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是阳间极数,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我们希望自己提供的课程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创始人马源这样解释“第九课堂”名字的由来。这个1987年出生的男生语速很快,言谈间流露出同龄人少有的睿智,“获得天使投资当然只是很小的一步,如何把内容做精做足才是最重要的。”他还提醒大家,第九课堂绝不是什么视频教学中心,而是一个共享与收获的地方,“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值得分享的技能和经验,而每个人也都有希望学习的东西,所以他们既是学生,也可以成为老师。”
多听听牛人的经验之谈
提起当初创立第九课堂的动机,马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可真是一个非常长的故事。”成绩出色、向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但在大一时就判断自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于是转学微电子。到了大三,一些在外企上班的师兄师姐们回来分享工作心得,受到“商务舱”和“环游世界”这些词汇的刺激,马源又花了一年去外企实习。“慢慢发现,这依然不是我想要的。我看着自己的老板,扪心自问:努力十年,然后成为他,会开心吗?”
带着迷茫,马源来到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类课程。这回连以高质量著称的美国教育也没能留住他。“我以为美国会让我耳目一新,但其实和国内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差别。”随即,马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放弃哥伦比亚的硕士文凭,直接回国创业。
不管在外人看来这个举动有多么不可理解,马源却不后悔。大四那年,他和朋友们联合开了一家咖啡馆。“从装修刷漆到联系客户全部需要自己去做,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创意执行,一切都是未知和新奇的,这种感觉太好了!”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源就决定了自己今后一定要走上创业的道路。“目标明确了之后,我问自己,文凭很重要吗?但现在想做的事情必须要赶快去做。”
回到上海,马源很快创办了一家问答网站。好景不长,这家公司仅存活了大半年就“消失”了。他对于这一次失败倒是很感恩,“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一次”。回想起从大一到创业的经历,马源觉得在成长的路上给予他最大帮助的就是前辈和牛人。“在美国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share’。在各种小圈子的聚会中,大家都会分享自己的故事、收获和教训。这些经验比我在课堂上学到的更宝贵。”马源想,肯定也有许多和他一样没什么人生经验、对前途感到迷茫的学生和职场新人,“我希望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向前辈们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于是第九课堂便诞生了。”
创办一个真正的人生课堂
早在第九课堂正式上线之前,马源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吸取上一次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次在挑选团队成员方面他非常谨慎。”马源说,团队中的四个人分工非常明确:其他三人分别负责技术、管理、广告策划,自己负责沟通,“我的能力是搞定一切不能搞定的人”!凭借这样的团队,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先生给予了他们上百万的资金赞助。钱的问题解决之后,马源团队开始解决教师问题,“我们希望由各个领域顶尖的老师来上课”!作为一个中间机构,第九课堂并不承担教学部分,而是由教师来选择场地和时间进行线下教授。因此,便不得不涉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问题,马源也说这的确有些困难,“我们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的质量,一方面又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
所幸,辛苦的奔波没有白费,第一堂课“早睡早起”就大获成功。“后来的四个月时间里,纪元老师开设了15期课,每次报名都很火爆,上过课的一百多位同学竟然每天在微博签到,做到了早睡早起。”马源自己也会去上很多的课,主要是以个人管理和职场经验为主。“我希望第九课堂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而不是像社会上那些考研、考公务员的应试班一样。教育的本质是要带给人技能的提高,真正学会某样东西,而并非为了文凭去浪费时间。”
正是因为决意要给学生和白领们“better work ,better life”,第九课堂里职场、生活、创业类的课程较多,也最受欢迎。但马源说,“只要你提供的东西我们觉得有用,即便是教怎么变魔术,也可以通过审核。”他一再强调,人活在世上需要有信仰,“第九课堂的信仰,我的信仰,就是让教育变得有趣,让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公平”。
心怀“切糕”,手握“馒头”
谈到第九课堂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马源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要心怀切糕,但同时要多抓几个馒头。”“切糕”是第九课堂坚守的理想,“馒头”则是盈利问题。
开创初期,第九课堂的盈利模式是从学费中提取19%作为手续费,但是后来马源决定将这笔手续费免去,“我们的宗旨是让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考虑到质量的因素,马源决定自己组织一批课程,这样就可以兼顾了,“目前第九课堂的重点放在了‘广告新青年训练营’课程上,我们集中了4A公司的重头人物来授课”。马源表示,这是一个高质量的品牌课程,也是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我们还打造了七八个线上的课程,有效降低了成本。”
接下来,第九课堂可能会更多地与高校进行合作,举办一些公益讲座和创意活动,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去。“也许有一天,我们能让每座城市都有一所社会性大学,供大家学习,随时随地充电提高。”马源说,自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营销手段并不是现阶段要重点考虑的,“教育靠的是质量,形成好口碑最重要”。
如今,“第九课堂”的发展算是顺风顺水。但回想起来,马源还是感慨良多,“走过的路其实都是艰辛的。我们毕竟拿了投资人的钱,当然不能亏损”。这个25岁的年轻人身上背负着种种压力,但他将这一切都当成一种历练。马源说,自己从第九课堂中收获的,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多听听牛人的经验之谈
提起当初创立第九课堂的动机,马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可真是一个非常长的故事。”成绩出色、向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但在大一时就判断自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于是转学微电子。到了大三,一些在外企上班的师兄师姐们回来分享工作心得,受到“商务舱”和“环游世界”这些词汇的刺激,马源又花了一年去外企实习。“慢慢发现,这依然不是我想要的。我看着自己的老板,扪心自问:努力十年,然后成为他,会开心吗?”
带着迷茫,马源来到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类课程。这回连以高质量著称的美国教育也没能留住他。“我以为美国会让我耳目一新,但其实和国内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差别。”随即,马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放弃哥伦比亚的硕士文凭,直接回国创业。
不管在外人看来这个举动有多么不可理解,马源却不后悔。大四那年,他和朋友们联合开了一家咖啡馆。“从装修刷漆到联系客户全部需要自己去做,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创意执行,一切都是未知和新奇的,这种感觉太好了!”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源就决定了自己今后一定要走上创业的道路。“目标明确了之后,我问自己,文凭很重要吗?但现在想做的事情必须要赶快去做。”
回到上海,马源很快创办了一家问答网站。好景不长,这家公司仅存活了大半年就“消失”了。他对于这一次失败倒是很感恩,“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一次”。回想起从大一到创业的经历,马源觉得在成长的路上给予他最大帮助的就是前辈和牛人。“在美国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share’。在各种小圈子的聚会中,大家都会分享自己的故事、收获和教训。这些经验比我在课堂上学到的更宝贵。”马源想,肯定也有许多和他一样没什么人生经验、对前途感到迷茫的学生和职场新人,“我希望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向前辈们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于是第九课堂便诞生了。”
创办一个真正的人生课堂
早在第九课堂正式上线之前,马源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吸取上一次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次在挑选团队成员方面他非常谨慎。”马源说,团队中的四个人分工非常明确:其他三人分别负责技术、管理、广告策划,自己负责沟通,“我的能力是搞定一切不能搞定的人”!凭借这样的团队,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先生给予了他们上百万的资金赞助。钱的问题解决之后,马源团队开始解决教师问题,“我们希望由各个领域顶尖的老师来上课”!作为一个中间机构,第九课堂并不承担教学部分,而是由教师来选择场地和时间进行线下教授。因此,便不得不涉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问题,马源也说这的确有些困难,“我们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的质量,一方面又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
所幸,辛苦的奔波没有白费,第一堂课“早睡早起”就大获成功。“后来的四个月时间里,纪元老师开设了15期课,每次报名都很火爆,上过课的一百多位同学竟然每天在微博签到,做到了早睡早起。”马源自己也会去上很多的课,主要是以个人管理和职场经验为主。“我希望第九课堂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而不是像社会上那些考研、考公务员的应试班一样。教育的本质是要带给人技能的提高,真正学会某样东西,而并非为了文凭去浪费时间。”
正是因为决意要给学生和白领们“better work ,better life”,第九课堂里职场、生活、创业类的课程较多,也最受欢迎。但马源说,“只要你提供的东西我们觉得有用,即便是教怎么变魔术,也可以通过审核。”他一再强调,人活在世上需要有信仰,“第九课堂的信仰,我的信仰,就是让教育变得有趣,让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公平”。
心怀“切糕”,手握“馒头”
谈到第九课堂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马源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要心怀切糕,但同时要多抓几个馒头。”“切糕”是第九课堂坚守的理想,“馒头”则是盈利问题。
开创初期,第九课堂的盈利模式是从学费中提取19%作为手续费,但是后来马源决定将这笔手续费免去,“我们的宗旨是让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考虑到质量的因素,马源决定自己组织一批课程,这样就可以兼顾了,“目前第九课堂的重点放在了‘广告新青年训练营’课程上,我们集中了4A公司的重头人物来授课”。马源表示,这是一个高质量的品牌课程,也是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我们还打造了七八个线上的课程,有效降低了成本。”
接下来,第九课堂可能会更多地与高校进行合作,举办一些公益讲座和创意活动,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去。“也许有一天,我们能让每座城市都有一所社会性大学,供大家学习,随时随地充电提高。”马源说,自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营销手段并不是现阶段要重点考虑的,“教育靠的是质量,形成好口碑最重要”。
如今,“第九课堂”的发展算是顺风顺水。但回想起来,马源还是感慨良多,“走过的路其实都是艰辛的。我们毕竟拿了投资人的钱,当然不能亏损”。这个25岁的年轻人身上背负着种种压力,但他将这一切都当成一种历练。马源说,自己从第九课堂中收获的,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