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农业合作SWOT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分析云南、台湾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与台湾农业合作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云台农业的策略组合。
  关键词 云台农业合作;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243-04
  云南与台湾纬度相同,农业资源禀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台湾投资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云南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成为承接台资转移的重要集聚地[1]。随着云南桥头堡战略区域定位的明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快速推进,云台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分列出云台农业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为进一步加强云台农业合作提供对策参考。
  1 云台农业生产现状
  1.1 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一个对农业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自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以来,云南省充分利用自身气候优势、物种优势和区位优势,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2013年云南全省实现农业总产值3056.04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 900亿元;粮食产量达1 824万t,增长4.3%,实现“十一连增”;畜牧业快速增长,进入全国畜牧大省行列;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烟叶、核桃、天然橡胶、鲜切花、咖啡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茶叶、甘蔗、肉类、蔬菜、马铃薯产量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林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突破666.67万hm2,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 141元,农产品出口额达22亿美元,成为全省第一大宗出口产品[2]。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云南特色品牌已成为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2 台湾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地少人多,土地资源紧缺,经过农业培养工业、农业发展调整、加速农业升级、建设富丽农村4个阶段的发展,台湾农业已经进入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在土地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发展精致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生产力及附加值较高[1]。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4大产业。主要农作物有稻米、杂粮、经济作物(茶叶、甘蔗、花卉)、蔬菜、果品(凤梨、释迦等)。畜禽产品主要有猪、鸡、鸭、牛、蛋和奶等。渔业主要为远洋渔业、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及内陆、海面养殖业。林产业主要为针叶树、阔叶树等用材林及林业附属品。2013年台湾农业总产值4 812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948.20亿元),较上年的4 776亿新台币增加0.8%。其中农业产值约2 305亿新台币,畜牧业产值1 500亿新台币,渔业产值1 004亿新台币,林业产值43亿新台币。台湾农业结构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2013年农户年收入98.5万新台币(不含休废耕地),农产品出口值50.8亿美元,年出口值增长前5位为释迦、台湾鲷、茶叶、虱目鱼及蝴蝶兰,农产品进口值147亿美元,主要进口产品为贝壳类海鲜及其制品、油料籽实及粉、木材及其制品等[3]。
  2 云台农业合作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云南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云南省地处内陆低纬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呈立体性特点,分布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7个气候带,山地、高原、丘陵和河谷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独具低纬高原气候特点。红土高原上充足的日照、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生态创造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以占全国4.11%的国土面积囊括了全国60%的高等植物(274科,2 076属,1.7万种)和58.9%的脊椎动物种类(1 737种),淡水鱼类366种占全国的42.2%,拥有天然药物资源6 559种,占全国总数的51%,具有优良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物种基因,是多种作物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大省,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香料王国”、“花卉之乡”、“药物宝库”和“生物资源基因库”等美称。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的立体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成为天然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最适宜区域,有利于开发地方名特优新稀产品,为农业的优质化、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2 云南优越的区位条件。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东与贵州、广西相连,北与四川、重庆为邻,西北角与西藏相接,西与缅甸交界,南与老挝、越南山水相连。云南省陆地边界线长4 061 km,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8.7%,是我国内地连接南亚、东南亚3大市场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2大洋的结合部,是我国唯一能从陆路通过东南亚直接通达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省份。目前云南省有16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94个边民互市通道和111个边贸互市点。近年来,云南在国家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一带一路”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云南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网络日趋完善。目前,云南运营民用运输机场12个,其中有1个区域性枢纽机场(长水国际机场)和11个支线机场,已开通始发航线332条,通航城市132个。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国及周边诸国的“七出省”、“四出境”高速公路网建设已初步完成,公路总里程达22.29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 200 km。“两出省、三出境”水路通道,通航里程达3 768 km。云南省已形成了陆、水、空齐全,全方位开放的交通格局,使云南具有直接沟通印度洋,紧密联接我国内地、东南亚和南亚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南省逐步实现从“内陆边陲”发展为“开放前沿”,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中的重要交通枢纽。   2.1.3 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台湾特别注重农业科技开发与成果保护、成果转化工作。台湾农委会下设17个农、畜、林、渔科研机构,成立了花卉、热带水果、节能减排等10个研究团队进行农业科技研发工作。目前台湾的农业新品种研发、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食品加工技术等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在注重科技研发的同时,台湾积极推动研发成果商品化及产业化,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及交易行销机制,强化科技研发成果与产业创新结合,使农业技术成果很容易传播到农民手中,应用到生产实践。在农业生产中选用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技术,利用农业机械辅助生产,使台湾农业生产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支撑台湾农业技术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2.1.4 台湾农业经营管理优势。
  台湾农业区域特色明显,各地均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相对集中、比较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由于台湾土地为私有,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台湾农业以农业合作组织为聚集,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台湾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有“农业合作社”、“农会”和“产销班”。台湾“农业合作社”由农民自愿,带土地入股,统筹计划安排、统一生产、加工,共同运输销售,使农业耕种、经营及管理逐渐专业化和社会化。台湾“农会”利用完善的农业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农业生产产前、产中服务。“农会”为农民精选优质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并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开展供销经营,发展农产品运输及批发市场业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开办农业金融业务和保险业务,满足农户资金管理及农业生产风险保障需求。台湾农产品运销体系功能齐备且运行高效。营销形式主要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农业生产区域内骨干农户牵头成立的“产销班”,负责农产品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产后的任务,使农户在生产加工时不用考虑市场因素,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运作,对推动区域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2 劣势
  2.2.1 云台农业合作的土地约束。
  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作为高原省份,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km2,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94%,只有不到6%的面积为坝区。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云南省耕地面积624.39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6.3%[2]。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优质耕地占用呈加速发展趋势,已危及到云南农业长远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台湾总面积约3.6万km2,岛上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7%以上,截至2013年台湾农业总耕种地面积为79.98万hm2,约占土地面积的22.2%,土地资源紧缺[3]。由于台湾实行土地私有化,农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造成农用地管理困难,土地规模化发展成本极高。云南土地政策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单个家庭承包进行独立经营,土地规模小、生产条件差,难以抵御自然风险,经营的规模效益也难以发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困难,导致台资农业企业征、租地难度大,影响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及云台农业投资合作。
  2.2.2 云南农业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云南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因山坡地较多,平田平地少,土地改造难度大,造成全省土地利用率低。全省高稳产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仅为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0个百分点;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7%,有60%以上的耕地仍然只能“靠天吃饭”;平均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左右,25%左右的耕地受到洪水威胁。全省农业机械化率只占32%,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云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设施建设滞后及老化问题,造成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2.2.3 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制约。云南和台湾农业都是属于小农经营。台湾土地私有化导致台湾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虽然在台湾基本上采用“农会”、“产销班”等合作经营等方式使得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业产销的成本也日趋提升,影响农业规模化发展。云南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小而且分散,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不配套。截至2013年末,全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58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26家,仅占全国的2%。龙头企业发展总量不足,生产规模小、综合实力弱、产业链短的问题依然严峻。产业集聚程度低、特别是农业加工水平低,农产品还处于原料出售或初级产品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少,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生产规模受限,示范带动能力弱。
  2.3 机遇
  2.3.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
  2010年6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三大目标”、“八项重点”、“十大政策”。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使云南由“地处西南边陲”转变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前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及云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对云南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云南通过建立农业产业互动链,搭建基地、打造平台、引领前沿,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周边国家资源状况相结合,实现对外互动与对内联动的统一。有利于云南发挥地缘、资源、产业、技术等优势,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合作平台,为云南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3.2 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投资的领域已经覆盖种植业、水产及渔业、畜牧业、食品饮料及饲料加工等[4]。台湾本土农业通过产业外移提供的调整空间,促进了农业升级发展,推动农业由生产性产业转向休闲、生态农业发展[5]。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开发趋于饱和,地价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东部地区投资比较效益降低。随着台湾产业转移的深入与其自身经济转型的需要,台资开始把目光集中到自然资源更加丰富的西部地区。云南以自然资源富集、生物资源多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将成为台湾农业产业向西部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区。台湾农业产业转移将为云南高原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管理和资金的支持,这些都将更有利于云南发挥优势,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2.3.3 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合作平台日趋完善。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来促进两岸农业合作交流。2008年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正式进入“大三通”时代,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密切。2010年9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正式生效后,台湾产品进入大陆享受降税或零关税待遇,目前大陆以零关税进口的台湾特色农产品超过50种。为推动台资企业参与云南经济建设,提高云台经贸合作水平,云南省政府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台商投资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台办与云南省政府签署《关于支持云南桥头堡战略促进滇台交流合作备忘录》,构建了两地合作交流的一个机制化平台“云台会”,促进了云台农业合作交流发展。
  2.4 挑战
  2.4.1 政策管制下的政治风险。
  对于两岸经贸关系,台湾执政当局更多地从政治利益和安全角度考虑,在“政治优先、安全至上”的原则下,其农业交流与合作政策趋于保守,并制订了一系列预警和保护措施,对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分准许类、禁止类、专案审查类管理,导致两岸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不能有效地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两岸农业政策无法衔接与互动,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机制无法形成[6]。
  2.4.2 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
  农业是兼有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弱质产业,农产品的生产深受自然风险的制约[7]。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具有7种气候类型,导致云南农业发展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较大、自然灾害类型多、危害频繁。以9大高原湖泊为主体的水源污染和湿地功能减退,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有害气体排放、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趋突出;珍稀生物资源物种逐渐减少,造成物种和遗传资源出现渐危和濒危的后果。农业生产中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2.4.3 农产品贸易的竞争风险。云南与台湾纬度相同,农业资源禀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农产品品种来看,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中有近50%的品种是相同的,相似度较高。从市场趋同度来看,云南与台湾农产品均主要出口到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造成云南与台湾农产品出口竞争。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泰国为首的东盟国家优质的农产品,以生产成本及物流费用低廉的优势,有可能替代台湾农产品进入云南市场。
  3 云台农业合作的战略
  根据上文分析,运用SWOT矩阵列出云台农业合作的策略组合(图1)
  3.1 SO策略
  台湾农业已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了农业现代化向农村现代化、从现代农业向知识农业发展的年代[8]。而云南正处于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现代农业建设初级阶段。云南的气候条件、农业资源禀赋与台湾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农业技术研发与运用、农业产销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与台湾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目前云台农业合作主要为台湾单向投资合作,投资重点为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产业优势的潜力未得到有效挖掘。云台农业合作应立足各自比较优势,推进两地农业产业分工合作深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两地农业产业新的分工布局与合作模式,提高云南和台湾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多国接壤,也是南亚次大陆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和重合点,有较强的地缘优势。云台农业合作应积极推进“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战略,利用云南农产品零关税进入东盟的机遇,加大台湾对云南农业投资力度,将台湾优质的农产品品种、成熟的农业农产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市场化模式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及附加价值,还可以零关税进入东盟市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战略,将台企的优势与云南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对接,深化产业分工合作,打造区域优势产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
  3.2 ST策略
  台湾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加入WTO后竞争压力增大,农业在台湾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传统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变[4]。云台农业合作应充分利用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及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台湾对云南的农业投资和技术合作,把台湾农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营、营销体系与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资源、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一方面促进台湾岛内农业的转型升级,使台湾农业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云南农业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的提升,挖掘云南特色农业资源,使云南高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把云台两地农产品出口目标地和部分产品竞争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应加强云南和台湾两地农业企业的沟通协调,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农业企业战略合作联盟。加大云南与台湾互补性资源开发,减少相互市场竞争。同时利用“台湾品种、云南制造”的优势,降低农产品生产费用和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合力应对外部竞争压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3.3 WO策略
  云台农业合作关键生产要素为土地。云南大块的农地被分割成小块由单个家庭承包进行独立经营,造成农地流转困难和低效率使用并存的现状,对台资企业用地的获取造成阻碍,影响台企投资规模的扩大。为保障云台农业合作的发展,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以农民利益为主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建立土地使用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生产、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通过建立两岸农业组织交流合作机制,引进台湾农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经验,扶持龙头企业及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为分散的农户生产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等。促进农户、龙头企业组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解决云南分散经营农户与台湾农业合作组织沟通联接问题。同时,积极鼓励云台企业与周围的农户建立产销合作关系,指导当地农民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和商品率,建立台湾农业企业与云南农业企业及农户的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云台农业企业的对接。   为深入推进云台农业合作,应简化台资企业审批和登记手续,加强台商投资软硬件环境建设。构建云台农产品物流体系,简化台湾农产品进入云南市场的手续,拓宽台湾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云台农业在农产品质量管理及检验检疫方面的合作,建立台湾新品种引进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管理制度。
  3.4 WT策略
  农业基础薄弱是制约云南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云南应借助云台农业合作的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及台资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农村道路和机耕道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加快山区、半山区以水浇地、坡改梯、地力培肥和田间设施配套为重点的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提升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良好投资环境、稳定畅通的交流渠道是保障云台农业合作的前提。云台农业合作应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以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重,采取投资风险评估、农业保险等方式,建立完善的投资保障体制,降低台商投资云南农业风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根据云台农业合作的特点,以“云台会”、“云南台湾产业园”为基础搭建云台农业合作信息交流平台,推进两地农业合作的快速发展。
  为加快台湾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引进,需要加大优秀农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充分利用农业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等各类社会资源,进行农业科研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教育培训。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注重农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农科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为云台农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云台农业深入合作,促进两地现代化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睿倩.云南与台湾农业重点合作领域及其方式选择[J].学术探索,2014(6):75-78.
  [2]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103.
  [3] 中国台湾网.农业统计年报(102年)[EB/OL].http://agrstat.coa.gov.tw.
  [4] 傅晨,傅一敏,李飞武.大陆与台湾农业合作现状与潜力[J].岭南学刊,2012(5):80-84.
  [5] 谢华安.加快新时期闽台两岸农业合作的策略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5(2):2-6.
  [6] 李非,赖文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 SWOT 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8-15.
  [7] 蒋智华.基于SWOT 模型的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06-209.
  [8] 檀云坤,郑金贵.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SWOT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2(4):6-10.
其他文献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的方法,对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和渔船数量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2014~2018年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洋渔船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为361.80万~392.01万t,产量年增长率约为2.0%,海洋渔船数量为3.02万~3.16万艘,渔船数量年下降率约为1.0%。为保障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扶持和发展远
期刊
摘要 统计分析2007~2011年长沙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得出秋季主要云系与基本特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探测资料对主要作业云系进行宏微观分析,找出湖南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催化对象和催化方式;使用中尺度WRF模式对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全省中小尺度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情况对作业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云系主要是四类,包
期刊
摘要 烤肉装置是一种烧烤食品的机械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制作各种烧烤制品。介绍了烤肉装置的研究现状,对比不同类型烤肉装置的特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使装置方便、节能、环保为一体,将烤肉工艺与烤肉装置结合起来,提高烤肉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设计新型烤肉装备时要避免在烤制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及产生有害物质,要解决卫生条件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这为烤肉装置的设备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参
期刊
摘要 根据2014年秋季对草海的资源调查,对该湖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该次调查有浮游植物7门17目2亚目33科49属109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共36种,占总数的33.03%;硅藻门次之,5目8科11属共33种,占总数的29.66%;蓝藻门3目5科12属24种,占22.02%;甲藻门1目1亚目2科2属6种,占5.50%;裸藻门为1目1科1属5种,占4.59
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2014年于四川省会理县,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仍较高,烟碱、总氮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差异较大,氮磷钾比例为1∶1.6∶2.0(T2)处理钾含量最高,氮碱比均在1以内,T2处理上部和下部叶钾氯比最高,氮磷钾比例1∶0.5∶2.5(T3)处理中部叶钾氯比最高。不
期刊
摘要 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为例,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求解得到1983~1992、1993~2002和2003~2012年3个阶段三次产业发展对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发展型产业结构指数,并利用实证数据间接证明了该指标与PLS回归模型的结果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根据发展型产业结构指数求得了3个阶段三次产业的最优产业结构,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结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促
期刊
摘要 基于对四川省南部县盘龙镇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实地调查,利用Logistic分析,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4大方面共14个因素进行分析,分别探寻影响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转价格、撂荒耕地离家距离、土地效益对农户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务农人员年龄、文化水平、劳动力工作情况、外出务工收入占比有显著的负影响;而文化水平、家庭耕地面积、使用情况、撂荒
期刊
摘要 馕是新疆各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品之一。首先简单介绍馕和馕坑的历史,然后对现有馕坑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以馕的加工工艺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半自动烤馕机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 馕;加工;烤馕机  中图分类号 S5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286-03  馕是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重要食品。除了维吾尔族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甜酒酿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考察不同发酵条件对米酒酸甜度及酒精度的影响。 [方法]试验以徽王长糯米、普通长糯米、圆糯米3种糯米为原料,以石台县高路亭酒曲、青阳县酒曲 2种酒曲,在25 、30 、32 、35 ℃ 4种温度条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各组处理所酿制米酒的pH、糖度以及酒精度等指标。[结果]试验表明,甜酒酿发酵参数的最佳工艺配置为使用圆糯米和高路亭酒曲,在32 ℃发
期刊
摘要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一定地球化学特征下开展和实施的,应重视地球化学调查评估成果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综合考虑地球化学特征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影响,提高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该研究探索了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评估成果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体现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信丰县为例,简析该区地球化学特征背景因素,提出将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运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有助于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