在保证高校合作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创设各级各类奖学金,吸引优秀国外人才在中国发挥所长。尤其是温州,作为一个二三线城市,对海外优秀人员缺乏一定吸引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借力于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二) 完善中外合作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质量管理有三种:政府承担监管责任、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以及跨境教育评估和认证。但这几种质量管理方式都是大而泛的,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其标准不一定适合。一个项目质量是否可行,最终还是要根据教学质量来说话,建议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分为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条件保证、教学管理组织以及教学质量评价四个维度的指标。
  (三) 构建面向类似国家的可复制合作办学模式
  现有的办学项目一般都是一对一,两所高校的某个专业进行的项目合作,招生对象也仅限于某一国的学生,长此以往,不能体现国际高等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可以考虑在实施“3 1”模式后,专门面向东南亚、欧洲的汉语专业留学生前来就读,整合学校专业、课程和师资等资源,形成除了汉语专业之外的本科专业教学,学生可以拿双学位,国际化课程得到开发,以这种新模式来运行可以直接为我校的人才战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国际教育与交流领域中形成坚固的校友群。
  参考文献:
  [1]搜狐公众平台.上海软科公布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500强[EB/OL].(2017-02-27).http://mt.sohu.com/learning/p/127316397_383014.
  [2]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信息一览表[EB/OL].(2017-02-24).http://www.zjedu.gov.cn/news/148731509427124196.html.
  [3]局毅,程刚.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24-26.
  [4]黄道平,方爱国,徐芳.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及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报,2007(30):55-57.
  [5]Jane K.night.Internationalization:Elements and Check points.CBIE Research,1994:1-15.
  [6]Marijk C.vander Wende.From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1996.
  [7]金帷.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进展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3(7):74.
  [8]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61.
  [9]Romuald E. J. Rudzki.The application of a strategic management model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igh Education,June.1995,Volume 29,Issue4:421-441.
  [10]鄢晓.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动因分析和对策建议[J].高校教育管理,2016(3):66-69.
  [11]徐戈,贺彩虹.高校中外办学专业英语(ESP)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2016(11):11-12.
  作者简介:郑婷,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2017年课程改革进入新的时期,考试大纲进行了调整。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满分150分。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注重基础,科学规范,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试题试卷所使用的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体现了理性思考,重在对学生思维、核心素养的考查,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了良好的导向,同时也使得高考能够平稳过渡。  关键词
摘 要:现如今,小学生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体,加强博物馆对小学生的教育成为国际共识。革命战争纪念馆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对树立小学生爱国主义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说明了加强革命战争纪念馆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并以“九·一八”历史纪念馆为例,说明纪念馆对于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陈列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革命战争纪念馆;小学生;“九·一八”历史纪念馆;陈列  前言  爱国主义教
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课本中的经典文本为例,探讨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分别体现在人物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性格,可以表达人物的情感,可以表现文章主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关键词:人物描写;性格;情感;主题;情节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总是以人物塑造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变化发展来表现人物情感,反映社会现实。文学殿堂中的经典人物,来自于作家的苦心经营、妙笔点染,他们就像砂砾中淘洗出来的黄金,在历史的长河中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0名被试的情绪智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依赖程度进行了调查。并使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良好。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各维度与自我控制各维度都存在中等强度的显著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模型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只有遮掩效应。效应值是0.82。遮掩效应意味着后续研究应着手处理自我控制为什么不会影响手机依赖这一问题。  关键词:自我控制;手机依赖;情绪智力;中介效应
摘要:如何让班主任工作轻松高效地进行:首先,打造一支团结合作、奋发向上、有能力的班主任助手团队非常重要。其次,利用学生积分公示,公开竞争,调动班级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最后,班主任当好班级的舵手,宏观调控好班级事务,保障班级工作正常进行。  关键词:班级;管理;团队  本人从事教育二十余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对班主任工作的繁琐耿耿于怀。每天早来晚走,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上级部门及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直接服务者、管理者,在日常教学秩序维护、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独立学院蓬勃发展,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教学体系都在日渐扩大,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职业胜任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内驱力和外驱力的视角,对提升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胜任力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胜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教育体制的深入转型,我国民办高校发
摘 要:把细节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使课堂变得丰满,本文结合岳麓版必修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对历史细节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历史细节;丰富课堂  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为了知识框架的简明扼要,而将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简单归纳为背景、原因、过程、内容、影响、评价等几个概念,这样的历史课堂枯燥乏味,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我认为,历史细
摘 要:在常人看来,文学与幼儿的距离应该是非常遥远的。但认真回忆一下,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实实在在就是一种文学,甚至文学就在孩子的生活里和心灵世界里。只要老师用心灵去感受、用心灵去传递,就一定能让孩子在亲近母语的时候,亲近由母语编织起来的美好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文学;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表现欲;主动学习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在常人看
摘 要: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达成与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设计紧密关联。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性;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有效教学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达到
摘要:美术学科作为初中学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美术学科虽然相对于以前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被纳入中考的范畴,但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美术教学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课堂效益低下。如何优化美术教学,让初中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略谈点滴看法。  关键词:导入;趣味;激励  长期以来,初中美术教学一直处于“小科”地位,学校管理层以及部分师生都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