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数学学科初中教育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成绩更是整体偏低,由此造成了数学学科的教师无法完成预期目标。对此,应针对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根源,采用合理有效的举措予以解决,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围绕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根源,本文展开了讨论,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52-01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是数学学困生。事实上,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现象十分普遍,他们多对数学存在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学好数学。从根源上看,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因素有很多。只有在对具体原因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生数学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够真正做到“药到病除”,使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不可否认的是,适当的压力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当前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使其无法明确学习动机,因恐惧得不了理想的成绩而惴惴不安,使学习的注意力有所分散,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学生结束了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刚刚进入中学的陌生环境,难免会产生紧张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而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长时间和他人没有正常的交流,就会产生自闭的性格。
  (二)基础知识。在小学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因一系列的内外在因素没有奠定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而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较大,他们就会产生学习困难。特别是数学学科,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性较强,如果在学习基础没有打牢的情况下进行后续学习,就会面临重重阻碍。由此,比较常见的是有些数学学困生不管是平时测验还是大型考试,几乎很少及格。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学困生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者较差。
  (三)学科教材的特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上看,该学科逻辑性强且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大要求。鉴于个体的智力构成千差万别,因此之所以存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象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和小学数学比较起来,初中数学学习的难度明显加大了,涉及到较多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先天条件不足,而且后天不够努力的话,就非常有可能成为数学学困生。
  (四)教师因素。从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试教育”仍然具有较大影响。不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过于老套,不够先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强调传授知识,没有意识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向抽象思维能力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充分分析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掌握抽象的思维能力,就很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指导学生强化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变化较大,尤其是心理更是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这一阶段的不少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或行为。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地下身子,和学习成绩或能力较差的学生及时地交流情感,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指手画脚式地指导,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渐渐地产生兴趣。另外,教师应该懂得尊重学困生,关心、热爱他们,使学生感觉被尊重,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使学生能够获得感知爱与关怀的体验。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数学学困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逐渐消除自身对这一学科的厌烦或者恐惧心理。
  (二)提高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会成为数学学科的学困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据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益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直观性,使知识能够尽量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在讲点的轨迹时,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抓住绳子的一头并在另一头拴系物品,继而使绳子左右摆动,将不栓绳子的这头看做定点,绳子则为定长,物品运动的轨迹就是一个定长为半径、定点为圆心的圆。这样,圆这个知识点就能够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学生就能够深刻地掌握圆的内涵。由此可见,通过提供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学生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数学的困难。
  (三)明确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大多对人生没有自己的规划,因此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据此,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具体学生个性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事实上,合理可行的学习、奋斗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进取心,敦促学生不断前进。
  (四)开展“结对子”活动。根据不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可在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开展“结对子”的活动,使数学优等生帮助一个或多个数学学困生。这样,一方面,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的交流、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营造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另一方面,数学学困生有机会学习优等生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在对比差距的过程中激发内心学习的斗志,不断努力,积极进取。
  (五)指导学生建立并使用“错题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教师可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将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并标明出错的原因,对其进行重新作答。与此同时,还要定期翻看错题本,防止在该类型问题上重复犯错。不仅如此,学生还可将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遗忘的知识点等进行记录,熟练记忆。
  三、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彻底改变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现状,就要从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热情、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各个攻破”,才能逐渐消除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使其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韩霜.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
  [2]李燕,尹哲.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设备管理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设备设施正常高效运转和使用,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学校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条件下,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已基本接近城市学校,但在管理水平以及管理理念上乡村学校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设备管理水平一体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学校设备;管理;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
柴京云(1957-),男,研究馆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同数来宝传承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快扳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曲艺学会理事,山西省曲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摘 要: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许多职业的相关能力,而在这些能力当中课堂教学能力是关键能力之一。高校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在课堂上讲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各项能力的重点。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自身应具备多种能力,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等,其中教学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才能够保
目前,高校在钢琴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建材建设未走向正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发展,必须对当前的高校钢琴教育课程体系
系统仿真是深空探测研究中降低风险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计算机三维实时动态显示技术以及分布式仿真技术,设计了可视化分布式自主深空探测器系统仿真体系结构,引入指令执行区间和加锁等待机制解决多线程间的协同。并以探测Ivar小行星为例,对其全过程进行了仿真,证实了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深空探测研究的相关技术验证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平台。
针对一级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开发了一个算法级测试床STE-One,支持对包括带反馈在内的各种数据融合结构进行测试和评估。简单介绍了STE-One测试床的体系结构,详细描述了它实现算法级测试和置换能力的一些关键方法,包括分层设计模型、算法排序与数据池技术等。
在分析基于TCP流量控制的随机微分方程(SDE)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微分流量模型无法描述UDP流量变化的问题,在路由器队列长度变化中引入UDP流量的影响,建立TCP和UDP混合流量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实现了对原有TCP微分流量模型的扩展。通过求解TCP和UDP混合流量稳定状态下的分组丢弃概率,改进了原有基于TCP流的RED队长控制方法,结合RED算法本身来调整其算法的参数,以保持路由器缓存中的队
主要阐述了如何将人物在现实世界的手部行为,用虚拟世界中的化身实时反映出来并产生真实的绘图效果,详细讨论了使用多通道的输入方式将手型识别和手部运动轨迹转化为虚拟世界的绘图元素,以及在虚拟世界中动态绘图的显示方式。最后给出一个演示程序,展示了本技术在虚拟现实绘图中的应用效果,增强操作者的沉浸感。
摘 要:学习动机是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也是促使学生想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更是“需要学习”的一种现象,其本质是要求学生能对社会和教育所进行的一种反应和客观要求。学习动机的外部特征彰显为想学习、对学习感兴趣和主动去学习等形式,可以直接推动学习。当前,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现状,民办高职院校要积极介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外部-内部”动机的转化等策略予
摘要:高考本是一种社会性的选拔考试,旨在为社会建设选拔优秀人才。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竞争日益激烈,高考“指挥棒”的风向标指向了“应试教育”。随着这一弊端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关于高考去留问题,各持己见。笔者认为高考制度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改革扭转其指向“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发挥它应有的正确引导作用。本文着重从考试、招生制度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为中国教育改革贡献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